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翠玲:淺析盜竊罪與搶奪罪的界分

2021-01-10 陝西法制網

陝西省山陽縣人民檢察院 毛翠玲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財產以越來越多的形式為人們所佔有、使用和收益,侵害財產的方式和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而搶奪罪和盜竊罪是我國刑法中關於侵犯財產犯罪中較為常見的兩個罪名,兩罪在實踐中存在許多共同之處,容易造成案件定性的混淆,本文筆者就盜竊罪與搶奪罪的界分予以分析。

一、基本案情

2017年3月1日,被害人陳某從銀行取錢出來,返迴路途中被柵欄絆倒,其手拿錢包摔落在身後三米多遠的地上無法撿回,李某路過看到這一情形後隨即撿起錢包迅速逃走,後錢包內發現2萬元現金據為己有。

二、意見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王某的錢包已經離開了其身體控制且已在身後三米之遠,不管李某行為如何都不會對王某造成身體上的傷害,故此李某的行為不構成搶奪罪,應認定為盜竊。

第二種意見認為被害人王某當時已經覺察到自己的財物被侵犯,其保護自己財物的意識是明顯強烈的,加之客觀原因其腳踝骨折無法行走而來不及追趕拿回手拿包,在此種情形下,被告人李某出於非法佔有的目的,公然拿走被害人財物,完全符合搶奪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三、兩罪的區分

(一)盜竊罪和搶奪罪的定義區分。

我國刑法第264條規定,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情節中主要包括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以及扒竊;第267條中規定到,搶奪罪即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為目的,公然奪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兩罪在犯罪主體以及犯罪目的、犯罪故意等方面均有相同之處,主體上均為年滿16周歲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觀上為直接故意且出於非法佔有的目的實施犯罪行為,侵犯的客體均為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但兩罪在犯罪行為方式上有著重大的區分,其情節認定以及社會危害程度也有著明顯的差異。盜竊罪原則上是以和平的手段,將他人佔有的公私財物轉移到自己或者第三人的控制之下的行為,而秘密竊取則為最為典型的平和手段。搶奪罪著重於乘被害人來不及防備而使用有形力突然對物公然搶奪,雖然有形力的程度較低,但仍然使財物持有人突然間喪失對物的控制,來不及反抗,其突然性與公然性並存,以非平和的手段奪取並佔有財物,往往對被害人造成身體上的傷害。

(二)秘密性與公然性的界定。

秘密竊取與公然奪取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侵犯財產的行為。首先,我國目前的刑事立法中,竊取的本意應該是秘密的取走財物,因德日等國家並沒有嚴格的法律解釋,一般只認為行為人沒有使用暴力、脅迫等手段而取走財物就認為是竊取,因為德日等國刑法沒有對搶奪罪進行規定,故而將公然奪取財物的行為也劃分為盜竊;而在我國,刑法上已經明確對搶奪罪進行了規定,這就有了區分秘密竊取與公然奪取的必要。其次,秘密竊取行為主要是針對財物所有人、保管人及持有人而言的,至於其他在場的人是否發覺並不影響盜竊罪的構成。「秘密」同時具有客觀性和主觀性,盜竊行為在客觀上往往具有不為他人發覺的現實可能性,即客觀環境實際上滿足於犯罪行為人心裡上對於被害人難以發覺的環境認定,比如財物雖置於被害人手中但實際上被害人並未注意對物的看管,從而犯罪行為人決定採用自認為不被他人發覺的的盜竊行為將該物予以佔有,即使客觀上已經被他人發覺或者注視,如被財物所有人或者公安人員暗中監視的,也不影響該盜竊行為的性質,秘密性直接決定其盜竊行為只能造成被害人的財產損失,往往不會帶來身體上的傷害。

