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幼兒家長反映北京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老師對學生扎針、餵藥片,且身上有針眼。對此,朝陽區教育委員會工作人員11月23日告訴記者,目前,已成立工作組進駐幼兒園調查。
據多名紅黃藍(新天地分園)家長反映,孩子腿部、屁股、腋下出現針眼。
網絡流傳的截圖顯示,有疑似紅黃藍幼兒園的家長反映稱,該園存在給幼兒打針、餵藥片、猥褻等虐童行為,而且有照片顯示,幼兒身上有疑似被針扎過的針眼。
紅黃藍幼兒園一位家長告訴澎湃新聞,他的孩子今年9月進入該幼兒園讀書,1個月前反映被老師「欺負」,便休息了20多天,隨後,有家長反映3個孩子被要求脫光罰站,父母在孩子身上發現針眼,大家才重視起來。另一名家長表示,發現孩子身上有針眼後,幾個家長選擇報案,後面陸續有孩子反映被老師餵藥片、打針等情況。
北京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姚為 圖
對於上述家長反映的情況,紅黃藍幼兒園江姓園長向記者表示,她正在接待家長處理相關事宜,此事可向區教委了解。
朝陽區教育委員會工作人員表示,已收到家長反映相關情況,教委對此非常重視,已成立工作組進駐幼兒園調查。目前還在調查處理中,有結果會及時對外通報。
遭遇老師扎針、餵不明白色藥片……這兩天,北京紅黃藍幼兒園再現疑似「虐童事件」,目前孩子的描述、部分曝光照片、家長的控訴不斷刷屏,目前,朝陽區教委和警方都已經介入調查。在社會輿論高度關注的強光燈下,此事因何發生?有多少孩子受到傷害?孩子們受到何種程度的傷害?種種問題,相信很快就會有權威而清晰的答案,相關人員必然會被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應該說,絕大多數託幼機構、幼兒園,都有著規範、科學的管理,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家長放心託付。不過,從上海攜程親子園教師餵孩子吃芥末,到廣西合浦縣廉州鎮小紅帽幼兒園、玉林市玉州區旺盧村小天鵝騰飛幼兒園,再到北京金色搖籃幼兒園、紅黃藍幼兒園,近期的這些事件,雖然都屬極端個案,但都擊中了孩子這根家長繃得最緊的神經。孩子們的身心傷害、事件引發的負面輿情,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機率,都不僅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更應該在源頭上予以整改。
要讓法律有「牙齒」。
對待孩子,任何施害行為都是不道德的,更涉嫌觸犯刑法。從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刑法修正案(九)擴大虐待主體範圍,我國在立法上並不缺位。可是,再完備的法律,如果量刑不夠、懲治無據、執法不嚴,也難以達到立法初衷。從這個意義上說,必須通過梳理和總結案例,在舉證查證、快速反饋等方面探討可行性措施並廣而告之,拿出更權威的法律解釋、更有效的執法示範。保護兒童的法律,只有真正「帶有牙齒」並嚴懲不法行為,才能讓定罪和處罰更具針對性、更有威懾力。
要讓課堂有「陽光」。
虐童事件輿情短期集中爆發,當務之急應該組織起來,讓防虐待、防性侵等兒童課程進入託幼機構,給孩子、家長、老師都上一課,講清楚如何對虐待性侵說不,如何發現和處理問題,以及觸碰紅線的嚴重後果。此外,也應加強投入,通過技防監控,確保監控探頭全覆蓋,實現園內無死角。據悉,北京市已經有所行動,正在迅速排查相關隱患。辦學進入正軌、安全沒有死角,才能還孩子們一片晴朗的天空,這既需要頂層設計,又離不開全社會的智慧眾籌、行動眾籌。
要讓監管有「力量」。
與發達國家的經驗相比,我國託幼、學前教育無論辦學還是監管都有不少「短板」。因為需求與供給矛盾突出,民辦幼兒園和民辦培訓機構的數量迅猛增長,算商業機構還是教育機構,並不清晰。本來相對民辦中小學來講,「非法」開辦的門檻就不高,同時既可以在教委註冊,也可以在工商局註冊,不僅存在多頭管理的情況,而且存在幾個公務員要管幾百所公辦幼兒園和幾百幼託機構的現實。辦學與管理、監管與保障之間的巨大縫隙,不能光靠給管理者打棒子壓擔子,還應該加力量派人手,提高治理水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要讓幼師有「素質」。
這些虐童事件無不表明,幼師若是素質差,幼兒就會遭殃。提高幼師素質、抬升準入門檻、完善幼師培養,是解決此類問題時不能繞開的一環。嚴懲虐童幼師,與關心幼師待遇和培養,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從問題出發,針對「幼師真窮、幼教真苦、託幼真難」的現實情況,有必要設定幼師收入補償制度,有必要彌補幼師心理落差以增強職業認同感,有必要通過職稱評定等方式將幼師納入統一管理,有必要對幼師上崗進行資格審查、定期考核、不定期淘汰……或許,這樣才能讓真正愛孩子的人從事培育「祖國花朵」的工作,才能讓孩子在健康溫馨的學前教育中免受無謂的傷害、形成完整的人格。
十九大報告明確宣示:要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許多需要的東西我們可以等待/但是孩子們不能等」,孩子們是屬於未來、屬於明天的,但保護孩子需要從今天開始,吹散虐童陰影,守住「幼有所育」的底線,才能讓「全體人民共建共享發展」的溫暖目標得以實現。
來源:澎湃新聞、人民日報評論
記者:李蕊 陳緒厚 實習生:謝煜楠
評論作者:黨報評論君
編輯:董靜雪
等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