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航空延誤愈演愈烈,旅客與航空公司、機場間的衝突此起彼伏,航班延誤已成為中國旅客的一大消費難題。
梳理今年上半年國內21家航空公司的準點率情況發現,21家航空公司準點率均不達標,在小型航空公司中,祥鵬航空以73.15% 的準點率居榜首,中國聯合航空以44.25%的準點率墊底。在大型航空公司中,四大航空公司準點率不相上下,均低於70%(註:中外排序有異).
此次排行數據是根據國內航班跟蹤軟體「飛常準」以及美國航空數據網站FlightStats 發布的1-6 月航班準點率數據整理所得。
雖然計算時間有所差別,但兩份排行數據中,準點率最高與最低的都分別為祥鵬航空和中國聯合航空,均為小型航空公司(月航班量<5000 班次)。此外,中小型航空公司準點率表現迥異,有的高於大型航空公司,有的卻低於40%。FlightStats 榜上有名的大部分航空公司排名較為一致。
最值得關注的四家大型航空公司中,飛常準和Flight Stats 的排名略有差異,但不難看出,南方航空和中國國際航空的準點率很接近,均排名前兩位。而排名靠後的東方航空和海南航空準點率差異較大,可能與兩個數據源的計量標準有關。
在排行榜中,同時可以看到,同一航空集團的子公司,準點率差異明顯。例如海航集團旗下的祥鵬航空排名第一,而西部航空跌出十名之外;再如東航集團的中國聯合航空倒數第一,而其他子公司排名更勝一籌。
為什麼中小型航空公司的準點率如此懸殊呢?飛常準CEO鄭洪峰向記者解釋,中小型航空公司航班量相對較小,航線比較單一,加之地域方面以及天氣因素,因此準點率比大型航空公司高不足為奇。
在「飛常準」排行榜中,準點率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祥鵬航空和昆明航空基地機場均為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兩者都以昆明為中心,形成覆蓋國內主要省會城市和省內重點城市的航線網絡。
反觀準點率最低的中國聯合航空,其主運營基地為北京南苑機場。另外,準點率較低的春秋航空、上海航空、吉祥航空等機場基地主要在上海等一線發達城市。
根據美國航空數據網站FlightStats每月發布的機場準點率數據,今年1-6月昆明機場準點率為43.78%,北京、上海、廣州機場準點率則為30%左右。
除卻機場基地與航線密度因素,業內人士同時指出,中小型航空公司準點率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與公司內部管理水平有關。航線規劃以及飛機利用率也是導致中小型航空公司延誤嚴重的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DF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