公然奪取,即「喪失他人之所持有,而移入自己所持有是也」。首先公然性往往表現為乘人不備,出其不意,公然對財物實施奪取行為,這種公然性並不要求必須在特定人或者多數人面前實施,而是指有公開的奪取財物行為即可,此公開奪取即與秘密行為大相逕庭,犯罪行為人並不在乎受害人或者是其他人是否知道自己在實施侵犯他人財產的犯罪,其要求行為人在實施搶奪行為時自認為所有人或者佔有人應當會發覺,如果行為人自認為受害人在其行為當時不會發覺,符合秘密竊取的特徵,應為盜竊罪;其次,雖然均搶奪罪仍出自非法佔有財物的目的,但直接奪取財物的動機已經決定了犯罪行為方式的選擇,其並不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會被發現,只管搶奪財物逃跑,過程雖未使用兇器未脅迫但仍採用有形力如輕微暴力等手段作用於物,對被害人身體造是否成傷害並不在行為人的認知因素之內,但其實施的行為仍然致使他人來不及抗拒從而喪失對財物的實際控制,如此典型的非和平手段即與盜竊罪做出了本質上的區別。

(三)情節的認定以及社會危害程度上兩罪的評價。

盜竊罪與搶奪罪中構罪的標準不同,對於數額較大的規定仍有重大區別。首先,盜竊罪中的多次盜竊情節認定,即至少在兩年內盜竊三次以上的才構成,即便是三次以上盜竊數額累計並未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仍然成立盜竊罪;而搶奪罪中並無搶奪次數以及數額的綜合認定情節,即數額達到就已經構罪。其次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陝西省檢察院關於對盜竊罪定罪量刑的數額標準的意見中明確規定,數額較大為兩千元以上,數額巨大為四千元以上,四十萬以上的為數額特別特大;而搶奪罪中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數額不大,或者沒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不構成犯罪。其中數額的認定我省劃分為八百元以上即為數額較大,五千元以上為數額巨大,四萬元以上即為數額特別巨大。兩種對於數額的規定首先從入罪中進行了明確區分,很明顯搶奪罪的入罪標準更低。

其次,兩罪的量刑標準雖然基本一致,均為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但鑑於搶奪罪的社會危害程度更高,其入罪標準雖低,但量刑上即與盜竊罪量刑一致。顯然,行為人在明知被害人在場並能立即知曉的情況下直接搶奪比自認為採取秘密手段儘量不被被害人發覺的情況下採取竊取行為,前者更加表現出對法律的漠視,公然對抗性強烈,而後者則是出於秘密性,並無直接公然對抗被害人之意。雖同是出於侵犯財產權,搶奪罪更容易對公眾心理造成恐懼,其對社會的危害性更為大,應予以更加嚴厲的懲罰。

(四)犯罪對象不同。

盜竊罪的犯罪對象是他人佔有的動產,此處的佔有既包括物理上的佔有,也包括觀念上的佔有,如上述案例中被害人倒地後錢包摔落在距離被害人3米遠之處,此時應當認定被害人失去了對錢包物理上的佔有,但在觀念上該錢包仍為被害人所佔有。而搶奪罪的犯罪對象必須是他人緊密佔有的動產,所謂緊密佔有即他人對財物在物理上直接的控制、佔有,不包括觀念上的佔有。

(五)盜竊罪與搶奪罪之間存在轉化的可能。

盜竊罪的秘密竊取行為必須能貫穿於整個竊取財物的全過程,如果行為人先是秘密竊取,但是在還沒有既遂之前,即並沒有實際控制財物,已經被受害人發覺,行為人進而將竊取行為轉化為公然奪取,則應實際認定為搶奪罪。例如張某凌晨趁熟睡之際潛入陳某家中盜竊,陳某睡得深沉並未發覺,後陳某起床上廁所發現正在翻柜子的張某立即上前呵斥,但陳某因家中僅其一人且年紀較大腿腳不便並未採取其他措施,張某不顧陳某的呵斥繼續在房子裡翻找,並拿走錢包裡的5000塊錢。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張某在被受害人陳某發覺之前,其行為仍屬盜竊性質,但是在被受害人陳某發現其行為後,公然拿走人民幣5000元,其犯罪行為已經從秘密竊取轉化為公開搶奪,應認定為搶奪罪。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第一種意見更為合理。本案中手拿包已經離王某3米之遠,雖還在佔有領域之內,但已經不屬於緊密佔有物,王某已經在物理上喪失了對錢包的佔有,李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客觀上以自認為秘密竊取的方式取得他人失落的錢包,王某的腳骨折並不影響盜竊罪的成立,故此李某的行為認定為盜竊罪更為適宜。

