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定佛詞斷句之謬

2021-02-10 肖仲華開講

多年前淘了件易定款紫定梅瓶,初步斷定為後世仿品,放著沒當回事兒。偶然看到有所謂專研易定瓷器的專家著文大談所謂易定「佛詞」,感覺文字功底太差,文句不通。遂想起原淘的物件,並打算寫篇文章糾正其謬誤,以免貽害無窮。

01

「佛詞」實乃佛偈

易定瓷器上的文字,多數與佛教有關,今天的人們稱其為「佛詞」,並無不妥。但我們要知道,佛教中的詩文,多為偈語。所謂偈語,就是佛教頌詞。既為頌詞,在表意的同時,必追求唱頌時朗朗上口。所以,佛偈其實就是詩文。

比如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就有著名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梵文原文未必如此詩文,是鳩摩羅什在翻譯時為迎合漢語習慣,更為了方便傳唱,故譯為詩文。再比如著名的惠能大師《菩提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都是詩文。

讀佛經,多見詩偈,少見以宋詞做偈語的。

易定款紫定梅瓶上有佛偈「鮮菊色梅守九泉桂花生子傳萬代觀音」。此佛偈,在易定上多見,有見於瓶者,亦有見於盤碟者。如何斷句?

某易定研究的專家在文中將此偈斷句為「鮮菊色,梅守九泉枉,花生子傳萬。代觀音。」如此斷句,實在是莫名其妙。其理由居然是宋代流行宋詞,所以佛詞當為宋詞,然後望文生義,生硬地斷句為所謂宋詞偈,曰「佛詞」。貽笑大方了。

還要指出的是,此專家連篆字識別都有問題,把「桂」字解讀為「枉」,又一笑話了。

此句斷句並不困難,就是一句詩偈「鮮菊色梅守九泉,桂花生子傳萬代。觀音。」句末加「觀音」二字,是註明此件梅瓶乃供奉觀音菩薩專用,別無它意。

02

詳解此偈:積儒釋道思想之大成

宋代戰亂頻仍,人們渴求多子多福。因觀音菩薩誓救萬難,普度眾生,於是求子於觀音,這是時代特色。

問題在於,到底自怎樣才能多子多福呢?專注於供奉觀音就行了麼?

當然不是。宋代儒釋道並立,儒為大。儒家、道家、佛家都提供了追求多子多福的路徑。比如儒家就強調多積陰德陽德,孝敬父母,長幼有序,才可能多子多福。近日讀《至正直記》有《子孫昌盛》篇,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文中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而且「效之必應」。其道理源自《易》之六十四卦,「凡事不言必獨坤之論」,「一元之善在坤,為陰德也」。所謂一元之善,即最根本的善,善之根基。儒家講「禮」,「禮」的根本就是禮天敬祖,尊重生命的起源。如果連這個都不尊重,人類就不可能有道德和秩序。

「鮮菊色梅守九泉,桂花生子傳萬代」,這其中就有這樣的邏輯論斷,即先有「鮮菊色梅守九泉」,然後才有「桂花生子傳萬代」。為何?因為「守九泉」就是積陰德,守陽德。

菊、梅(當然還有松、竹)都是儒家推崇備至的守德之寓,強調篤守「九泉」,就是強調「禮」。重先生,方能育後生,才可能有繼有承,傳承有序。當然,「九泉」本是道家範疇,講的是人生最高境界,也是佛家範疇,講的是「天有九重,地分九層。」

「鮮菊色梅守九泉」,就是儒家強調的守禮制,道家強調的人生境界,佛家強調的因果輪迴。守儒釋道之理法,才可能「桂花生子傳萬代」。你先這麼做了,然後再供奉觀音,觀音才可能送子給你的。此偈講的就是這麼個道理。

03

宋詞為偈

宋代易定瓷器,色彩斑斕,是後來五彩瓷的祖宗。易定器多佛偈,佛偈多詩文,這是定論,但我們並不能完全排除有用宋詞為偈者。

某易定研究專家提供的另一件易定梅瓶上有偈語「蓮生荷河存蓮生蓮花河心供佛禪佛祖」。此偈又如何斷句?

