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來,斷句成為高考文言文閱讀的一道必考題,為了避免紙上談兵,現結合高考真題與考生探討高考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之斷句技巧。
請看下面試題:
【 2018年高考語文新課標1卷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
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
俄而起為并州刺史/
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
俄而起為并州刺史/
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
俄而起為并州刺史/
我們做這類型的題,一定要通覽四個選項,存異去同,迅速縮小範圍,重點突破。基於這種原則方法,除去這道題四個選項中斷句相同的部分,只剩下「芝坐爽下獄」及「而口不訟直志不苟免」兩處斷句不同的地方。根據選文內容的前後聯繫來仔細推敲,「芝坐爽下獄」的意思是「魯芝因為曹爽而獲罪被下獄」,顯然,如果斷開就破壞了句意的完整。而「而口不訟直志不苟免」有兩個「不」字,除了轉折連詞「而」,剩下八個字,考慮到古文多有駢偶行文的特點,再結合後面的語境,無疑應該斷為:「而口不訟直,志不苟免」。故應選C。
再看一道題:
【 2018年高考語文新課標2卷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
B. 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
C. 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
D. 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通剽輕少年/晚而改
節/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
我們按照上一題的解題思路,該題只需推斷「渙少好俠尚氣力 」及「晚而改節敦儒學習《尚書》」兩處,第一處有兩個動詞,既不是連動,也不是兼語,應該分斷:渙少好俠,尚氣力 。而第二處結合後面的語言環境,考慮行文特點,應該斷為:晚而改節,敦儒學,習《尚書》。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古文以單音節詞為主,象類似現代漢語的「學習」一詞,在古文中是兩個詞,此處當然應該斷開。故應選B。
總之,文言文斷句其實並不難。首先通覽四個選項,聚焦其中不同之處,加以推斷,聯繫上下文,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注意行文特點,確保句意完整。主語常常承前蒙後省略,一個句子至少要有一個謂語動詞,但連動句和兼語句不止一個,但不能斷開。這是斷句的重點和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