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奔小康 | 時尚與傳統相融,吳江旗袍小鎮走出特色「絲綢...

2020-12-13 新華報業網

  「我們的工作,都是圍繞一根絲來做文章。以旗袍為載體,去更好地呈現絲綢的價值。」這是「旗藝」品牌的創始人黃秋停的創業初衷。眼前的黃秋停,是一位戴著細框眼鏡,文質彬彬,極富江南文人氣質的85後創業青年,在旗袍小鎮的店鋪裡,他講述著自己與絲綢的故事。

  創業致富,實現「一根絲」的夢想

  「如果把盛澤的歷史比作一條河,那麼這條長河裡流淌的便是絲綢文化。」盛澤是吳江絲綢產業的一張名片,而絲綢產業作為歷史留給吳江的千年產業,是新時代吳江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動力與源泉,也是吳江走向全面小康的重要機遇。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盛澤人,黃秋停從小便對養蠶種桑十分熟悉。畢業之後,他在一家絲綢企業工作了4年,這段經歷讓他真正愛上了絲綢,並且對絲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2011年,黃秋停開了淘寶網店,主要銷售真絲伴手禮和家紡產品等。但是,由於原材料價格上升和利潤空間有限,黃秋停決定註冊自己的公司,「因為只有自己做品牌才能擁有自己的定價權」。

  黃秋停說:「當時盛澤做旗袍的人十分稀少,而絲綢面料結合刺繡等傳統工藝才可以將旗袍之美呈現到極致。以旗袍為載體,也可以更好地展現盛澤絲綢文化的獨特魅力。」於是,2013年吳江首家集設計、研發、生產、 銷售於一體的定製化旗袍公司——新旗藝絲綢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位於旗袍小鎮的「旗藝」店鋪 攝影:毛儷蒙

  「我們做旗袍是想要表達很多自己所想要表達的東西。」新旗藝在這個行業中屬於新秀,所以黃秋停十分重視差異化,始終堅持原創和改良旗袍,找到屬於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在他眼裡,新旗藝需弘揚匠人精神,以傳承傳統工藝為基礎,在創業歷程中他曾奔波於各大旗袍生產市場,學習旗袍製作的傳統工藝,將其與現代工藝相結合。此外,他非常重視旗袍的文化內涵,將其視為盛澤傳統文化的載體。2017年,新旗藝僅僅用半年的時間,推出了以《留痕》為主題的58款新品服裝,28套盤扣畫和掛件以及各種伴手禮。當時,他們的團隊走訪了盛澤72條古弄堂,記錄了諸多弄堂文化元素,並將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故事與痕跡運用到旗袍的圖案設計上。有一款旗袍的圖案便源於弄堂裡瓦當上的蝙蝠花型,盤扣圖案源於馬頭牆的形態,黑灰白色系融合了那段粉牆黛瓦的家鄉記憶。黃秋停希望通過旗袍去挽留家鄉盛澤最美好的弄堂故事,以此表達對古老傳統文化的敬仰。

  黃秋停展示《留痕》主題的文創產品 攝影:毛儷蒙

  在黃秋停的心目中,新旗藝也是一門藝術。他認為旗袍本身是一種非常傳統的華服,適合現代人穿著旗袍的場合併不多,而且部分傳統旗袍不符合現代人審美,因此他堅持做「改良」旗袍,在創新中做到傳統與時尚兼具。在配色上,他突破傳統旗袍的配色,大膽地採用了中國紅與白色、綠色、灰色等顏色搭配,凸顯時尚元素,用符合現代審美的風格去進行創新式旗袍改良。

  黃秋停展示新款改良旗袍 攝影:臣昕月

  在第二屆中國華服設計大賽中,新旗藝的《夜泊楓橋》現代華服作品榮獲金獎。該作品以蘇州文化元素為主題,結合現代工藝和花型設計,其中一件長袍採用現代風格的荷葉袖、立體貼花和金桂造型的耳環,在展現秀美婉約的江南元素的同時,不失現代時尚與典雅氣質。

