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過一部體育類傳記電影,講述那一道閃電,黑色的閃電——傑西·歐文斯的傳奇事跡。這部由史蒂芬·霍普金斯執導的《黑色閃電》,外文名稱為《Race》,意有賽跑、民族,我天朝直接翻譯為「黑色閃電」。根據這名字,我潛意識的認為這是一部披著體育傳記電影外皮,實際講述黑人在面對種族歧視依然自強不息的勵志電影。結果,可能期望太高,所以最後反而覺得這部電影較為一般,電影情節可能不是足夠精彩,但是主人翁的人生卻猶如開掛般傳奇,還是值得拿出來嘮嘮嗑。
美國歷史上有過一段黑色的時段,黑人奴隸制,雖然通過南北戰爭,廢除了奴隸制,但在部分地區依然實行種族隔離,表面上平等,但是這種潛規則一直存在,而且把這種潛規則當作天經地義一般。近代有很多刻畫這方面的經典電影,像《42號傳奇》、《靈魂歌王》等,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傳記類電影,其中的偉大人物足夠出彩又不乏說服力。這些電影刻畫的人物在遭遇種種不公之後會引起我們觀眾強烈的同情心,期盼著他們能夠得到認可。
精彩的電影大多是主人公在起初陷入和外界的矛盾中,不停的與外界發生碰撞,可以是家庭,可以是國家文化,然後在碰撞中彼此達到諒解。《黑色閃電》中缺少這種對抗的衝突,從一開始就被教練接受,其他白人也沒有很排斥他,只有那些搞橄欖球的大塊頭和他們爭搶洗澡的浴室,僅僅幾句話兩個片段就帶過去,缺少自己內心掙扎與和解。唯一的挫折就是出軌後因為內疚輸掉比賽,然後重回王座,交代了事情起因,結果,最終的過程卻反而沒了。接下來就是德國納粹的歧視,二戰前期的柏林奧運,黑人組織要求不要去,應為希特勒歧視黑人和猶太人,參賽就相當於支持了這屆奧運。這裡有點內心的掙扎了,教練希望他去,為個人,不放棄這難得的奧運,因為那個時代一個人幾乎只有這一次機會了。矛盾建立起來了,報社記者簡單提問,然後參賽,明明沒有展現掙扎蠻。接下來的奧運果然被歧視了,得了金牌卻不像其他運動員那樣被希特勒接見,然後,沒了,就發發狠要讓希特勒知道,有他參賽的比賽讓德意志的國歌消失。是不是很流水帳,缺少了一位東西。但是吧確有兩個很有意思的地方,第一處,傑西·歐文斯與德國的盧茲·朗間的友誼,真正的競賽精神,那幕三次交鋒以及環繞賽場一圈,確實很鼓舞人心。第二處較為荒唐,盧茲·朗作為國家頂級選手,政府給他送來了美女,豔福呀,可惜他卻告訴傑西·歐文斯那僅僅是為了得到他那優良的小蝌蚪,細節上刻畫了這麼一個荒唐的國度。然後又來展現一個寧折不屈的攝影師,使當時的連連打破世界記錄的比賽得以保存。傑西是一個怎樣的人?導演好像沒有告訴我們,通篇像一幕流水帳,就給我們看完了這位偉人比賽前後發生的大事小事,電影情節很平淡,甚至平庸。如果能夠多於細微處刻畫,先是小矛盾的衝突諒解,然後在幫助下贏得大衝突的和解,一步一步增持,由最初具有天賦的人,通過和外界的和解得到證明自己的機會,終成為位偉人,這樣或許會更能打動人心吧。像《42號傳奇》中的傑基·羅賓遜,在種族歧視下開始自己的職業棒球生涯,通過努力達到和隊友的和解,然後是外界觀眾的,在這之中無奈、爆發、忍受,都展現的很到位,最後成為偉大的棒球選手,眾望所歸,人物與故事建立的都很豐滿。《黑色閃電》缺少的就是正方面的刻畫,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傑西·歐文斯曾在柏林奧運上獲得四枚金牌,如果僅僅作為認識這位傳奇人物,可以坐下來享用,還是不乏一些可取之處,不過需要調低你的預期。
最後,送上一張精彩的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