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培養——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九封信

2021-02-15 行唐縣南翟營小學

點擊下面連結查看往期精彩

♦  2020年述職——撞好鍾,努力做合格校長

♦  特殊時期——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一封信

♦  特殊時期——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二封信

♦  盡職盡責——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三封信

♦  感恩有你——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四封信

♦  家校互助——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五封信

♦  心理疏導——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六封信

♦  心靈守護——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七封信

♦  老師媽媽——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八封信

♦  點左上角藍字「行唐縣南翟營小學」看更多文章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和滿足,更不是遷就。想起前段時間母親一巴掌,孩子跳五樓的新聞,這不能稱之為「事件」的「一巴掌」,竟成了一朵鮮活生命凋謝的緣由。所以,今天南小發出第九封信,從三方面跟家長談談愛孩子的「特殊方式」。

我曾經歷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個小學生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是班長,成績名列前茅。六年級合校後,成績不在是前茅,內心接受不了,翻牆離校,甚至絕食,後來休學,接受心理治療。我們拼命催促著孩子跑,教孩子怎麼成功,卻從不教他們如何面對失敗。於是,他們因為一點小事不如意,到處發脾氣;遇到一點小挫折,就萎靡不振;聽到一兩句負面評價,便感覺失去了自我價值感。

適當地讓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作為家長你捨不得讓孩子「受屈」,走上社會沒人「心疼」他。

人生中的生與死,相遇與離別,快樂與痛苦,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

現在的孩子不好管,哪個家長老師敢硬管?其實,問題不是出在不敢管,是管得晚了。讓孩子體驗挫折感,這種養育起始在孩子3歲上下,在他能夠說出自己的要求時,就要開始對他說「不行」,結果可能是讓他痛哭一番的經歷,嚴重些就是哭的氣噎、哭得地上打滾,但他沒有其他反抗能力,於是學會了什麼叫「無能為力」、接受、服從、遵守。

他會慢慢知道,這個世界不是為所欲為的,爸爸媽媽以及親人們愛他,但絕對不是處處都以他為中心,有些不合理要求會被拒絕的。

否則,如果等他青春期,你才開始對他說「不」時,他除了哭鬧、氣噎、打滾,還有威脅父母的選項:離家出走、服毒、跳樓。積木倒了,就大哭;遊戲輸了,就發脾氣:「我再也不玩了!」下棋時,大人不能贏,贏了就生氣;……我們需要和孩子說清楚,比賽有很多種可能性,有人贏,也會有人輸,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第一次出門、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洗衣服,這些都是孩子成長的機會,重要的是父母捨得放手讓孩子去嘗試,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當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首先必須在情感上給予支持,而不是打擊否定,比如:「不就是批評了幾句?又不會怎樣。」父母應該關注孩子正在經歷的事情,認同孩子出現的情緒,比如難過、無奈,感同身受地表達對孩子的理解。父母充足的愛意和理解,是孩子面對挫折的內心力量。

晚上,飯菜已經上桌,我呼喚女兒:「吃飯啦。」「等一下」,她答。我先吃了。幾分鐘後,女兒走過來,看了一眼桌子,問:「我的飯呢?」一副忿忿不滿的神情。我心裡一驚。她的表情、她的詰問,明明在告訴我:你應該為我盛好飯的,為什麼不給我盛飯呢?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飯,以至於她認為盛飯這件事是媽媽應該為她做的。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來替她盛飯,反而因為今天沒給她盛飯而不滿起來。是啊,既然是媽媽應該做的,她怎麼會感激呢?從那以後,我更加警惕是否替她做了太多,經常提醒自己不要替她做她份內的事情,並將一些家務分配給她,讓她承擔起家庭一員的責任;在我們勞動的時候,邀請(並要求)她幫忙,讓她體會我們勞動的辛苦;教導她表達感謝。

