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兵與4個阿斯大學生談青春期:欺凌、壓力、迷茫、愛情……

2020-12-15 大米和小米平臺

自閉症譜系障礙這個圈子裡,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群特別的存在,因為沒有語言和智能上的障礙,他們很可能在人群中順利「矇混過關」,像普通孩子一樣上幼兒園上小學,甚至取得不錯的學業成績。

但青春期可能成為一道分水嶺,許多阿斯伯格青少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容易出現各種情緒、行為問題,遭遇到種種挫折,從而改變他們未來的生活走向。

阿斯伯格青少年在青春期都會遇到哪些問題?他們又將如何度過?

今天,我們請來了4位已經度過青春期的阿斯伯格症候群人士,講述他們的青春期經歷。同時,發育障礙領域專家鄒小兵教授也將帶來他的幫助方案——

青春期,我是宣洩室和心理老師的常客

@沐陽

再過兩天就滿23歲的大四阿斯女學霸

目前正憋在家裡上網課和準備考研

很多阿斯伯格人士進入青春期,會因為社交受挫,痛苦迷茫,而我則是因為學習壓力的劇增感到壓抑,尤其是初三,每次我做錯了題目,或者成績低於自己預期,就感覺血液全部湧上了頭,即將爆炸一樣。

每次有了這種感覺,我會去沒人的地方摔打東西或踢球宣洩。學校裡的心理樓裡有一排宣洩室,我是那裡的常客。

我會無所顧忌地衝進宣洩室,關上門,一個人抱著人偶盡情摔打發洩,將壓力完全釋放出來,重新找回理智和快樂,不需要再戴著面具,顧及別人的感受,我可以自由地做自己。

我的青春期情緒問題一直持續到高一上學期消失了,就在元旦之後,突然停止。

青春期後我性格多了一絲沉穩,不再喜歡暴力宣洩,漸漸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感到壓抑時就坐在教學樓門口,看滿天星星發呆。

我更喜歡自己觀星,可以使自己得到平靜,如果有人願意一起,我也會樂意分享自己對星星的了解。

我一向喜歡和年長成熟的人做朋友,經常粘著學校裡的女老師們不放,她們能夠給我理智的建議,我也總能帶給她們快樂。同學們都比較友好,生活在集體裡沒有表現出很明顯的社交障礙。在我因驚嚇尖叫時,她們會熟練地「按倒」我,說「好了好了,別叫了,小松鼠」。

另外我平均每隔兩個星期就要找學校的心理老師聊聊天,每隔半年就要找心理醫生或諮詢師做一些測試。

對比大部分阿斯伯格人士,我應該是比較幸運的,成長過程中得到了足夠的支持,儘管是阿斯,但由於家庭和學校保護得當,我也在逐漸變得更社會化,現在除了看上去略顯幼稚,沒有其它問題。

聽說鄒小兵教授正在做一個7—17歲「自閉症兒童青春期護航計劃」以幫助自閉症孩子度過青春期的難關。在我看來,這件事困難不小,我見過不少阿斯孩子非常固執,堅信自己面對的一切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我行我素,導致問題持續加劇,我很期待看到更多的阿斯伯格也能及時得到合適的引導和支持。

一個詞概況我的青春期經歷,就是「霸凌」

@菲菲

25歲阿斯伯格女孩

大四即將畢業

蘇格拉底說,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但是對於很多像我這樣的阿斯伯格人士來說,其實很不願意回想關於青春期的經歷。

那段時期留給了我全方位、立體的陰影,我不想提那些細節,就用一個詞來概括我的經歷吧——「霸凌」。

從初二開始,他們越來越喜歡抱團,也越來越針對我。那時候,我的情緒也很暴躁,很敏感,一碰到或聽到冒犯到我的話就會炸毛。

到現在我也搞不懂,他們為什麼要抱團呢?雖然我內心很想被別人肯定,很想有朋友,可是比起外界的傷害而言,我寧願安安靜靜地躲在自己的世界裡。我真的很無力,只希望他們討厭我就別搭理我。

我告訴過老師,但是,說實話,學生間的這種關係,老師起不到什麼作用。我的父母給我提供了一些幫助,他們具體到教我要怎麼跟別人相處,怎麼控制和發洩自己的情緒……同時,從那時候起,我就在接受心理諮詢了。

