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一導學】 5.2 多聚酶鏈式反應擴增DNA片段

2021-02-07 高中生物資料庫

(聽課本)



(邊看邊結合課本總結知識點)

教學過程

(對自己總結的知識點進行整理)

1、易混易錯

(1)生物體內DNA複製與PCR反應的區別


體內DNA複製

PCR反應

解旋

在解旋酶作用下,細胞提供能量,部分解開

加熱至90  ℃,雙鏈全部解開,不需要解旋酶

引物

一小段RNA

可以是RNA或單鏈DNA分子片段

合成子鏈

在引物基礎上,一條鏈連續合成,另一條鏈不連續合成

分別從兩條鏈的引物端開始,都是連續合成,控制溫度72  ℃

特點

邊解旋邊複製,半保留複製

體外迅速擴增

Taq DNA聚合酶

不需要

需要

循環次數

受生物體自身控制

30多次

相同點

生物體內的DNA複製和PCR體外DNA擴增都需要模板、四種脫氧核苷酸,且都需要在一定的緩衝溶液中進行

2、要語強記

(1)PCR利用了DNA雙鏈複製和DNA熱變性的原理。

(2)PCR反應每次循環可分為變性(95℃)、復性(55℃)和延伸(72℃)三步,反應需在一定的緩衝液中進行,需提供DNA模板、兩種引物、四種脫氧核苷酸、耐高溫的DNA聚合酶(TaqDNA聚合酶)。

3、知識點整理(自己整理)

Part  4    書本旁欄思考蘭及課後習題答案

(先做後訂正)

練習

1.提示:繪圖可參考教科書中圖5-9。PCR反應中的目的片段一般以2n的方式積累,其中n為反應循環次數。一個DNA片段在30次循環後反應物中大約有10億個這樣的片段(2n=230=1 073 741 824)。

2.提示:PCR引物是根據需要擴增的目標DNA的鹼基序列來設計的。引物的設計需要豐富的分子生物學實驗經驗


(脫離書本,自己繪製思維導圖,多繪幾次)


(先做題,然後參考答案進行訂正,做錯的題要回到書本找到對應知識點,並在書本上進行標記)

專題5  DNA和蛋白質技術

課題2 多聚酶鏈式反應擴增DNA片段

                    

1.下列有關PCR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

A.是一種酶促反應

B.引物可決定擴增的特異性

C.PCR技術利用了DNA的熱變性原理

D.擴增對象是胺基酸序列

2.完成一次PCR實驗所不需要的條件是 (  )

A.人工合成引物 B.三磷酸腺苷

C.DNA聚合酶 D.游離的脫氧核苷酸

3.PCR實驗的具體操作順序應為 (  )

①設計好PCR儀的循環程序 ②按配方準備好各組分 ③用微量移液器向微量離心管中依次加入各組分 ④進行PCR反應 ⑤離心使反應液集中在離心管底部

A.②③⑤④① B.①⑤③②④

C.②③⑤①④ D.④②⑤③①

4.在PCR實驗操作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在微量離心管中添加各種試劑時,只需一個槍頭

B.離心管的蓋子一定要蓋嚴,防止液體外溢

C.用手輕彈離心管壁的目的是使反應液充分混合

D.離心的目的是使反應液集中在離心管底部,提高反應效率

5.PCR實驗中使用的微量離心管、槍頭、緩衝液以及蒸餾水使用前必須進行的關鍵步驟是 (  )

A.反覆洗滌

B.不必擔心外源DNA汙染

C.高壓滅菌

D.在-20 ℃下儲存

6.圖L5-2-1是PCR擴增過程中第幾次循環的產物 (  )

圖L5-2-1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7.引物是DNA複製必需的條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

A.可加快DNA的複製速度

B.引物可與DNA母鏈通過鹼基互補配對結合

C.引物的5'端有助於DNA聚合酶延伸DNA鏈

D.DNA聚合酶只能從3'端延伸DNA鏈

8.圖L5-2-2表示PCR擴增某個DNA的基本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圖L5-2-2

A.PCR技術的主要原理是DNA複製,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分別在圖中①③兩步中起作用

