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目的
1.掌握PCR反應的原理。
2.掌握PCR反應操作及PCR儀的使用。
二、實驗原理
1.PCR的基本原理
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體外酶促合成特異DNA片段的一種方法,又稱無細胞分子克隆或特異性DNA序列體外引物定向酶促擴增技術。它不僅可用於基因分離、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基礎研究,還可用於疾病的診斷。
PCR基本原理:類似於DNA的體內複製。在模板DNA、引物和4種脫氧核苷酸存在條件下依賴於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應。
PCR的基本步聚:
1、變性(Denaturation):通過加熱使DNA雙螺旋的氫鍵斷裂,雙鏈解離形成單鏈DNA。
2、退火(Annealing):當溫度突然降低時,反應體系中引物和其互補的DNA模板在局部形成雜交鏈。
3、延伸(Extension):在DNA聚合酶和4種脫氧核苷酸(dATP、dCTP、dGTP、dTTP)及Mg2+存在條件下,5』→3』的聚合酶催化以引物為起始點的DNA鏈延伸反應。
這種熱變性-復性-延伸的過程就是一個PCR循環,PCR就是在合適條件下的這種循環的不斷重複。
①模板DNA的變性:模板DNA經加熱至95℃左右一定時間後,使模板DNA雙鏈或經PCR擴增形成的雙鏈DNA解離,使之成為單鏈,以便它與引物結合,為下輪反應作準備;
②模板DNA與引物的退火(復性):模板DNA經加熱變性成單鏈後,溫度降至55℃左右,引物與模板DNA單鏈的互補序列配對結合;
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結合物在Taq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為反應原料,靶序列為模板,按鹼基配對與半保留複製原理,合成一條新的與模板DNA鏈。
每完成一個循環需2-4min,2-3h就能將待擴目的基因擴增放大幾百萬倍。
三、儀器與試劑
PCR儀
PCR反應體系:
PCR反應成分:引物、Taq DNA聚合酶、4種dNTP混合物、Mg2+、10×緩衝液
1)模板:pET30a質粒DNA
一般100ng DNA模板/100L。模板濃度過高會導致反應的非特異性增加。最好做濃度梯度對照從而確定最佳條件。
2)引物
a.濃度:0.1-0.5M(濃度過高易導致模板與引物錯配,反應特異性下降)
b.上遊引物序列:5-TAATACGACTCACTATAGGG-3
下遊引物序列:5-GCTAGTTATTGCTCAGCGG-3
引物是PCR特異性反應的關鍵;
PCR產物的特異性取決於引物與模板脫氧核糖核酸互補的程度;
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引物需經離子交換HPLC進行純化。
3)Taq DNA聚合酶:一般0.5-2.5 U/50μl
酶量過少影響反應產量;濃度過高可引起會造成雜帶、特異產物帶不清晰等不好的結果,濃度過低則得不到所需的產物。最可靠的做法是先做濃度對照,再根據結果決定最佳條件。
4)dNTP(dATP、dCTP、dGTP、dTTP)
dNTP濃度取決於擴增片段的長度;
四種dNTP濃度應相等;
PCR常用的濃度為50-200μM,不能低於10-15μM。
濃度過高會抑制Taq酶的活性,易產生錯誤鹼基的摻入,濃度過低則降低反應產量。
5)10×PCR緩衝液 (Mg2+):500 mM KCl,100 mM Tris-HCl (pH 8.4),150 mM MgCl2,1 mg/ml明膠。
四、實驗步驟
1.PCR反應體系:總體積30μl
2 x premix Taq:15μl
上遊引物:1.5μl
下遊引物:1.5μl
質粒DNA模板:2μl
雙蒸水:10μl
2.PCR擴增程序:
98℃:3min
98℃:10S
58℃:10S
72℃:15S(第二到第三步30cycles)
72℃:2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