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PCR——聚合酶鏈式反應

2021-02-07 趙桂憲大夫

前言:2019年8月7日,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的發明人,凱利·穆利斯(Mullis)因病去世,享年74歲。對於他的貢獻,1998年的《紐約時報》評價:「生物學自此分為PCR之前,PCR之後」。我的研究生學習期間,PCR技術貫穿始終,所以,我對此特別有感情,看到這個消息,特撰文以示紀念!

 

凱利·穆利斯(Mullis)


毫不誇張的說,Mullis的發明徹底變革了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以及遺傳學等領域,也改變了這個世界。沒有PCR技術,就沒有現代分子生物學,人類基因組無從談起,目前火熱的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更沒得誕生。在PCR技術誕生的10年後,Mullis由此摘得了199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桂冠。

 

在此,特別向Mullis致以崇高的敬意!

 

PCR技術的原理類似於DNA的體內複製,只是在試管中提供體外合成合適的條件---模版DNA,寡核苷酸引物,dNTP,DNA聚合酶,合適的緩衝體系,DNA變性、復性及延伸的溫度與時間,就可以完成DNA的體外複製。

 


一個PCR循環包括變性-退火-延伸

首先高溫加熱變性解鏈DNA模板;隨之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某一溫度,這一溫度可使引物與它的靶序列發生退火;再將溫度升高使退火引物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得以延伸。 不斷重複此循環,短短數十分鐘就可把目標DNA進行2n指數倍擴增。

 



下面這首歌可以讓大家更好地了解PCR:


 

 

從PCR技術問世至今的30餘年中,PCR技術已經發展到第三代,我們簡單了解一下: 


第一代PCR也就是最初的PCR,採用普通PCR擴增儀來對靶基因進行擴增,然後採用瓊脂糖凝膠電泳對產物進行分析,只能做定性分析。


 

第二代PCR即螢光定量PCR技術(Real-Time PCR),也叫做qPCR, 螢光定量PCR通過在反應體系中加入能夠指示反映進程的螢光探針,通過螢光信號的積累來監測擴增產物的積累。通過螢光曲線來判斷結果,並可以藉助Cq值和標準曲線來定量。


 

第三代PCR技術也叫做數字PCR(Digital PCR, dPCR, Dig-PCR),這是目前全新的一種PCR檢測方式,能對核酸進行檢測和定量,採用直接計數目標分子而不依賴任何校準物或者外表,即可確定低至單拷貝的待檢靶分子的絕對數目。


 

PCR技術發展至今已經在分子生物學領域實現了各種應用,例如:基因表達差異研究、拷貝數變異(CNV)研究、甲基化含量鑑定、腫瘤治療的伴隨診斷、無創產前篩查、CRISPR-Cas9基因編輯結果驗證、腫瘤治療的實時監控等。而隨著數字PCR螢光通道的增加和多指標檢測的成熟,數字PCR將會進入更多應用領域,有力推動生命科學、醫學診斷、檢驗檢疫、農業等領域的快速發展。

 

文末,再次向偉大的科學家致敬!


備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您對此話題感興趣,歡迎留言和轉發。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後可獲取更多科普知識,歡迎轉發。

趙桂憲,臨床醫學博士,2000年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臨床醫學院。2008年博士畢業於福建醫科大學,2008年至今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工作,長期工作於臨床一線,擅長「中樞神經系統多發病變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專長多發性硬化、視神經脊髓炎、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病變的等中樞神經系統免疫性疾病,同時進行多發性硬化(MS)的臨床及科學研究,對周圍神經病和神經遺傳變性病也有一些自己的體會。


