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思維框架工具,打造個人的超級方法系統,高效提升自

2020-10-20 犀流沙

一個人怎樣才能快速提升自我,變得強大?

傳統的方法就是讓你多歷練,多總結,多積累經驗。然而時間總是無情的,太慢就會被淘汰,如今35歲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失業年齡。一味地通過做事情提升自我的方式,現在早已跟不上職場的發展。

未來一個人要想更快地提升自我,必須打造自己的方法系統。變得強大,無非就是能夠使用更多的方法解決更多的問題,從而你比別人更高效,更有價值。

職場精英之所以年少有為,不過就是他們都是方法控。他們做任何事都講究方法和效率,無論事情有多麼簡單。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聰明,而是因為他們擁有自己的方法系統。

別依賴經驗,要運用方法走捷徑

人生不能太安逸,不要幻想你可以慢慢地提升自我,你不快速進步,社會競爭一定會淘汰你。

做人不要太自卑,不要埋怨自己學歷低和智商差,你並不是不優秀,而是沒有掌握方法而已。

打拼職場,表面是獲得經驗,實際上是掌握更多的方法。凡是優秀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人做事的方法。很多人之所以嚮往大公司,就是因為大公司能教你一套系統的方法。麥肯錫嚴謹的商業分析法,阿里巴巴的三心三力,海爾的日事日清工作法,華為的狼性管理,都是在傳授一套做人做事的方法。

任何人只要掌握了方法,他便能更快地成長。不要一個人自我摸索,你用頭破血流換來的方法,其實別人早就發現了。世界上大多數事情,早已經你沒必要重新發明輪子,你需要的只是練習和運用,去創造更多的價值而已。

打造個人的超級方法系統

每一個人都應該打造自己的方法系統,作為個人的行動指南。眾所周知,世界上優秀的麥肯錫商業諮詢師都有一套自己的專業工具箱,用於分析各種商業項目,幫助他們獲得價值不菲的報酬。我們作為平凡的個人,與其依靠努力獲得經驗,不如打造自己的一套超級方法系統。

方法系統不是簡單的幾套方法,而是包含時間管理、溝通技巧、思考方法等不同領域的方法組合而成。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可以相互結合運用,共同創造更大的價值。

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方法。個人打造自己的方法系統,一定要結合自身來進行打造。我個人認為打造個人方法系統分為以下五大步驟:

1.明確人生目標

方法是用來完成人生目標的,所有的方法只有能夠達成人生目標才有價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目標,有的人追求財富,有的人追求人生幸福,有的人追求名利。大家的目標不同,所需要的方法自然不同。

所以,我們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們有三件事要想明白:

a.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

b.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人生目標,明確各階段的目標。

c.目標越具有長遠性,方法的價值越大

2.尋找方法

確定目標之後,我們就必須確定實現目標需要使用到什麼樣的方法。比如你近期需要要學習運營課程提升自我,那麼你需要的方法就時間管理、學習方法、筆記方法。

好的方法非常難求,通常它們來源兩個地方:

a.總結自身的方法

我們過去實踐過哪些方法,哪些成功過,哪些失敗過,我們可以把它列舉出來。

b.借用成功人士的方法

成功人士的方法都是經過他們實踐成功的,非常具有借鑑價值。我的個人專欄《精英必備100套思維工具》裡就整理了100套思維工具,包含時間管理、如何學習、怎樣思考等多領域的方法,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開始我們尋找方法時,數量一定要足夠,每一領域的方法至少要有五個。否則,我們可供選擇的方法非常少,就難以尋找到自身的方法。

3.篩選方法

只有合適的方法,才適合自己。尋找到方法之後,我們便需要篩選適合自己的方法。

以時間管理為例,有人喜歡用紙筆管理時間 ,有人喜歡用APP管理,還有人喜歡用電腦軟體管理。每一個都有自己喜歡的方法,選擇方法一定要適合自身的特點。

通常,我們篩選方法考慮以下三點:

1.使用習慣:一個人很難改變自己的習慣,選擇方法要考慮自己的使用習慣

2.經濟成本:每一種方法都涉及到經濟成本,你需要衡量方法的經濟成本

3.學習成本:方法的學習成本有多高,需要付出多少時間。

好的方法一定是綜合考慮,多方面權衡出來的,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法。經過初步篩選後,我們保留三個左右的方法,供下一步篩選。

4.實踐方法

所有的方法只有經過實踐檢驗,我們才知道是否適合自己。對於篩選保留下來的方法,我們還需要通過實踐和練習,來確定是否適合自己。

在實踐中,那些得心應手的方法我們可以保留下來,勤加練習,直到熟練掌握。

5.組合運用

單一的方法很難產生價值,方法只有組合起來,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我們可以將不同的方法進行組合,形成一個有機系統,相互配合,協同作用。比如,碎片化時代,時間管理與學習方法結合起來,可以隨時隨地去學習。

小結

打造個人方法系統是一個系統的動態過程,不同的環境需要不同的方法。同時,方法也要時常更新,確保自己的方法最先進。

總結

掌握更多的方法,打造自己的個人方法系統,才是個人制勝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依靠經驗積累個人實力的時代已經不適應新到來的時代,個人應該積極主動去打造自己的個人方法系統。

