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陳瑩婷,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現在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園工作。陳老師業餘時間愛好科普寫作,常在各類科普雜誌發表文章,也出過科普書(《磕·做一隻會吃的松鼠》等)。陳老師畢業後仍關注著國科大的發展動態,國科大公眾號的內容時常讓陳老師懷念起在玉泉路上課的日子。因此陳老師向我們投稿,自薦了自己寫的植物科普文章。下文是陳老師寫的《花邊趣聞》。
上期「花邊趣聞」(詳見今日推送的第二篇文章,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提到,中國百姓取名是極富想像力和創造力。例如,當一隻猴闖入植物界,附身於植物體上時,中國人就能絞盡腦汁,給被附身的植物想出各種「猴字」名稱來。上期羅列了國產的「官方指定」的「猴字名稱」,這期便來瞧瞧漂洋過海而至的中文譯名裡帶個「猴」字的奇花異草。由於數量較多,我僅以中國自然標本館(CFH,http://www.cfh.ac.cn/default.html)所提倡的中文名為準,篩選了若干款奇葩作簡單介紹。
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上海辰山植物園合辦的中國自然標本館(CFH)應是國內植物中文名稱收錄最全的資料庫了
開講之前,咱先掌握幾個植物學常識——
植物學名:指用拉丁文書寫的符合《國際植物命名法規》各項原則的科學名稱,每種植物只有一個全球通用的學名。
學名有四個基本特點:1.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詞彙書寫;2.至少由三部分組成:屬名(姓)+種加詞(名)+命名人名字(常省略不寫);3.屬名首字母要大寫;4.屬名和種加詞要斜體。
俗名:除了學名以外的名稱,都是俗名,不管是用中文、日文、韓文,還是英語、法語、俄語,甚至火星語等語言書寫,都不叫學名!
溫馨提示,這個專題需要你盡心!盡力!盡情!地發揮想像力和推理能力……
以下種類根據「名副其實」的程度排序。
猴面小龍蘭 Dracula simia
蘭科 小龍蘭屬
眾所周知,蘭科是盛產怪胎的家族,易容技術高超的猴面小龍蘭也不過是這怪胎家族的一個小小代表。猴面小龍蘭是附生蘭,即靠根系附著於其它植物體上生長,能自給自足而不汲取所依附植物的營養,有別於侵入寄主體內掠奪養分的寄生植物。該蘭生命力旺盛,每個季節都能開花,加之相貌奇特,很受人們喜愛。
小龍蘭屬約有120種,產自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屬名Dracula直譯是「小龍」,源自大名鼎鼎的吸血鬼Dracula伯爵之名,
因為該屬有很多花為血紅色,且面目猙獰——
在小龍蘭家中,不是只有猴面小龍蘭長得像猴子。
Dracula saulii
當然,也不是所有小龍蘭都喜歡扮猴臉。
猴紅門蘭 Orchis simia
蘭科 紅門蘭屬
除了上述的小龍蘭屬,紅門蘭家也有喜歡耍猴的孩子,如猴紅門蘭。種加詞simia意為「猿」,指猴紅門蘭那古怪的唇瓣像猴的身子。
該蘭主要分布在歐洲中南部,包括英格蘭、地中海、俄羅斯、小亞細亞及高加索地區。亞洲的伊拉克、伊朗、土庫曼斯坦和北非,也有其蹤影。
猴王球蘭 Hoya praetorii
蘿摩科 球蘭屬
蘿摩科也盛產怪葩,能蹦出幾隻「猴」來並不讓人意外。關鍵是,各家扮猴的秘訣各不相同。
猴尾鞭 Winterocereus colademononis