相關焦點

  • 我國自研聚合酶鏈式反應分析儀校準裝置 不再依賴進口設備
    聚合酶鏈式反應分析儀校準市場需求巨大,而目前國內尚沒有商業化的PCR儀的校準裝置。相關技術被國外公司壟斷,校準裝置價格極其昂貴、維護費用不菲,校準成本居高不下。研發一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精度PCR儀校準裝置意義重大。
  • 即時聚合酶鏈式反應(qPCR)原理!
    4、《生物化學-酶》PPT5、《生物化學-維生素》PPT!6、《生物化學-生物氧化》PPT!7、《生物化學-糖代謝》PPT!實際上,新冠病毒SARS-CoV-2的檢測採用的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核酸檢測手段、被稱為金標準的即時聚合酶鏈式反應(qPCR)。RT PCR技術經常被用來檢測HIV病毒、B肝病毒等病原體。RT PCR 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通過只對特定病毒有效的試劑製造大量的病毒核酸鏡像,從而檢測這種病毒是否出現在樣本,比如病人的鼻涕裡。
  • 【選修一導學】 5.2 多聚酶鏈式反應擴增DNA片段
    此過程在生物體內稱為    ,需    酶的參與。 (3)假如引物都用3H標記,從理論上計算,所得DNA分子中含有3H標記的佔    。 12.多聚酶鏈式反應(PCR)是一種體外迅速擴增DNA片段的技術。
  • PCR中不同類型DNA詳解聚合酶的特徵
    DNA聚合酶,是PCR反應過程的關鍵因素。現階段,生物試劑公司推廣的聚合酶種類較多。對於實驗小白來說針對不同類型的模板DNA,選擇價格和使用效果均為理想的DNA聚合酶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運用較多的幾種DNA聚合酶的使用說明。
  • PCR由變性、退火、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組成
    雙鏈DNA在多種酶的作用下可以變性解鏈成單鏈,在DNA聚合酶與啟動子的參與下,根據鹼基互補配對原則複製成同樣的兩分子挎貝。在聚合酶鏈式反應實驗中發現,DNA在高溫時也可以發生變性解鏈,當溫度降低後又可以復性成為雙鏈。因此,通過溫度變化控制DNA的變性和復性,並設計引物做啟動子,加入DNA聚合酶、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體外複製。
  • 【分子】目的基因的擴增——PCR原理與過程
    後臺回復「分子」查詢分子生物學系列內容【分子生物學實驗初階】分子生物學之PCR篇【分子】目的基因的擴增——PCR引物設計目的基因的擴增——PCR原理與過程聚合酶鏈式反應二、聚合酶鏈式反應的組成成分1.模板(1 ng/μL)模板DNA可以從各種生物組織中得到,通常濃度為1 ng/μL。濃度不是越高越好,濃度太高會導致大量的非特異性結合。2.引物(10 μmol/L)上一篇的長篇大論就是為了你啊!慈母的傻兒子。引物濃度通常是10 μmol/L。
  • 江蘇省連雲港市2021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調研生物——PCR類
    (多選)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是一種用於體外擴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參與PCR反應的物質主要為五種:引物、酶、dNTP、模板和Mg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細胞內DNA複製的引物是一小段RNA,PCR的引物通常是一小段的DNAB.酶是指TaqDNA聚合酶,它能從引物的3'端羥基(—0H)開始延伸DNA鏈C. dNTP是脫氧核糖核苷三磷酸,N代表A、U、C、G四種鹼基D.引物自身不應存在連續的互補序列
  • 通過兩種不同耐熱DNA聚合酶混合液催化擴增反應可以消除障礙
    這些潛在問題中的前三個問題通過簡單調整反應條件(參見1994年FoordandRose的綜述)即可解決(至少部分地解決),然而第四個則需要更原創性的思路。WayneBarnes(1994)發現,通過兩種不同耐熱DNA聚合酶混合液催化擴增反應可以消除32端錯配造成的障礙。其中一種聚合酶高效但易產生錯配(如Taq), 而第二種用量非常少的酶能提供3'→5'外切核酸酶校驗功能從而切除錯配的3'端(如Pfu或Deep VentR; NEB公司)。
  • 逆轉錄 PCR詳解
