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首五言絕句出自於唐朝著名詩人王維之手,幾十年來一直被收錄於小學語文教材中。
兒時背這首詩時就覺得頗為有趣,短短的四句話不過二十個字,其中所隱藏的內容卻有很多。這是一周讚嘆畫作逼真,畫者技藝高超的詩歌,同時也可以當作是一個謎語來解讀。都說中國古代的詩歌好像是一幅幅的畫作,而王維的這首《畫》本身描述的就是一幅畫,山水花鳥無一不在,可謂是文中有文,畫中有畫了。王維的許多詩作如同這首詩一般有著鮮活的畫面,讀起來眼前仿佛就會呈現出一幅畫,也難怪宋朝的蘇東坡曾用「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來讚譽這位唐朝的前輩了。
讀詩的時候因為作者文字的優美而使眼前呈現出優美的畫面,但是若想快速完整地背誦一首古詩詞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對於年齡尚小的孩子們來說更會增添幾分困難。成年人背誦詩詞,可以根據字詞語句的意思理解來背誦,而對於大多數的小孩子來說,因為年齡與閱歷的緣故只能死記硬背的去記憶這些詩詞。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式能夠將一幅畫呈現在孩子們的眼中,讓孩子也能夠根據這些畫面來快速的記憶這些優美的古詩詞呢?
答案當然是有的,採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就能夠達到效果。
《思維導圖學古詩》系列叢書正是一套專門為孩子們打造的利用思維導圖來輔助孩子們背誦記憶古詩詞的學習類書籍。
印象中思維導圖是成年人用來輔助思考的圖像式思維的工具,似乎其中的構成大多還是文字。其實思維導圖的構成可以有很多類型,在創作的時候也可以有許多的方式。《思維導圖學古詩》一書中充分考慮到了孩子們的適應能力,所以在思維導圖的配置設計上也採用了更加適合孩子們來學習的多種元素。
每一張精心繪製出來的思維導圖都好像是一幅幅生動而又形象的畫卷,不光讓孩子們能夠通過思維導圖的輔助來記憶古詩詞,更能夠讓孩子們快速深刻地理解詩歌的意境,還可以培養孩子們的發散性思維,為今後在更多的場景中靈活運用思維導圖這種工作學習工具而做好鋪墊。
每一首詩歌都是一幅生動形象的畫卷,通過人們的想像而存在於腦海之中。思維導圖則將這些畫卷直觀地呈現於人們的眼中,通過思維轉化浮現在大腦中,做到了文字與畫面快速無障礙切換,讓原本略顯枯燥的古詩詞記憶背誦變得有趣了起來。
不管是自己還是家中的孩子,如果在背誦古詩詞這方面遇到了困難,不妨來試一下這種特殊的輔助記憶方法。或許會發現,其實這背誦古詩詞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