  創業11年,「桑尚·旗藝」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黃秋停以「一根絲」為起點,從一個小作坊出發,走出了屬於自己的精彩的「絲綢之路」。

  延伸業態,融合時尚新元素

  近年來,吳江以絲綢產業為根基,大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2015年,中國旗袍會與吳江太湖新城決定一同以盛家厙的老街文化復興為基礎,打造集產業、旅遊、文化於一體的「中國旗袍第一鎮」——旗袍小鎮,開啟新型的文化傳承之旅,構建吳江特色「絲綢之路」。

  2018年,黃秋停的新旗藝正式入駐旗袍小鎮,成為小鎮的一張靚麗名片。旗袍小鎮位於太湖新城盛家厙老街,自2017年投入運營以來便吸引了梁素雲華服、吉祥齋、上久楷等重量級品牌入駐。此外,旗袍小鎮積極鼓勵年輕人創業,提供創新創業的扶持,為優秀產品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吸引眾多年輕的設計師入駐小鎮,促進平臺和入駐品牌的聯動發展。

  黃秋停說:「旗袍小鎮是一種新業態,這些年在入駐商戶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每年小鎮都會組織商戶之間進行交流,以此帶動銷售,還會組織商戶參與各類文藝交流活動,例如每年的蘇博會、中國華服設計大賽等。」

  旗袍小鎮亮相蘇州文化創意設計產業交易博覽會 圖源:旗袍小鎮官網

  在新旗藝的旁邊,黃秋停創辦的另一個品牌「桑尚」的實體店正處於裝修階段。旗袍小鎮為「桑尚」提供了從線上店鋪走向實體體驗店的寶貴機會和良好發展環境,黃秋停表示未來「桑尚」會組織手工培訓活動,讓遊客在體驗桑蠶工藝的過程中,更好地感悟盛澤絲綢文化。「我的兩個品牌『桑尚』和『旗藝』緊緊挨著,就像一對姐妹花一樣。」 黃秋停希望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能為品牌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他對自己的品牌在旗袍小鎮的未來發展十分自信並且充滿了期待。

  除了華服品牌,旗袍小鎮在2018年引入了諸多文化品牌,如止間書店、玉空間、朱炳仁銅等,在2019年推出了小鎮的文創產品。這些舉措為小鎮增加文化內涵的同時,也賦予了一份時尚元素。

  此外,旗袍小鎮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利用「夜經濟」尋找旅遊經濟發展新途徑。在2020年暑期的每個夜晚,旗袍小鎮都燈火通明,璀璨明亮。旨在呈現時尚與傳統融合的劇目「旗玉記」首先點亮了今年夏季的旗袍小鎮,在7月中旬首秀之後,「旗玉記」每周末晚都會在玉空間上演,玉空間則是集藝術空間、茶空間、素食餐廳、文創商店於一體的生活體驗空間,以多元化形式實現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

  與此同時,旗袍小鎮成為「姑蘇八點半·繁華吳江夜」夜間經濟活動的舉辦地點,設置用於觀看體育賽事的大熒幕,各類攤位遍布小鎮,一片繁華,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體驗小鎮獨特的夜生活。

  旗袍小鎮夜間經濟活動的各種攤位 攝影:臣昕月

  開啟特色文化傳承,精神物質雙豐收

  在小鎮的大門口,78歲的沈世根和他的夫人正在拍攝小鎮風光。沈世根夫婦居住在離旗袍小鎮不遠的公寓,幾乎每周都要到小鎮裡遊玩1次。他們說,兩三年前小鎮裡只有幾家商鋪,而且主要是高級定製的旗袍店,一般的遊客都不會去購買。現在,除了旗袍店,還有美食店、書店、電影院、生活用品店等各種商鋪,小鎮確實越來越接地氣,也更加熱鬧了。

  作為吳江盛澤人,曾經在本地絲綢工廠工作的沈世根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絲綢文化的傳承而感到無比的欣慰。而旗袍小鎮對盛澤古街的重建與還原也讓吳江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能真正喚起人們對過去那段樸實的記憶,讓他再次品味家鄉的「味道」。

