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生宿華,壞學生張一鳴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蔣曉婷 字母榜 收錄於話題#張一鳴9#宿華3#抖音6#快手11#BAT1

接受騰訊3.5億美元融資的4天後,2017年3月27日上午9點,35歲的宿華出現在湖畔大學開學典禮上,成了馬雲的學生。

學校由馬雲的私人會所「江南會」改建,外觀古色古香,頗具傳統江南園林特色,掩映在西湖三臺山路,低調又不失奢華。一大早,44個中青年三三兩兩圍在一起聊天,大家平均年齡39歲,年齡最大的學生已經53歲——和校長馬雲一般大,大家統一穿著校服——灰色羊絨西裝搭配白色襯衫,女學員則穿小短裙。

整場開學典禮充滿儀式感。學長學姐帶隊,太極表演開場,首期學員代表周航(易到創始人)做開學致辭,他特地提到,首期學員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同學在事業上有了重大變化。「湖畔起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馬雲的出場則是眾星捧月。上午10點半,44名學員依次上臺,接受湖畔大學3年來固定不變的傳統——校長馬雲給每個人戴校徽,依次和學員握手。下午2點10分,馬雲一身紅衣,走上T臺做演講,學員們列坐兩邊,排排坐聽課,右手持筆,膝蓋上擺放著記事題板,開講前,學員們起立致敬,齊聲喊:「上課,起立,校長好!」待馬雲講到精彩處,大家會不約而同騰出雙手來用力鼓掌。

必不可少的合影環節,馬雲站在C位擺出標誌性的笑臉。最後一排的羅振宇在夾縫中露出淺笑,歌手轉型投資人的「羽泉」胡海泉坐在前排地面上左擁右抱,宿華也坐在地上,被春日陽光曬得睜不開眼。

這是湖畔大學建學的第3年,一以貫之保持大學錄取率吉尼斯最低記錄——錄取率4.07%,低於史丹福大學的4.4%錄取率——基本算是萬裡挑一,一萬多份入學申請,只錄取44人——學員來自各個行業領域,有生菜大王、有養豬大王,網際網路公司創始人,以及富二代,湖畔也因此被戲稱為CEO俱樂部。

根據湖畔的招生標準,入學申請人除了有錢有公司,還得有3名推薦人,其中至少一位是湖畔大學的指定推薦人,包括校董、知名企業家及校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此形成的湖畔派系,成為阿里影響中國網際網路江湖舉足輕重的力量。

宿華之外,還可以拎出來一串名字:姚勁波、柳青、吳國平、賈國龍、陳偉星、李想、沈鵬……都是江湖上響噹噹的人物。

按照馬雲的願景,湖畔大學將是未來世界五百強的「黃埔軍校」,希望有30%—40%來自湖畔大學。

在阿里掌握網際網路江湖半壁江山的同時,另外一半則聚攏在騰訊周圍。

湖畔之外,騰訊領銜的青藤大學不遑多讓。

在湖畔大學創立的2015年,騰訊推出「青藤創業營」,後升級為青藤大學,馬化騰擔任校長。

和湖畔大學一樣的規格,青藤大學錄取率低於4%,學員非富即貴,都屬行業佼佼者。入學成員包括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自媒體人咪蒙,米未傳媒創始人馬東,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寧、知乎創始人周源以及演員陳坤等人。

大學裡特別設置「青藤會」,以此連接學員之間的感情。顯而易見的是,比起感情的虛無縹緲,由人脈、資源、資金聯繫的關係更加親密。截至去年4月,青藤大學288名學員中,超過五分之一的68家企業獲得騰訊投資,企業總估值超過6500億元。

青藤、湖畔就像是AT時代的標誌。

卡位在PC轉型移動網際網路的歷史階段,從2013年BAT大筆投資併購,圍繞出行、瀏覽器再到地圖等流量入口,搶奪開往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船票。到2016年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AT市值雙雙突破2500億美元,比百度多出4倍有餘,相繼成為中國網際網路領域市值最高的企業。

