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不止能擺盤,米其林餐廳的創意烹法集錦

2020-12-23 名廚

一起探索薄荷入菜的新姿勢。

薄荷是夏日餐桌的常客,其沁涼芳香源自其中蘊含的薄荷醇。作為一款具有提神醒腦、緩解疲勞、促進食慾等功效的食材,薄荷向來是廚師在烹調時的得力助手。

我們最常接觸到的薄荷主要是皺葉留蘭香與胡椒薄荷。前者薄荷香氣濃鬱,葉片褶皺較多,適宜與各式海鮮肉類搭配;後者夾帶特別的胡椒氣味,在各式糕點飲品中運用廣泛。

皺葉留蘭香(左)與胡椒薄荷(右),圖片來源:baike.baidu

隨著育種和雜交技術的發展,薄荷逐步分化出更具特別香氣的品種,其中包括具有檸檬風味的檸檬留蘭香、氣味近似蘋果的蘋果薄荷以及融合葡萄與柚子風味的葡萄柚薄荷等。

蘋果薄荷,圖片來源:baike.baidu

在入菜方面,薄荷常被用作裝盤點綴的工具,為菜餚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若想更充分打開它的料理尺度,下面這些創作思路就頗為值得借鑑。

搭配肉類主菜,去腥解膩最夏日

在雲南,羊肉與薄荷是經典搭配,清涼芳香的薄荷能有效去除羊肉的燥熱和羶氣。此外,薄荷牛排湯、薄荷浸雞等經典菜式也說明了薄荷在肉類食材去腥增香方面的突出表現。

發酵魔力,打造濃鬱滋味

英國知名主廚 Michael Bremner 擅長烹調各式肉品,薄荷與羊肉也是他尤為喜愛的搭配。這次,他嘗試充分利用發酵的力量處理薄荷,為羊肩肉去腥解膩。

羊肩,發酵薄荷,時蔬,圖片來源:greatbritishchefs

新鮮大片的薄荷葉洗淨後,再加入重量為薄荷葉 2% 的鹽,一同入真空袋中密封,置於陰涼乾燥處發酵 7 日,薄荷色澤蛻變成深綠,風味也更加濃鬱複雜。

羊肩肉的處理稍顯繁瑣,但滋味不凡。先用100 毫升橄欖油、1 個去皮蒜頭、半支迷迭香、半支百裡香醃製 10 小時,再入烤箱烤制,冷卻後切片油炸至金黃,最後搭配包裹著酸奶的發酵薄荷葉與時蔬一同享用。

清爽色澤,喚醒夏日活力

劉建民同樣選用羊排與薄荷醬搭配,但他將著力點放在醬料創新上。薄荷的加入恰到好處地中和了羊排的油膩感,也能起到一定的去羶作用,使得口感和顏值都清新倍增。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菜品信息

制醬時將洋蔥切碎,與 10 克培根一起炒香,加雞湯燒開後拌入 80 克菠菜和 25 剋薄荷葉,接著關火,最後直接用料理機打成汁即可。

巧搭雞肉,注入複合滋味

除了羊肉,薄荷與雞肉的搭配也堪稱一絕。宋來基為傳統烤雞注入了不少印度元素,使其更具異域風情,薄荷醬自然也是調味的主力軍。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菜品信息

20 剋薄荷葉與 1 杯酸奶混合攪打成醬,供蘸食雞肉時享用。醃製雞肉的醬料則選取咖喱粉、薑黃粉、孜然粉、甜紅粉等混合製成,入口先甜後辣,與之搭配的薄荷醬恰好起到平衡風味的作用。

革新經典主食,制餡做醬更百搭

用途廣泛的薄荷既可作為調味劑,又可用作香料,還可配酒衝茶,而它同樣也能為意餃、意面等經典菜品注入滿滿清涼與新意。

替代羅勒,清爽口感倍增

義大利米其林一星餐廳主廚 Davide Oldani 向來崇尚簡單烹調,他在經典番茄羅勒意面的基礎上加以創新,選用更為清爽的薄荷替代羅勒,打造出別致的清爽滋味。

薄荷番茄意面,圖片來源:finedininglovers

17 剋薄荷葉分為兩部分使用,15 克加入 50 毫升籽油中以 60℃ 的溫度加熱,再靜置過濾,便得到提升菜餚風味的薄荷油。剩下的 2 剋薄荷葉打碎後與 2 克橄欖油、2 克鹽混合,調味 300 克番茄,將其加熱成醬,用於搭配意面。