  沈先生所拍照的景點正是著名的登雲橋和望月亭,拍照之後他也在一邊仔細觀看景點的歷史文化介紹。旗袍小鎮依託垂虹橋和盛家厙的歷史資源,憑藉獨特的水鄉古鎮風情設計,將歷史傳統文化融於旅遊體驗中。放眼旗袍小鎮的發展歷程,如何融合過去與未來是小鎮開啟特色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命題,在這一點上旗袍小鎮做出了出色的示範。

  沈世根夫婦觀看景點的歷史故事介紹 攝影:臣昕月

  自2017年開業以來,旗袍小鎮已獲得「江蘇省第二批旅遊風情小鎮創建單位」「第三批吳江區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江蘇省紡織服裝行業特色小鎮」「2017年蘇州市全域旅遊優選項目」「2017蘇州市十大民心工程入圍獎」等諸多榮譽。

  在網絡宣傳上,旗袍小鎮自開業以來建立了官方微信、微博、小鎮客戶端、微電影等多種宣傳渠道,全面傳播旗袍文化,為特色小鎮的發展助力。2019年是旗袍小鎮開業兩周年,在這一特殊節點上,旗袍小鎮以「剛好遇見你」為主題,策劃推出一系列主題活動。

  旗袍小鎮兩周年主題活動現場 圖源:旗袍小鎮官網

  吳江依託中國旗袍會的優質資源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發揮絲綢產業優勢,打造新型特色小鎮,擦亮吳江的文化名片,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此外,伴隨著文化旅遊的繁榮發展,吳江絲綢產業通過優化產業布局,拓展業務渠道,提升產業層次,也迎來了屬於它的春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這一方江南水土之上,匠人的堅守、商人的創新與政府的扶持一同蓄力,共同構建屬於「絲綢之府」吳江的「絲綢之路」。相信在未來,旗袍小鎮的燈光定會繼續照亮身後的那條絲綢文化長河,同時也點亮吳江人心中所憧憬的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圖景。

