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中院:醫保詐騙人均涉案近百萬,個別醫生不定期受賄

2020-09-15 中國青年網

在醫保詐騙案中,個別醫生不定期接受「藥販子」賄賂,為其大量開藥。

9月15日,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通報近一年間詐騙醫保基金犯罪案件審理情況。通報顯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北京二中院及轄區共審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被告人47人,犯罪金額4600餘萬元,人均涉案金額近100萬元。其中,一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五人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通報指出,造成犯罪數額較大的原因主要是:案件長時間未得到查處,平均作案時間超過2年,最長的達7年;犯罪所針對的一般是單價較高、使用需求量較大的骨科、心腦血管科室等藥品或診療服務。

社區衛生站人員詐騙醫保逾三千萬,有人被判無期

醫療保險基金被稱為醫療事業的「生命線」、老百姓的「救命錢」。通報指出,詐騙醫保基金涉及藥品生產企業——醫保定點醫院——處方醫生——持卡患者——贓款折現多個環節,各環節之間及內部相互勾結,共同騙取醫保。

例如,藥品生產企業與醫院共謀,前者虛開藥品出庫單,後者虛開藥品入庫單,造成藥品虛假入庫、虛假消費的假象;「藥販子」冒名就診,處方醫生明知而大量開藥,造成醫保基金流失;行為人冒名就診,從醫院低價購買大量藥品後,藥品收購人及藥店明知而購買,幫助犯罪分子折現藥品。

典型案例顯示,某社區衛生站系北京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自2011年自2017年,該衛生站法人代表張某、藥房負責人王某、會計孫某、護士李某共謀,採用偽造藥品入庫登記、虛假錄入藥品數量、虛假掛號等方式騙取醫保基金共計3000餘萬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張某、王某等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虛開藥品等方式騙取國家醫保基金,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依法應予懲處。對被告人張某判處無期徒刑,對王某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對王某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對孫某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北京二中院指出,本案是醫療機構內部工作人員共同詐騙醫保基金的典型案例,案件中出現的偽造藥品入庫量、偽造就診票據等多種犯罪手法是常見的犯罪手段,判決在犯罪數額計算、共犯量刑區分等方面確立了一定規則,對該類案件具有借鑑意義。

個別醫生不定期受賄,法院建議明確醫生開藥核查責任

在犯罪方式上,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採取虛構醫藥服務、偽造醫療收費單據、虛開發票、將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計入基金支付範圍、掛名住院等行為方式騙取醫保基金。

通報指出,醫生也參與騙取醫保基金。比如,個別醫生故意偽造住院記錄、開藥記錄,與醫院其他工作人員串通,就報銷的醫保基金費用進行分成。還有個別醫生明知他人是冒名就診的「藥販子」,不定期接受賄賂,為「藥販子」大量開藥。

與此同時,冒用他人醫保卡、大量開藥現象也是犯罪方式之一。通報指出,行為人通過上家大量收集他人醫保卡,到醫院冒名就診,持同一醫保卡到不同醫療機構大量開藥,或持同一醫保卡開具多個門診科室的藥物,藥物一般為心腦血管、高血壓、糖尿病、骨科相關慢性病用藥,加價賣給非法收購藥品的下遊犯罪分子。一般情況下,個人使用醫保卡購買藥品時,負擔藥費總價的10%-30%,而出賣價格為藥價總額的50%-60%,中間賺取藥價的20%至50%。

值得關注的是,詐騙醫保基金犯罪作案隱蔽性較強。通報顯示,從案發情況看,僅有3%的案件(1件)系自首,11%的案件(4件)系政府醫保主管部門通過大數據系統發現個別醫保卡使用異常的線索後查處,而86%的案件(30件)系同案人員舉報、交代而得到查處,「一查一串」現象明顯。舉報、交代的原因,多是同案人員因其他犯罪被公安機關查處後交代,或因涉嫌醫保卡使用異常被公安機關傳喚後供述。

此外,醫保詐騙案共同犯罪率達到97%(34件),個人犯罪佔3%(1件)。共犯人之間一般系家人、親屬、同事等熟人關係,相互之間有傳授犯罪手法及介紹上下遊犯罪人的情況。

