「文化侵略」是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對另一個國家或者說另一個民族通過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從而達到徵服的一種行為。但是這個概念其實是一個有爭議的概念。因為文化涵蓋的面特別廣,涉及的東西也很多。目前能夠被證明的範疇,只有「教育」和「宗教」這兩件事上屬於文化侵略,但在其他的文化領域,則並非都是文化入侵,需要進行全面的分析才能斷定,但就算有過分析,也不能完全實證。就比如這個「聖誕節」,你會認為它是文化入侵嗎?
西方春節——聖誕節
聖誕節是西方傳統節日,「Christmas」這個英文翻譯過來其實是「基督彌撒」。但這個節日最早的時候和基督教沒有關係,它源自於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是因為基督教盛行羅馬帝國後,這種民俗節日才被納入了體系當中。同時被賦予了另一個含義,那就是慶祝耶穌的誕生。不過有相關專家表示,其實耶穌並不是在這天出生, 他應該出生在春天,所以「聖誕節」向來都擁有著迷幻的色彩。
聖誕節的文化輸出,十九世紀開始流傳中國,二十一世紀初巔峰
不過就算如此,也抵擋不了「聖誕節」是輸出,本來是西歐地區的一個傳統節日,因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的傳播,聖誕節也跟著出走了世界,並且因為基督教的三大分支,還擁有不同的文化概念。十九世紀初的時候,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使得聖誕節開始逐漸流行起來,這些聖誕習俗在北歐發家,最終擴散到了整個歐洲,和美洲,並且衍生和拓展豐富了這個節日,形成聖誕文化。等到十九世紀中期和後期的時候,亞洲的日本和韓國以及中國都開始受到這個節日的影響。
中國人過不過聖誕節?
不過中國真正開始流行聖誕節,應該還要說到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的交流增多,文化的交流也隨之而來,聖誕節就是在這個情況下流入中國。 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初,聖誕節已經結合了當地的習俗,並且發展日趨成熟,很多中國人都在過這個節日,就比如平安夜吃蘋果(全世界只有中國人平安夜吃蘋果),聖誕發紅包等等。但就又有一個問題來臨,那就是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清華北大等名牌博士生曾聯名抵制聖誕節
如今思想解放後,很多人都認為聖誕節如今已經褪去了宗教外衣,如今的它更多的是代表一種娛樂性,屬於自娛自樂,跟風歡慶,並不需要那麼注重,想過就過, 不想過就不過。不過另一種觀點則是不要過聖誕節。最出名的無非就是06年的時候,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等名牌大學生的博士後一起寫了一封公開信,要求中國人抵制聖誕節,抵抗「西方軟實力」的入侵。他們在觀點上警示,「在中國慶祝聖誕節的人正在做西方傳教士100年以前沒有完成的事」,並呼籲人們關注中國的傳統節日,支持我們自己文化的主導地位。不過這個觀點最終只是曇花一現,沒有引起多少波瀾。
就筆者的認為,其實過不過應該還是看自己的想法而定,思想開拓的年代,約束別人是不對的,但也需要擁有自己的三觀。以及對自己文化認同感。或許就如同上述所說,褪去宗教外衣,自娛自樂可還行,但千萬不能影響到其他人。不知道你覺得中國人該過聖誕節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