B.據圖分析,PCR操作過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至少要能忍受72 ℃的高溫

C.PCR反應需要提供分別與兩條模板鏈相結合的兩種引物

D.因為引物不能重複使用,所以在第n輪擴增過程中至少消耗2n-1個引物

9.下列關於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子鏈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DNA聚合酶是以DNA為模板,使DNA子鏈從5'端向3'端延伸的一種酶

B.Taq DNA聚合酶必須在每次高溫變性處理後再添加

C.DNA聚合酶能特異性地複製整個DNA的全部序列

D.Taq DNA聚合酶是從深海生態系統中發現的

10.關於PCR技術的應用範圍,錯誤的一項是 (  )

A.古生物學、刑偵破案、DNA序列測定

B.診斷遺傳疾病、基因克隆、古生物學

C.DNA序列測定、基因克隆、刑偵破案

D.診斷遺傳疾病、合成核苷酸、DNA序列測定

11.PCR技術是把一個DNA分子的片段在體外酶的作用下,合成許許多多相同片段的一種方法,利用它能快速而特異性地擴增任意的目的基因或DNA分子片段,它的基本過程如圖L5-2-3所示:

注:圖中短線表示每次擴增過程中需要的引物。每個引物約含20個核苷酸,並分別與兩條單鏈DNA結合,其作用是引導合成DNA子鏈。

圖L5-2-3

(1)PCR技術的原理是模擬生物體內       的過程。 

(2)PCR擴增過程中需要對DNA片段進行高溫處理,其目的是          。此過程在生物體內稱為    ,需    酶的參與。 

(3)假如引物都用3H標記,從理論上計算,所得DNA分子中含有3H標記的佔    。 

12.多聚酶鏈式反應(PCR)是一種體外迅速擴增DNA片段的技術。請回答下列有關PCR技術的基本原理及應用的問題:

(1)DNA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通常將      的末端稱為5'端,當引物與DNA母鏈通過鹼基互補配對原則結合後,DNA聚合酶就能從引物的     開始延伸DNA鏈。 

(2)PCR利用DNA的熱變性原理解決了打開DNA雙鏈的問題,但又導致了DNA聚合酶失活的新問題。到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從一種Taq細菌中分離到了           ,它的發現和應用解決了上述問題。要將Taq細菌從其他普通的微生物中分離出來,所用的培養基叫          。 

(3)PCR的每次循環可以分為           三步。假設在PCR反應中,只有一個DNA片段作為模板,則在5次循環後,反應物中大約有    個這樣的DNA片段。 

(4)請用簡圖表示出一個DNA片段在PCR反應中第二輪的產物。









13.請回答PCR方面的有關問題:

(1)引物是擴增過程中必須加入的物質,從化學本質上說,引物是一小段      。 

(2)引物是子鏈合成中延伸的基礎,如圖L5-2-4所示。

圖L5-2-4

從理論上推測,第二輪循環產物中    (填「出現」或「不出現」)兩條脫氧核苷酸鏈等長的DNA片段。 

(3)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兩條子鏈的延伸方向都是               。 

(4)與體內DNA複製相比,PCR反應體系除引物外,還需加入哪種特別的物質?        。 

14.在遺傳病及刑偵破案中常需要對樣品DNA進行分析,PCR技術能快速擴增DNA片段。圖L5-2-5為某一次循環的產物,請據圖回答問題:

圖L5-2-5


(1)DNA的羥基(—OH)末端稱為    ,圖中所示的羥基端為    (填字母)。 

(2)以引物為標記,可判斷出此產物最早為第    次循環的產物。一次循環包括的三個環節是         。 

(3)請根據圖L5-2-6,在橫線處寫出引物Ⅱ。

圖L5-2-6

(4)若將作為原料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用32P標記,循環n次後生成的DNA分子中不含放射性的單鏈佔總單鏈的比例為    。 

(5)PCR與人體內DNA複製相比,有哪些不同?                           (答出2項)。 

15.PCR(多聚酶鏈式反應)技術是一項在生物體外擴增特定DNA片段的技術,如圖L5-2-7表示體外DNA片段的擴增過程,請據圖分析回答:

圖L5-2-7

(1)A過程中高溫使DNA變性,對該過程的原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該過程用耐高溫的解旋酶破壞氫鍵