正是這時期的經歷,讓我的社交缺陷和情緒問題開始暴露,我才在國外針對成人的評估機構被診斷為阿斯伯格。

不過某種程度上,這一系列不好的經歷提高了我對現實世界的警覺,跟他人打交道的時候,我會有意識地控制和調整自己的回應。

我常常在想,要是現在的我能穿越回到初中,我肯定能做得更好。我現在學會了很多跟別人相處的技巧和方法,也會及時地找到老師、家長等幫忙,會通過其他途徑找到一些合得來的朋友宣洩自己的情緒和轉移注意力,我現在還會一點武術,要是有人打我,我可以一招KO!(哈哈,這個是開玩笑的啦。)

青春期是迷茫與困惑,思考與成長並存

@嫩成

28歲阿斯伯格女孩

著有阿斯少女的青春勵志小說

《青春是一本笑忘書》

阿斯是經驗型的生物,我們為人處世依賴智力和經驗,而非察言觀色的本能,我們必須想明白,才能夠活得通透。

然而,青春期是所有人最迷茫和困惑的時候。十之八九,阿斯們過得不太愉快。

因為我已經釋懷了過去,對於青春期的記憶已經漸漸模糊。但我在以阿斯少女肖望舒為主角的青春勵志小說《青春是一本笑忘書》中再現了阿斯女孩的生活狀態。

這是一段不被理解與看見的黑暗時光——

人們說十六七歲是最美的年華。

肖望舒對此嗤之以鼻。她覺得說這話的一定是正常人,若是像自己一樣是在青春的戰場裡中彈無數沒有死卻早已千瘡百孔的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斷然不會覺得如此黑暗的時光是最美的年華。

肖望舒覺得自己的生理年齡是十六歲,可是心理年齡已經高達八十六歲,提早進入了風燭殘年的狀態,整個人都搖搖欲墜。

獲得多少榮譽如何,和傳奇人物成為了朋友又如何,正常人眼裡華麗絢爛的東西,都是錦上添花的花,而非雪中送炭的炭,快要在風雪中凍死的人,要花有什麼用?

在很多個睡不著的深夜裡,肖望舒手腳冰冷地躺在被窩裡,覺得仿佛一個人走在鮮有人煙的雪山中,快要凍死了,卻無人看見。

但同時,又是思考人生、尋找自我價值的意識萌發階段——

幸福其實很簡單,不糾纏過去,不憂心未來,過好當下每一天。

生而特別,擁有著一堆稀奇古怪的先天性缺陷,沒關係。

生存模式被調到困難檔位,總是和天災人禍狹路相逢,總是被命運圍追堵截,沒關係。

別人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公主,你是手握利刃出生的女戰士,永遠不能同日而語,沒關係。

只要足夠堅強,就能夠抗擊人生的暴雨狂風。

只要永不言敗,就能夠在黑暗過後看到曙光。

只要相信幸福是一定會來的春天,那麼之前經歷的所有的苦難都只不過是鋪墊而已。

無論拿到的是多麼爛的一手牌,都不要棄牌,等一等,熬一熬,拼一拼,說不定會贏呢?

對於一個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而言,成功的定義,從來都不是大富大貴,名揚四海,而是找到和自己還有世界的正確相處方式,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意願過完一生。

——肖望舒在演講中說的話

再灰暗的日子總會過去,每個生命綻放的時間不一樣,阿斯們歷經痛苦會綻放出新的光彩!

註:《青春是一本笑忘書》為嫩成新作,這是國內首部主角為阿斯少女的青春勵志小說。講述阿斯少女肖望舒自幼經歷坎坷,在經歷了命運的百般折磨之後,終於突破了生命的桎梏,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掌閱、百度閱讀、愛奇藝文學、書旗小說上閱讀電子書。PS,影視版權和出版權都在,可以合作。

青春期,我以為自己遇見了愛情

@匿名

目前正在上大學

我的青春期有一件事很深刻,我突然開始對某個人感興趣,然後認為這就是是愛情。

我開始拼命收集那個人的資料,到處打聽Ta的消息,如影隨形地跟蹤,各種消息轟炸....

這件事折磨著所有人。

直到一年多以後,我發現自己對那個人並不感興趣了,事情才真正落下帷幕。

後來,我也了解了一些相關知識,並和同為AS的朋友交流後發現,這種行為很普遍,但並不是愛情,這是AS群體中一種典型的特殊興趣,而且特殊興趣的對象可以是人..

