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創業2019 | 「科鈦」:自研工業車輛和移動機器人的核心控制...

2020-12-15 36氪

受訪公司:浙江科鈦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受訪人:林志贇 董事長(創始人)

公司所在細分賽道標籤:先進位造 、AGV 、核心模塊進口替代

Q1、2019年第一季度 , 公司在技術、產品、市場、商業化、融資、團隊等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

市場方面:和娃哈哈機器人公司確認戰略合作關係,共同開拓自動化市場。

產品方面:和尤恩叉車聯合推出三向叉車正式量產。

Q2、2019年, 公司在技術、產品、市場、商業化、融資、團隊等方面,可能還會有哪些新進展?

將繼續以「一個核心+兩翼產品」為發展思路,一個核心即為面向工業車輛及智能移動機器人的核心控制器,兩翼產品為加裝自主駕駛核心控制器的無人叉車和具有自主研發的頂升移動機器人。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逐年增加核心控制器業務、減少兩翼產品業務,發展成為掌握高附加值自主駕駛核心控制器與群智調度控制技術的「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的高科技企業。

技術方面:和中力合作開發 分布式託盤、堆高、牽引機器人。生產方面:鋰電池,AGV機械加工和中力合作,嚴控生產成本和質量;

市場方面:拓展東南亞及海外市場,把東南亞市場作為公司市場開拓的重要布局。通過建立海外合作、代理夥伴,在確保產品質量和企業信譽的前提下,開拓海外市場。

Q3、2019年第一季度,行業內發生的對所在行業影響最大的三件事?

1、科創板

2、英國最大電商Ocado倉庫大火,觸發機器人倉庫擔憂

3、亞馬遜機器人物流負責人Scott Anderson表示,亞馬遜至少要花上10年,才有可能讓倉庫實現完全自動化(既承認目前機器人技術的「有限功能」---工作中的機器人大多精通特定的、可重複的精心編程任務。讓機器人做其他事情需要花費昂貴、耗時的重新編程。如果要求機器人能夠在動態環境中執行多種不同任務,就需要機器人能夠看到並理解周圍的環境,目前仍處於研究和實驗階段。在從未見過某個對象的前提下,即使要求機器人能夠識別對象並將其撿起來的簡單過程,也需要一系列複雜的軟體和硬體,而這些還未實現商業化)

Q4、2019年第二季度,會關注的行業大件事有哪些?

1、 同行業在技術前沿行上做出的突破;

2、 行業標準體系建設;

Q5、2019年, 自己所在的行業、所在的細分方向大概率會出現的事情和趨勢會有哪些?

1、雷射雷達成本下降,AGV落地技術將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2、製造業對AGV的需求將逐步擴大;

3、老牌側重機械類設計的企業將更多進入自動化領域

Q6、2019年,公司所在的行業會呈現出來什麼樣的競爭格局,行業未來最重要的競爭力是什麼?公司的競爭力體現在哪裡?

目前,AGV行業同質化競爭加劇,廠家之間出現了「價格戰」;

區別於Geek+這類主要面向電商客戶的圓盤頂升式AGV廠商,科鈦主要面向製造業客戶,產品以叉車式、牽引式AGV為主,載重數噸以上,自研核心控制器對標NDC8,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1.區別於其他廠商所使用的常規三角定位原理,科鈦自研了距離+方位角定位算法,可實現全場景的兩點定位(三角定位需要理想場景的三點定位),並可實現靜止姿態的方位識別,方便在狹長路徑場景進行操作;

2.自主研發智慧財產權的群智調度系統,採用集中式+分布式混合架構,全車型多種導航方式同時調度,採用邊緣計算思路,可實現千臺以上車輛同時調度;

3.控制器所有導航方式全部兼容,所有品牌雷射傳感器全部兼容

Q7、2019年,公司是否會有一些裡程碑節點,為什麼會覺得這些重要,如果實現了會帶給公司、行業哪些影響?做到這樣的裡程碑,大概會花費/或者已經花費了多少資金和資源,為什麼這件事情會比較耗費資金和資源?

2019年,科鈦機器人將會在高度自主化的無人駕駛核心控制器和高度模塊化、標準化和智能化的企業內部物流自動化方案上做出裡程碑式的技術突破和市場推廣;包括聯合叉車生產廠家,量產指定車型的高度自主化的核心控制器。

中國目前的AGV銷售量和叉車銷售數量相比依然有著巨大的差異,叉車生產企業掌握著市場優質的有大量搬運需求的客戶資源,並以建立完善的銷售和售後網絡。叉車出廠無人化駕駛是市場和技術發展的趨勢,國內目前主流的叉車生產企業也正在智能化轉型。受制於本身軟技術實力的限制,依然會採取購買核心模塊的趨勢,因此針對市場的暢銷車型提供標準化的高度自主無人駕駛核心控制器是打開傳統叉車市場的必要手段。同時,相對應的配套高度模塊化、標準化和智能化的企業內部物流自動化方案可以為產品提供高附加值,從軟體和硬體兩個方便牢牢佔據核心技術要點,提升公司競爭力,從而穩定市場地位。

要做到以上裡程碑節點,除了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以外,更需要深入客戶現場,獲取客戶的使用痛點和後續需求,使產品的使用操作「簡單化,人性化」。這將是科鈦在2019年及今後的兩年要持續不斷去投入的研發和發展方向,會耗費上千的研發和市場投入資金,但是先於同行業在叉車無人化市場的深入,將保證科鈦在工程實踐現場的領先優勢,並為後續的市場爆發打下良好的基礎。

Q8、2019年,公司所在的賽道上的公司,有什麼一定要做的事情或者爭奪的市場,如果錯過了,可能就會落後或者出局?