獲取100個思維框架工具,請關注公眾號:犀流沙

相關焦點

  • 100個實用的思維框架模型,聰明人的高效工作方法,值得你擁有!
    歡迎來到《100個思維框架模型》專欄當你點開這個專欄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意識到「效率」這件事,你也想,掌握這些聰明的工作方法,也想,像那些精英們一樣,高效地工作,快樂自在地生活。在往期的文章中,我已經零零散散地分享了很多的思維模型、工作方法、工具模板。借著這個專欄,我將重新整理這些思維模型,把實踐經驗、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專欄的素材內容,如,PPT、思維導圖、工具模板等,也會一併分享給大家。
  • 用框架式思維學會寫作、打造個人品牌
    本書以七堂課的形式,系統總結了寫作常用的方法: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以及復盤式寫作。從如何架構文章框架,到如何搜集與整理素材,提供給我們很多實操方法。如果我們想通過寫作打造個人品牌,就必須用到框架式思維:小到完成一篇文章,大到梳理自己的寫作目的,確定寫作領域,從而實現目標。2.
  • ​精英必備125套思維框架,值得每一個職場人士收藏學習
    然而我漸漸地發現,大部分文章、書籍和課程都在講述相同的方法。他們稱之為思想框架,並不是什麼新奇的思想。我之所以感覺到新鮮,只是因為不知道而已。在接下來的時間內,我陷入了瘋狂的收集之中。從文章、書籍到付費課程,把所有實用的思維框架和方法全部進行了整理和歸納。最終,形成了這一套《精英必備125套思維框架》。
  • 什麼是系統思維與框架思維
    什麼是系統思維,系統思維就是選擇,改善,和構建框架。用於更快速,更全面更深入的系統思考和表達的思維方式,我們將這個概念簡化下,系統思維就是框架來系統思考,和表達的思維方式。萬事萬物都是各式各樣的系統,而框架是對系統構成元素,以及元素鉛有機聯繫的簡化體現,如果你構建出一個反映某事物系統的框架,並運用這個框架來思考的話,是不是就可以對這個事物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了呢,例如:你想對自身能力做一個分析,你可以寬泛的想像,自己擅長的,不擅長的,也可以藉助某一款個人能力評估模型進行剖析,這個評估模型,其實就是個人能力系統的一個簡化框架。
  • 這是個技術活兒,用流程化思維打造個人品牌
    這是個技術活兒,用流程化思維打造個人品牌個人品牌在今天一個人就是一個公司的自媒體時代,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來的重要,人們會衝著李佳琪去買他的口紅,也會有人去薇婭推薦的面膜,在這些產品被今天的物流系統帶到各個角落的同時,李佳琪,薇婭他們的個人品牌作用凸顯了重要的作用,在這些個人品牌的背後,有一套打造個人品牌的流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套路
  • 六種思維可視化工具助你成為高效思考達人!!
    「A picture is worth ten thousand words(一張圖片勝過一萬字)。」——華盛頓郵報,1925年7月26日下面看一個實例:邏輯樹主要是幫助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不進行重複和無關的思考。邏輯樹能保證解決問題的過程的完整性;它能將工作細分為一些利於操作的部分;確定各部分的優先順序;明確地把責任落實到個人(本段引自網絡)。
  • 5個步驟,構建知識系統,高效增加知識儲備
    我是壹銷哥,正在挑戰「100天日更文章」,今天是日更的第13天,你現在看到的是「壹銷哥打造個人品牌」系列文章的第7篇:《如何構建知識系統,高效增加知識儲備》,以往的文章可以到我的主頁查看。「壹銷哥打造個人品牌」大綱:了解品牌 —— 打造品牌的最終目的,打造品牌的5個要素,品牌的定義;個人定位 —— 同行分析,三環定位模型,個人品牌命名,個人品牌形象設計,自我介紹;系統構建 —— 構建知識系統,持續價值輸入,持續價值輸出;
  • 兒童閱讀思維導師【超級IP訓練營】,現場教你用閱讀賦能,打造100萬家長池!
    2012年,我1個人創業,沒資源、沒背景、沒人脈,更沒錢,用網際網路思維升級運營方式,0元打造了一個自媒體欄目,為我獲得86萬粉絲,實現● 為什麼你向家長不斷發動狂轟亂炸般的電話邀約,口乾舌燥的打100個電話也來不了幾個,而別人,不打電話、不掃樓、不發傳單、不推銷,每天至少會有10多個剛加微信才幾天的家長求著上門、搶著購買?...● 什麼渠道、方法、工具,隨手一抓就能找到大量家長?● 什麼渠道、方法、工具,吸引來的家長才容易成交?
  • 系統思維:以寬維的框架進行全面的思考
    第二,平常注意收集和歸類總結 借鑑框架的方法畢竟只能解決一小部分問題,它只是為了幫助你入門的一個過渡性方法,只會使用這種方法,不意味著你完全掌握了系統思維的思維方式。
  • 高效閱讀:掌握這3個理念,2個思維模型,讀書速度提升100倍
    前陣子世界讀書日,重新學習了李源老師的高效閱讀課程,對快速閱讀又有了新的體會,今天給大家分享下我從中學到的精華內容。只要你掌握了以下的3個理念,2個思維模型,你的讀書速度,會提升100倍。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沒有接觸過一些快速閱讀的方法,我是接觸過不少。