幾年前機場弒母的留學生汪佳晶。他留日五年,從未打過工,學費和生活費都靠母親每月7000元人民幣的收入來出。母親四處舉債,實在拿不出錢,他竟在機場捅了前來接機的母親9刀。24歲的青年本應自立,靠自己打工解決(或部分解決)留學費用。但他心安理得享受著母親含辛茹苦提供的溫室生活,當母親拿不出錢,他不念親恩,那滿腔怨恨化作9刀。這個案件讓父母們警醒,教導孩子學會負責、懂得感恩有多麼重要!我們在強調給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採用正確的方法批評孩子,避免語言暴力傷害了孩子!網上搜索了16個小技巧,送給老師和家長!當孩子犯錯後,給他一個說話的機會,也讓自己的批評更有針對性。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係時,問問孩子「如果是別人,該說些什麼?」在批評孩子之前,先來一番自我批評,拉近孩子的心理距離,培養孩子勇於承擔責任的品質。家長批評最好單獨進行,不應在公開場合,如當著親友和朋友的面。本來一個很小的錯誤,非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這樣的批評只會讓孩子與你對抗。批評孩子只評價事實,不分析動機,剝奪孩子最後一塊遮羞布,給他強加罪名,無異於火上澆油。不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反思錯誤,而是一味打罵,這種急於求成的批評,往往適得其反。儘量用最簡練的語言、最短的時間來完成。受批評的感覺是不舒服的,誰都希望這種感覺儘快結束。低於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傾聽你的話。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家長能心平氣和地啟發孩子,孩子自然能很快明白家長的用意。父母用他人類似的行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個錯誤,這麼做可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犯錯誤受批評後往往心裡失落,父母應及時給孩子一些安慰,讓孩子感覺你們依然愛他。教育孩子時,如果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孩子想的就不是如何改正錯誤,而是如何尋求庇護。受壞情緒影響時,家長對孩子的評價要客觀公正,像「你一天到晚……」「你從來都是」等別發洩給孩子。摟著孩子的肩膀說話,或拉著他的手講道理給他,用眼睛正視孩子,能達到恩威並用的效果。批評後加一點鼓勵,不僅能使孩子儘快改正錯誤,還能引導孩子向自己擅長的方向發展。花從春走過,留下縷縷芳香;葉從夏走過,留下片片蔭涼。