調味餡料,豐富意餃層次

在另一位米其林餐廳主廚 Giancarlo Morelli 看來,炎炎夏日如果能將薄荷加入義大利餃子中,亦是不錯的選擇,他將創作重點鎖定在餡料的製作上。

薄荷土豆泥,佩科裡諾奶酪意餃,烏魚子,圖片來源:greatitalianchefs

先將 30 剋薄荷葉碎、170 克黃油、10 克檸檬汁混合製成薄荷黃油醬,再加入 700 克土豆泥和 50 克佩科裡諾奶酪攪拌製作成餡,填入義大利餃子中。

煮好的意餃表皮光滑、富有彈性,咬開後便是奶香濃鬱、質地綿密的餡料,細細品嘗則可感受到薄荷的清爽與奶酪的濃鬱,最後撒上的烏魚子又平添一抹鹹鮮。

升級三明治,塑造輕盈魅力

英國米其林一星餐廳主廚 Nathan Outlaw 十分喜愛家鄉的炸魚薯條,便以此為基礎展開新的烹飪探索。為了讓傳統蛋黃醬更加輕盈,他請來薄荷相助。

薄荷蛋黃醬炸魚薯條三明治,圖片來源:greatbritishchefs

醬料的調製頗有講究,1 湯匙薄荷碎、1 茶匙芥末、100 克豌豆、5 茶匙麥芽醋、2 個蛋黃與 300 克葵花籽油入攪拌機先打至乳化,再加入 1 湯匙薄荷碎和適量海鹽、黑胡椒繼續打制 30 秒,讓醬料更有層次。

炸魚薯條仍然遵從傳統做法,以 180℃ 的油溫炸至金黃酥脆,加上生菜、黃瓜等時蔬,抹上清新爽口、充滿活力的自製蛋黃醬後,便可用麵包片夾取享用。

融入創意甜點,清爽質感惹人愛

在炎炎夏日,也有不少甜品主廚以作品表達了自己對薄荷的青睞程度。它的加入不凡能減弱甜膩的感覺,還可凸顯清爽的風格。

花式玩法,制油調味新嘗試

紐約米其林餐廳主廚 Brian Yurko 有一道名為「八點之後」的熱賣甜品,將絲滑的巧克力慕斯與微苦的巧克力碎屑及清涼的牛奶冰淇淋組合,一直廣受食客歡迎。

八點之後,圖片來源:guide.michelin

薄荷在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 剋薄荷葉、2 剋薄荷提取物、114 克蛋清、228 克砂糖、5 張明膠片混合攪打直至蓬鬆,製成棉花糖般的質感。

再加上 150 剋薄荷葉、100 克菠菜和 300 克菜籽油製成的薄荷油調味研磨成沙質的巧克力碎屑,更增添一縷清涼感。

迷人餡心,魔方蛋糕更解膩

來自法國的甜點主廚 Cédric Grolet 也喜愛在自己的招牌魔方蛋糕中加入薄荷解膩。將檸檬薄荷果醬作為餡料填入到蛋糕之中,即為他的創意嘗試。

魔方蛋糕,圖片來源:mymodernmet

製作時先將 120 克水與 180 克檸檬汁加熱,並添入 30 克砂糖和 4 克瓊脂,以小火煮製 2 分鐘後離火降溫,入均質機攪拌。接著加入 54 克檸檬醬、40 克檸檬段、170 克糖漬檸檬丁以及 15 剋薄荷葉碎,拌勻即可。

Cédric Grolet 通過這款清新的醬料,讓檸檬魔方蛋糕享用起來更不容易感到甜膩,與此同時,檸檬的果香與奶酪的奶香也更為濃鬱、富有層次。

當然,薄荷的入菜方法遠不止上述這些。有廚師將豌豆與薄荷結合,製成綿密翠綠的豌豆清湯,為食客送去清爽體驗;也有廚師結合分子料理中的正向球化技術,將薄荷葉、朗姆酒與糖漿等製成莫吉託膠囊,呈現頗為亮眼。

相信看到這裡,你對薄荷入菜一定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歡迎留言寫下,與我們交流。