仙人掌科 黃金柱屬
這長相確實能勾起人們對猴尾巴的想像。
猴面花屬 Mimulus 透骨草科
猴面花屬約有150種,一大部分產自北美洲西部,另一部分在澳大利亞,還有少數生活於北美洲東部、亞洲東部和非洲南部。屬名Mimulus意表「小丑式的模擬表演」,指該屬有些花形似「笑嘻嘻的猴臉」。該屬有些種會散發濃鬱的芬芳,故又名「麝香花(musk flowers)」。猴面花屬能從土壤裡吸收鹽分,儲存在葉和莖中,
據說印第安人和早期美國西部的旅行者會用猴面花作鹽料給野味調味。此外,從該屬的葉中榨取的汁液,能製成緩解疼痛的膏藥,用於輕微燒傷和皮膚過敏。
猴爪樹 Chiranthodendron pentadactylon
錦葵科 魔爪花屬
魔爪花屬只有一個種,即猴爪樹,按理說,該屬應被譯成「猴爪樹屬」吧。取名的緣由,看花的形態就能明了。該屬/種產自美洲的瓜地馬拉和墨西哥,晚春至初夏開花,我們看到的「魔爪/猴爪」其實是由5枚向上彎曲的細長的鮮紅色雄蕊構成。
猴頭菌屬 Hericium
猴頭菌科 Hericiaceae
在商家的賣力吹捧下,一直默默無聞的各式猴頭菌突然紅遍大江南北,至今我也不知一類再普通不過的「蘑菇」為何能成為市場上的保健明星。突然意識到我那研究真菌的師兄身價倍增啊,他的實驗室裡藏著各種動物腦袋似的「蘑菇」,補腦價值肯定大大滴……猴頭菌們喜歡長在腐爛的木頭上,其子實體(產生孢子的結構,即食用部分)呈白色團塊狀,肉質柔軟,像去了殼的大腦,外被圓柱狀菌針,這般奇怪的樣貌為該類真菌贏得了一串奇怪的俗名:猴頭(monkey's head)、獅頭(lion's mane)、熊頭(bear's head)……但屬名Hericium的意思卻是「像刺蝟的」。
狐猴椰 Lemurophoenix halleuxii
棕櫚科 狐猴椰屬
狐猴椰屬只有一個成員,即狐猴椰,特產於萌物雲集的馬達加斯加群島。島上特產一群超級萌物——狐猴。狐猴不是猴,亦不屬於猴科,而是狐猴科的統稱。其以「身似猴非猴,嘴臉像狐又像狗,尾巴長且具黑白圈」等特徵引人注目,
更以蠢萌的吃相討得植物學家歡心,估計當人們看到狐猴用尖牙和利爪撬開Lemurophoenix halleuxii時,就忍不住用狐猴之名「lemur」給這種椰樹(phoenix)命名為「狐猴椰(Lemurophoenix)」吧。
不過,由於生境破壞和濫採亂伐,野生的狐猴椰現在僅剩約300株成體,狀況著實堪危。
狐猴豆 Lemuropisum edule
豆科 雲實亞科 狐猴豆屬
另一種以狐猴命名的植物是「狐猴豆」,其所在的屬也是孤家寡人,只有「狐猴豆」一種了。該種產自馬達加斯加群島西南部,是當地的野生蔬菜,其拉丁學名意為「可食的狐猴的豆子(edible lemur's pea)」,只生於馬島年降水量少於400mm的半乾旱熱帶地區。由此可見,狐猴真是馬島的最佳代言人。
猴麵包樹屬 Adansonia 木棉科
猴麵包樹屬有9種,馬達加斯加島特產6種,非洲和阿拉伯半島產兩種,另一種在澳大利亞。屬名Adansonia是林奈為紀念法國自然學家Michel Adanson而定,後者發現了該屬的模式植物「猴麵包樹 Adansonia digitata」。猴麵包樹們身姿魁梧,直徑7~11米,據說南非最年長的一株猴麵包樹,最粗胸圍可達47米,直徑約16米,在產地,尤其是非洲稀樹草原,高大威猛的猴麵包樹簡直是擎天柱,是不容忽視的地標和獨特的風景線。
該屬壽命很長,活個上千年不成問題。果實大如椰子,果肉乾燥變硬後碎成塊狀,看起來像乾麵包,故而獲得一個讓人垂涎欲滴的俗名。
當然,猴麵包樹長得如此肥壯不是沒有原因的,如同仙人掌類的肉質莖能夠儲存水分一樣,猴麵包樹的莖幹也能裝藏大量水分,以忍耐乾旱的生境,進入旱季還會落葉,以減少水分喪失。不過猴麵包樹最高超的用途當屬澳大利亞西部的猴麵包樹監獄(Boab Prison Tree),