  • 認知提升的八個原則(一):形成自己的系統化認知思維框架
    框架必須動態演化,不斷滋養哲科思維強調的核心思想其實就一個:沒有學科之分。我們看到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等等,都是人為劃分的,從提升高層次認知的角度來看,是錯誤的,為什麼呢?一個人走向社會,開始工作,唯一的任務就是解決問題,問題本身是不會區分物理、化學和歷史種種的,用什麼方式方法或者工具解決問題最高效,就用什麼?但分學科制的教育體系並不能做到高效率解決問題。因為工作中的問題不是絕大部分不是數學或者物理學,你給定1+1,結果一定是2一樣。
  • 黃靖浩:你需要打造一張最牛逼的個人名片:你的全網自媒體
    但是,今天我想真誠的告訴你不管你是什麼學歷;不管你是什麼背景;不管你從事任何行業;不管你在哪裡,這些全網自媒體工具(打造你的個人IP)是中國幾千年來優化自己、打造自己、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展示自己、成就自己的最佳途徑,是你最牛逼的個人名片。
  • 系統思維框架的8個要素,是如何做到MECE呢?
    請用MECE原則分析一下系統思維框架這8個要素之間的關係,這是一個粉絲的問題,這問題其實問得很好,今天就這個問題來談一談如何MECE系統思維框架?一句話,系統思維框架的8個要素,是如何做到MECE呢?看到這8個要素,其實還真不容易把它MECE?啥是MECE呢?
  • 用千聊工具進行線上培訓近100場,微商品牌高效提升團隊競爭力
    人員培訓是新商業品牌團隊運營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可以有效增加團隊粘性、提升成員業務能力。可以說,想要保持團隊的壯大和穩定,定期培訓成員是必修課。因此,選擇一款穩定流暢的直播培訓工具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專注營銷獲客的知識變現技術服務商,千聊就是這樣一個工具。
  • 一書一法一工具|解決問題的三個思考工具:送你22個商務思維框架
    這本書《解決問題的三個思考工具》會對以上問題進行很好的回答,書中將會教會你如何將邏輯思考、橫向思考和批判性思考這三大思考工具綜合運用於實際工作,能幫助我們解決以上問題的同時也能幫助我們解決職場上的大部分問題,大大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
  • 社群智能營銷:個人品牌塑造篇(2)構建自己的思維框架體系!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個人品牌塑造系列文章的第2篇。構建一套屬於自己的思維框架體系,讓你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思維框架模型,從而能夠隨時隨地的生發出屬於自己的內容體系。那我們上一篇講了個人品牌定位,那但你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之後,你應該拿什麼來支撐你的定位呢?那麼這時候,你就需要一套屬於自己的思維框架體系。
  • 耕墨:如何借用社群營銷思維,快速打造個人品牌?
    ),就已經為大家詳細講解過關於個人品牌打造的系統流程和方法,但是我發現一個問題,內容過於太幹,很多朋友不能很好地去理解,今天我們就專門花點時間在為大家講解下,關於個人品牌打造的問題。為什麼,就關於這個話題我會通過兩篇文章來呈現?可想而知,個人品牌打造對於社群運營的重要性!
  • 高效營銷人必備的61個「經典管理工具」
    過去的十幾年誕生了令人目不暇接的營銷管理工具,這其中,既有戰略管理、決策思維的戰略型工具,也有涉及項目、質量與生產管理等具體管理方向的實踐型工具。為了幫助廣大的營銷人更好、更高效地做好營銷,小編為大家整理了61款運營和營銷工具。既包括實戰工作中用得上的,也包括個人工作思維提升的。
  • 4天3晚【超級記憶高效學習集訓營】打造學習天才計劃啟動啦!
    7、一年內牢記2萬個《雅思單詞》8、三天內牢記整本《道德經》9、五天內牢記50頁(約五萬字)的《演講稿》10、七天內牢記《1000個客戶手機號碼》 其實,人人都是天才!新加坡政府將思維導圖列為學校必修課;韓國將思維導圖列為基礎教育課程;美國ConEdison公司在9•11之後,運用思維導圖,成功完成重建曼哈頓的任務;2009年,全球有2億多人在使用思維導圖,2013年,全球有6億人在使用思維導圖,學外語,考證書,拼職場,就用思維導圖!
  • 跳出「語法翻譯」的思維框架提升孩子英語聽力
    這不單單是該網友的個人問題。在國內,很多學英語的人都曾面臨過諸如此類的困惑。明明對單詞、語法了如指掌,但真正說英語時候,卻變得「難以啟齒」為何如此?昆明珮文教育,為您提供英語培訓、小語種培訓、德語培訓、日語培訓、法語培訓、日語培訓、泰語培訓、西班牙語培訓、越南語培訓、緬甸語培訓、寮語培訓、義大利語培訓,學校創辦至今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為個人、企業、團體提供了系統完善的培訓服務,培訓學員增多,並獲得較好的社會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