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好學生才不會和壞學生一樣.」

2021-02-19 阿笙札記

我上初一的時候,班主任給大家布置了一個寫日記的任務,寫一些自己的事情,然後每天還要交給老師批閱。

我是很抗拒把自己內心世界表達出來的,所以我寫這些東西的時候很官方。

後來我發現老師會讀那些日記,每天都會讀一些同學的日記,大家也都寫一些自己內心的話。

初三的時候,我發奮學習,很多小考大考成績一下子就上來了,前面的同學突然轉過來很不屑地和我冷哼一聲「都是抄的吧。」那一瞬間我蠻崩潰的。

我們班按照成績排座,拿卷子宣讀成績,排座宣讀成績,甚至開家長會,老師用成績給家長標號。那時候聽著她對我進行【弱肉強食】的洗腦,無數次看著標著名次的卷子。

就好像這是一個小國度,通過成績來排地位,連打飯都是按照成績去打。

就好像我們這些當時學習不好的同學在這個班級就應該低聲下氣,就應該感受著有些【學霸】的冷臉。當時才十三四歲的我,就好像摸到了一些生存規則。

有一天老師像往常一樣,讀了一位同學的日記,她面容飽滿,嘴唇一張一合,吐出來清晰的幾個字「我們好學生要起到帶頭作用,不能和那些壞學生一樣。」

她讀完輕笑,而根據日記內容我似乎也知道是誰,往那方向看去,女生驕傲的抬起頭。

與此同時,我收到了我寫給老師控訴別人說我抄襲的回寄語「閱。」陽光刺眼,打在面前的白紙上,突然好想哭。

我是一個懶惰的人,所以有時候我會用一些小聰明去逃避一些作用。班主任是英語老師,她給我們布置背課文這一項,說成績好的同學背新概念,程度差的背書本的課文。

後來有一次她突然查我們背課文,我寫的是我們書上的課文,她看後勃然大怒,站在講臺上,穿著厚厚的松糕鞋,怒髮衝冠,對著我破口大罵:「你和你同桌真是絕配啊,兩個騙子!」後來的結果就是我被抓到前面背課文,當著全班的面。

我對那段時光的印象深刻到即使我畢業這麼多年,想起來一些往事還是渾身發抖,如墜冰窟。看似公平的表面,卻把每個人用學習、家庭背景的好與壞打上了標籤。

這個班主任可能這輩子就把我局限在她認知裡的一方天地,從她嘴裡說出來的話不需要負責任,可是對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乃至於即使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風景,依舊在自我懷疑。

這種好像封建制度的風氣是壞死的,前一陣君子發了一篇關於告密者的文章,我不能再贊同。可是你們敢信麼,我們班有舉報制度,如果有人在上課講話,被舉報了就要被罰。

可是這裡還有一個尷尬的潛規則就是【「好學生」上課和同桌問問題不算是講話,而我們這些「壞學生」上課講話則是擾亂課堂秩序】,也真的會有人甘願做那豁出去的告密者,甚至引以為榮。

初中畢業以後我才慢慢甦醒過來,原來這是一種控制你思想,打壓你自信,為了完成考試目標,不惜以我們這些「壞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尊嚴做墊腳石,維持著可笑的公平。

後來中考,大家分道揚鑣,我和朋友們和男朋友去了不一樣的重點高中。我高中的班主任姓李,是個很溫柔的數學老師,和初中班主任給我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她會關心你的心情,會在你考不好的時候開導你,她和所有老師一樣,布置作業很多,拖堂,可是這都是大家心甘情願的,漸漸我也知道,原來這樣的老師是居多的。

他們會維護你的自尊心,會顧及你的心理健康,雖然有著很多代溝,還是會盡力給你最大的理解。

她讓我知道,即使我們可能在學習階段達不到很高的目標,我們依舊有無限可能,有光明美好的未來,有光芒萬丈的明天。我也漸漸試圖從過去的陰影裡走出來。

前一陣看見有同學回去看初中老師了,北外的學霸,當時班上的第一名,當時推著眼鏡說著刻薄的話語,可是你瞧,不也沒考上北大清華麼,誰比誰高貴呢。

我不擅長學習,我沒有強悍的家庭背景,沒有很好的適應能力。

可是我會唱歌,我會寫文,我助人為樂,我朋友五湖四海。

學習或許在學生時代是衡量你學習能力的一種手段,可是如果用學習好壞去定義我這個人這輩子,是好是壞,憑什麼?

我的人生是五彩斑斕酸甜苦辣的,往往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是我嚴重懷疑她故意刺激我們】。我的那幾年都是籠罩在老師隨口說我們「壞」的陰影下過來的。

十幾歲的年紀正是青春期叛逆期,可是不管是激素水平也好,是其他因素也罷,用學習好壞定義一個未成年的小孩,甚至因此使他們得到不公正待遇,真是一件慘無人道的事情。

我知道這種老師是少數,可是也有一部分老師仍舊會用這種方式給學生下定義。

我的人生無需你定義,每一個人都是上天的寶貝,可以不溫柔對待,但是至少請尊重每一個正在成長的幼小心靈。

對於學生時代的人來說,老師的看法和評價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帶動班級的風評,這才是對一個孩子影響最大的地方。【即使我現在也是個孩子,可是我覺得這些事到現在想起來還是會渾身發抖】

閨蜜在學醫,朋友在彈琴,男朋友在警校,我在留學。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燦爛的往後餘生。

文/阿笙

圖/堆糖

排版/阿笙

最後小聲bb一句我缺稿啦,優質稿件!!