通報指出,無論何種手段的醫保詐騙,最終都需要大量醫保卡消費套現,「部分參保居民法律意識淡漠,為了幾百上千元的蠅頭小利違反法律規定,造成國家醫保基金的巨額損失」。

「從審結案件分析,很多違規收集藥品和醫保卡的『藥販子』在醫院附近活動活躍,醫院門口擺攤收卡現象較多,一些藥店長期從非正常渠道收購藥品。」北京二中院建議,對違規出借、出租醫保卡的持卡人,加大行政處罰力度,視情況給予暫停一段時間醫保待遇的處罰,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明確醫生開藥核查身份的責任,對代開藥的情況,在制度規定上明確代開藥人要身份留痕,嚴格執行一次性開藥量的規定。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北京二中院:醫保詐騙人均涉案金額近百萬
    原標題:北京二中院:醫保詐騙人均涉案近百萬,個別醫生不定期受賄  在醫保詐騙案中,個別醫生不定期接受「藥販子」賄賂,為其大量開藥。  9月15日,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通報近一年間詐騙醫保基金犯罪案件審理情況。
  • 47人騙取醫保金4600萬元,人均涉案近百萬!個別醫生不定期受賄
    ,個別醫生不定期接受「藥販子」賄賂,為其大量開藥。北京二中院指出,本案是醫療機構內部工作人員共同詐騙醫保基金的典型案例,案件中出現的偽造藥品入庫量、偽造就診票據等多種犯罪手法是常見的犯罪手段,判決在犯罪數額計算、共犯量刑區分等方面確立了一定規則,對該類案件具有借鑑意義。
  • 北京通報醫保金詐騙案:醫生受賄參與騙保,為「藥販子」大量開藥
    ;部分參保居民為了幾百上千元的蠅頭小利,明知他人進行詐騙犯罪,仍提供醫保卡,構成共同犯罪……9月15日,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以下簡稱「北京二中院」)召開新聞通報會,介紹該院對詐騙醫保基金案件的專題調研情況。
  • 二中院通報詐騙醫保基金案件犯罪情況
    醫療保險基金是我國居民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基礎,然而一些單位和個人卻想方設法鑽規則漏洞,搞商業賄賂,進行上下串通,騙取國家醫保基金,嚴重損害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為避免此類案件的發生,9月15日,北京二中院召開新聞通報會,對近一年來審理的詐騙醫保基金案件進行通報。
  • 詐騙醫保基金案人均涉案近百萬 親屬間借卡超額也可追刑責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9月15日獲悉,為防範漏洞,避免此類案件的發生,北京市二中院對近一年來審理的詐騙醫保基金案件進行了專題調研,並提出相關建議。據了解,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二中院及轄區共審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被告人47人,犯罪金額4600餘萬元,人均涉案金額近100萬元。
  • 北京二中院通報「詐騙醫保基金犯罪案件」情況
    央廣網北京9月16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醫療保險基金是我國居民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基礎,被稱為醫療事業的「生命線」、老百姓的「救命錢」,然而一些單位和個人卻想方設法鑽規則漏洞,進行商業賄賂,上下串通,大肆騙取國家醫保基金,嚴重損害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侵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 「救命錢」成了「唐僧肉」,詐騙醫保基金案件多發
    因為你出租或出借自己的醫保卡,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拿去騙取醫保基金。切不可為了蠅頭小利,出租出借自己的醫保卡。近年來,一些單位和個人想方設法鑽規則漏洞,搞商業賄賂,進行上下串通,大肆騙取國家醫保基金。從發生的多起詐騙醫保基金案件看,動輒人均涉案幾百萬元。如何保護好我們的醫保卡?醫保制度還存在哪些漏洞需要補充完善?請看記者的採訪。
  • 詐騙醫保基金案多發「救命錢」怎麼成了「唐僧肉」
    從發生的多起詐騙醫保基金案件看,動輒人均涉案幾百萬元。如何保護好我們的醫保卡?醫保制度還存在哪些漏洞需要補充完善?請看記者的採訪。詐騙醫保基金案件多發日前,記者從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獲悉,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該院及轄區審理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被告人47人,犯罪金額達4600餘萬元,人均涉案金額近100萬元。
  • 詐騙醫保基金案件屢屢發生「救命錢」怎麼就成了「唐僧肉」?