B.該過程用限制酶破壞磷酸二酯鍵

C.該過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D.該過程與人體細胞內發生的DNA複製過程完全相同

(2)C過程要用到的酶是      。這種酶在高溫下仍保持活性,因此在PCR擴增時可以    加入,以後    (填「需要」或「不需要」)再添加。PCR反應除需提供酶外,還需要滿足的基本條件有                                                                  。 

(3)如果把模板DNA的兩條鏈用15N標記,游離的脫氧核苷酸不做標記,控制「95 ℃→55 ℃→72 ℃」的溫度循環3次,則在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中含有15N標記的DNA分子佔     。 

(4)PCR中由鹼基錯配引起的變異屬於    。對一段DNA片段進行擴增,若第一次循環時某一條模板鏈上的鹼基發生突變,則擴增若干次後檢測所有DNA的擴增片段,與原DNA相應片段相同的佔    。 

(5)如果模板DNA分子共有a個鹼基對,其中含有胞嘧啶m個,則該DNA複製10次,需要加入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個。 


課題2 多聚酶鏈式反應擴增DNA片段

1.D [解析] PCR是一種體外迅速擴增DNA片段的技術。它利用DNA的熱變性和雙鏈複製的原理,以極少量的DNA為模板,以四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從引物的3'端開始連接脫氧核苷酸,短時間內複製出上百萬份的DNA拷貝。

2.B [解析] PCR反應必需的條件有DNA模板、四種脫氧核苷酸原料、熱穩定DNA聚合酶、兩種引物等,不需要三磷酸腺苷(ATP)。

3.C [解析] PCR實驗的操作步驟一般為準備(包括配製配方及將各配方放於實驗臺上)→移液→混合→離心→反應,因PCR儀是一種自動控制溫度的儀器,設計好循環程序就可以進行反應了。

4.A [解析] 向微量離心管中添加各種試劑時,每吸取一種試劑後,移液器上的槍頭必須更換,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離心管的蓋子一定要蓋嚴,防止實驗中液體外溢;離心10 s 的目的是使反應液集中在離心管底部,提高反應效率。

5.C [解析] PCR技術高度靈敏,極其微量的靶基因汙染都會造成非目標DNA片段的大量擴增,因此,PCR實驗中使用的微量離心管、槍頭、緩衝液以及蒸餾水使用前必須進行高壓滅菌。

6.A [解析] 在PCR反應中,以引物為標記,第一次循環時,以加入的DNA分子為模板,引物Ⅰ和引物Ⅱ分別與DNA分子的兩條鏈結合併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所以形成的每個子代DNA中只有一種引物;從第二次循環開始,上次產生的DNA分子又可作為模板參與反應,所以會形成DNA分子兩端均含引物的情況,如圖所示:

因此,題幹中所出現的是第一次循環的產物。

7.D [解析] DNA聚合酶不能從頭合成DNA,而只能從3'端延伸DNA鏈。

8.C [解析]  PCR技術的主要原理是DNA複製,PCR過程中通過高溫變性而達到解旋的目的,不需要解旋酶,A項錯誤;PCR操作過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至少要能忍受95 ℃的高溫,B項錯誤;PCR反應需要提供分別與兩條模板鏈相結合的兩種引物,C項正確;因為引物不能重複使用,所以在第n輪擴增過程中至少消耗2×2n-1=2n(個)引物,D項錯誤。

9.A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DNA聚合酶在PCR技術中的作用及特點。DNA聚合酶不能從頭開始合成DNA,而只能從引物的3'端延伸子鏈;Taq DNA聚合酶能耐高溫,所以在反應體系中可反覆利用,無須高溫變性後再添加;PCR擴增的是引物之間的固定長度的DNA序列;Taq DNA聚合酶是從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一個熱泉的某種菌體內發現的。

10.D [解析] PCR技術能以極少量的DNA為模板,在幾小時內複製出上百萬份的DNA拷貝。這項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因為樣品中DNA含量太低而難以對樣品進行分析研究的問題,被廣泛應用於遺傳疾病的診斷、刑偵破案、古生物學、基因克隆、DNA序列測定等各個方面,但不能用於合成核苷酸。