相關焦點

  • 「原創」在我們眼中,什麼是好學生,什麼是壞學生?
    「老師你看他天天不知道學習就知道玩,把他離我們家孩子遠點」、「兒子咱不和壞學生玩,這種學生以後考不上大學就得撿破爛」、「閨女咱離不三不四的女生遠點」……作為學生,從小圍繞在我們耳邊的除了好好學習大概就是這些話了吧。
  • 論好學生與壞學生做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好壞學生無論放在哪裡都有,而一些大城市的好孩子們卻不愛和壞學生做朋友,反而是小縣城的好學生和壞學生願意做朋友,這是為什麼呢?地區不同吧!大城市的家長往往比小縣城的家長嚴格,往往會告訴自己的孩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大多會養成孩子一種,自命清高的性格,所以大城市的學生們往往好的一群,壞的一窩兒。
  • 為什麼學生時代的壞學生現在混得都很好,好學生很多卻在打工?
    我大膽的講一句,你一定上的不是什麼好學校吧?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所耳熟能詳的大公司,你看看有幾個創始人是壞學生?不要拿外國那些知名的輟學生說事兒,微軟的比爾蓋茨、蘋果的賈伯斯、facebook的扎克伯格……這是壞學生嗎?這是低學歷嗎?你要明白一個道理:從名校輟學和沒考上大學,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 早戀是好還是壞?看看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的不同,心情有點複雜
    早戀是好還是壞?看看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的不同,心情有點複雜說到早戀,我想不管是中國的家長還是學生們都非常熟悉了,早戀對於中國的家長來說,一般都是持反對態度的,因為在我們的觀念中,早戀會影響學習成績,早戀會破壞身心健康等等。
  • 老師眼中的錯覺:「好學生永遠都是對的,壞學生永遠都是錯的」
    導語: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為大家分享爆笑校園漫畫《阿衰online》其實在中國老師的眼中,大多數也有著這樣陳舊的觀念,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金老師眼中學生的行為吧。補課想必是每個學生都不情願面對的事情吧,學校為了追求學生的成績,一味的擠壓學生的時間。
  • 「什麼是好學生,什麼是壞學生?」一個校園教育永遠避不開的話題
    一說到校園教育,「好學生」與「壞學生」已經成為一個永遠避不開的話題了。無論是在哪個學校,總會有人以成績為界限,為學生貼上「好/壞」的標籤,似乎人總得要分出個高低一樣,可能是老師,可能是家長,也可能是學生自己,但不管是哪一方,對當事人來說,都是極其不友好的。
  • 你曾經,被老師劃分為好學生,還是壞學生?
    大家都表示,遇到一位好老師,真的會改變學生一生的命運。小鵬就說,他剛上初中的時候,年級400多人,他排名200多。第一次開家長會的時候,他父親發現,小鵬的班主任老師竟然是自己的小學同學。一桌讓他兒子和他的朋友們一起吃、一起玩,另一桌是則是自己和閨蜜的下午茶。她說這樣既能保證孩子們的安全,也能給孩子們一定的空間,不會覺得自己的世界被大人參與和打擾。
  • 《放牛班的春天》:這世上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
    從來不會笑的校長,竟然在被孩子們踢了一腳之後,不但不生氣,還和孩子們一起踢球,學孩子們疊紙飛機玩。——連校長都變得可愛了,一切都在變好。故事從來不會「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莫杭治還是誤會了馬修,當他看見馬修和自己的媽媽一起在學校散步曬太陽的時候,他以為馬修是為了靠近媽媽才教自己唱歌,他憤怒地潑了馬修一頭墨水。
  • 她是人們眼裡的好學生,今移居海外!同時期的壞學生卻在回報祖國
    大家都知道韓寒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小說家,賽車手,實際上他在成名前,一直是一個十分有爭議的人物,他曾經在節目中被認定為「壞學生」!韓寒可是,大家是否知道當時跟他呈鮮明對比的同時代「好學生」是誰呢?她就是曾經出國留學,回國後又出國,並且至今未歸的女博士黃思路!
  • 好學生宿華,壞學生張一鳴
    此後美團大眾點評合併,王興專程去杭州拜訪馬雲和張勇,試圖擁抱AT,讓美團複製滴滴快的合併的佳話,卻被狠潑冷水:滴滴合併快的對阿里來說是一個失敗的例子,我們不會讓這種錯誤再次發生。到2017年共享單車的一地雞毛,前半場是摩拜抱定騰訊大腿,阿里入股ofo回擊,迫使幾十家小體量玩家出局,後半場ofo夾在AT之間,淪為兩方棄子,被生生拖黃。