幫助阿斯伯格症候群人士度過青春期

鄒小兵教授有話說

十歲前後,尤其是到了青春期,輕度自閉症(高功能和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極容易出現各類情緒障礙。這個時間迫切需要得到專業的支持,以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這之中,我反覆強調阿斯伯格青少年教育的三條原則:

1.對孩子行為的理解和容忍;

2.問題行為的矯正;

3.特殊能力的發現、培養和轉化。

的確,對阿斯伯格症候群我們還是所知甚少,有些問題還存在一定的學術爭議,我們能夠提供的幫助還非常有限,但我們願意和家長老師們共同努力,幫助這些特別孩子們順利完成學業,實現天生稟賦,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材。

因此,從去年開始,我們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針對孩子的青春期問題,已經開展7-17歲「自閉症兒童青春期護航計劃」,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幫助。

(青春期護航計劃主要關注的是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孩子,希望持續跟蹤孩子至少三年,期間每年會見面一次。每次見面,都會對孩子進行行為的評估、家長訪談、智力和社交識別相關的評估。有需要的家長可以關注「自閉症譜系障礙康復服務平臺」。)

還有彩蛋!

今天是我們敬愛的鄒小兵教授的生日

在此,我們聯合幾位自閉症人士共同給教授送去祝福

我第一次見到鄒教授,他頭髮花白,比較可愛,對於我不懂的問題他都會親切的為我解答。我想在鄒教授生日到來之際,說一聲:「教授生日快樂,您辛苦了!」並希望能在今年年會上相見!

——娘閏

鄒教授,謝謝您用星火,點亮了無數人的希望。謝謝您願意閱讀我的小說。還有,希望您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嫩成

一直有在關注鄒教授的研究和文章,有機會也想去見鄒教授一面,我希望,之後可以有專門阿斯群體提供的心理諮詢服務,因為現在普通的心理諮詢對阿斯來說沒有太大用。

最後,祝鄒教授生日快樂。

——菲菲

祝願鄒教授生日快樂,活動順利,順便說一句,你在大米和小米稿件上的畫像沒有真人帥氣。

——沐陽

鄒教授,生日快樂,希望教授可以為AS青春期的感情問題,提供一些建議與幫助。

——匿名

鄒教授,感謝您每年為我們寫下大量自閉症科普文章,並認真校對每一個文字,為無數自閉症家庭帶去希望與動力。願您永遠健康、年輕,繼續引領我們前行!

——大米和小米內容組

鄒教授生日快樂!