此前創業圈人群中流傳的一句話——創業離不開三種結局,生,死和BAT。短短3年時間,伴隨李彥宏的一聲慨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經結束。整個網際網路格局悄然分成AT兩派。

在雙方不斷擴展業務邊界,同時運用投資等方式構建龐大生態下,AT影響力籠罩了整個中國網際網路,他們制定規則,扶持創業者或者相反。

目之所及,一個普通人的生活,離不開AT。上班打車用滴滴,中午吃飯用美團,購物上淘寶、京東、拼多多,工作要用微信、QQ和郵箱,付錢必然掃碼一下,在支付寶、微信支付之間二選一。根據《新財富》的報導,全球586家獨角獸公司中,騰訊系有52家,阿里系有44家。中國前30大APP,70%屬於AT旗下,即使能獨立於AT之外,也很難擺脫AT生態的影響。

伴隨AT籠罩蒼穹,企業生存成了巨頭的博弈遊戲。創業者必須直面的現實是:如果不受 AT青眼,接受投資或者收購,就得和AT直接競爭,而AT的實力遠非創業企業可比。

大家可選範圍內的生存法則便是站隊。e家潔創始人云濤就曾旗幟鮮明表態,站隊騰訊:「一定得站隊,你不站隊意味著你被拋棄了。」

這種生存規則下,如何在AT籠罩下,見縫插針求活,成了每個創業者必須解決的挑戰。

回過頭去看2017年,宿華是當仁不讓的平衡大師——9個月後的12月3日,宿華和校長馬雲同時亮相烏鎮網際網路大會,這是宿華第一次來烏鎮,當晚,他出現在馬化騰穩坐C位的 「東興會」晚宴,而這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集齊中國網際網路半壁江山的飯局,在座的投資人、企業創始人無一例外和騰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光是點菜就煞費苦心,騰訊一道「四海蒸龍蝦」,彰顯C位男主的豪邁氣場,宿華和諧搭配一道素菜,獻上「快手稱心煨冬瓜」,所有人點完後,又補充兩道菜,寓意滿分——江湖攜手,合作共贏。

有意思的是,張一鳴也出現在東興盛宴上,他和宿華隔席相望。在流傳出的合影中,張一鳴的笑容比宿華更燦爛。

他走的是和宿華截然相反的路徑。不接受BAT投資,不站隊AT,發公開信拒絕騰訊收購,如今字節估值1800億美元,遠超昔日霸主,市值不足500億美元的百度,將「B」字頭收入囊中,甚至往前一步走,攪亂當下格局,發起猛烈攻擊。

同樣在AT夾縫中求平衡的B站董事長陳睿對張一鳴就頗為欣賞。去年接受晚點採訪時,坦言TMD裡,張一鳴的野心最大。「張一鳴真正的夢想是做一個SuperCompany,一個突破人類過去商業史所有邊界和格局的SuperCompany。」

陳睿特意強調,張一鳴的張揚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覺得自己牛。

用張一鳴的話解釋創業,就是變身「超級賽亞人」,然後保持適應,再變身更高級的超級賽亞人的過程。

「超級賽亞人」的出處《七龍珠》,變身本體是孫悟空,天生是個叛逆的角色,變身後則代表全宇宙最強的戰士。

張一鳴

張一鳴不喜歡被人掌控。大學畢業就創業,唯一一次去大廠微軟工作,待了半年就離職,說起這段經歷,張一鳴用兩個字形容:無聊,「工作沒有很多挑戰」 。

2016年傳出騰訊80億美元收購今日頭條的傳聞,張一鳴發出公開信,旗幟鮮明地擺出態度:我創立公司,不是為了成為騰訊員工。

年底的TMD烏鎮閉門會議,坐在騰訊系王興、程維之間,張一鳴對BAT開啟了無情的吐槽三連——錯了,認知有問題,短視。「不論騰訊也好,百度也好,他應該把之前的利潤都用到,再更深層次、給大規模的投入,他們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期間不忘自賣自誇一下:字節成長速度、增長速度、滲透率都比BAT快。