11.(1)DNA複製 (2)使DNA的兩條鏈彼此分開 解旋 解旋 (3)100%

[解析] (1)PCR技術的原理是模擬生物體內DNA複製的過程。(2)PCR擴增過程中,通過高溫處理使DNA分子兩條鏈之間的氫鍵斷開,從而使兩條鏈分開,該過程在生物體內稱為解旋,需要解旋酶的參與。(3)若引物用3H標記,不論循環多少次,所合成的DNA分子都具有放射性,即DNA分子中含有3H標記的佔100%。

12.(1)磷酸基團 3'端

(2)耐高溫的Taq DNA聚合酶 選擇培養基

(3)變性、復性和延伸 32

(4)如圖所示

[解析]  (1)DNA聚合酶只能把新的脫氧核苷酸加到已經存在的DNA單鏈的3'端的羥基上,與DNA母鏈結合的引物就提供這個羥基。(2)因PCR利用DNA的熱變性原理解決了打開DNA雙鏈的問題,所以用於催化DNA複製的DNA聚合酶要具有耐高溫的特性。用選擇培養基可將Taq細菌從其他普通的微生物中分離出來。(3)DNA複製時兩條鏈均作為模板,進行半保留複製,所以複製5次後得到的子代DNA分子數為25=32(個)。(4)新合成的DNA鏈帶有引物,而最初的模板DNA的兩條鏈不帶有引物。

13.(1)DNA或RNA (2)不出現

(3)從子鏈的5'端向3'端延伸

(4)Taq DNA聚合酶

[解析] (1)PCR中的引物是一小段DNA或RNA。(2)由於題圖中的引物A和引物B均不在該片段的端點,因此第一輪循環後,得到的兩個DNA片段中兩條脫氧核苷酸鏈都不等長;通過繪圖可推知,第二輪循環產物中不會出現兩條脫氧核苷酸鏈等長的DNA片段。(3)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子鏈的延伸方向是從子鏈的5'端向3'端延伸。(4)與體內DNA複製相比,PCR反應體系除引物外,還需加入Taq DNA聚合酶。

14.(1)3'端 A、D

(2)一 變性、復性和延伸

(3)5'—G—A—OH

(4)1/2n

(5)PCR在體外發生;高溫作用下解旋;DNA聚合酶能耐高溫

[解析]  (1)DNA的羥基(—OH)末端稱為3'端。由於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DNA的合成方向總是從子鏈的5'端到3'端,可判斷圖中所示的羥基端為A、D。(2)圖示中,引物已結合到子代DNA分子中,且每個DNA分子中有一條鏈不含引物,可判斷出此產物最早為第一次循環的產物。PCR一次循環包括的三個環節是變性、復性和延伸。(3)由於引物Ⅰ和引物Ⅱ位於DNA片段的兩端,且與DNA分子的兩條鏈分別配對,可寫出引物Ⅱ為5'—G—A—OH。(4)DNA分子複製方式是半保留複製,若將作為原料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用32P標記,循環n次後生成的DNA分子共2n個,共有脫氧核苷酸鏈2×2n條,其中不含放射性的單鏈是親代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鏈,共2條,佔總單鏈的比例為1/2n。(5)PCR與人體內DNA複製相比,不同之處在於PCR在體外發生、高溫作用下解旋、DNA聚合酶能耐高溫等。

15.(1)C

(2)Taq DNA聚合酶 一次性 不需要 加入DNA模板、分別與兩條模板鏈相結合的兩種引物、四種脫氧核苷酸,同時通過控制溫度使DNA複製在體外一定的緩衝溶液中反覆進行

(3)25%

(4)基因突變 50%

(5)(210-1)(a-m)

[解析]  (1)PCR過程中,高溫所起的作用類似於解旋酶的作用,即使雙鏈DNA變為單鏈。(2)C過程為PCR技術的延伸階段,當系統溫度上升至72 ℃左右時,溶液中的四種脫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據鹼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新的DNA鏈。DNA聚合酶是耐熱的,高溫下不變性,所以一次性加入即可。(3)PCR技術遵循DNA半保留複製的特點。經過三次循環,共產生23個 DNA分子,其中有2個DNA分子含有15N標記。(4)基因中的鹼基對改變屬於基因突變。對一段DNA片段進行擴增,若第一次循環時某一條模板鏈上鹼基發生突變,以後按正常配對方式進行擴增,以突變鏈作模板擴增得到的都是突變的DNA分子,以原正常鏈為模板擴增得到的都是正常的DNA分子,故擴增若干次後檢測所有DNA的擴增片段,與原DNA相應片段相同的佔50%。(5)在一個雙鏈DNA分子中,C+T佔鹼基總數的一半,故T的數目為a-m,該DNA分子複製10次,相當於新增加(210-1)個DNA分子,故需要加入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210-1)(a-m)個。