採寫 | 內容組

編輯 | 噹噹

主編 | 潘採夫

圖片來源 |包圖網

相關焦點

  • 《女孩青春期的秘密》:針對青春期女孩子必備的學習手冊
    回到家沒事兒幹便和幾個弟弟妹妹一起打撲克聊天。中間聊起了他們在學校的生活,本來大家聊的開開心心的,但是一扯到到這個話題就有個妹妹不願意聊下去。後來大家玩鬧了一番散了之後我便和長輩坐在一起聊天。正巧一位姑姑說,她家的女兒自從上了初中之後便漸漸地不喜歡說笑,甚至學習成績也在下降。家裡人本來以為是上了初中之後,課程難度加大,孩子學習壓力過大才變成這樣的情況。
  • 《女孩青春期的秘密》:針對青春期女孩子必備的學習手冊
    回到家沒事兒幹便和幾個弟弟妹妹一起打撲克聊天。中間聊起了他們在學校的生活,本來大家聊的開開心心的,但是一扯到到這個話題就有個妹妹不願意聊下去。後來大家玩鬧了一番散了之後我便和長輩坐在一起聊天。正巧一位姑姑說,她家的女兒自從上了初中之後便漸漸地不喜歡說笑,甚至學習成績在下降。
  • 鄒小兵:自閉症幹預,新手家長必知7句話和7個關鍵技術
    ,但同時,有些自閉症孩子新家長一定要知道的東西,我還得老生常談一下。」、自閉症孩子訓練成功必經之路:6級社交階梯、100個「社交元素」!:自閉症幹預,新手家長必知7句話和7個關鍵技術 口述|鄒小兵 但其實,光今年暑假就有近10個家長告訴我,他們孩子考上了大學、職業高中、職業中專等等,其中有人考上了牛津大學,有人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十幾年前,他們也和現在的新家長一樣迷茫和絕望。
  • 鄒小兵:自閉症青少年會有哪些麻煩?家長掌握這3點至關重要
    今天,發育障礙領域專家、中山三院兒童行為發育中心主任鄒小兵教授就專門來說說自閉症孩子的青春期問題。(以下內容整理自「南都健康大講堂」鄒小兵教授直播講座《重新認識自閉症》,鄒小兵教授口述)01青春期對自閉症人士意味著什麼?
  • 誰的青春不迷茫?家長做好這幾點,讓孩子的青春期不迷茫!
    小時候孩子們個個可愛又聽話,簡直是小天使降臨。一到青春期,立馬判若二人,父母感覺猶如洪水猛獸,不聽話不服管不交流不上進等等。父母都會感嘆:我那個可愛的小天使去哪裡了?如今大人們管孩子叫神獸,因為我們象伺候大爺般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人家並不領情,你說東他偏向西,不談學習還能相安,一談學習雞飛狗跳。
  • 青春期學生壓力的調查分析及應對
    同時也會給青春期學生異性之間正常的交往帶來尷尬和緊張,讓他們無所適從,並會為日後與異性之間正常的交往模式留下消極的影響。  三是中學生談戀愛出現從眾之勢、攀比之勢。誰沒談過戀愛誰就老土,這無形給一些沒有談戀愛、自尊心又強的孩子帶來壓力。
  • 《女孩青春期的秘密》:十幾歲女孩私語,必備的青春攻略手冊
    十幾歲的孩子要在短短幾年中,密集地經受身體的變化、心理的衝動、社交的笨拙、外界的評論等等突如其來的壓力,所以才會產生青春期特有的躁動、對抗和矛盾。豆蔻年華,純真、美好的代名詞。但事實上,孩子並不像想像中或者表現出來的那般堅定有力量。對抗與叛逆的底層邏輯恰恰是迷茫、逃避與無助。
  • 兒子校園被欺凌,心急爸爸校外望遠鏡蹲守,青春期創傷成人生夢魘
    我兒子小學4年級時,我得知那天他有體育課,我特意請了一天假,在校外的樹叢裡,透過鐵柵欄用望遠鏡盯了一上午,終於讓我給抓了個現形。當時,高年級的一個胖子帶頭,還領著幾個滿操場追趕我兒子,我看到就急了,衝到學校大門口邊用腳踢門邊喊保安。保安拿著警棍從屋裡跑出來問什麼情況。
  • 幾部撕心裂肺的愛情電影:憂傷到遍體鱗傷,心痛到難以自控
    作為青春題材的愛情電影,總是圍繞著青春期的叛逆、瘋狂、中二、憂傷等詞彙,不管是郭敬明筆下的青春,還是劉若英歌詞中的愛情故事,凡是和青春愛情有關的作品,無一不牽動著我們的心,而這幾部撕心裂肺的愛情電影,你確定敢看嗎?憂傷到遍體鱗傷,心痛到難以自控!
  • 故事很簡單,一個女孩在青春期,對性的感知與迷茫
    女孩們的彼此靠近讓阿黛爾的青春期變得複雜起來…...《阿黛爾的生活》改編自法國女作家朱莉·馬洛的情慾漫畫《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即英文片名),講述了女孩阿黛爾一段如火如荼的同性愛情。3個小時的片長長而不悶,充滿各種情趣元素,而在性愛內容上又驚人的大膽。
  • 自閉症表現:鄒小兵,輕微自閉症少年智力是正常的
    廣州中山三院主任醫生鄒小兵強調,約一半的輕微自閉症少年兒童的智力一切正常。鄒小兵覺得,自閉症患者的狀況並不是像很多人 想像的消極,「自閉症患者因為存有社交媒體作用的缺點,在衣食住行自立、工作中相處及其婚姻生活學生就業層面有一定的融入艱難,但這並不等於患上自閉症,孩子將來的人生道路就全毀了。
  • 熱門夜店題材電影,是青春的迷茫?
    熱門夜店題材電影,是青春的迷茫?夜店題材電影漸漸有興起之勢,但是質量參差不齊,甚至還有網友還總結了國產夜店電影的規律,小編就獻上幾部熱門的夜店題材電影,一起來看看裡面有什麼規律?《夜店北京》倆個中年人的尋愛故事《夜店北京》是三川映社傳媒,尚憶映像影視出品的一部新媒體電影,由張朋,王瑞琪執導,成宗煥、李立北主演。該影片以北京著名的酒吧VICS夜店為背景,講述了兩個35歲的中年成功人士在酒吧裡發生的一場尋找真愛的情感故事。
  • 專家談校園欺凌:被欺凌者若缺乏及時疏導 易轉為欺凌者