-end-

本文部分圖文資料引用自網際網路,僅作分享和傳播用途,未涉及商用。

相關焦點

  • 戈登·拉姆齊的羊排輕盈烹法,你也可以試一試
    羊排的多種烹法,美味秘訣就在食材巧搭、醃料醬汁與火力。羊排,是廚師們長期熱搜的菜品之一,更是入秋後理想的烹飪食材,滋味鮮美,做法多樣,師傅們可以充分發揮創意,在傳統基礎上改良或創新菜式。我們先來看看世界名廚戈登·拉姆齊(Gordon Ramsay)的美味羊排,然後從羊排的特點解析開始,了解其處理技巧以及入菜方式。
  • 小夥花一千塊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上菜後:擺盤看到了,菜在哪?
    米其林三星餐廳,世界餐廳排名最有權威的排行榜之一,能夠入選的餐廳可以說都是廚師界的大拿。不過,高昂的價格讓人望而止步,那麼在裡面到底能吃到啥?小夥花一千塊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上菜後:擺盤看到了,菜在哪?一千塊的米其林三星餐廳,能吃到啥
  • 少而精擺盤,打造米其林用餐即視感
    去米其林餐廳用餐,總是會讓人聯想到這樣的一句話:「You first eat with your eyes」,其釋義可以理解為,在你用餐的時候,你的眼睛往往是第一個開始「品嘗」的。如今,食物與我們的關係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飽腹了,它更上升為一種精緻生活的影射,總是在自然而然間慰藉我們的內心。
  • 米其林大師教你高顏值的擺盤
    (偷笑)用花草來裝飾菜式,即擺盤,其實早就被大廚們運用的得心應手,尤其是西餐大廚。這絕對是件極富挑戰的工作,因為花草不僅要映襯出菜餚之美,還要從味覺上給予驚喜。親們不妨跟小編來了解西餐擺盤中常用的花草,然後某天用可媲美米其林大廚的菜色驚豔家人啦。(偷偷透露下文末有擺盤技巧哦)
  • 3 分鐘教你學會米其林級別擺盤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大廚們仿佛是在盤中作畫一般,將一幅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展現在盤中。盛物器皿顏值高的擺盤,盤子便佔了一部分因素!白色是常用色系,可以在白色基礎上選擇獨特的形狀或裝飾花紋,百搭的白色盤子適合所有菜品。
  • 探秘米其林餐廳,到底好不好吃?吃一頓多少錢?怎麼評選的?
    明天要去位於香格裡拉酒店的AZUR聚餐廳,還是有點激動,去年底,AZUR獲得2020年米其林餐盤獎。米其林餐盤屬於評審員萬裡選一的餐廳,必須符合食材新鮮、烹調用心、菜餚美味等條件,才能被選為米其林餐盤。同時殊榮還有AZUR獲得了黑珍珠1鑽,.這間店也是Mauro Colagreco大廚在中國唯一的分店。
  • 10塊錢食材被她做成1000塊米其林大餐,只靠簡單擺盤?
    10塊錢食材被她做成1000塊米其林大餐,只靠簡單擺盤?所以真的要說最大的區別絕對是在擺盤上大餐的擺盤被調侃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圖片源自GQ實驗室高級餐廳的擺盤確實很精緻也確實常常讓人看不懂然而就是這份「看不懂」幫助整道菜提升了不少價值
  • 從結構、分類到花樣烹法,重新認識五花肉
    今天,我們就從結構、分類、烹法三方面,重新認識一下這道熟悉的食材。五花肉到底是指哪」五花「?五花肉取自豬的腹部,這個位置的豬肉脂肪組織豐厚,其中還夾帶著部分肌肉,外觀看上去肥瘦相間,層次分明。在民間,五花肉有很多別名,除了「肋條肉」、 「三層肉」,還有「五花三層」,關於這個名字中究竟指的是哪「五花」和哪「三層」,大致有兩種說法。
  • 入選米其林指南的29家泰國美食餐廳
    品味泰國美味,名單在手美食不愁~ 泰國米其林餐廳 第二屆泰國米其林餐廳評選於11月14日在曼谷舉行頒獎儀式,並於同一時間發布《2019米其林指南:曼谷、普吉與攀牙》。
  • 全能無花果,中西餐大廚的 9 款創意烹法
    清甜的香草無花果醬,圖片來源:foodandwine如果使用無花果乾,加入 1:1 的糖、 1 匙白葡萄酒醋、 1 匙混合香草,例如甜艾草、龍蒿、薄荷和洋甘菊等,倒入適量的水,淹沒原料即可,以小火煮 45 分鐘。