  作者: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臣昕月 毛儷蒙 孫宇坤 仲昱潔

  指導老師:鄒舉

相關焦點

  • 湖州絲綢小鎮——方寸之間,織造詩意生活
    兩大片區的絲綢文化和漁桑文化相互交融,傳承以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鑑、合作共贏為核心的古絲綢之路精神,圍繞「生產、生活、生態」理念,立足產業、旅遊、文化、社區四位一體,面向絲綢現代、時尚與未來,共同打造集絲綢產業、歷史遺存、生態旅遊為一體的產城融合的「複合型時尚小鎮」,也是傳統絲織文化展示區、古代農耕(桑基魚塘)文化體驗區、古絲綢之路異域風情遊覽區。
  • 我在廣東奔小康│「蒸籠姑娘」帶領村民致富奔康
    《我在廣東奔小康》 讓我們一起聆聽奮鬥者的心聲! 沈美娟的家鄉位於羅定市西部的雲開大山,當地人們多有種植羅竹和蒸籠加工的傳統。在這位「蒸籠姑娘」的帶領下,當地村民通過加入她成立的合作社,重新拾起竹編非遺技藝,靠著這項傳統技藝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 湖州絲綢小鎮:方寸之間 織造詩意生活
    這是一場絲綢文化與時尚設計的碰撞融合,是一場東方文化與西方時尚的激情碰撞,也是一次古老與現代元素融合的魅力釋放,更是一段中國品牌原創設計綻放世界舞臺的有力宣言……國慶期間,浙江理工大學帶來的一場服裝設計展在這裡精彩上演,為遊客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可以說,產業的發展前景和獨特個性直接決定了特色小鎮的成敗。
  • 蘇派旗袍亮相蘇州博物館 盡顯東方華美
    6月11日晚7時,姑蘇好白相「旗袍大賞·蘇派旗袍2018時尚發布會」在蘇州博物館華麗登場。來自蘇州的繡娘絲綢、桃花塢旗袍、雲水依旗袍、吳縫天衣旗袍、古吳女紅旗袍、上久楷絲綢、馮英旗袍、唯緣坊旗袍8家品牌登臺亮相,一展2018蘇派旗袍「清雅與華美」的新風尚。
  • 生態富民 因「特」而強 揚子晚報高峰論壇聚焦特色小鎮發展
    因此,江蘇大地不斷湧現出具有鮮明產業特色,生態、生活、生產相融相合的區域經濟體,可謂百花齊放、精彩紛呈。「所以,江蘇的經濟建設進程與國家布局區域特色經濟的宏觀路徑真是高度吻合,『特色』前景遠大!」   特色小鎮代表發言   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 仁義相融、匠心致遠、開放包容   絲綢,是中國獻給世界的禮物,更是震澤的文化核心。「震澤為什麼能成為中國絲綢小鎮?」
  • 全面小康進行時!三水富景社區:特色小鎮成為鄉村振興樣板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胡妍佛山市三水區是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縣區級試點,白坭鎮被區委賦予「高標準建成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示範鎮」的重要使命,其中富景社區主動作為、先行先試,立足城鄉融合,打造特色小鎮帶動鄉村振興樣板;圍繞富民興村,帶動村民致富奔小康;瞄準留住鄉愁,探索基層善治新路徑,實現生態宜居、產業興旺
  • 十年時尚回顧展、乾隆色譜、絲綢之路上的動植物 2021年中國絲綢...
    我館擬於2021年1月23日(周六)舉辦「雲薈:中國時尚回顧大展2011-2020」開幕式活動。展覽將展示館藏近百位中國設計師的時裝精品和40餘家紡織企業的面料創新產品;同期也將舉辦以「回顧&重塑」為主題的時尚學術論壇,從而形成當代流行時尚的文化記憶,講述中國的時尚故事。學術論壇擬採取線上線下融合的形式進行。
  • 盛京城裡有一場旗袍盛宴
    為喜迎中秋佳節,弘揚傳統文化,瀋陽以「旗袍」為亮點打造文化品牌被全世界矚目。昨日,盛京1636——第二屆瀋陽國際旗袍文化節如約而至,於瀋陽故宮南廣場華麗開幕,旗袍文化節期間將舉辦青花瓷旗袍全球首發禮、「我和旗袍的故事」文藝作品秀、「大美瀋陽」民族文化公益慈善晚會、「盛京金秋」旗袍展等系列活動,活動持續至9月25日。
  • 走特色養殖之路 增收致富奔小康
    伊寧市南岸新區二橋社區養殖戶侯峰,在創業中堅持走特色養殖之路,從事蛋雞養殖已達10年時間,如今他又不斷創新思路,引進市場前景好、效益高的蛋雞新品種養殖,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在小康路上闊步前進。  如今,侯峰的養殖場已經實現了自動化養殖,1萬隻雞,只需要兩名工作人員來管理就行了。
  • 2020杭州全球旗袍日時尚來襲
    北山旗袍畫卷,「杭州旗袍」全球徵集及雲上展覽、「杭州旗袍精靈」裝置秀、「旗袍娃娃頌家鄉」、「旗袍娃娃秀非遺」, 10月22-25日,還有隆重推出的清河坊「旗」妙夜。杭州市文廣旅遊局為您打造融藝術、體驗、消費於一體的都市旗袍盛宴。
  • 「時尚特色小鎮」耀眼文博會