責編:陝西法制網 李朋

值班主任:姚啟明

相關焦點

  • 搶劫罪、搶奪罪、盜竊罪、詐騙罪
    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按搶劫罪定罪處罰;③攜帶兇器搶奪。3.搶奪罪: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為目的,公然奪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例如:飛車搶包,只侵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而不危害人身安全。
  • 公開盜竊」與「搶奪罪」區分梳理
    4、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阮齊林:《論盜竊與搶奪界分的實益、傾向和標準》,《當代法學》2013年第1期。摘要:對於盜竊與搶奪的界分,應當根據實益,著眼於法律合理適用,梳理並約定一個統一的、不因場合、實益而異的標準和法律適用規則。本文傾向是:縮小搶奪擴大盜竊的認定,化解立法中實益"倒掛"產生的難題。結論是:強行力取他人密切持有物的(尚未達到搶劫暴力程度),是搶奪。
  • 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可以演變成搶劫罪嗎?
    比如前面所分析的關於盜竊罪的各省不同入刑標準規定,根據各省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制定不同的盜竊罪處罰標準就是生動一例。在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貴州省,盜竊公私財物一千元以上的,認定為盜竊罪,依法應當受刑罰處罰;在經濟發展比較快速的廣東省一類地區,如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盜竊公私財物三千元以上的,認定為盜竊罪。這部新刑法,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刑法規定的罪名之間可以發生轉化演變。
  • 法律知識:淺析搶奪罪
    搶劫罪與搶奪罪,僅有一字之差,那麼這個搶奪罪,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來看看相關的知識點。一、搶奪罪(一)概念:搶奪罪是指搶奪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搶奪的行為。(二)本質:對物實施暴力。1.首先,不能是對人實施暴力,否則就是搶劫罪。2.其次,對物實施暴力要求對人具有人身危險性,否則就是平和手段,構成盜竊罪。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搶劫罪、搶奪罪和盜竊罪三者的構成...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搶劫罪、搶奪罪和盜竊罪三者的構成情形 2020-10-05 17:36:15|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0山東省各地市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陸續發布,為了幫助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了事業編招聘備考資料
  • 2020年甘肅省公益崗考試公基:由「明搶暗偷」談搶奪罪與盜竊罪
    2020年甘肅省公益崗考試公基:由「明搶暗偷」談搶奪罪與盜竊罪 在甘肅省公益性崗位的考試當中,公共基礎知識所佔比重不小,而且包含的知識面很廣,各位考生在複習的時候要格外注意。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關於搶奪罪區別於搶劫罪的界分點說明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關於搶奪罪區別於搶劫罪的界分點說明 2020-05-11 11:51:31| 來源:中公教育 2020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陸續發布,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關於搶奪罪區別於搶劫罪的界分點說明
  • 盜竊罪認定中的有關問題探討
    根據該理論,盜竊罪的核心其實就落實在兩個點上:一是「秘密竊取」, 二是「非法佔有目的」。因「秘密竊取」引起的爭議似乎塵埃落定,因「佔有」含義引發的混亂仍在雲霧之中。這也正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  一、傳統理論及困惑  (一)盜竊罪與搶奪罪之界分及「秘密竊取」論之疑  傳統刑法理論認為,盜竊罪的本質即為秘密竊取。
  • 2020年甘肅省鄉鎮公務員公共知識:搶劫罪」VS「搶奪罪」
    2020年甘肅省鄉鎮公務員公共知識:搶劫罪」VS「搶奪罪」 隨著2019年機制改革的完成,2020年甘肅省鄉鎮公務員考試極有可能回歸全國上半年聯考,甘肅中公教育提醒廣大考生制定計劃,儘早備考。