  • 米其林餐廳的鮮鮑魚料理,你的同行也在學
    盤點鮮鮑魚的創意烹法。鮑魚,素有「餐桌黃金」的美譽,肉質肥美、口感細膩的鮮鮑魚在中西餐中皆有廣泛運用。相比幹鮑,鮮鮑的鮮味濃度雖然稍有遜色,但它的入菜頻次與調味空間卻更為廣闊。清蒸、煲湯、煨煮、炭烤等是最為常見的烹法,崇尚創新的主廚們並不止步於此,在他們手中,鮮鮑的料理呈現總能出於意料之外,但又合乎情理之中,常令人眼前一亮。鮮鮑配飯有新招,顏值口感皆倍增我們的創意之旅不妨先從鮑魚與米飯的經典搭配啟程。
  • 米其林餐廳的評分標準,原來還是挺有門道的!
    說到米其林餐廳,都不會陌生。這個專屬於餐廳的評分等級,成為了人們選擇餐廳路上的指路燈。一家餐廳加上了「米其林」三個字,瞬間就提升了一個等級。《米其林紅色指南》中收錄了全世界各地的餐廳,每年會對餐廳進行評分,而被收錄在《米其林紅色指南》中的餐廳,則被稱為米其林餐廳。而米其林餐廳的意義也是那時開始的。被收錄在《米其林紅色指南》中的餐廳都可以被稱為米其林餐廳,裡面包括了高檔餐廳還有一些街頭小吃。但其中真正優秀的餐廳,是被授予星級的米其林星級餐廳。
  • 簡單幾招讓新年餐桌更誘人 一分鐘精緻擺盤法
    現學現賣幾招有簡單又能迅速提升精緻度的創意擺盤法,太太們現在學還來得及。樹靈保證,就算你是從7-11便利店買來的快餐,也能瞬間被整出米其林餐廳的顏值。草莓凍乾粉過篩均勻撒在盤子上,撤走小盤子,擺上點心。舉一反三:草莓凍乾粉可以換成辣椒等一切你能在廚房發現的彩色調料粉。甜點可以換成其他固體涼菜。
  • 米其林餐廳主廚曾文洪:摘星不是玩擺盤,出品穩定更關鍵
    在廣州米其林指南的榜單裡,半島名軒一直是個特別的存在。且不說它從必比登到星級餐廳的晉升,在米其林指南的評定歷史上尚屬少見,單是地處天河北 CBD 的優越位置與人均百元的平價定位,就已經使它被不少食客譽為廣州最具性價比的米其林餐廳之一。
  • 新版北京米其林指南出爐 一家新的米其林三星餐廳誕生
    11月16日,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榜單正式發布。1家新晉三星餐廳、1家新二星餐廳和7家新一星餐廳誕生,第二版北京米其林指南繼續展現北京不斷進取、蓬勃發展的美食業態。
  • 10塊錢食材被她做成1000塊米其林大餐,靠的竟是簡單擺盤!
    當然啦,高級餐廳的歷史和文化可以算一個很大的區別點,但你怎麼就知道街邊某個不起眼的小餐館不是從幾代人手上傳下來的呢?所以真的要說最大的區別絕對是在擺盤上,大餐的擺盤被調侃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 2018擺盤5大潮流,這些趨勢你得先懂!
    2018年的擺盤發展趨勢,有一個重要的關鍵詞:精確度。整體風格從隨意自然到結構系統化,進行轉變。很長一段時間的「自然」擺盤法,充滿了豐富的裝飾和自由的韻味,看起來奔放而美麗。野鴨和南瓜-哥本哈根Geist餐廳-主廚Bo Bech丹麥米其林一星餐廳Geist主廚,將帶皮的野鴨肉切成薄片,以南瓜泥為原點,從垂直豎立狀逐漸傾斜,擺成扇子形,又仿若鳥羽,振翅欲飛,充滿了靈動之感。
  • 首本臺北《米其林指南》新鮮出爐,20家餐廳摘星,哪家你最想吃?
    這是一家主打粵菜、能做到經典菜式傳統創新菜式驚豔的高檔中餐廳,餐點非常精緻,擺盤簡直是藝術。裝潢很氣派,對得起店名,空間營造出許多東方意象的低調奢華設計,用餐的座位,散發出一種從容優雅的氛圍,眼睛所見的精緻擺設器具及空氣中飄散的香氣。若你點了招牌菜火炎片鴨,會有大廚在你桌邊表演,很酷。
  • 米其林三星餐廳主廚都在玩什麼?(法國篇)
    近日,2018年法國米其林指南正式公布。顯然,今年也是法國餐廳的好年頭——2家三星餐廳、5家二星餐廳、50家一星餐廳,共57家新餐廳強勢入榜。雖稍低於去年的70家,但仍算漲勢喜人。法國米其林指南發布,日本廚師崛起!
  • 饞了一年了,也該考慮一下這些泰國的米其林餐廳了
    ,把餐廳、地圖、加油站、旅館等跟汽車旅行相關的信息寫進一本紅色的小冊子裡,此後每年翻新推出的《米其林紅色指南》被譽為世界美食聖經。而漂亮的擺盤,也足夠吸引眼球。有機綠色的食材加上用心和創造力醞釀出美味的菜餚。精緻擺盤是Chef's Table贏得好評的武器在這裡,菜餚不僅僅是美食更是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