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分子診斷普及到基層:「提速」新冠病毒檢測,杭州優思達想讓呼吸...

2020-12-11 瀟湘名醫

浙江在線9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朱冬豔)「檢測!檢測!檢測!」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檢測每一個疑似病例就成了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如今,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意識到核酸和抗體檢測的重要性,紛紛擴大檢測範圍。從某種程度上看,今年的疫情著實「帶火」了核酸檢測。

第17屆浙江基層醫療裝備展覽會 杭州優思達展區

一方面檢測中心不堪重負,另一方面基層醫療機構缺乏檢測能力,這些都反映了POCT(即時檢驗)分子診斷產品的缺位。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杭州優思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發了全自動POCT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從樣本到結果,只要80分鐘,檢測樣本包含咽拭子和痰液樣本。

自動化流程大大簡化了實驗人員的操作難度,使分子診斷擺脫了專業實驗室的限制,走進硬體設施相對薄弱的區縣級醫院、社區醫院等基層醫療機構,助力基層及時、準確篩查診斷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構築精準防控疫情網絡。

今年3月16日,優思達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這也是浙江省第一個獲批的新冠病毒快速診斷試劑的產品。

優思達快速診斷試劑的快速審批上市,不僅是產學研高效轉化的典型案例,也是浙江藥械審批、應用流程的一次實踐。

「臺上3分鐘,臺下10年功。我們之所以能這麼快速地拿到註冊證,順利通過一切審查,都在於此前我們已經花了十幾年的時間來做準備工作。」杭州優思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尤其敏博士介紹,十幾年來,優思達始終致力開發創新的現場分子檢測技術,並將之轉化為快速、簡便的檢測產品,讓分子診斷和檢測不再依賴於昂貴的儀器和高要求的分子實驗室,從而深入基層,真正得到普及應用,成為分子檢測領域的先行者。

本次疫情暴露出來的檢測能力掣肘,讓POCT分子診斷產品價值凸顯。

「分子診斷是從基因層次進行檢測,檢測對象為核酸,靈敏度和準確性高,可在感染初期識別病毒或者提早確認基因突變,基於PCR的分子診斷往往是醫院對傳染病診斷的『金標準』。」尤其敏介紹,POCT領域產品具有設備攜帶方便,操作簡單、檢測時間短,使用成本低等優點。應用分子診斷方法的POCT結合了兩者的優點。

「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把『分子診斷』,這個『高大上』的產品普及到基層、到老百姓那裡去,把它從『陽春白雪』變為『下裡巴人』。」 尤其敏說,秉承著讓「分子診斷隨處可行」的理念,優思達花了十幾年時間,打造了一個嶄新的技術平臺:全自動、一體化的核酸檢測系統。

這個系統充分體現了POCT產品的特性。一體化的檢測管設計,使樣本處理、核酸提取純化、擴增、檢測全自動一步完成,操作極簡化,真正做到了「樣本進,結果出」。

「當然,這些年我們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前沿陣地,高新區(濱江)不僅有著非常好的創業環境,也給了我們企業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和發展機會。」尤其敏介紹,近年來,通過對國際領先科研項目、團隊的引進,對區內創新型醫療器械企業重點扶持,高新區(濱江)醫療器械行業已經形成以影像設備、高值耗材為龍頭,多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作為一家高新生物科技公司的負責人,這次的疫情也使得尤其敏對整個行業有了更多新的思考。「這是疫情,對於全人類是一個災難,作為企業,我們希望生產更多有用的產品,來為社會服務,對抗擊疫情提供幫助。」尤其敏說,目前優思達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新冠的問題,而是整個呼吸道傳染病領域。「除了新冠以外、還有SARS、MERS、甲流等病毒,我們時刻都要做好應對的準備。所以我們正在開發一系列的產品,希望能夠一次性篩查多種呼吸道傳染病。」