1、AGV海外市場的開拓;目前中國已經成為AGV全球市場的競爭集中地,高性價比的AGV產品已經吸引來自全球的買家,國內企業應當抓住市場機遇,勇於「出海」,讓「中國智造」走向世界;

2、加大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國內企業在創新的投入上非常少,更多做的是集成的事;各家應該更加專注對產品性能的進一步完善提升。

新科技創業系列主要針對新科技方向的公司,如AI、機器人、物聯網、醫療、3D列印、區塊鏈、智能製造、傳感器、半導體、VR/AR/MR 、商業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有技術創新的硬體等。如果你對這個系列感興趣,歡迎參與我們「新科技創業2018」系列的調研,調研問卷下載地址:https://shimo.im/docs/d7YCMGpugIwmI4HC/,問卷回復請發送至syq@36kr.com。

相關焦點

  • 視覺工業無人駕駛企業「未來機器人 VisionNav Robotics」獲億元B1...
    近日,「未來機器人」已完成1億元人民幣B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聯想創投領投、飛圖創投跟投,老股東鐘鼎資本持續跟投。所融資金將用於工業無人車輛視覺控制、感知技術的持續研發、剛需場景突破及規模化複製。
  • 創投日報|「東久中國」獲貝恩資本信貸3億美元投資,「福貝寵食」獲...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融資新聞報導「東久中國」獲貝恩資本信貸3億美元投資,聚焦1-1.5線城市新經濟產業園區寵物經濟持續火熱,「福貝寵食」獲B輪三億融資衝擊環保界獨角獸,「蓋亞科技」完成近億元 B 輪融資在礦業、紡織等行業落地工業網際網路,「創聯科技」
  • 「未來機器人」獲億元B1輪融資,加速無人駕駛工業車輛剛需場景突破
    本輪融資,所融資金將用於工業無人車輛視覺控制、感知技術的持續研發、剛需場景突破及規模化複製。編輯|佳敏近日36氪獲悉,「未來機器人」已完成1億元人民幣B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聯想創投領投、飛圖創投跟投,老股東鐘鼎資本持續跟投。所融資金將用於工業無人車輛視覺控制、感知技術的持續研發、剛需場景突破及規模化複製。
  • 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創業最大的機會在哪裡?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企業要獲得巨大的發展,很難只靠銷售某款技術標準件。與此同時,只靠集成和硬體也會變成低毛利和現金流較差的商業模式,必須結合算法,包括 AI 和軟體及控制,實現更進化的軟硬結合的新型自動化方案,來提升毛利。  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創業最大的機會在哪裡?
  • 成電創業者|專注自主移動機器人之「芯」,睿芯行啟動Pre-A輪
    本期,我們將關注一家專注於打造面向低成本、高智能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專用智能處理晶片及控制器的成電校友企業。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更新迭代,自主移動機器人(AMR)以其便捷性、高效性和智能性開闢了廣闊的應用市場。大到工業級機器人,小至家庭掃地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涵蓋了從工業、安防、醫療、餐飲乃至家庭等多個細分應用領域。
  • 像操縱機甲一樣控制機器人:MIT「鐵甲鋼拳」Hermes
    是遙操作機器人呀克服這一局限性的方法是利用遙操作技術—人類操縱者遠程控制機器人,幫助它們完成一些自身無法解決的特定任務。遙操作機器人在工業、航空航天以及水下設施的應用由來已久。Cheetah 是一款四足機器人,能夠進行短跑和跳躍等爆發性運動。制動器包括耦合到行星齒輪箱(之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它的三個「行星」齒輪圍繞一個「太陽」齒輪旋轉)的無刷 DC 馬達,它們可以為其重量產生大量扭矩。當 HERMES 的膝蓋和肘部由連接到制動器的金屬杆驅動時,它的肩膀和臀部會直接被驅動。
  • 創投日報 | 移動操作機器研發商「優艾智合」兩年完成兩輪數千萬元...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醫療 項目報導: 成立於2017年12月,英漢思機器人(Enhanced Robotics)「以下簡稱「英漢思」」是一家從事輕型動力外骨骼研發的科技企業,專注於在日常生活場景下使用的輕型外骨骼機器人研發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3期:聯想發布自研工業機器人:5G遠程...
    聯想發布自研工業機器人:5G遠程控制,有「手、腳和大腦」10月28日,2020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發布晨星工業機器人。據悉,聯想晨星機器人是一個能夠幫助用戶立體感知遠程環境,並且與之實時交互的機器人系統。具備自主模式和人機協同模式,自主模式下機器人可以智能行動、智能建圖,無需人的控制而移動。採用3D物體識別,用於引導機器人上的機械臂執行任務,同時,路徑規劃也實現自主,能夠實現避障功能。
  • 「ACT搞事情」攜手Honda Xcelerator,探索AI及機器人領域創業大...
    阿丘科技致力於構建領先的智能工業機器人視覺平臺,以視覺為切入點,將AI與機器人結合,去探索和擴展機器人應用的邊界。2.SEIZE 熵智科技今年年初完成天使輪融資的熵智科技是一家機器視覺解決方案提供商,基於人工智慧為機器人提供3D視覺解決方案。熵智科技的核心技術是機器人的3D視覺與自主路徑規劃,典型應用場景是機器人的視覺分揀。熵智科技的目標是圍繞機器人3D視覺和自主運動規劃兩項核心技術,賦予機器人環境感知和「手眼協調」等能力。