從烏鎮回來後,張一鳴接受央視《對話》採訪,再次表態:字節有自己的志向——字節獨立做大,打破當下的網際網路格局。「網際網路這種格局也比較長時間了,如果能夠有新生的公司起來,新興的平臺起來,我覺得這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吧。」

沒有誰願意被取代。建立新格局意味著破壞舊格局,張一鳴雄心勃勃要建立新秩序,那顯然得問問馬化騰、馬雲和李彥宏的意見。

巨頭的意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走向。

2015年的滴滴快的熄火聯姻,在談判最後關頭,滴滴和快的管理層在兩個房間裡,分別給騰訊的劉熾平和阿里的蔡崇信打電話徵求意見。

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曾打過一個比方:「BAT就像天上的神仙,神仙在看人間打仗。」

此後美團大眾點評合併,王興專程去杭州拜訪馬雲和張勇,試圖擁抱AT,讓美團複製滴滴快的合併的佳話,卻被狠潑冷水:滴滴合併快的對阿里來說是一個失敗的例子,我們不會讓這種錯誤再次發生。

到2017年共享單車的一地雞毛,前半場是摩拜抱定騰訊大腿,阿里入股ofo回擊,迫使幾十家小體量玩家出局,後半場ofo夾在AT之間,淪為兩方棄子,被生生拖黃。決定摩拜命運的那天晚上,最終一錘定音的是一位投資人的那句話:「同志你要是非要問底牌,這叫騰訊的意志!」

張一鳴也曾是馬化騰的粉絲。

在騰訊因為一篇《騰訊沒有夢想》備受爭議之時,張一鳴給馬化騰送去支持,毫不諱言:Pony(馬化騰)是我最敬佩的CEO。

但2天後,張一鳴在朋友圈與馬化騰公開互掐,背後則兩大企業在短視頻領域爭鋒相對——張一鳴開撕微信封殺抖音,並指責微視抄襲搬運。隨後兩方企業大打訴訟戰,怒斥對方不公平競爭, 「頭騰」大戰從此爆發。

比起張一鳴的叛逆,宿華顯然在AT秩序中遊刃有餘而不逾矩。

伴隨字節跳動的全面出擊,快手和AT的關係日益緊密。

2017年3月接受騰訊融資後,快手獲得了一些騰訊方面的資源:快手用戶可以添加QQ好友,可以在天天快報上看到快手視頻。如今微信「看一看」同樣給快手張開大門,騰訊系產品的社交關係鏈對快手幾乎全部開放。

根據自媒體朱思碼記的報導,快手的戰略顧問團,公司商業化研發團隊則依託阿里。不僅最高負責人、核心部門成員都來自阿里巴巴,中層以下的商業化團隊成員則和淘寶、聚划算、天天特價等部門的阿里成員有長期合作往來。

張一鳴、宿華不同選擇背後,是兩人成長軌跡的大相逕庭。

張一鳴比宿華小一歲,但創業經驗豐富得多。

在北京創業的人,基本離不開宇宙中心五道口。創業初期,兩人紮根的華清嘉園、錦秋家園只隔3公裡,兩人前後腳也在華清嘉園待過。

2005年從南開大學畢業後,張一鳴開始創業之路,從酷訊、飯否到九九房,直到2012年第5次創業推出「內涵段子」、今日頭條,字節才開始真正嶄露頭角。

張一鳴出身中產家庭,家教開明,在創業路上一往無前,即便去了半養老的微軟,半年都受不住,渾身上下流露不出一絲社畜氣質。

宿華則從小就是好學生。

作為出生在湘西窮鄉僻壤的小鎮青年,家鄉大多數人的家用電器是手電筒,買瓶醬油要走2個小時土路到鎮上才能買。宿華唯一的倚仗是高考改變命運,而他一路奮鬥到清華博士。

讀博期間,夢想也相當樸素:一個好工作,年薪10萬美元就行。最後因為物質壓力,肄業入職谷歌,一待2年,成果遠超預期,不僅年薪15萬,順利拿到期權。首次試水創業,目標就是掙點兒錢,讓家人可以輕鬆一點,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教育。

