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日報訊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日,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舉辦了以「探索自然奧秘、科普創造未來」為主題的518國際博物館日暨五四科普大講堂系列活動。來自呼浩特市的中小學生、市民以及社會學者一同走進自然博物館,共同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為迎接國際博物館日,內蒙古自然博物館主動「走出去」,在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先鋒路小學組織了「我心中的大自然」繪畫比賽,收集了近百幅繪畫作品,廣大學生通過此次比賽進一步了解了大自然知識,提高了環保意識。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在西區三層開闢了命名為「大自然探索中心」的科普教室專用區域。目前已研發推出了解說互動類、手工創作類、場景探索類、探究課程類和口才表演類等5大主題課程。當日的活動中,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組織近百名學生參與了《化石挖掘者》、《大地的怒吼》、《動脈的解毒藥-花青素》、《沙漠探險記》、《巖石大變身》等科普課程。在講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動手挖掘化石、復原化石,當一次小小古生物學家;做一次火山噴發實驗,了解火山的類型和巖漿的變形……活動期間,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還邀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團隊首席專家丁勇舉辦了五四科普大講堂活動,吸引了內蒙古財經大學等院校學生、呼和浩特市民近百人參加。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建築面積48759平方米,展陳面積21795平方米,展陳內容涵蓋了農、林、牧、水、動植物、古生物、地質礦產等13個領域,集中展示了萬餘件珍貴標本。自2018年11月10日開館以來,接待參觀人數超過35萬人,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萬人次,其豐富的館藏及融合科學研究、科學普及、文化教育等功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和高度認可,也成為廣大青少年科普研學的重要基地和「第二課堂」。(記者 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