    因為你出租或出借自己的醫保卡,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拿去騙取醫保基金。切不可為了蠅頭小利,出租出借自己的醫保卡。近年來,一些單位和個人想方設法鑽規則漏洞,搞商業賄賂,進行上下串通,大肆騙取國家醫保基金。從發生的多起詐騙醫保基金案件看,動輒人均涉案幾百萬元。如何保護好我們的醫保卡?醫保制度還存在哪些漏洞需要補充完善?請看記者的採訪。
  • 北京一社區衛生站內部人勾結 七年詐騙醫保基金3000萬元
    2019年8月—2020年8月,北京二中院及轄區基層法院審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涉及47名被告人,金額4600多萬元根據相關規定,醫保卡只能本人使用,出租、出借醫保卡的,應依法退還資金並處罰在一起典型案例中,北京一家社區衛生站負責人和員工相互勾結,七年間詐騙醫保基金3000萬餘元,最終主犯被判處無期徒刑。9月15日,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近一年來詐騙醫保基金犯罪案件的審理情況。北京二中院管轄北京市西城、東城、豐臺、大興、房山等五個區發生的重大一審案件及基層法院的上訴案件。
  • 醫保「救命錢」怎麼就成了「唐僧肉」?
    因為你出租或出借自己的醫保卡,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拿去騙取醫保基金。切不可為了蠅頭小利,出租出借自己的醫保卡。近年來,一些單位和個人想方設法鑽規則漏洞,搞商業賄賂,進行上下串通,大肆騙取國家醫保基金。從發生的多起詐騙醫保基金案件看,動輒人均涉案幾百萬元。如何保護好我們的醫保卡?醫保制度還存在哪些漏洞需要補充完善?請看記者的採訪。
  • @臨床醫生,注意啦,定期考核要增加醫保知識了!|臨床醫生|醫保|考核...
    有分析稱,這一委員會的成立,或許釋放一個信號,即:臨床醫師定期考核內容中將要增加醫保知識了!醫師定期考核不合格會被吊銷證書?論要成為一名醫生要經歷多少次考試?本科、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規培,研究生、博士......
  • 上海二中院對趙富強等38人涉黑案一審公開宣判
    2020年9月22日,上海二中院對趙富強等38名被告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強姦、組織賣淫、詐騙、強迫交易、受賄、行賄等罪一案,依法進行了公開宣判。上海二中院經審理查明2014年10月起,趙富強組織還多次詐騙國有資產,價值人民幣5400餘萬元。自2010年至案發,被告人趙富強夥同他人招募、管理、控制多名女性為其組織從事賣淫活動。2014年3月,被告人趙富強指使他人盜竊價值7.9萬餘元物品。自2007年至案發,被告人趙富強為牟取不正當利益,由其本人或者通過他人向9名國家工作人員行賄近200餘萬元等。
  • 上海二中院對趙富強等38人涉黑案一審公開宣判,趙富強被判死緩
    2020年9月22日,上海二中院對趙富強等38名被告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強姦、組織賣淫、詐騙、強迫交易、受賄、行賄等罪一案,依法進行了公開宣判。2014年10月起,趙富強組織還多次詐騙國有資產,價值人民幣5400餘萬元。自2010年至案發,被告人趙富強夥同他人招募、管理、控制多名女性為其組織從事賣淫活動。2014年3月,被告人趙富強指使他人盜竊價值7.9萬餘元物品。自2007年至案發,被告人趙富強為牟取不正當利益,由其本人或者通過他人向9名國家工作人員行賄近200餘萬元等。
  • 北京二中院:信息化解難題,執行不再「登門臨櫃」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0日訊 (記者 李萬祥)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今天公布了10起執行案件。其中,失信被執行人均是在案件執行過程中,未向或未如實向法院報告其財產情況,屬於法定失信行為,被依法將納入失信人員名單。
  • 上海二中院開庭審理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趙富強等38人涉黑案
    微信公眾號「上海二中法院」2020年8月17日至21日,上海二中院對檢察機關指控趙富強等38名被告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強姦、組織賣淫、詐騙、強迫交易、受賄、行賄等罪一案進行了開庭審理。因涉及個人隱私,以不公開開庭的方式進行。
  • 醫師定期考核要增加醫保知識了
    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進行考核,對考核合格的,允許其繼續執業;對考核不合格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註銷註冊,收回醫師執業證書。由此可見,醫師定期考核既是執業醫師法賦予衛生行政部門的法定職責,也是避免執業醫師「一考定終身」後「不學無術不求進步」的重要手段。2007年3月,原衛生部制定了《醫師定期考核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