宿華

2008年首次創業失敗,宿華依然能無縫對接回歸職場,進百度當了2年工程師,一路升值加薪、成家立業,買房在北京安家,在職場和創業生活中自在行走,來回自如。

不同的行事作風反映到業務上,同樣涇渭分明。

張一鳴的野心從字節創立開始,就曬到陽光底下。開頭瞄準國際化,業務扎進紅海市場,用今日頭條書寫全新的算法時代。

以頭條為起點,短短8年時間,今日頭條、抖音、TikTok引領賽道,旗下產品覆蓋內容生態、搜索、社交、遊戲、教育以及電商業務,內容生態囊括內涵段子、西瓜視頻、抖音、TIktok、懂車帝、皮皮蝦、悟空問答等,電商產品則有值點、新草、抖音小店等,社交產品包括飛聊、多閃,辦公軟體還有飛書,字節跳動遂得「APP工廠」稱號。

張一鳴注重結果、效率,字節的文化也是加快再加快——流水線生產產品,工作流程是3倍速快進,加速試錯和迭代。在抖音內部,員工每早站著開會,每兩月復盤OKR,工作強度遠超996,隔周單休。一位中層曾吐露情緒:我們像機器一樣被訓練著,一年在當三年用沒有朋友、沒有情感、也不需要互動。

宿華的個性則非常佛系,快手創業早期不做推廣,不打廣告。從華清嘉園搬到五道口3年時間,快手前臺背景牆一片空白,沒有logo標識。到2016年上半年,快手用戶量累計到3億,官方數據顯示,快手的月活躍用戶超八千萬,穩坐短視頻社交領域行業第一。此時的宿華,除了程式設計師圈子之外基本沒人認識,還可以跟程一笑一起晚上吃完螺螄粉後溜達著走回華清嘉園。

宿華、程一笑

直到年底,張一鳴在烏鎮把酒言歡,字節躋身三小巨頭,和美團、滴滴王興組成的TMD小分隊被大家看作是未來最有崛起和顛覆力量的獨角獸公司。宿華首次以創業黑馬身份走上臺前,大眾首次了解到快手和其背後的下沉市場。

也是在這一年,伴隨短視頻時代的來臨,昔日不同軌跡的張一鳴和宿華相識。不同於競爭對手的劍拔弩張,兩人每個月都會見一次面,氣氛相當和諧——討論抖音、快手能否聯姻。

AT的入局,則將抖快合併的可能性掐滅在搖籃。在張一鳴發公開信拒絕投誠騰訊的當下,宿華接受騰訊領投,拜師馬雲,旗幟鮮明和AT站在同一陣營。

2017年的烏鎮大會是張一鳴、宿華第一次公開同臺,臺上把酒言歡,臺下早已打得硝煙四起。

儘管當時的抖音和快手遠不在一個量級——抖音上線一年,日活不到3000萬,快手的日活已經破億,註冊用戶超過7億。但基於短視頻出海需求,雙方因為搶購Musical.ly——這款上線不到2年,已經累計登上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的iOS免費榜第一名,近三分之一的美國用戶都是 Musical.ly的用戶——首次開撕。

快手的國際化比抖音更早。從2016年開始,快手已經在新加坡組織技術團隊,印尼、印度研發產品。比起快手的穩紮穩打,字節則用買買買加速國際化步伐。2017 年年初買下美國短視頻應用Flipagram,年中上線抖音國際版Tiktok,對Musical.ly勢在必得。

宿華最先接觸Musical.ly,卻被張一鳴搶先一步——砸下8億美元收購,並接受Musical.ly天使投資人傅盛的附加要求,再花8660 萬美元買下News Republic,給Live.me投去5000萬美元。

這次收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抖快的發展。TIktok的國際化一日千裡,助推字節估值起飛,快手國際版Kwai至今沒砸出響聲來。