    逆轉錄 PCR 是將 RNA 的逆轉錄(reverse transcription)和 cDNA 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相結合的技術,故逆轉錄稱為 RT-PCR 或反轉錄 PCR。逆轉錄 PCR 實驗原理為:提取組織或細胞中的總 RNA,以 RNA 為模板,首先在利用逆轉錄酶反轉錄成 cDNA,再以 cDNA 鏈為模板進行 PCR 擴增,從而獲得大量拷貝。
  • 「實驗」PCR擴增目的片段
    二、實驗原理1.PCR的基本原理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體外酶促合成特異DNA片段的一種方法,又稱無細胞分子克隆或特異性DNA序列體外引物定向酶促擴增技術
  • PCR技術
    1、中文名稱:聚合酶鏈式反應2、本質:是一種用於放大擴增特定的(如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為反應原料,靶序列為模板,按鹼基互補配對與半保留複製原理,合成一條新的與模板DNA鏈互補的半保留複製鏈。
  • RNA聚合酶複合物晶體結構獲解析
    RNA聚合酶複合物晶體結構獲解析 來源:中國科學報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08-25   今日/總瀏覽:1/2216
  • RNA的轉錄與RNA聚合酶
    鵝膏蕈鹼與RNA聚合酶。引自PDB-101鵝膏蕈鹼結合在RNA聚合酶的背面,遠離活性位點及DNA和RNA的結合位點。引自百度百科原核生物總是比真核簡單,其RNA聚合酶只有一種,但具有複雜的多亞基結構。大腸桿菌的全酶包括6個亞基(α2ββ』ωσ),分子量高達450 Kd。其中σ亞基稱為起始因子,可使RNA聚合酶穩定地結合到啟動子上。其餘部分稱為核心酶,負責根據DNA模板合成RNA。
  • 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
    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2-26 21:11 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 【專題】RT-PCR原理與實驗技術
    基因表達:DNA——RNA——Protein單拷貝基因表達存在逐步放大機制,如一個蠶絲心蛋白基因——104個絲心蛋白mRNA(每個mRNA存活4d,可以合成105個絲心蛋白)——共合成109個絲心蛋白 。因此單拷貝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對於其功能水平的調控是非常重要的。2.
  • Nature Catalysis|量化計算結合實驗揭示RNA 聚合酶II催化機理
    [2]而在一些物種中,轉錄因子的刺激並非必需,如釀酒酵母RNA 聚合酶II (Pol II) (Fig.1a)的內在裂解活性已經足以維持細胞的活力。RNA聚合酶利用相同的活性位點進行核苷酸聚合和內在的裂解反應(下簡稱內裂)。
  • PCR技術的精髓,看這裡!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鏈式反應,又稱體外DNA擴增技術,在1985年由美國Cetus公司的Kary Mullis首創,可以將微量目的DNA片段擴增一百萬倍以上。Kary Mullis本人因此獲1993年諾貝爾化學獎。
  • Taq酶是一種熱穩定的DNA依賴的DNA聚合酶
    Taq酶是一種熱穩定的DNA依賴的DNA聚合酶,於1976年首次從嗜熱真菌棲熱水生菌中分離獲得(圖1) (Chien et al. 1976; Kaledinet al.1980)。數年後,這個酶由於其在PCR中的應用而聞名(Saiki et al. 1988), 在1989年被選為年度明星分子( Koshland1989),可見該酶的分量和價值。Fore 等(2006)發表了一篇優秀的綜述,總結描述了由Taq酶催化的PCR反應所導致的專利和商業化等繁雜的法律糾紛。
  • 催化RNA引物合成的酶是引物酶,實際上它是一種特殊的RNA聚合酶
    (二)參與複製的酶類DNA的複製過程極為複雜,但其速度甚快,這是由於許多酶參與了複製過程。1.DNA聚合酶(DNApolymerase)。四種脫氧核糖核苷酸(dNTP,N代表A、T、G、C四種鹼基)是DNA合成的原料。
  • PCR這麼多應用,你知道幾個?
    不就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不就是聚合酶鏈式反應嘛,什麼巢氏PCR、Q-PCR,哥都做過,so easy!」,其實PCR也有很多拓展應用,上面的幾個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文章最後的選擇題,你敢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