相關焦點

  • 我國自研聚合酶鏈式反應分析儀校準裝置 不再依賴進口設備
    聚合酶鏈式反應分析儀校準市場需求巨大,而目前國內尚沒有商業化的PCR儀的校準裝置。相關技術被國外公司壟斷,校準裝置價格極其昂貴、維護費用不菲,校準成本居高不下。研發一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精度PCR儀校準裝置意義重大。
  • 「實驗」PCR擴增目的片段
    一、實驗目的1.掌握PCR反應的原理。2.掌握PCR反應操作及PCR儀的使用。二、實驗原理1.PCR的基本原理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體外酶促合成特異DNA片段的一種方法,又稱無細胞分子克隆或特異性DNA序列體外引物定向酶促擴增技術
  • 圖解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過程
    PCR是多聚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縮寫,是一項在生物體外擴增DNA片段的技術
  • 選修1專題5:DNA和蛋白質技術 (課本中問題的答案)
    2.答:提取蛋白質比提取DNA的難度大。這是因為,與DNA相比,蛋白質對溫度、鹽濃度、pH等條件要敏感得多,很容易失活;並且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多種多樣,理化性質各不相同,使得蛋白質的提取沒有一種統一的方法,只能根據特定蛋白質的特性摸索提取的條件,設計特定的方法。
  • 通過兩種不同耐熱DNA聚合酶混合液催化擴增反應可以消除障礙
    這些潛在問題中的前三個問題通過簡單調整反應條件(參見1994年FoordandRose的綜述)即可解決(至少部分地解決),然而第四個則需要更原創性的思路。WayneBarnes(1994)發現,通過兩種不同耐熱DNA聚合酶混合液催化擴增反應可以消除32端錯配造成的障礙。其中一種聚合酶高效但易產生錯配(如Taq), 而第二種用量非常少的酶能提供3'→5'外切核酸酶校驗功能從而切除錯配的3'端(如Pfu或Deep VentR; NEB公司)。
  • 改變世界的PCR——聚合酶鏈式反應
    前言:2019年8月7日,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的發明人,凱利·穆利斯(Mullis)
  • 即時聚合酶鏈式反應(qPCR)原理!
    4、《生物化學-酶》PPT5、《生物化學-維生素》PPT!6、《生物化學-生物氧化》PPT!7、《生物化學-糖代謝》PPT!2、《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習題!3、《核酸的結構與功能》習題!5、《生物化學-維生素》習題!
  • PCR中不同類型DNA詳解聚合酶的特徵
    該酶具有5』-3』DNA 聚合酶活性和5』-3』核酸外切酶活性,無 3』-5』外切酶活性。在 PCR反應中,Taq DNA Polymerase延伸速度為1-2 kb/分鐘,產物 3』端帶A,可直接用於T/A 載體克隆。該酶無外源核酸酶和細菌基因組DNA的汙染,穩定性好,特異性強。
  • 【生物】選修三 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一、目的基因的獲取:1、目的基因:符合人們需要的,編碼蛋白質的基因。2.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1)從基因文庫中獲取目的基因① 基因文庫:將含有某種生物不同基因的許多DNA片段,導入受體菌的群體中儲存,各個受體菌分別含有這種生物的不同基因,稱為基因文庫。② 種類   基因組文庫:含有一種生物的所有的基因。
  • 【分子】目的基因的擴增——PCR原理與過程
    ——PCR引物設計目的基因的擴增——PCR原理與過程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是通過PCR儀,模擬DNA半保留複製,從而體外快速擴增DNA的方式。高溫變性:所謂變性是95℃左右時DNA雙鏈打開的過程,使之能夠與引物結合,為下面的反應做準備。但是注意考點:這裡的DNA不只是我們加進去的模板DNA,還包括擴增出來的DNA,體系裡但凡是雙鏈,高溫都能給他打開了。這個過程大約需要5 min左右,再長就煮熟了。低溫退火:退火是個很親切的詞,這是我們做無機非金屬裡面的概念,不知道是哪位巨巨給引入了生物學。