回歸到國內市場,抖音完成逆襲。根據自媒體朱思碼記的數據,截止2020年6月底,快手DAU在至春節期間達到3.2億峰值後迅速回落5000萬左右,當前DAU仍然在不斷下行。反觀抖音,到2020年8月,日活用戶已超過6億,雖然這個數據也被一些行內人士詬病為字節體系內不同APP「重複計算」的結果。

時至今日,抖快躋身短視頻領域的兩強,用戶覆蓋國內87%的網際網路用戶,相繼傳出IPO消息。但伴隨雙方戰火升級,業務競爭從直播、電商、廣告戰場,一路蔓延到遊戲及在線教育領域。

站在巨頭的肩膀上看世界,首先要保證,是否能穩穩站在巨頭的肩膀上。

比起張一鳴不站隊,不受約束的戰鬥,宿華必須直面的難題是——臥榻之側,如何維持AT平衡?

從明面上看,宿華在AT統御的網際網路江湖左右逢源。和程維、陳睿等人一樣,活得像個富二代,要錢有錢,要資源有資源。

程維將維持AT平衡的手段稱之為:外交。「歷史上多數國家的崛起之路,外交在前,打戰在後。」比起戰爭的低效圈地,程維能想到的唯一解決辦法就是巨頭支持,協調彼此利益,在AT夾縫中吸取營養,長成一棵大樹。

程維

但美好的預設往往與事實相悖,站在巨頭的肩膀上呼風喚雨,必然要承受的代價是,無時無刻處在AT的制約之下。

前有優酷在阿里的超級消費者媒體藍圖下,活成了四不像,被愛騰彎道超車。後有95億美元賣身阿里的餓了麼,500萬美元賣身的口碑,依託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加在一起都無力還擊美團,眼睜睜看著美團市值接近2萬億港元。

號稱將半條命交給合作夥伴的騰訊,另一面則是運籌帷幄,用騰訊意志主宰一切。

典型場面是2018年的摩拜賣身資本談判環節,同樣分屬騰訊的子弟兵,滴滴的股權投資方案被全盤否定,直接被騰訊排除出局,眼睜睜看著騰訊將摩拜奉送給美團。

宿華則是自始至終走在鋼絲繩上,不僅要充當AT打手,正面開戰對戰抖音,隨時會被提上談判桌,應對AT的橫眉冷眼。

和騰訊尚處於蜜月期的2017年3月,快手試水遊戲賽道,玩了一把王者榮耀線上Cosplay,當天下午就收到了騰訊的律師函。一年後,騰訊重啟微視,大手筆砸下30億的巨額補貼,把親兒子、乾兒子放在同一賽道上左右互搏。

今年視頻號的商業化,看似進攻抖音,實則徹底攪動快手。伴隨視頻號用戶上漲,DAU直奔4億而去,抖音日活不降反升,據抖音官方9月15日公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8月,抖音(包含抖音火山版在內)DAU超過6億。相形之下,快手的日活則在不斷下滑,從3億峰值後一路回落。

另一邊,阿里與快手的態度也頗為微妙。隨著快手布局直播電商業務,躋身行業第四,淘寶連續2年繞過快手,選擇和抖音籤訂70億元的年度框架協議。據朱思碼記報導,淘寶直播內部已將快手視為頭號競爭對手。

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如程維所言,外交遠比戰爭更高效。

在AT規則之下,學霸宿華遊刃有餘。到目前為止,快手還是一團歡喜。騰訊連續5輪領投,拿下快手21.567%股權,躋身管理層外的最大股東。阿里也沒有轉身離去,去年年底宿華從湖畔大學畢業前,吸引來馬雲創辦的雲鋒基金亮相,卡位快手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

快手如願長成一棵大樹,並和AT實現三贏,先抖音一步IPO,估值500億美元——超過百度市值,完美掌握當下網際網路時代的最佳生存法則。

稍晚一步上市的張一鳴,則在拒絕騰訊融資的4年後,完成自己的諾言——建立起AT之外的新格局。

時至今日,頭條系在國內內容生態領域舉足輕重。兩大王牌頭條、抖音一路卡位信息分發從搜索轉向算法,圖文向短視頻大遷徙的歷史時刻,掌握新時代流量閥門,TikTok則讓字節蜚聲國際。

