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社區衛生站內部人勾結 七年詐騙醫保基金3000萬元

2020-09-18 財新健康

導讀

社區衛生站法定代表人、藥房負責人、會計和護士共謀行騙,主犯獲無期徒刑。2019年8月—2020年8月,北京二中院及轄區基層法院審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涉及47名被告人,金額4600多萬元

根據相關規定,醫保卡只能本人使用,出租、出借醫保卡的,應依法退還資金並處罰,明知他人進行詐騙犯罪仍提供醫保卡的構成共同犯罪。圖/人民視覺

文丨實習記者 梁舒婷

醫療保險基金被稱為醫療事業的「生命線」、老百姓的「救命錢」,然而長期以來一些單位和個人卻想方設法鑽規則漏洞,大肆騙取國家醫保基金。在一起典型案例中,北京一家社區衛生站負責人和員工相互勾結,七年間詐騙醫保基金3000萬餘元,最終主犯被判處無期徒刑。

9月15日,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近一年來詐騙醫保基金犯罪案件的審理情況。北京二中院管轄北京市西城、東城、豐臺、大興、房山等五個區發生的重大一審案件及基層法院的上訴案件。據該院刑二庭庭長譚勁松介紹,從2019年8月—2020年8月,二中院及轄區基層法院共審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47名被告人,犯罪金額4600多萬元,人均涉案金額近百萬元。其中,一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五人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財新記者了解到,詐騙醫保基金涉及藥品生產企業、醫保定點醫院、處方醫生、持卡患者、贓款折現多個環節,各環節之間及內部相互勾結,共同騙取醫保。例如,藥品生產企業與醫院共謀,前者虛開藥品出庫單,後者虛開藥品入庫單,造成藥品虛假入庫、虛假消費的假象;「藥販子」冒名就診,處方醫生明知而大量開藥,造成醫保基金流失;行為人冒名就診,從醫院低價購買大量藥品後,藥品收購人及藥店明知而購買,幫助犯罪分子折現藥品。

比如,在一起醫療機構內部工作人員共同詐騙醫保基金、作案時間長達七年的典型案例中,作為北京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的某社區衛生站的法定代表人張某、藥房負責人王某、會計孫某、護士李某共謀,自2011年至2017年,採用偽造藥品入庫登記、虛假錄入藥品數量、虛假掛號等方式騙取醫保基金共計3000多萬元。該案中出現的偽造藥品入庫量、偽造就診票據等多種犯罪手法是常見的犯罪手段。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張某、王某等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虛開藥品等方式騙取國家醫保基金,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依法應予懲處。對被告人張某判處無期徒刑,對王某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對李某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對孫某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另外,冒用他人醫保卡大量開藥也是最常見的詐騙醫保犯罪方式。被告人李某、李某某兩父子在2016年至2018年間,通過收集程某等人的醫保卡,到醫院冒名就診,虛開大量處方藥物後對外加價出售,騙取國家醫保基金超過100萬元。法院經審理認為,二人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對被告人李某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對被告人李某某判處有期徒刑九年。

犯罪分子之所以有可乘之機,原因還出在醫生違規開藥以及環節制度出現漏洞。一是醫生開藥時未核對身份,根據相關規定,醫生診斷開藥時,需核對卡人是否對應,但部分醫生疏於核對,或因系熟人、曾拿過「好處」等原因而未盡到核對責任。

……

(本文來自新聞原創付費閱讀網站「財新網」。如有意閱讀全文,可直接訂閱。謝謝!)

15億醫保基金違規使用 近千定點機構涉騙保 [2017-01-25]

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有923家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涉嫌騙取套取醫療保險基金2.07億元。

審計署1月24日發布了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醫療保險基金審計結果,其中包括上述內容。審計署指出,上述騙取套取醫療保險基金的方式主要包括虛假就醫、分解住院等方式。此外,另有少數自然人涉嫌通過虛假異地發票等方式騙取醫療保險基金1007.11萬元。

從單位或地區看,此次審計抽查了28個省本級(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66個市本級和569個縣(市、區)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的基金管理使用情況,抽查資金金額3433.13億元,延伸調查了3715個定點醫療機構、2002個定點零售藥店以及其他相關單位。目前,已向相關部門移送違法違紀問題線索421起。

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讓誰出局 [2020-08-20]

公立醫院藥品採購實施「兩票制」後,藥品貨款結算流程為「醫院→配送企業→生產企業」,涉及三類主體,包含兩次資金劃撥。在實施帶量採購後,由於醫保預付比例不等的貨款,藥品貨款結算流程演變為「醫保經辦機構→醫院→配送企業→生產企業」,涉及四類主體,包含三次資金劃撥,顯然這個結算鏈是偏長的,與集中帶量採購是不匹配的。

202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中發〔2020〕5號),文件提出「推進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完善醫保支付標準與集中採購價格協同機制」。在筆者印象中,有關醫改的文件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印發並不多見,看來直接結算勢在必行。

在此之前,《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方案》(國辦發〔2019〕2號)要求「醫保基金在總額預算的基礎上,按不低於採購金額的30%提前預付給醫療機構。有條件的城市可試點醫保直接結算」,《關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醫保配套措施的意見》(醫保發〔2019〕18號)提出「鼓勵醫保經辦或採購機構與企業直接結算或預付藥款」。

劉遠立:醫保基金應從被動理賠轉為主動採購[2018-09-17]

「在價值醫療時代,最重要的一個影響者就是我們的醫療保險部門」,9月16日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秋季峰會上,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說道。

他指出,未來醫療保障在改善質量的同時,也要注意控制成本。醫保基金應從傳統的被動理賠、被動給付轉變為主動採購。

劉遠立認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醫改目標已從21世紀前主要解決缺醫少藥問題,到進入21世紀後實現醫療保險全民覆蓋,轉變為現階段的「價值醫療」。