行唐縣翟營鄉南翟營小學

圖片素材:網絡丨編排審核:劉永進

南小鄭重推薦:每天閱讀一篇經典 ↓↓↓

上一篇    第3篇——《母愛如佛》

相關焦點

  • [逆商培養不可或缺!]
    (這裡的「家庭」是泛指,不針對逝者)個人認為,發生此類事,是學生基本沒有接受過「逆商「的培養。何為〝逆商「?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人面對逆境的認識方式及走出逆境採取的行動方式。一個人來到世上,大多不可能順風順水,造物弄人,有時關了你的窗,有時封了你的門,更有甚者,將你關進暗室。
  • 逆商決定了人生的高度,有多少家長忽視了孩子的逆商培養?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成為一個成功人士,所以家長們通常都非常注重對孩子的培養,比方說培養孩子的樂觀品質、自信心、堅毅的性格。因為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不同,所以各個家長對孩子所實施的培養方向、方法等,也是不同的。總的來說,家長都是希望自己孩子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的。
  • 師者|小學教師兩年給家長寫百封信:發微信公號補家校群不足
    後來,田麗開始給班裡孩子的家長們寫信,並發布在網上,先是發QQ空間日誌,後來發微信公號。《談談作業那些事兒》、《答廖峻爸爸問》、《關於寫字作業的說明》……兩年裡,田麗在課餘寫了104封家信,共計20多萬字。「每封信我都會定一個主題,講一件班級裡的事情,一封信就相當於開了一個家長會,讓家長知道老師的教學理念,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 《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關注青年編輯成長
    11月16日下午,「聶震寧《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出版座談會暨編輯素養研討會」在京舉辦。來自中宣部出版局、中國出版協會、中國編輯學會、中國音像和數字出版協會、韜奮基金會、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公司、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出版發行企業的代表、在京媒體記者等參會,就聶震寧先生《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的岀版進行座談,並就青年編輯人才培養問題進行了研討。
  • 逆商對孩子有什麼用?逆商高的孩子將來更優秀,培養逆商刻不容緩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變得優秀,然而很多優秀的孩子,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低,越優秀的孩子,越接受無法面對失敗,這是因為孩子的逆商太低,家長要培養好孩子的逆商,逆商高的孩子孩子將來才會更優秀,培養孩子的逆商刻不容緩。
  • 培養孩子逆商,從入園焦慮和上學問題談起,如何培養逆商好習慣?
    這,或許是孩子有生以來,所要面對的重要人生轉折點,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我們卻發現了一個很好的機會,那就是孩子的逆商培養,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起步了。,而逆商低的人往往有強烈的挫敗感。好在,這種能力是可以培養的。 我們很多父母,常常感嘆現在的孩子,太矯情,太脆弱了,哪裡像過去的孩子一樣,這就是逆商不高的表現。
  • 長壽橋小學校長金穎手寫了53封「拜託信」
    為了53個畢業生的特長能夠堅持下去 記者 韋嘉蓉 通訊員 餘文衝 最近,長壽橋小學校長金穎在做一件「大事」,給文瀾、建蘭、育才、啟正、觀成、英特、春蕾等杭州知名初中的校長手寫推薦信,而且一寫就是53封—— 郜校長: 餘××同學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畢業生,也是一位興趣愛好廣泛、特長突出的孩子。
  • 90後班主任手寫54封家長信:半個月寫了3萬字
    一名90後小學班主任卻用了一種「笨」方法,給學生家長帶來了滿滿的感動。­  54封致家長信,內容各不一樣,長的近千字,短的300多字,全部由何蕊手寫完成。與人聊起這件事,她這樣評價自己:「我沒啥技巧,就是真誠,我是笨人,就用笨方法!」­  何蕊所說的「笨」其實也是一種「真」,用真誠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學生的一顆真心,用真摯的話語表達自己對工作的一片真情。
  • 俞敏洪:逆商對孩子很重要,家長無論如何都要對孩子進行逆商傳遞
    沒錯,就是情商和逆商。為什麼不是智商?智商其實在生孩子的時候已經傳遞了,因為智商受到的先天因素較大。而情商和逆商,則重於後天培養。情商是孩子遨遊在現代社會的一項重要能力,如果孩子的情商不夠高,那麼孩子在以後踏入社會的時候,將會舉步維艱。
  • 致即將升入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致即將升入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2020-07-13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逆商
    那就是「逆商」。智商,情商,逆商,是金三角關係,缺一不可。所以,今天我們來談談逆商,可是,關於逆商,我們又了解多少?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在逆商上的缺陷讓我們不得不重視。尤其應該從小就培養起孩子的逆商,讓孩子在挫折中越戰越勇,而不是越戰越頹廢,甚至自取滅亡。這不是我們教育的初衷。可是到底又是什麼令我們背道而馳?而父母,失敗逆商的最大的教育責任人,在孩子從小到大的逆商培養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 《爸爸的16封信》,是寫給孩子的,還是寫給家長的?
    《爸爸的16封信》,是寫給孩子的,還是寫給家長的?
  • 致家長們的六封信
    親愛的家長朋友:你好!感謝你對蒼溪教育的關心、理解和支持。小學階段的孩子具有稚氣童真、思想單純、活潑好動、崇拜老師、依賴家長、可塑性強、形象思維突出等特點(低、中、高段又各有不同的特點)。小學階段教育是一個孩子從懵懂走向逐漸懂事的重要旅程,是生命發育的打底工程,是人生發展的奠基工程。
  • 培養個「厚臉皮」的孩子,「逆商」的培養,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其實,這就考驗著一個人的逆商!作為家長,應該努力培養一個「厚臉皮」的孩子,讓他在萬事萬物面前都能坦然自若,提高逆商,提高戰鬥值,在風雨中學會「笑傲江湖」。舉個例子:甜甜學習成績很好,尤其是作文,每次作文都是全班的最高分。
  • 業界共議編輯精神與責任 人教社力推新書《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
    11月16日下午,「聶震寧《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出版座談會暨編輯素養研討會」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舉辦。來自中宣部出版局、中國出版協會、中國編輯學會、各出版社等專家學者,就聶震寧先生《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的出版座談,並就青年編輯人才培養問題進行了研討。
  • 90後老師手寫54封家長信近3萬字 內容各不同
    一名90後小學班主任卻用了一種「笨」方法,給學生家長帶來了滿滿的感動。  54封致家長信,內容各不一樣,長的近千字,短的300多字,全部由何蕊手寫完成。與人聊起這件事,她這樣評價自己:「我沒啥技巧,就是真誠,我是笨人,就用笨方法!」  何蕊所說的「笨」其實也是一種「真」,用真誠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學生的一顆真心,用真摯的話語表達自己對工作的一片真情。
  • 周杰倫的歌也曾多次被退稿,成長之路並不順,孩子逆商培養要趁早
    所以逆商是需要從小培養的。比如有的家長在孩子上小學後才第一次意識到逆商的重要性:孩子比賽輸了,當爸爸媽媽的趕緊對孩子說:"輸了不要緊,我們可以繼續努力",可是呢,一點效果都沒有,孩子還是發脾氣並且逃避一切與之相關的話題。爸爸媽媽也很納悶:怎麼不管事呢?其實,不是教育不管用了,而是做父母的教晚了。
  • 為西藏培養更多優秀小學教師,湖南一師山南師範班招生錄取再啟動
    來源:華聲在線華聲在線9月8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趙小群 劉豔霓 記者 黃京)為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特別是為西藏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小學教師,近日,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受湖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和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教育局邀請,走進西藏開展2020年山南師範班招生錄取工作
  • 幼兒園園長給小朋友和家長發了封信 你能看懂嗎?
    這是一位幼兒園園長致假期中孩子們的信。信中字跡並不工整,橫豎撇捺都顯得歪歪扭扭,每個詞語、段落所用的文字也不完整,而是用了大量符號、圖形和字母(還有英文單詞),甚至比文字更多。這樣一封信,大家看了都覺得有意思。可是,大家都看懂了嗎?
  • 北京一小學超員一倍 新生借址高中上學引家長擔憂
    今年,該校又將迎來400餘名小學一年級新生,而學校經過連續幾年內部挖潛,已無內部空間可用。近日,陸續有家長從校方獲悉,2017年入學的小學一年級新生將在距離育新學校1.5公裡左右的昌平二中南校區借址上課一年。  讓小學一年級新生與高中生一起上學,這一安排引發眾多家長擔憂。部分家長認為,這一解決方案欠妥,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