不僅一路蠶食百度廣告份額,躋身國內第二大廣告商,直奔霸主阿里而去,更向前一步走,成立一級部門「抖音電商」,將電商隊伍遷去杭州,在阿里眼皮子底下搶地盤。

頭騰大戰硝煙下,字節同樣不落下風。甚至在騰訊穩坐C位的遊戲領域,啃下一塊大蛋糕。此前字母榜就提到,即便騰訊組建起了包括虎牙、鬥魚、B站、快手、知乎等公司在內的遊戲廣告聯盟,依然無法阻止市面上近一半的遊戲廣告主選擇字節。根據App Growing發布的2019年2月各熱門流量平臺投放手遊數量佔比,47.1%的手遊在進行廣告投放時選擇字節。根據界面採訪到的多家遊戲廠商所言,如今在遊戲分發上,字節和騰訊系已經不相伯仲。

再加上估值1800億美元的IPO日益臨近,字節代表的比肩AT的中國網際網路第三極,呼之欲出。

然而問題是,張一鳴雖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飛升凌霄寶殿看人間打架,但整個中國網際網路依然是巨頭天下。

江湖會有下一個張一鳴,也會有下一個宿華。創業者依然離不開三種結局——生、死和BAT,變化只是那個B從Baidu變成了Bytedance。

【參考資料】

1、《低調5年,3億用戶,揭秘「隱形獨角獸」快手》,i黑馬,2016年7月25日;

2、《AT對峙:或是網際網路領域美蘇爭霸 創業者被裹挾其中》,中國企業家,2018年2月23日;

3、《抖音內幕:時間熔爐的誕生》,潛望,2020年10月26日;

4、《張一鳴的APP工廠》,藍洞商業,2019年1月2日;

5、《快手聯盟拼多多:阿里抖音70億元獨家年框協議引發的四方亂戰》,朱思碼記,2019年8月16日;

6、《完美風暴,快手在2020》,朱思碼記,2020年11月5日,

7、《湖畔大學第三期開學:上課手機要沒收,中午吃盒飯》,浙江在線,2017年3月28日。

8、《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新財富,2020年11月11日;