    在回答網友關於校園欺凌的提問時,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學研究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表示,學校應該給孩子培養規則意識、公平意識,不能倚強凌弱。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提醒,被欺凌者若缺乏疏導幹預,容易轉變成欺凌者,因此,欺凌發生後要第一時間處理,傾聽孩子的痛苦、進行安撫,及時幫助解決。
  • 校園欺凌知多少?
    自從《少年的你》上映之後,校園欺凌才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其實這個問題一直存在,只是很多的事情就像電影中的劇情一樣,被「某些因素」給壓了下來。其實呢,在開始之前,我先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校園欺凌的定義。校園欺凌的範圍包括以下幾點:1、肢體欺凌。推撞、拳打、腳踢以及搶奪財物等,是容易察覺欺凌形式。2、言語欺凌。當眾嘲笑、辱罵以及替別人取侮辱性綽號等,是不容易察覺的欺凌形式。3、社交欺凌。
  • 如何和青春期孩子開口談性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性生理和性心理均被喚醒,社會資訊發達有利於青少年了解兩性以及生理衛生知識,似乎給他們提供了「無師自通」的機會,但是網絡的知識不少是過時的,狹隘的甚至是錯誤的。以客觀和科學的語言談性不必隱晦扭捏,應克服害羞、難以啟齒的心理,自然地說出生殖器官的名稱,才能對性話題進行準確而深入的解說,更好地引導家庭性教育。當孩子表現出困惑時,應要給出正確的解釋;而不是糊弄甚至是嚇唬孩子。3.
  • 《愛情公寓》的大眼瑤瑤,國家一級射擊運動員,出演《青春期4》
    《愛情公寓》這部青春都市電視劇相信大家都看過並且記憶猶新,在2009年的時候首播,由陳赫、婁藝瀟、孫藝洲、李金銘、鄧家佳、王傳君等主演,講述住在愛情公寓的10個人之間有趣的平常瑣事。劇中也有很多客串的知名演員,比如何炅、胡歌、魏宗萬、苑瓊丹、張超、杜海濤、以及今天要說的《愛情公寓》的瑤瑤。
  • 抑制校園暴力從青春期心理開始
    近年來,中小學生欺凌事件時有發生。教育部統計,根據2009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對10個省市,5864名中小學生的調查顯示,「校園大欺小」現象佔到51.3%;「拉幫結派鬥毆」佔到36.3%;「勒索錢財」佔到22.5%,除此之外,同學間的「愛情決鬥」行為亦逐年上升。2016年僅5月至8月,就有68起欺凌事件發生。如何堵住校園「黑洞」成了社會青少年問題的最大隱憂。
  • 這6類家長,很難讓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度過青春期的4個辦法!
    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可是,人們好像有健忘症,升級為父母后,仍然不會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常常抱怨他們「不聽話」,導致很多家庭的孩子出現了叛逆的問題,嚴重的還會造成悲劇。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特點:非常沒有耐性、容易發脾氣、喜怒無常、不願意與父母溝通、總是拒絕要求他們做的事,總是挑戰父母的權威……「不用理他,等過了這段時間就沒事了」「上輩子造了什麼孽,你這麼不聽話,天天氣著我」「你這個不知好歹的東西,我真是養了個祖宗」 ……這些抱怨和處理方式,其實都不起作用
  • 家有青少年(4):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壓力,家長如何應對?
    以下是我們整理的文字要點,和大家分享:青春期時的各種內在和外在壓力,給青少年情緒健康帶來極大的挑戰。青春期也是情緒問題和情緒疾病的高危期。針對這一時期孩子的情緒發展特點,家長如何提供幫助和支持呢?關注自身情緒健康不僅是一種自我關懷,更重要的是,家長的情緒健康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健康,而且也決定了你是否有能力,在孩子應對青春期情緒壓力時提供有效的幫助。許多研究表明父母情緒健康直接影響到親子雙方交流的滿意度和信息流暢度;父母自身的情緒也與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健康呈正相關。關注自身情緒,不是委屈和壓制自己的情緒。
  • 青春期不能說的秘密,都在這部「羞恥」神劇裡
    更重要的是,《羞恥》的實質,其實是反應了青春期少男少女內心的彷徨迷茫。但Hanna沒想到,她的青春期,與前朋友撕逼僅僅是個開始。你有壓力,你正是壓力本身,每天,每一秒——在你的思緒裡,在你的身體裡。有想變得酷炫的壓力,甚至有性生活的壓力。而現在,想有個完美的計劃,也是壓力。這,就是「壓力」,你的電視劇,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