【來源:浙江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從每天檢測200份樣本到10000份 武漢新冠病毒檢測緣何提速50倍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從每天檢測200份樣本到10000份!武漢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緣何「提速」50倍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崔笑天 北京報導「我必須進去,我是做病毒檢測的。」
  • 從每天檢測200份樣本到10000份!武漢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緣何「提速...
    1月28日,國家衛健委表示,武漢市設有發熱門診的醫院59家,日接診量已超1萬人;日檢測量200份,日接診量卻過萬,相差50倍之巨,檢測能力不足導致大量疑似患者無法收治。壓力之下,第三方醫檢機構進入官方視野,成為了檢測「提速」的中堅力量。1月27日,湖北省衛健委表示將增加第三方醫檢機構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 雅培分子即時檢測試劑在美上市 五分鐘內檢測新冠病毒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見習記者 王君3月30日,醫療健康公司雅培宣布稱,3月27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經針對公司研發的新冠病毒分子快速檢測授予緊急使用批准。該檢測是目前檢測速度最快的分子即時診斷(Point-of-care)產品,陽性結果最快可在5分鐘內獲得,陰性結果可在13分鐘內確認。檢測將在IDNOW系統上運行,在醫生辦公室、緊急護理診所和醫院急診科等廣泛的醫療場景中提供快速的結果。IDNOW系統使用分子技術,體積小,重量輕(重約3公斤),便於攜帶(相當於一臺小型的烤麵包機)。
  •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仁濟醫院黃長武主任:疫情中的快速核酸檢測
    檢測新冠病毒方法多樣,但以螢光PCR法為主目前,檢測新冠病毒的方法主要包括恆溫擴增晶片法、螢光PCR法、病毒抗體檢測、膠體金法、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和磁微粒化學發光法。在這4種診斷標準中,有兩種方法的檢測原理是檢測核酸(1、2),剩餘兩種方法的檢測原理是檢測抗體(3、4)。國內多款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相繼獲批,在技術上仍有不小進步空間基於以上幾種主要核酸檢測原理,國家藥監局已經陸續批准了多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上市。
  • 一滴血15分鐘內測出新冠病毒 但抗體檢測還不能替代核酸檢測
    2月14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外透露,近日,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實驗室聯合多家研究機構,最新研發出新冠病毒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並已在實驗室和臨床完成初步評價。除了核酸檢測試劑、抗體檢測試劑,還有一類抗原檢測試劑。「抗原檢測試劑主要是POCT技術包括免疫膠體金法、免疫螢光層析法和高通量化學發光技術,目前被檢測的抗原包括N-蛋白和S-蛋白等。」周澤奇表示,該抗原檢測方法可用於早篩查、早診斷。而且,對實驗室要求較低,適合基層醫院的大規模篩查。
  • 美國雅培新冠診斷試劑真的又快又準嗎?
    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3月27日,美國FDA緊急授權使用(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s)雅培公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產品:ID NOW COVID-19(下稱「ID NOW」),宣稱檢測新冠病毒只需5分鐘。
  • 杭州梓銘:晶片上的分子實驗室——核酸檢測實現POCT化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獲悉,疫情之下,杭州梓銘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梓銘」)的開發團隊,連續奮戰,開發全集成核酸分析儀,將新冠檢測實現POCT化(pointof-caretesting的縮寫,意即在病人旁邊進行的臨床檢驗),將微流控晶片技術所能實現的「生物晶片上的新冠檢測」進行了工業化落地。
  •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仁濟醫院黃長武主任:快速核酸檢測疫情中發展現狀
    檢測新冠病毒方法多樣,但以螢光PCR法為主 目前,檢測新冠病毒的方法主要包括恆溫擴增晶片法、螢光PCR法、病毒抗體檢測、膠體金法、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和磁微粒化學發光法。
  • 長三院聯合研發高通量測序晶片 將極大提升新冠病毒檢測精度
    近期,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和生捷科技(杭州)聯手,採用超高密度測序晶片技術,研發了新冠病毒檢測鑑定方案——病毒測序晶片全套技術。該晶片可以同時對包括新冠病毒全基因組,SARS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在內的100多種病毒進行高通量測序,實現精確檢測新冠病毒和其他常見呼吸道病原體。
  • 核酸檢測「深入人心」 聖湘生物將打造分子診斷平臺型企業