10、《張一鳴:創立今日頭條不是為了成為騰訊的員工》,央視財經,2016年11月27日。

11、《解密阿里投資:巨人的意志》,36氪,2018年7月24日。

12、《新BAT大戲:拿騰訊的錢,找阿里變現,被頭條攪局》,中國企業家雜誌,2019年9月16日。

原標題:《好學生宿華,壞學生張一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黃崢、宿華、張一鳴:相逢在中場
    2019年,抖音在電商上的布局進一步加強,推出「精選好物聯盟」與字節旗下電子商城「放心購」聯動,在抖音裡以「抖音小店」的形式出現,並上線「小米商城」「京東好物街」等電商小程序。今年,抖音更是趁著直播電商的風口,加速狂奔。4月,高調宣布籤約羅永浩,5月開放個人入駐小店,同時宣布計劃投入15億元流量扶持企業號,升級直播特權。
  • 宿華:一個講述快手故事的人
    直到2017年,張一鳴帶著他的野心與字節跳動來了。與宿華不同,他渴望更大的增長與勝利,為此,他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什麼樣的市場足夠大,並為之進行地毯式攻擊。張一鳴擅用團隊,他麾下隊伍是驍勇善戰的,因為他會跟隨市場的方向來尋找最好的人,為市場方向匹配最好的資源,應戰前端的核心隊伍永遠是擅長該市場領域的能人。
  • 宿華的平衡術
    不過在電商領域,宿華似乎並不想給快手貼上「騰訊系」的標籤。字母榜之前報導過快手棄拼多多聯手阿里的消息,快手否認,稱包括拼多多在內的各家電商平臺均為快手電商的合作夥伴,並不存在與其中一家深度綁定合作。宿華必須像個技巧嫻熟的外交官那樣長袖善舞,才能既和巨頭保持合作互利共贏,又巧妙地保持距離,避免被其捕獲,淪為棋子。2019年,「下沉」是電商領域的關鍵詞。深耕下沉市場的拼多多,上市之後仍然在用戶層面保持了高速增長。阿里巴巴也通過重啟聚划算,大力布局下沉市場。
  • 淘寶的目標,快被張一鳴和宿華實現了?
    中國網際網路產業最招人恨的企業家,現在可能是王興,不遠的將來,必然是張一鳴。 很多人說美團沒有邊界、無限戰爭,其實論橫向打通的能力,王興不如張一鳴。幾乎每過幾天,就會看到字節跳動進軍某個行業的新聞。最近的消息是字節跳動投資了某個火鍋店。當然,這更像是字節跳動給員工的內部福利。 論對快速和規模的重視,中國企業家裡,可能無出張一鳴之右。
  • 北京知名的四大富豪:身價最低為260億,張一鳴以1100億排名第一
    說到張一鳴創辦的字節跳動,或許很多不太了解,但是說到字節跳動旗下的今日頭條、抖音等,相信在國內沒有誰不知道吧。 當螞蟻金服被暫停上市之後,所有人的目光不可避免地落在了字節跳動身上。 作為最後一家未曾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張一鳴即使再低調,字節跳動也已經無法再「大隱於市」。
  • 快手CEO宿華:記錄世界,是為了讓世界更美好
    這深深地打動了宿華從此他一直認為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是程式設計師「二胡並不是一個很大眾化的愛好但還是有足夠多的人喜歡那個老哥最後在快手上找到了陪伴感直播時總有粉絲給他指出哪裡拉得不好他還挺高興因為在快手上有人陪伴他這總比自己一個人在家要好
  • 為什麼學生時代的壞學生現在混得都很好,好學生很多卻在打工?
    我大膽的講一句,你一定上的不是什麼好學校吧?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所耳熟能詳的大公司,你看看有幾個創始人是壞學生?不要拿外國那些知名的輟學生說事兒,微軟的比爾蓋茨、蘋果的賈伯斯、facebook的扎克伯格……這是壞學生嗎?這是低學歷嗎?你要明白一個道理:從名校輟學和沒考上大學,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 「我們好學生才不會和壞學生一樣.」
    有一天老師像往常一樣,讀了一位同學的日記,她面容飽滿,嘴唇一張一合,吐出來清晰的幾個字「我們好學生要起到帶頭作用,不能和那些壞學生一樣。」她讀完輕笑,而根據日記內容我似乎也知道是誰,往那方向看去,女生驕傲的抬起頭。與此同時,我收到了我寫給老師控訴別人說我抄襲的回寄語「閱。」
  • 張一鳴的「逃逸速度」
    王興曾感嘆張一鳴「非常理性」,自己還是會因為純興趣做些和業務沒關係的事情,但張一鳴卻在這方面更少。就像擊出一個球,不到它落下時,你不知道它的「天命」何在。CEO往往要克服的是,牽引或不專注的衝動。對於外界普遍質疑其「算法沒有價值觀」,張一鳴堅持不做多餘的人為幹預,藉此讓推薦算法在「智能」的道路上落的更遠一些。
  • 老師眼中的錯覺:「好學生永遠都是對的,壞學生永遠都是錯的」
    導語: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為大家分享爆笑校園漫畫《阿衰online》其實在中國老師的眼中,大多數也有著這樣陳舊的觀念,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金老師眼中學生的行為吧。補課想必是每個學生都不情願面對的事情吧,學校為了追求學生的成績,一味的擠壓學生的時間。