  • 工業機器人的五大機械結構和三大零部件解析
    水平多關節(SCARA)機器人 水平多關節機器人(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縮寫SCARA ),是一種圓柱座標型的特殊類型工業機器人。一般有4個自由度,包含沿X、Y、Z方向的平移和繞Z軸的旋轉。 SCARA機器人的特點是負載小、速度快,因此其主要應用在快速分揀、精密裝配等3C行業或是食品行業等領域。
  • 創投日報|「斯坦德機器人」獲1億元B輪融資,「圖格醫療」獲5000...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新工業融資披露:36氪首發 | 「斯坦德機器人」獲1億元B輪融資,引領工業柔性物流多行業落地>36氪獲悉,工業柔性物流服務商斯坦德機器人於近期完成1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光速中國和源碼資本聯合領投。
  • 「2019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26位嘉賓首公布,直覺會火 | CCF...
    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本屆大會將再次匯集全球範圍內最頂尖的學術專家、企業領袖、明星創業團隊和風險投資人,將在大會現場共同探討行業發展趨勢,解讀產學研最新技術。
  • 【新科技創業2018】上線「樂語助人」後,「樂言」還想拓展政務...
    Intel SC 擔任 Senior Staff Architect, 曾負責Intel GPGPU 4K codec/NN 的核心開發,獵豹移動擔任資深研發總監,獵豹內容推薦系統技術總負責人。 李波,機器學習技術在金融行業十數年實戰經驗專家 。IBM中國和日本, 資深的企業級大型網際網路企業應用開發及管理領域經驗。兩家數百人運營良好軟體公司的技術創始人。
  • 灣區人才面對面丨王永錕:「90後」CEO自研物流機器人,獲億元融資
    SLAM技術研發者,擁有16項發明專利,先後入選「2019胡潤Under30s創業領袖」與「2019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等榜單,其創辦的企業斯坦德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接連榮獲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德國紅點設計獎」等榮譽獎項。
  • 創投日報 |「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ClickPaaS 獲數百萬...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融資新聞報導 「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 A 輪融資,抗體藥物行業投資熱度持續上升 36氪首發 | 用「低代碼」 PaaS 實現企業級應用快速開發,ClickPaaS 獲數百萬美元 A 輪融資 從AI預測性監控決策切入工業人工智慧,「蘊碩物聯
  • 創投日報|「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ClickPaaS 獲數百萬...
    輪融資從AI預測性監控決策切入工業人工智慧,「蘊碩物聯」連續獲得投資36氪首發 | 打造嵌入式 AI 視覺系硬體產品,「星巡智能」完成8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早期項目報導「KAT VR」:激活海外 C 端市場,國內繼續主打 B 端市場 | 新科技創業
  • 創投日報|機器人製造商「卡諾普」獲近億元B輪融資,線下數據服務商...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企服項目報導:針對中小微企業「估值難」問題,「模估智能ModGo」提供在線估值、風控和融資等服務
  • 創投日報 | 「聯睿微」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業務安全公司「人人...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科技 融資披露: 36氪獲悉,低功耗藍牙晶片研發商「聯睿微電子」近日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新加坡淡馬錫旗下的祥峰投資領投,老股東北極光創投跟投。
  • 「創業的認知相對論」越主觀的人可能越是創業的料
    最終12家擁有核心技術、市場競爭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的「金種子」企業進入決賽。現場,12家企業與軟體園孵化器進行了項目落地籤約儀式,獲得價值最高100萬的創業孵化禮包,包括品牌推廣、創業輔導、科技金融、智慧政申、人才服務、資源對接等服務項目。
  • 一家工業機器人公司的中國式突圍
    本文,「甲子光年」採訪了包括珞石機器人的創始人兼CEO庹華、聯合創始人兼CTO韓峰濤在內的公司高管及一線員工,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所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慧機器人」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組長趙傑,投資人德聯資本創始合伙人李權、金沙江聯合資本管理合伙人周奇、北極光創投合伙人黃河,和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夏乾良等客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