  • 高考延期一個月,「壞」學生就變好了嗎?
    起初,由於十年期間積壓了太多優秀的學生,以至於只能各省各自考試,時間上無法統一。後來,全國統一將高考日期定位每年的七月初。再後來,由於考慮到七月的天氣過於炎熱,不利於學生考試發揮,考試日期調整為每年的六月初。一場特大疫情,讓每年定在六月七八九日的高考再次回到七月份考試。這就意味著,學生又多了一個月的複習機會。
  • 苑舉正:在當好學生、好孩子之外,我們的小孩還有更多的選擇
    在好學生、好孩子、模範同學之外,我們的小孩還應該有更多的選擇。  推薦這個視頻,雖然有18分鐘,有點長,看完後,也許能給我們帶來新的思考點… 資優生之問  在兩年前,「國科會」(現在稱科技部),邀請我為人文社科的資優生提供一場哲學演講。那堂哲學課排到下午,人生中沒有比下午上哲學課更痛苦的了。所以那時在場學生的士氣十分消沉。
  • 如何看待中學生化妝,難道化妝的學生都是壞學生嗎?
    前段時間貴州一名男教師在校門口自備水桶,給前來上課的初中女學生卸妝的新聞在社會上引起輿論生一片,有的是指責教師做法欠妥當,也有的說教師做得對,那今天我們從另一方面看待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我們要討論的應該是老師的做法是否不當,還是學生是否上學不應該化妝
  • 教育部帶來一個壞消息,學生欲哭無淚,家長炸鍋了:沒法上學了
    一般來說,在學生上大學之前會有兩次比較重要的考試,其中一個就是中考,而另外一個就是高考。但是現在有很多人認為高考要比中考重要百倍,畢竟高考是決定自己一生命運的考試。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你在高考中考出一個好成績的重要因素就是你就讀一所重點高中,重點高考和普通高中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而且這個區別不是靠你自身的努力才可以實現的。
  • 中學生和大學生的娛樂方式有什麼不同?不會玩的學生不是好學生
    這也許是中學生和大學生最大的區別。大學生更加需要自主管理時間,而中學生對於時間自主管理的能力還有待提高。也正因為這樣,他們各自的學習和娛樂方式就會大大的不一樣。高中生需要每天想著怎麼樣才可以讓自己學習的知識更加紮實牢固,也許每天學習完後已經是深夜了。這樣一來,高中生的玩耍時間可以說少之又少。
  • 研究生迎來兩個「壞消息」,學生無可奈何:畢業居然更難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了,找工作也不那麼容易,所以很多學生畢業後選擇繼續深造,大多選擇了考研和考公,今天我們來談談研究生這個話題。事實上,許多考研人說自己很難,但真正的難還在後面等著他們,研究生的日子不太好,要有很多成就,也要面對來自研究生導師的壓力,在學習上要快速成長,生活上的壓力一點也不比工作上的壓力小。
  • 正和書院為什麼只招「好學生」!什麼是「好學生」?
    培育人才,一是需要好老師、二是需要好學生。      好老師,即好教的教師。好教,即熱愛教書。為了金錢或者其他目的而從事教育行業工作的不是好老師。為了金錢教書,心中是錢在驅動而沒有真正把學生裝進心裡,也不會真正愛學生,於是就把學生也帶得跟自己一樣浮躁與膚淺了。因為這樣的「老師」是不會好好讀書、好好教書的。
  • 傳來2個壞消息,2021年高考學生都趕上了,家長和學生不淡定了!
    為了讓孩子得到良好教育,將來考上一所好大學,尋找到一份好工作,這是很多家長最大的心願。於是從孩子小時候起,家長就開始為孩子的教育做打算,省吃儉用賺取學費,供養孩子接受良好教育。 有人曾經做過統計,在一般的三線城市,從幼兒園起直到上完大學,不包括復讀、聘請家教、參加培訓班等費用,一個孩子僅學雜費一項,就達到15.6萬元之多。
  • 臺大哲學教授:在當好學生、好孩子之外,我們的小孩還有更多的選擇
    為什麼你自己對於做一個人生勝利組的一個代表人,你有什麼好不滿的呢?我自己也沒有這個能力,說我感到人生總是缺了哪一塊,當不了好孩子,當不了好學生,當不了模範生,將來期望也不要在社會製造什麼禍害。我總是問自己,要如何才能達到這個意境,所以我不會出現跟你一樣的問題。」他說,「老師,看樣子在你這裡也拿不到什麼答案。」
  • 「好學生」殺了「好老師」,我們該反思些什麼?
    如果沒有發生弒師事件,在同學和老師看來,犯罪嫌疑人羅某是一個好學生。同學眼中的他,性格內向,比較孤傲,不太合群,但是學習成績很好,也是個很老實的人。 在學生和老師眼中,遇害的班主任鮑老師為人幽默風趣,和藹可親,也是一個好老師。鮑老師把小羅當兒子一樣看待,就在慘劇發生的前不久,鮑老師還為小羅申請了 「胡楊助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