  • 將全部擴增反應產物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分離並切膠回收純化DNA
    解決方案:某些時候使用帶有Gateway尾端的引物進行的PCR不僅能產生目的片段,同時還可能產生由於引物之間發生復性而非引物與模板之間復性導致的引物二聚體。由此產生的短鏈DNA片段可能與Gateway位點發生作用,進而幹擾首選的長插入片段的克隆。
  • PCR這麼多應用,你知道幾個?
    不就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不就是聚合酶鏈式反應嘛,什麼巢氏PCR、Q-PCR,哥都做過,so easy!」,其實PCR也有很多拓展應用,上面的幾個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文章最後的選擇題,你敢選嗎?)
  • 「科學盒子」課程系列2|DNA的粗提取和PCR的擴增技術
    PCR一般指聚合酶鏈式反應,所以可以簡單理解為PCR擴增技術就是把一小部分DNA無線擴增的技術。有了這項技術我們就可以把僅有的DNA擴增,例如把恐龍的DNA擴增,哇塞,我的寵物可不可以是恐龍呢?想想都很激動呢。首先我們要製作底物與引物,先用雙面膠對磁鐵的正極或負極做標記,將磁體粘在膠帶上製作出底物與引物。之後再將幾種不同的引物與底物匹配,再將下方掛上紙杯放入砝碼。
  • 自動DNA合成儀合成的引物無需進一步純化即可用於標準PCR反應
    使用Taq聚合酶擴增的效率大約是0.70,據此計算,當產物積累到1.4X 1012~7X1012個分子後,酶量就不足以支持PCR循環的進行了(參見信息欄「Taq DNA聚合酶」)。●引物。影響擴增反應的效率和擴增特異性的因素很多,最為關鍵的是寡核苷酸引物的設計。
  • 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回歸導學及答案
    「分子手術刀」是指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簡稱限制酶。在基因工程中用於切割目的基因和運載體。該酶主要從原核生物中獲得。作用部位是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該酶識別的序列長度是4、5、6、8個核苷酸,切割的結果是產生平末端或黏性末端。4. 「分子縫合針」是指DNA連接酶,作用是連接雙鏈DNA片段。
  • 重大突破|日本科學家建立新式PCR擴增方法,能在常溫37°C快速擴增DNA
    PCR技術,即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種用於擴增目標DNA的重要研究工具,由美國PE Cetus公司的Kary Mullis在1983年(1993年獲諾貝爾化學獎)建立。
  • DNA複製的過程
    為了了解真核生物的dna如何複製,科學家們首先以大腸桿菌這樣比較簡單的原核生物作為研究模型。一旦複製叉形成就需要許多酶來協助才能進行DNA的複製。這個是dna解螺旋酶,它負責將DNA的雙鏈結構解開,分開的單鏈被單鏈結合蛋白(dna結合蛋白)所穩定。拓撲異構酶,釋放解開DNA螺旋時的張力。一旦複製叉結構穩定,dna聚合酶就會催化新的核苷酸添加到子鏈中。
  • DNA親子鑑定的原理及步驟
    一、DNA親子鑑定的原理 通俗地講,一個個體的DNA從父母處獲得,而且也只能從父母處獲得,其中父母的機會均等,父親將自己的DNA奉獻給孩子一半,母親也給了一半,孩子各帶有父母一半的第二步:PCR擴增 PCR的中文名為聚合酶鏈式反應,簡單的說,PCR擴增這一步就是把我們所需要的片段通過酶促反應,放大到通過某些專用儀器可以看到的程度。
  • 做了B肝兩對半,為啥還要檢查B肝病毒DNA含量?
    4)抗HBe:多出現於急性肝炎恢復期的病人中,HBeAg陰轉或濃度降低同時伴抗Hbe出現,是慢性B肝治療的近期目標。   5)(5)抗HBc高滴度的抗HBcIgM是急性或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標,在慢性肝炎活動期也可陽性,標誌病毒複製,有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