我認為應斷句為「蓮生荷,河存蓮。生蓮花河心,供佛禪。佛祖。」這的確有宋詞的味道了。意思是,「蓮籽生荷葉,河中存蓮籽。(蓮子)生蓮花於河中心,是供佛的最佳禪境。這個梅瓶是專用於供佛祖的。」

我們知道的常識是,佛祖生於蓮花。修佛之人見蓮花如見佛,在梅瓶上作河心開滿蓮花的圖畫,自然是修禪參佛的最佳意境了。

某專家將此句斷為「蓮生荷,河存蓮生蓮。花河心供佛,禪佛祖。」意思雖無大謬,但完全無宋詞之韻味,還怎麼講「佛詞」一說呢?

相關焦點

  •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之斷句
    )3、句末語氣詞:者、也、矣、與、哉、耶(邪)、乎、焉、兮、耳、而已……如: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後面可以斷句)4、長放在句首的時間詞:今、頃之、少頃、未幾、已而、一時、是時、既而、俄而、忽、忽然……(
  • 高考文言文閱讀能力之斷句實戰技巧
    自2015年以來,斷句成為高考文言文閱讀的一道必考題,為了避免紙上談兵,現結合高考真題與考生探討高考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之斷句技巧。請看下面試題:【 2018年高考語文新課標1卷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B.
  • 特崗考情分析之語文學科之文言文斷句、翻譯!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文言文斷句和翻譯的相關知識點。文言文的斷句和翻譯是我們特崗考試的一道必考題型。佔到12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點。也是很多同學困惑的地方。那麼這一塊有什麼樣的小技巧能夠提高我們做題的正確率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系統地學習一下這一塊的相關知識點。
  • 教師招聘考試語文學科之文言文斷句備考
    三、斷句方法引導斷句是考查文言文的傳統方式,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讀,要綜合運用古漢語字詞句及古代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識,因而斷句能力高低,成了閱讀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對文言文斷句,最基本的在於對通篇文章的領會。
  • 2019年中考語文複習之文言文斷句技法
    示例: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寧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語段中,人名「管寧」「華歆」反覆出現,應視為斷句的重要標誌。再根據動詞弄清人物之間的關係,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 高中文言文斷句口訣
    比如學生在做北京卷文言文斷句題時,①②句得分極低,這主要是受「胡人」、「歸人」的幹擾,其實只要聯繫下文的「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就很容易了——畫線部分後面應斷開,「其父曰」前面也應該點斷,所以「人皆吊之」應該斷在一起,再看①②句中的「人皆吊之」「人皆賀之」,形式與之相同,而且都是寫人們的看法,所以斷句時就不會出錯了。
  • 「形容詞修飾動詞」乃現代漢語之謬
    各位老師:一直困惑漢語中「形容詞修飾動詞」之說,不得其解!在英語語法體系中,形容詞可作定語,起修飾限定作用;作表語起解釋說明;作補語補充說明。而副詞可以作狀語形:修飾動詞,形容詞和副詞。極少數副詞也可以作表語,但形容詞是絕不能修飾動詞的充當狀語!然而在現代漢語中,關於形容詞用法的各種書籍和網頁上鋪天蓋地全是「形容詞修飾動詞」之說。
  • 中學語文:文言文斷句口訣
    一、什麼叫斷句   韓愈在《師說》中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習其句讀」,就是教學生斷句。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都是一個漢字挨著一個漢字地寫下來的,所以前人讀書都要自己斷句,常常在一句話的末了用「。」斷開,叫「句」;在一句之內語氣停頓的地方用「、」斷開,叫「讀」(dòu)。給古書斷句也可以叫斷句讀。
  • 語文:文言文如何斷句
    大家好,今天講解文言文斷句的方法。文言文是我們小學初中一直到高中都要學習的一種題材。從部編版的三年級上冊,就開始學習文言文。古文一般沒有標點符號,斷句就是在閱讀時將句子分隔開,便於理解的過程。小學語文常用的文言文斷句有以下方法。
  • 文言文語段斷句的訣竅
    這些詞如果作主語,那麼它們的前面就可能斷句;如果作賓語,它們的後面就可能斷句。例如2015年高考浙江卷斷句題(部分)「郡將欲樓居材既具侯命取以為閣闢其門而重之」,句段中名詞有「郡、樓、材、侯、閣、門」,首先判斷這些詞是作主語還是賓語,結合上下文在這些詞前或後初步劃分,根據一個完整的文言文句一般是主謂句的原則確定最終劃分。正確的斷句為:郡將欲樓居/材既具/侯命取以為閣/闢其門而重之。
  • 文言文斷句乾貨,拿走!