    「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分子診斷尤其是核酸檢測等精準醫療深入人心,無論是它的精準性、重要性、便捷性都被各方認可,更被重視了。」在11月18日召開的股東會上,聖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表示。
  • 新冠病毒手持式核酸分子快篩系統「疫開罐」
    打開APP 新冠病毒手持式核酸分子快篩系統「疫開罐」 發表於 2020-06-01 11:26:27 臺灣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新冠肺炎症狀像感冒,希望能在病症前期就快速篩檢出來,以提早隔離,減少傳染機會。因此,工研院朝此方向前進,與國防預醫所、國內業者合作,開發出新冠病毒手持式核酸分子快篩系統「疫開罐」。 手持式核酸分子快篩系統,體積最迷你 開發「疫開罐」的幕後功臣,是工研院生醫所精準醫療指引診斷技術組副組長江佩馨。
  • 日本東北大學與島津製作所成功開發新冠病毒檢測法—呼氣組學解析...
    研究要點日本東北大學和島津製作所成功開發了利用自然呼出氣為樣本的新冠病毒檢測法「呼氣組學」注1。「呼氣組學」是分析呼出氣體中的病毒、源於生物體的蛋白質、代謝產物的最先進技術。將來,此種技術不僅能應用於新冠,還能應用於個性化醫療、遠程、居家健康檢查、各種疾病的診斷、治療、未病先防等,揭開呼氣醫療的新篇章。
  • 基於CRISPR-Cas12的新冠病毒便捷診斷產品,45分鐘內出結果
    全球範圍內,新冠疫情仍然嚴峻,確診病例數量持續攀升。快速切斷病毒的人際傳播是控制疫情的關鍵,這依賴於精準快速的病毒分析技術。但對於當前常用的qRT-PCR檢測方法,由於需要將樣本運送到實驗室,因此篩查和診斷新冠疑似病例通常需要24小時以上。
  • 55家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原料廠家匯總——分子診斷篇
    針對新冠病毒診斷,我司已為國內眾多診斷公司及實驗室提供了RT-qPCR檢測試劑,其中包括: 1. 可凍幹一步法RT-qPCR試劑 :無甘油可凍幹,可室溫運輸/儲存適用於病毒檢測,可用於多重檢測及低拷貝數靶標。 2. 快速一步法RT-qPCR試劑:適用於低量RNA靶標的檢測,靈敏度高,可做多重擴增。
  • 助力新冠病毒檢測:螢光定量PCR儀器生產企業匯總
    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當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進入關鍵時期,快速完成疑似病例確診,成為最為關鍵的工作之一。 要檢測出新冠病毒,首先需要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 核酸究竟是怎麼檢測病毒?為什麼說它是診斷新冠肺炎的金標準?
    這段時間以來,新冠病毒肆虐著全中國。現在,又擴散至全中全世界。「核酸檢測」作為應對新冠病毒的診斷和篩查手段,自然就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一個熱詞。眾所周知,核酸檢測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診斷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醫院,核酸檢測是診斷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標準;醫院之外,核酸檢測用來做大範圍的篩查,以儘快找出可能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者,來減少病毒的進一步擴散,防患於未然。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假陰性 是什麼影響了準確率
    擴增讓新冠病毒現形大多數生物體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例如這次的新冠病毒。為了知道人體內是否含有新冠病毒,需要採集人體樣本進行檢測。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冠病毒的RNA。
  • 香港理大研快速診斷系統 可於1小時內檢測新冠病毒
    香港理大研快速診斷系統 可於1小時內檢測新冠病毒 2020-02-11 17:59:37 )香港理大研快速診斷系統 可於1小時內檢測新冠病毒  中新社香港2月11日電 (記者 阮曉)香港理工大學11日宣布,研發一套全自動快速多重診斷系統,可於1小時內檢測出30至40種病原體,包括新型冠狀病毒;項目負責人認為其技術在全球範圍內屬頂尖。
  • 浙江成功研發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紙 準確率高
    日前,記者從杭州醫學院獲悉,浙江研發出一款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紙——IgM/IgG抗體檢測試紙(膠體金法),短時間即可顯示結果,準確率高。  據了解,該試紙是省科技廳組織的新冠病毒檢測攻關項目的成果之一,由杭州醫學院院長呂建新教授擔任首席科學家,杭州醫學院及附屬浙江省人民醫院、浙江東方基因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三方組成的聯合攻關組研製。
  • 興證醫藥健康: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優缺點全面解析
    ,但化學發光平臺做新冠試劑並沒有優勢,主要因為該方法對設備、操作、使用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在這一期間,血清無法檢出IgM與IgG,核酸檢測能檢測處於窗口期的患者是否受到感染。而抗體檢測在取樣過程和檢測時間等方面都有核酸檢測無法相比的優勢。因此在實際檢測過程中需要二者聯合檢測,綜合判讀,彌補不足。根據中國官方文件的建議,核酸檢測用於檢測是否受試者攜帶病毒,而抗體檢測用於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的疑似患者補充檢測或者聯合核酸檢測。新冠病毒感染檢測由以核酸為主的階段,轉變為核酸、抗體協同檢測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