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10歲男孩的房樹人畫作。
圖片公開已經畫者同意,不得轉載
畫的基本構圖來看,大小適中,筆壓較重,線條流暢略有塗改。畫面略偏上,而且整幅畫面下方還畫了一條明顯的地平線,結合畫者的年齡,說明他還是對未來充滿了理想和期待的。畫的右邊一棵樹是畫者首先完成的,其次是畫面左邊房子,再次畫面中間自己在打靶。這個順序對房樹人畫作還是比較正常,一般來說人們都會先確定房子和樹的位置再畫人。最後畫者感到右邊部分較空,又添上了山和瀑布,這個部分需要引起注意,我們後面會加以詳解。
我們按照順序來講,首先畫者畫的這棵樹是一種無意識的對自我的象徵。畫面先是畫樹幹,再畫樹冠和樹枝,再次地平線,沒有畫樹根。作畫順序和樹的品種也是比較常規的。在房樹人測驗中樹根代表的是本我,樹幹代表的是自我,樹冠代表的是超我。
畫面上樹幹比較粗壯,說明孩子的個人能力是很強的。但是樹幹下端和樹幹上端與樹枝處都是不連通的,被阻隔的,看上去很堵,說明孩子自我的想法無法得到疏通與表達,本我內心的部分被壓抑,超我現實的部分也在被約束。
樹幹中有許多圓圈孩子說是年輪,我理解他指的是樹上的一塊塊樹皮上的疤痕。此處要注意與孩子溝通,有無過往創傷史。了解到孩子半歲斷奶,在兩歲的時候被送回老家,讓老人照顧了半年,夜晚睡覺不安總有哭泣。後來進入幼兒園時,也因為母親忙碌更換了撫養人由孩子的大媽來家裡代為照顧了一年,孩子至今有啃手的習慣。
這點從孩子畫樹冠的外沿大小就可以看出來,本身能力很強的樹幹,卻只承受了一個相對比較小的樹冠。樹冠一般代表一個人的成就社會能力等。孩子在這個階段似乎有些被束縛住了,沒有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樹冠的邊緣線還是有些波浪的,略微有一些鋸齒,但看起來還是比較平緩,說明孩子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並沒有問題,能夠很好的完成社會功能。
再來看樹冠內的樹枝畫的相當濃密,也添了許多葉子,看起來似乎太滿,偶爾還有相互交叉甚至被擋斷的線條,說明孩子內心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每樣都想做好,有些顧不過來。不得不提的是一些塗抹和出現了畫面中比較尖銳的部分就是樹枝的梢頭特別的尖,是指戳向外的甚至有些超出了樹冠邊緣。這說明孩子的內心還是有一些仇恨和憤怒的,但是隱而不發,含在身體裡卻又躍躍欲試的想要爆發。
從樹幹上的雙線條變成很尖銳的樹枝過渡處是交代的不夠明白的,也就是由粗直接變窄,好在還不是單線條的樹枝,此處能夠看出孩子有一些衝動的跡象。表現在現實生活中,就是說翻臉就翻臉,缺少考慮與顧忌,這也可能與孩子馬上面臨進入青春早期情緒不夠穩定有關。
離開了樹我們來看這座房子,房子在房樹人測驗中一般代表著對家的印象,相對於把自己畫的這小,孩子對於自己的家庭還是比較依戀的,畫的比較大。而據孩子自己介紹,這是一個圓形的房子,所以它兩邊的窗子畫的是圓弧狀,而房子有三層樓,類似於一個城堡模樣。在這裡可以看出孩子還是有一些防禦的,對外界是選擇性敞開,例如他畫的窗子很多,門卻非常小。門上有把手,但並沒有敞開說明是需要外界來打開的,窗子多說明還是樂於傾聽的,可是要走入他的內心世界其實並不容易,因為房子本身有很多房間呢,還有三層。
房子的屋頂又出現了尖銳的部分,此處孩子解釋,他覺得這樣的圓錐形頂會使得房子每個角落都落不到雨,而這個細細描畫的每一塊屋頂的瓦也說明孩子比較關注細節,做事還是非常認真的,非常細膩周到,甚至追求完美。
最後來看看畫的這個人,這個小人就是孩子現實自我的象徵,在畫面中我們看到了整幅畫面相對比較濃重的部分,因為孩子把自己畫的實在太小,按照門的大小似乎比例也適當,但在如此小的畫面中,他也面面俱到的畫了五官四肢和軀體。看畫面上有一些不明白詢問後才了解,他是在舉著槍,槍在房樹人畫中較不多見的,但是在此處也存有一些含義。在遠處也有一個簡化的人,可以說明孩子是內心有一定的競爭性進取心的。10來歲的男孩都喜歡玩槍,平時生活中也充斥著軍事話題,槍能夠被如此毫不遮掩地表達出來,也說明孩子與諮詢師的關係較為良好,內心世界還是願意表達的。
一般附屬物如太陽,雲朵,小草很容易在房樹人畫作中出現,結合畫面整體,它們也會表達一定含義。最後添加的山是一個很尖銳的陡峭的山,山峰處還插著一桿飄揚的國旗,再次印證了孩子在生活中比較具有好勝心,或者時常感受到壓力與競爭。值得注意的是,山上掛下來的一條白色,他描述那是瀑布,流下來的水中裸露的黑色石塊被塗抹的尤其濃重與醒目。這說明水流不暢,繞道行走,是否與生活中的一些重壓,或者溝通不暢有關。孩子與母親常有關於學業困擾和親子溝通方面的問題,對此應該多加注意。
好,最後說明一下此畫面因為針對青少年還沒有成年的畫者來說,左面代表的是母親,右面代表的是父親,上方代表的是理想,下方代表的是現實。根據此畫面的排布,重心靠右和畫面中樹和房的傾向有些偏右,說明孩子與父親的關係在孩子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溝通中孩子父親與他的關係相對疏離,有時也有暴躁的場面,但孩子內心還是覺的父親的形象是高大的,不排除他表面上與父親作對,但內心還是非常嚮往父親的關注與支持。
@愛心理的王老師 攜子讀研的碩士媽媽,溫暖抱持,擅於洞察世事與人情。10年教師生涯對處理青少年家庭困惑,學業困擾,親子溝通,有廣闊閱歷和深厚功底。如您有育兒問題,歡迎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