    2.斷句大法文言文斷句,傳統上稱之為「句讀」。現在所講的「斷句」,是根據試題要求,用分隔符號(/)將文言文語段中需要停頓(包括句中停頓和句末停頓)的地方斷開,類似於給文言文加標點。以 近 /則 遊 者 眾/ 險 以 遠/ 則 至 者 少/ 而 世 之 奇 偉 瑰 怪 非 常 之 觀/ 常 在 於 險 遠 /而人 之 所 罕 至 焉 /故 非 有 志 者 不 能 至 也。
  • 一字之差謬之千裡
    人生不過百年,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悠悠大美中華,華夏之舟,風風雨雨雨5000年,經歷多少春花秋月,日出日落,依就巍然聳立。古往今來有幾人能摸透世態人心,在冷暖人生裡看淡了滾滾紅塵,名利紛爭?古人沒有看到過今天的月亮,可是這輪明月曾經照耀過古人。
  • 學會方法,文言文斷句不用愁!
    要求斷句的文言句子在試題文段中選取,命題人刪除原句標點,在句下加波浪線;選句一般是45到52字之間,試題選項用「/」對選句斷句(7至9處);選句按斷句方式,編為4組,要求考生選擇「斷句正確的一項」。二是主觀題。給出60字左右課外文言文片段,要求考生用「/」將其斷開,一般需要斷9處。
  • 高考語文複習 文言文如何斷句
    第2頁:高考語文複習 文言文如何斷句 第3頁:高考語文複習 文言文如何斷句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是容易丟分的,想要學好文言文就要先學會怎麼斷句,下面詳細介紹了文言文的學習要領。要想斷句,先要把有關的文段通讀幾遍,力求對全段乃至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若為記敘文。則先理出其記敘的要素;若為說明文,則先看出其對象和層次;若為議論文,則先讀出其論點和論據。在領會文段基本意思的基礎上,才能正確地斷句。  例1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為君闢土地,充府庫。』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 搞定文言文斷句離不開它
    文言文斷句和我們誦讀現代文經典一樣很注重語感,而語感的培養非一日之功,所以我們除了平常多選擇一些難易適中的課內外文言文來閱讀外,還需掌握一些斷句技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5、常在句首的時間詞,「頃之、向之、未幾、已而、 既而、俄而」等一般前後都可斷句
  • 黑龍江教師招聘:文言文斷句備考
    三、斷句方法引導  斷句是考查文言文的傳統方式,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讀,要綜合運用古漢語字詞句及古代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識,因而斷句能力高低,成了閱讀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  對文言文斷句,基本的在於對通篇文章的領會。所以,斷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讀幾遍,以便對全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後逐步縮小範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憑藉和語境(上下文)的關係,作出相應調整。切忌一邊看一邊點,這很可能產生誤讀、曲解。此外,斷句時,還應注意文章體裁、語言風格等。如需加標點,則標點的使用、書寫要規範。
  • 2020高考 文言文斷句難?備考有方法之閱讀三步走、抓住六大標誌
    文言文斷句備考之閱讀三步走、抓住六大標誌 斷句是考查文言文的傳統方式,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但是總有一部分同學在做題的時候憑感覺選擇,這樣的選擇還真是憑感覺得分了,接下來的「三+六」的方法,希望能給你幫助。
  • 文言文斷句技巧|虛詞_網易新聞
    碰到斷句篇段,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文言虛詞(特別是語氣詞),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到:「至於夫惟蓋故者,發端之首唱,之而於以者,乃札札句之舊體,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
  • 必考題型解答技巧之[文言文斷句]專題
    在斷句時,還應注意文章的體裁、語言風格、句意的完整與否。★★技巧點撥★★基本原則⑴總原則:是否需要「斷句」,決定於句子的語氣。例如,「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項羽本紀》)。⑵主語較長時,其後要斷句。
  • 高考文言文閱讀斷句技巧
    6.其它的如:以、於、為、則、而,往往用於句中,在他們的前後一般就不斷句;(「而」錶轉折而且後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而」字前面要斷開) 【例】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