  • 如何區分搶奪罪與搶劫罪?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搶奪罪和搶劫罪不夠了解,搶奪罪與搶劫罪都以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為月的,主體要件也基本相同,並且都帶一個「搶」字。但兩者也有較大的區別。法妞網友諮詢:如何區分搶奪罪與搶劫罪?搶奪罪(刑法第267條),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乘人不備,公開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是中國刑法第五章侵犯財產罪中的一項罪名,是介於盜竊罪與搶劫罪之間的一種犯罪形態。搶奪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是構成搶奪罪的重要條件。此外搶奪的情節對定搶奪罪也具有影響。因此,搶奪公私財物數額不大,情節顯著輕微的,不構成犯罪。
  • 2020山東事業編公共基礎知識:搶劫罪與搶奪罪
    2020山東事業編公共基礎知識:搶劫罪與搶奪罪 山東疫情低風險地區逐步恢復事業單位線下招聘,為了幫助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了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資料,下面來跟隨山東中公教育小編學習下今天的公共基礎知識資料吧。
  • 【法案故事】搶奪罪!男子假裝到店購物,乘人不備搶走香菸、雞腿...
    【法案故事】搶奪罪!男子假裝到店購物,乘人不備搶走香菸、雞腿、手機...、搶劫罪、盜竊罪很多人對這幾種罪名傻傻分不清今天嵩法君就帶大家從一起案件中了解一下
  •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如何辨析搶劫罪和搶奪罪
    按照考試規律,該類罪名中,需要考生們重點掌握的有:搶劫罪、搶奪罪、盜竊罪和侵佔罪。而很多考生對於這幾個重點罪名都是非常迷糊的,沒有辦法辨析清楚。尤其是對於搶劫罪和搶奪罪。所以,今天就帶領大家看看,如何來辨析。  一、相同點  我們來看看這兩個罪名的相同之處。
  • 搶劫罪、搶奪罪若干問題研究
    由於立法所固有的高度抽象性不可能一一對應實踐中搶奪犯罪的具體情形,同時有關立法也確實存在一定問題,這就為司法機關正確區分搶奪罪和搶劫罪的界限以及正確處理其他一些相關問題增加了難度。因此,認真研究這兩種犯罪的區別與聯繫,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實踐價值。基於此認識,刑法學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 對《詐騙罪還是盜竊罪》的討論
    應定搶奪罪  江西省吉水縣法院彭箭:  張某抱著電視機剛出李某家門時就被發現,此時財物仍處於李家的控制下,而汪某與張某相熟,張某也就已知沒有機會通過秘密竊取達到非法佔有。張某最後佔有該電視機,主要是他將偽造的借條塞到汪某手中後,趁汪某半信半疑來不及抗拒時,公然奪取的。這符合搶奪罪的構成要件。
  • 盜竊罪怎麼變成搶劫罪
    在我國法律實務中,盜竊罪是指以秘密的手段竊取他人的財物的非法佔有型的犯罪,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下,盜竊罪是可以轉化為搶劫罪的,但是這兩種罪都是法律明令禁止的。那麼盜竊罪怎麼變成搶劫罪?  一、盜竊罪怎麼變成搶劫罪
  • 2020甘肅輔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盜竊罪與搶劫罪如何區分
    2020甘肅輔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盜竊罪與搶劫罪如何區分 甘肅中公輔警考試網為大家整理了甘肅輔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建議各位考生在複習備考期間多多練習輔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今天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甘肅輔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盜竊罪與搶劫罪如何區分,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
  • 四名未成年人超市購物掃碼未付款就跑,或涉嫌盜竊罪,為什麼?
    四名未成年人涉嫌盜竊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罪】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搶奪罪刑法規範總整理(2019.10.22更新)
    搶奪罪刑法規範總整理(來源:《刑法規範總整理》(第十一版)) 【現行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搶奪罪】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搶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