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舉行五四科普大講堂系列活動

2020-12-24 呼和浩特日報

呼和浩特日報訊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日,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舉辦了以「探索自然奧秘、科普創造未來」為主題的518國際博物館日暨五四科普大講堂系列活動。來自呼浩特市的中小學生、市民以及社會學者一同走進自然博物館,共同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為迎接國際博物館日,內蒙古自然博物館主動「走出去」,在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先鋒路小學組織了「我心中的大自然」繪畫比賽,收集了近百幅繪畫作品,廣大學生通過此次比賽進一步了解了大自然知識,提高了環保意識。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在西區三層開闢了命名為「大自然探索中心」的科普教室專用區域。目前已研發推出了解說互動類、手工創作類、場景探索類、探究課程類和口才表演類等5大主題課程。當日的活動中,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組織近百名學生參與了《化石挖掘者》、《大地的怒吼》、《動脈的解毒藥-花青素》、《沙漠探險記》、《巖石大變身》等科普課程。在講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動手挖掘化石、復原化石,當一次小小古生物學家;做一次火山噴發實驗,了解火山的類型和巖漿的變形……活動期間,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還邀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團隊首席專家丁勇舉辦了五四科普大講堂活動,吸引了內蒙古財經大學等院校學生、呼和浩特市民近百人參加。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建築面積48759平方米,展陳面積21795平方米,展陳內容涵蓋了農、林、牧、水、動植物、古生物、地質礦產等13個領域,集中展示了萬餘件珍貴標本。自2018年11月10日開館以來,接待參觀人數超過35萬人,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萬人次,其豐富的館藏及融合科學研究、科學普及、文化教育等功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和高度認可,也成為廣大青少年科普研學的重要基地和「第二課堂」。(記者 苗青)