監獄位於一株巨大的澳洲猴麵包樹 Adansonia gregorii之樹洞中,據說19世紀曾被用來關押當地土著,如今已成為充滿人氣和趣味的旅遊景點。
猴梳藤屬 Pithecoctenium 紫葳科
該屬約有20種,為爬藤灌木,產自加勒比海岸和南美洲熱帶地區。屬名Pithecoctenium直譯便為「猴梳」,應指果實的表面密布銳刺。
猴梳藤屬具三出葉,在枝上相對生長,中間小葉有時變成纏繞的卷鬚。
猴缽樹屬 Lecythis
玉蕊科 Lecythidaceae
從科和屬名可看出,猴缽樹屬是玉蕊科的模式屬,即玉蕊科是依據猴缽樹屬創立的。按理說,Lecythidaceae應叫「猴缽樹科」,但由於我國不產,而且玉蕊科我國僅產玉蕊屬,所以借了玉蕊屬之名來代替。猴缽樹屬都是高大的喬木,產自中南美洲。屬名Lecythis是指果實像缽,的確,猴缽樹的果實就是個盛滿美味種子的大碗,不過「猴缽樹(monkey pot)」這俗名是源自一句英語諺語「a wise old monkey doesn't stick its hand into a pot」,直譯為「一隻明智的老猴子不會把手伸入罐裡」,用中國人的話說便為「薑還是老的辣」——年輕的猴子常將手伸進猴缽樹的果殼中企圖掏出一把種子,卻很難成功,而有經驗的長者會耐心地一顆一顆取出種子來吃。
猴面果 Artocarpus rigidus
桑科 波羅蜜屬
波羅蜜屬的果實好像挺討猴子喜歡,上期我們提到了一種國產的「猴字」植物——猴子癭袋,也是波羅蜜家的成員,這次「猴面果」更與猴貼近,但真看不出哪裡像猴了。順便一提,我們吃的波羅蜜其實不是一個果實,而是由無數個小果實聚集形成的「果序」,因為波羅蜜的果實是由一串雌花花序發育而成,花序是由若干朵花按一定方式、有規律地聚生在一枝條上的結構。
若干朵花發育成若干個果實,一串花序便形成一串果序,像波羅蜜這樣由花序發育而成的果實叫「聚花果」。
波羅蜜屬的聚花果由多數(有時僅1個)藏於肉質的花被及花序軸內的小核果所組成。小核果的外果皮膜質至薄革質。所以我們吃波羅蜜,主要是吃花被片。
猿戀葦屬 Hatiora 仙人掌科
猿戀葦屬有6種,是一類附生植物,常附著於樹幹,極少數長在巖石表面,僅分布於巴西東南部的熱帶雨林。植株柔軟、肉質多汁,直立或下垂生長。花頂生,顏色鮮豔。
該屬植物可分成明顯不同的兩類,一類有著圓柱狀的枝幹,隨著年歲漸增,其主幹基部會不同程度地木質化,花小,直徑約1釐米。
猿戀葦亞屬 Subgenus Hatiora
另一類猴戀葦的枝幹扁平,肉質多汁,不木質化,節間明顯,花大。
落舞葦亞屬 Subgenus Rhipsalidopsis
猴菊 Pithecoseris pacourinoides
菊科 猴菊屬
該屬僅有一種。產自巴西東北部。
猴花樹 Phyllocarpus septentrionalis
豆科 雲實亞科 猴花樹屬
產自中美洲熱帶森林,如今遍布熱帶各地園林。花紅色,盛放時滿樹好像燃燒的火把,又名「巴基斯坦之火(Fire of Pakistan)」。但不知「猴花樹(Monkey-flower tree)」之名從何而來。
猴蔗西閉鞘姜 Costus afer
閉鞘姜科 閉鞘姜屬
閉鞘姜科原是姜科的一個亞科,顯著區別是葉螺旋排列,葉鞘閉合呈管狀,植物體的地上部分無香味。猴蔗西閉鞘姜的種加詞afer意表「非洲的」,說明這種閉鞘姜產自非洲,但其中文名,又是猴又是蔗的,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
作者:陳瑩婷
責任編輯:zzzzzzz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