責編|王逸吟

版面|劉登輝 王伯文

本文首發於財新網

我們堅持並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授權、投稿及爆料請聯絡財新健康管理員

郵箱:denghuiliu@caixin.com

恰詢:caixinhealth@caixin.com

相關焦點

  • 北京二中院:醫保詐騙人均涉案金額近百萬
    原標題:北京二中院:醫保詐騙人均涉案近百萬,個別醫生不定期受賄  在醫保詐騙案中,個別醫生不定期接受「藥販子」賄賂,為其大量開藥。  9月15日,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通報近一年間詐騙醫保基金犯罪案件審理情況。
  • 「救命錢」成了「唐僧肉」,詐騙醫保基金案件多發
    詐騙醫保基金案件多發日前,記者從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獲悉,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該院及轄區審理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被告人47人,犯罪金額達4600餘萬元,人均涉案金額近100萬元。其中,一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5人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詐騙醫保基金案多發「救命錢」怎麼成了「唐僧肉」
    從發生的多起詐騙醫保基金案件看,動輒人均涉案幾百萬元。如何保護好我們的醫保卡?醫保制度還存在哪些漏洞需要補充完善?請看記者的採訪。詐騙醫保基金案件多發日前,記者從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獲悉,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該院及轄區審理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被告人47人,犯罪金額達4600餘萬元,人均涉案金額近100萬元。
  • 北京二中院:醫保詐騙人均涉案近百萬,個別醫生不定期受賄
    在醫保詐騙案中,個別醫生不定期接受「藥販子」賄賂,為其大量開藥。9月15日,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通報近一年間詐騙醫保基金犯罪案件審理情況。通報顯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北京二中院及轄區共審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被告人47人,犯罪金額4600餘萬元,人均涉案金額近100萬元。
  • 詐騙醫保基金案件屢屢發生「救命錢」怎麼就成了「唐僧肉」?
    詐騙醫保基金案件多發日前,記者從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獲悉,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該院及轄區審理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被告人47人,犯罪金額達4600餘萬元,人均涉案金額近100萬元。其中,一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5人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北京二中院通報「詐騙醫保基金犯罪案件」情況
    央廣網北京9月16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醫療保險基金是我國居民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基礎,被稱為醫療事業的「生命線」、老百姓的「救命錢」,然而一些單位和個人卻想方設法鑽規則漏洞,進行商業賄賂,上下串通,大肆騙取國家醫保基金,嚴重損害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侵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 47人騙取醫保金4600萬元,人均涉案近百萬!個別醫生不定期受賄
    9月15日,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通報近一年間詐騙醫保基金犯罪案件審理情況。通報顯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北京二中院及轄區共審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被告人47人,犯罪金額4600餘萬元,人均涉案金額近100萬元。其中,一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五人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小心被人拿去騙醫保基金,幹犯法的事
    一些單位和個人想方設法鑽規則漏洞,搞商業賄賂,進行上下串通,大肆騙取國家醫保基金。不信?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獲悉,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該院及轄區就審理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被告人47人,犯罪金額達4600餘萬元,人均涉案金額近100萬元。
  • 詐騙醫保基金案人均涉案近百萬 親屬間借卡超額也可追刑責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9月15日獲悉,為防範漏洞,避免此類案件的發生,北京市二中院對近一年來審理的詐騙醫保基金案件進行了專題調研,並提出相關建議。據了解,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二中院及轄區共審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被告人47人,犯罪金額4600餘萬元,人均涉案金額近100萬元。
  • 醫保「救命錢」怎麼就成了「唐僧肉」?
    詐騙醫保基金案件多發日前,記者從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獲悉,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該院及轄區審理了詐騙醫保基金案件35件,被告人47人,犯罪金額達4600餘萬元,人均涉案金額近100萬元。其中,一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5人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二中院通報詐騙醫保基金案件犯罪情況
    醫療保險基金是我國居民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基礎,然而一些單位和個人卻想方設法鑽規則漏洞,搞商業賄賂,進行上下串通,騙取國家醫保基金,嚴重損害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為避免此類案件的發生,9月15日,北京二中院召開新聞通報會,對近一年來審理的詐騙醫保基金案件進行通報。
  • 北京通報醫保金詐騙案:醫生受賄參與騙保,為「藥販子」大量開藥
    個別醫生明知是「藥販子」冒名就診,接受賄賂後仍為「藥販子」大量開藥;父子冒名就診虛開大量處方藥,騙取國家醫保基金103萬餘元,雙雙被判刑;社區衛生站偽造藥品入庫登記,多人合謀騙3000餘萬醫保金,一人被判處無期徒刑
  • 1429萬元!一起詐騙醫保基金案引發醫保改革探索
    原標題:一起騙保案引發的醫保改革探索新華社重慶9月3日電(記者王金濤、陳國洲)一起詐騙醫保基金的大案,經過「靶向治療」,引發了一場醫保改革探索。發生在重慶市南岸區的這個故事說明,做好案件查處「後半篇文章」至關重要。
  • 深圳查處一「套現」醫保基金作案團夥,涉案金額達230萬元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9日訊(記者 唐麗玲)醫保基金是參保群眾看病的「救命錢」,但一些不法分子卻利用社保卡來「套現」醫保基金,刷卡購買處方藥,再低價賣出,牟取利益。近日,深圳市醫療保障局(以下簡稱「市醫保局」)聯合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成功查處一個利用社保卡作案「套現」醫保基金的團夥,涉嫌套取醫保基金高達230萬餘元,公安機關已依法刑拘犯罪嫌疑人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