    這是一新意盎然的表述,意味著大浪的時尚創意產業將不再是局限於大浪時尚創意城的產業集群,而是與片區經濟、環境水乳交融,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與區域文化相得益彰的「特色小鎮」。 從10多年前深圳市規劃的9大傳統產業集聚區之一——服裝產業集聚基地,到幾年前的「時尚矽谷」、「時尚創意城」,再到今天的「時尚創意小鎮」,大浪的服裝產業探索出了一條華麗轉型的經典路徑,成為原9大傳統產業集聚區中成功實現轉型升級的最經典樣本——由貼牌代工為主要特徵,到自主設計經營自主品牌,再到面向國際、瞄準全球前沿時尚的時尚創意城,再到與片區經濟文化深度融合的「時尚創意小鎮」,大浪時尚創意軍團在文博會期間的耀眼展示
  • 海陵谷寮村:共建家鄉美 村民奔小康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許多人嚮往的生活。這樣美好的願景,就在海陵島谷寮村中實現了。今天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和大家一起,走近谷寮村村民的幸福生活。谷寮村位於海陵島西南部,是歸屬海陵島南村的一條自然村。
  • 【藍印旗袍專題】讓「藍白」之美走出湖南等專題報導與作品
    該校展開了「教學自強之星」比武 ,輔導學生參加市級技能比賽和藝術節 ,併到外省比賽及參與展出等各類活動 ,通過對藍印花布的開發 、研究與推廣 ,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設計融為一體 ,讓邵陽縣藍印花布走出湖南 、走向世界。
  • 冬季選長款高開叉絲綢旗袍裙,靚麗修身又優雅,塑造高人氣形象
    冬季穿什麼旗袍一直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我們之前有介紹過夾棉旗袍,當時受到了很多關注。這期我們介紹一款綠色長款高開叉絲綢旗袍裙,冬季選她穿著,靚麗修身又氣質優雅,更易塑造出旗袍女神的高人氣形象。那麼如何將長款高開叉絲綢旗袍裙穿出修身效果和優雅氣質呢?
  • 蘇州吳江「美美江村」研學二日遊入選江蘇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江村紀念館「美美江村」研學二日遊行程為第一天遊開弦弓村→費孝通江村紀念館→如家小鎮,第二天遊太湖雪蠶桑文化園→謝家路村→震澤古鎮。第一天上午到達開弦弓村,中午在附近農家樂品嘗太湖湖鮮美食,下午赴費孝通江村紀念館考察,隨後考察首旅如家集團在太湖畔打造的集住宿、親子、團建等功能於一體的首個郊野趣樂部如家小鎮,晚上可體驗特色美食、親子活動,並選擇特色住宿。
  • 融·InBox 貨櫃小鎮 在和平正式 「開箱」
    在這個一體的多元化、多業態文旅特色貨櫃小鎮裡,音樂、影視、電競等潮流文化主題活動將陸續登場,為沈城市民獻上一場遊樂與文化交融的盛宴。  1  潮店入駐讓新地標潮味兒更濃  9月25日晚,融·InBox貨櫃小鎮啟動「引爆InBox」盛大「開箱」儀式,悅彩花火、時尚樂舞、燈火集市、遊走互動四維立體活動,共同為市民上演一場融匯國際潮流的瀋陽潮流IP「大秀」。
  • 駐馬店正陽:傳統掛麵香 攜手奔小康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玉榮 1月16日,在正陽縣產業集聚區掛麵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忙著生產傳統手工空心掛麵。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正陽縣陡溝鎮的手工空心掛麵是該縣的一項土特產,以其工藝獨特、細如銀絲、絲絲空心等特點,被人們稱為陡溝麵食一絕。
  •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邀你聆聽「絲」之語
    繼承傳統、走向未來,把中國絲綢博物館打造成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傳承基地,讓古老的絲綢煥發新的生命力,是趙豐的一大夢想。年前,他帶著館裡的漢機織漢錦團隊登上了央視《國家寶藏》的舞臺,在一臺根據成都老官山漢墓織機復原成功的漢代織機上,展示了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的織錦技藝。
  • 濟南首屆蘇杭絲綢旗袍大型特賣會僅剩最後六天!絲綢大披肩免費送
    工廠直銷價格親民 物美價廉機不可失自濟南首屆蘇杭絲綢旗袍大型特賣會開幕以來,便受到廣大市民朋友的熱烈追捧。據悉,本次特賣會免去了代理商層層加價,以及商場和門市高昂的租金,以廠家直銷的方式將惠民進行到底。
  • 上海旗袍、杭州絲綢香雲紗展會空降新鄭華美達酒店
    本網訊:絲綢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發明之一,通過古老的絲綢之路對世界文化貢獻很多。中國是絲綢的故鄉,絲綢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徵之一,與中國的禮儀制度、文化藝術、風土民俗、科學技術等有頗多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