相關焦點

  •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科技活動周」啟動
    2020年內蒙古科技活動月暨全區第二十五屆科普活動宣傳周於8月23日—29日在全區範圍內同步舉行。8月23日,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科技活動周」啟動,活動周將持續到8月29日。活動通過科普知識巡講、視頻展示、科普問答、繪畫創作等多個方式,以我們剛剛經歷的疫情為導入,向公眾講述野生動物傳播病毒的背景及相關知識。
  • 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
    10月20日上午,由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科技與信息處主辦,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承辦的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 會議內容包括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開幕式、學術報告會、會議報告會、參觀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及會後赴二連浩特國家地質公園考察等。
  • 小小貝殼窺探神奇自然,山東省科普大講堂走進齊魯實小
    2020年9月15日,由山東省科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衛計委主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科協、青島貝殼博物館承辦的第248期山東科學大講堂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齊魯第一實驗小學舉行。,確保禮堂充足的自然通風;對門把手、座椅等進行全面消毒殺菌;入場前對與會專家、領導進行健康碼、體溫、口罩的檢測登記;學生們隔座就坐等。
  • 走進自然博物館 愛上壯美內蒙古
    學員們參加了趣味生動的《內蒙古中生代居民》和《恐龍皮膚猜想》科普活動課程8月4日清早,呼和浩特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小學員們戴好口罩、拎上小水壺,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跟著老師走進內蒙古自然博物館。來到了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通過參觀展覽、互動體驗,學習科普知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展示壯美內蒙古的窗口
    這是目前我國真實度最高,科普意義最好的恐龍化石藏館,是內蒙古第一個自然博物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自開館以來,接待參觀人數超過35萬人,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萬人次。它讓呼和浩特市民不出市區就能體驗大自然的奧秘,它是向國內外來賓和遊客宣傳內蒙古、展示內蒙古的重要窗口。
  • 西安碑林區召開「院士專家科普大講堂」系列活動方案研討會
    8月18日下午,西安碑林區「院士專家科普大講堂」系列活動方案研討會在碑林區教育局召開,旨在聚焦青少年科普教育、發揮高端人才作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長科學知識 。會上,陳曉玲從目標要求、組織架構、內容形式、活動宣傳、經費預算等方面詳細介紹了碑林區「院士專家科普大講堂」的工作設想和方案。市三中校長邵國希、市二十六中校長劉俊博表示,「院士專家科普大講堂」兼顧科學普及與愛國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學校非常歡迎。同時,兩位校長還提出了各自學校學生的需求、實際情況、合理的時間節點以及如何取得最優的效果等意見建議。
  • 科普活動走進自然博物館
    本報訊(記者劉茵)為進一步推動遺傳學在青少年中的科普傳播力度,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遺傳學的基本知識,更好地認知自己,由天津自然博物館聯合市科協、南開大學、英國萊斯特大學共同主辦的「生命的密碼」――遺傳學常識普及宣傳日活動日前在天津自然博物館舉辦。
  •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
    日前,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署儀式在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舉行。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與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共同籤署了《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戰略合作協議書》。
  • 關注自然,科普人生!自然博物館志願活動的一天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大自然,提高保護自然的意識,浙江工商大學「關注自然,科普人生」志願服務活動在浙江省自然博物館開展,志願者定期在周末為來到博物館參觀的遊客進行科普並提供幫助。一大早,志願者們在博物館門口等待開館。
  • 青城市民又添免費好去處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開館
    11月10日上午,內蒙古自然博物館正式開館, 青城市民又增添了一處既能長知識,又能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坐落在賽罕區南二環與興安路交會處。在博物館室外,賞石公園率先映入眼帘,人們在欣賞這些來自於內蒙古不同區域的大型石頭時,也為接下來的參觀開啟了前期鋪墊。
  • 光明·五四農場「清涼怡夏」系列活動在滬舉行
    第四屆小木屋盱眙龍蝦節同時舉行。市工業合作協會為這次活動提供了人工智慧機器人  東方網通訊員沈忠民6月25日報導:由光明食品集團上海五四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廣播臺FM105.7共同主辦,上海小木屋會務中心、上海星輝蔬菜有限公司、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有限公司
  • 第二屆武漢自然博物館科普繪畫展,館藏作品頒獎儀式19日舉行
    8月19日,第二屆武漢自然博物館科普繪畫展館藏作品頒獎儀式在武漢自然博物館4D影院舉行。專家評審從活動收到得近400幅作品中挑選20幅優秀作品收入館藏並為作者頒獎。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武漢自然博物館致力於持續開展類似的科普繪畫活動,積極搭建展示學生才藝的平臺,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博物館。
  • 「中科館大講堂」《京杭運河沿線博物館文物裡的科技》
    【中科館大講堂】《京杭運河沿線博物館文物裡的科技》時間:2020年12月12日(周六)10:00-11:30地點:嘉賓簡介張 鵬(朋朋哥哥)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耳朵裡的博物館創始人,《奇趣博物館》系列叢書主編,北京郭守敬紀念館執行館長。
  • 中國水利博物館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保護水文化遺產、傳承水文化精髓——中國水利博物館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本站訊 6月8日是我國第14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加強公眾對我國水文化遺產的認知、重視和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水文化,中國水利博物館面向公眾開設了「博物館尋寶打卡」、「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 內蒙古:公益科普進校園
    2020年6月9日,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大自然探索中心推出的「公益性科普課程進校園」活動走進呼和浩特市玉泉區通順街小學。學校通過開展對恐龍、蝴蝶的主題研學,向學生們傳播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提高學生們的科學素養和環保意識。
  • 提醒|內蒙古自然博物館恢復開館啦!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為優化展陳、提升布展效果、完善基礎設施,前一階段進行了閉館施工。截止到目前,各項工作已完成,定於2019年8月17日(周六)恢復開館,歡迎廣大觀眾參觀。相繼,大自然探索中心的活動也開始啦!
  • 走進博物館 愛上內蒙古
    近日,呼和浩特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學員開展了「走進自然博物館,愛上壯美內蒙古」暑期實踐體驗活動。通過參觀、體驗、學習科普知識等方式,讓孩子們博覽內蒙古自然資源、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孩子們熱愛、探索科學的熱情,了解自然的奧秘、了解動植物世界等。
  • 「對話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活動在雲南省博物館舉行
    「對話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活動近日在雲南省博物館舉行。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對外合作執行總監克萊爾·馬特森、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國際合作處處長布拉德·艾爾文、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生命科學部總監克萊爾·瓦倫丁,與雲南省博物館代表及現場觀眾分享了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發展歷史,並就如何不斷豐富體驗活動、迎接數位化需求、吸引親子家庭和年輕人群體等話題進行了交流。「我用的是故宮文創手機殼,我還有大英博物館的文創粉底。」
  •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開館啦!憑身份證免費參觀
    記者牛天甲攝影  11月10日,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開館,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往參觀。生動的動植物標本、閃爍的礦石、神奇的恐龍化石……偌大的博物館仿佛帶著遊客經歷了一次時空的穿梭之旅,讓人們見識了內蒙古的地大物博和悠久歷史。
  • 科普大講堂讓暑假的孩子們走近科技「心有翼 夢飛翔」
    2020年8月19日上午,一場名為「心有翼 夢飛翔 無人機應用」的暑假科普大講堂在內蒙古科技館展開。溜溜社團組織校園生態環境保護志願者一起參加本次活動。同學們跟隨講解老師一起學習了解航拍的起源,無人機與飛機、熱汽球的區別,讓同學們親身感受智能化時代、科技領先和不斷的發展,國家的進步離不開人工智慧,更離不開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