  • 論好學生與壞學生做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它的名字叫做「好學生與壞學生能不能做朋友呢」。就此,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好學生,在我的腦海裡,應該就是上課從來不搗亂、下課不瘋玩、考試不出錯、包攬全校關於學習的各種獎項……而壞學生,顧名思義,就是與好學生所做的都相反,而且身上也可能會帶有一些社會上不良的習氣。這兩類人如何可做朋友?我覺得有一句古話「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 張一鳴知道嗎?
    嗯,去美國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知乎的變與不變一直以來Quora都是堅持初心,在2016年才通過廣告變現,直至今日,也沒有實現多元化的變現之路。但知乎就不一樣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知乎早已不是單一的知識問答平臺。
  • 「什麼是好學生,什麼是壞學生?」一個校園教育永遠避不開的話題
    一說到校園教育,「好學生」與「壞學生」已經成為一個永遠避不開的話題了。無論是在哪個學校,總會有人以成績為界限,為學生貼上「好/壞」的標籤,似乎人總得要分出個高低一樣,可能是老師,可能是家長,也可能是學生自己,但不管是哪一方,對當事人來說,都是極其不友好的。
  • 張一鳴美國往事
    這是張一鳴第一次親身接觸矽谷。被問到還有哪家公司想去,張一鳴不假思索,蘋果。他熟讀《賈伯斯傳》,對賈伯斯本人在公開信息範圍內的歷史都了如指掌。張一鳴曾在源碼資本的年會上發表過演講,以賈伯斯早年所犯錯誤為例提到了CEO們應該避免自上而下推行自認為正確的宏大戰略,由此看出對賈伯斯的熱忱與熟稔。
  • 早戀是好還是壞?看看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的不同,心情有點複雜
    早戀是好還是壞?看看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的不同,心情有點複雜說到早戀,我想不管是中國的家長還是學生們都非常熟悉了,早戀對於中國的家長來說,一般都是持反對態度的,因為在我們的觀念中,早戀會影響學習成績,早戀會破壞身心健康等等。
  • 任性的張一鳴投資了美國最任性的大學
    張一鳴又任性了。據自媒體「開柒」報導,字節跳動於近日完成了對美國密涅瓦(Minerva)大學的投資,張一鳴還成為了董事會成員之一。這筆投資可謂是「靜悄悄」地就完成了。投資方除了矽谷風投Benchmark Capital 以外,還有好未來集團、真格基金和字節跳動。此外,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也悄然出現在了密涅瓦的董事會成員名單中。密涅瓦的董事會成員組成還是蠻「星光熠熠」的。
  • 「原創」在我們眼中,什麼是好學生,什麼是壞學生?
    「老師你看他天天不知道學習就知道玩,把他離我們家孩子遠點」、「兒子咱不和壞學生玩,這種學生以後考不上大學就得撿破爛」、「閨女咱離不三不四的女生遠點」……作為學生,從小圍繞在我們耳邊的除了好好學習大概就是這些話了吧。
  • 低調投資美國創新型大學 張一鳴還有一個教育夢
    在網際網路領域高調的張一鳴近日在美國完成了一筆低調的投資。根據美國一所創新型大學密涅瓦(Minerva)在8月10日更新的學校簡介,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悄然出現在其董事會名單中。除了張一鳴外,好未來集團的董事長張邦鑫是董事名單中的另一位中國人。從2012年開始,密涅瓦大學共有三輪融資,融資金額為1.2億美元。與好未來公開宣布不同,目前尚無關於此次投資的具體信息,投資主體是今日頭條還是張一鳴個人也尚無法確定。
  • 你曾經,被老師劃分為好學生,還是壞學生?
    大家都表示,遇到一位好老師,真的會改變學生一生的命運。小鵬就說,他剛上初中的時候,年級400多人,他排名200多。第一次開家長會的時候,他父親發現,小鵬的班主任老師竟然是自己的小學同學。可他們對待學生的態度,不僅會改變學生的一生,還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傷害。
  • 她是人們眼裡的好學生,今移居海外!同時期的壞學生卻在回報祖國
    大家都知道韓寒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小說家,賽車手,實際上他在成名前,一直是一個十分有爭議的人物,他曾經在節目中被認定為「壞學生」!韓寒可是,大家是否知道當時跟他呈鮮明對比的同時代「好學生」是誰呢?她就是曾經出國留學,回國後又出國,並且至今未歸的女博士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