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哭:被解僱的餐飲機器人也有明天

2020-12-11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有味財經」(ID:uvfinance),作者:古廿,編輯:廿一,視覺:顧好,36氪經授權發布。

機器從誕生第1天就自帶使命:先解放人類的身體,再增強人類的大腦。

餐飲業的第一批機器人員工們,入職之後工作勤勤懇懇,但還是因為設計缺陷不斷迎來差評和下崗。

但是,寶寶不哭,只要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定會有自己的春天。

01 腿腳受寵,手腦解僱的餐飲機器人

邱吉爾說,不要浪費一場危機,危機之下送餐機器人開始在餐飲行業走紅。

比如,疫情之下4家店倒閉3家的上海某餐館,在疫情恢復後的最後一家店大膽租用傳菜機器人,在疫情期間大起大落的客流中,有效緩解了人手不足問題。

一天工作18個小時,效率高,傳菜的數量頂得上1-1.5個勞動力。每月租金比傳菜員便宜兩倍有餘。同樣位於上海的豐茂烤串部分門店也表示能讓機器幹的活,儘量不讓人幹。

不怕苦不怕累,一個能頂兩個用。在腿腳功夫上的高效率使得送餐機器人開始走紅並逐漸普及。

相比漸入佳境的腿腳功夫機器人,執行炒菜料理等難度係數較高的手腦功夫機器人卻正在面臨解僱。

最早被解僱的是一個來自英國的迎賓機器人,因為大腦不夠發達,對於顧客的詢問答非所問,最終導致投訴被解僱。

頭腦不太行,在今年開業的碧桂園「天降美食」機器人餐廳同樣出現。

進入餐廳、手機下單、機器人炒菜,雲軌送菜,看起來仿佛餐飲機器人一切成熟。但是走進後廚,20餘種,40餘臺烹飪機器人在工作,涵蓋炒菜、漢堡、咖啡、調酒、粉面等眾多品類。

每個機器人只會一道菜或者一個品類,在中餐豐富的烹飪方式和飲食習慣面前,被虐的幾乎0智商。

高達2000平的面積,高昂的機器人密集布局,對於傳統餐廳來說,幾乎不具備複製移植性,也只能成為一種理想概念。

在豐富的中餐面前扛不住複雜,在標準化的西餐面前,國外的機器人月亮也不圓。

2018年食品製備自動化公司Miso Robotics推出漢堡機器人Flippy,當時據稱每小時可以製作300個漢堡,不過之後就因動作太慢被辭退。

02 火爆之下迎來機器人解僱潮

不止餐飲行業,不拿工資的機器人在其他行業同樣也被曝解僱潮。

《華爾街日報》11月3日報導稱,沃爾瑪終止與Bossa Nova 的合同,解僱其旗下的貨架巡檢機器人。

本來受疫情影響,沃爾瑪宣布將機器人部署範圍從350家門店擴展到1000家,但最終10個月過去交付500家以後迎來解僱。主要原因是沃爾瑪覺得不如人工划算。

根據科技媒體統計,2018年機器人火爆以來,試運營兩年,今年被辭退新聞頻繁爆發。

比如日本的機器人酒店因效率低下「解僱」一半機器人;特斯拉工廠過度自動化導致 Model 3 產能爬坡緩慢;阿迪達斯關閉機器人工廠也被推測是成本高昂且無法大規模生產。

不管用人還是機器,本質上來說,依舊是個勞動力成本問題。當機器人的使用成本和勞動力成本達到拐點,企業才會有動力去使用機器人降低成本。

03 不夠靈活,雞肋的24小時體能

雖然餐飲機器人腿腳速度出眾,但是在手腦效率上並沒有任何優勢。

以咖啡、調酒類協作機器人為例,亞洲新聞記者曾經做過一場調酒比賽,最終在製作時間上機器和人打成平手。

雖然製作時間上打成平手,但是機器人研發商仍然認為此類協作機器人的效率是人的三到四倍,在廠商看來效率提升主要取決於你讓機器人工作的時間。

區別於工廠24小時生產的效率邏輯,餐飲具有明顯的高峰低峰期。通過拉長時間來偷換速度的效率提升,對於非24小時的餐飲行業來說並不可行。

機器人可以工作24小時,基本上不需要停工期,通常不會生病。但是餐飲沒有24小時的用餐高峰,沒有人可以服務的時間裡,24小時體能看起來確實雞肋。

唯一的好處可能就是解僱無壓力,可以隨時放棄。

04 大趨勢裡的小波折

即使種種不順利,但是餐飲行業目前仍然是機器人研發商最看重的賽道。

相比酒店、醫院等行業,餐飲屬於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市場規模和市場需求最為龐大。

根據相關餐飲機器人產業負責人向媒體透露:在大眾點評上有400萬個餐廳,機器人哪怕僅滲透10%,就可以擁有40萬個點位。中國星級酒店4萬家左右,三級醫院2500家,在數量級上和餐飲行業均存在不小的差距。

目前僅有千分之一滲透率的餐飲機器人,按照最終有60%的餐廳使用機器人,未來行業擁有600倍的增長空間。

相關產業人士透露,在目前低生育率,人口老齡化趨勢下,相當於目前有多少藍領,未來都可以用機器人1:1替換。

這也就意味著對於機器人生產商來說,堪稱再造一個勞動力輸出國。

一位讀過MBA的從業者曾經向媒體表示:在餐飲圈子裡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機會看上去遍地都是。

機會之下,巨頭扎堆。機器人頭部企業普渡科技背後站著獨家領投的美團,阿里旗下的盒馬智慧餐廳早已推出數年。不止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知名房企碧桂園旗下集團也跨界推出多款千璽機器人。

如今種種噱頭和故事,也終將成為大趨勢裡的小波折。成長中的機器人寶寶,也終將迎來獨擋一面的明天。

參考資料:

叫停1000臺訂單,沃爾瑪為什麼不再使用機器人 | 甲子光年

用機器人調酒、泡咖啡,靠譜麼?|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相關焦點

  • 漢堡機器人工作一天被「解僱」 它的歸期「有待宣布」
    原標題:漢堡機器人工作一天被「解僱」 它的歸期「有待宣布」     參考消息網3月12日報導 英媒稱,在美國帕薩迪納的一家卡利堡快餐連鎖店餐廳,負責給漢堡包翻面的機器人「快手」(Flippy)只幹了一天活兒就被「解僱了」。
  • 漢堡機器人工作一天被「解僱」 英媒:動作太慢
    參考消息網3月12日報導英媒稱,在美國帕薩迪納的一家卡利堡快餐連鎖店餐廳,負責給漢堡包翻面的機器人「快手」(Flippy)只幹了一天活兒就被「解僱了」。報導稱,它的創造者米索機器人公司曾希望將「快手」帶到美國其他50個開設卡利堡餐廳的地區,包括西雅圖、華盛頓和馬裡蘭州安納波利斯。但看起來,對於這臺人工智慧驅動的機器人來說,這些計劃目前暫時將被擱置。
  • 美國漢堡機器人工作1天就被解僱,盤點全球各地有趣的機器人餐廳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機器人的誕生已經可以慢慢接手人類的簡單工作。所謂的機器人其實也不一定要完全有機器人的模樣,如今的家用機器人掃地機也屬於機器人的一種。近日,在美國的一家漢堡快餐廳,引用了漢堡包翻面機器人。這個漢堡機器人名叫:快手。名字上就已經給人無限遐想,速度快效率高。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個漢堡機器人在餐廳工作了一天以後就被解僱了,因為員工覺得速度太慢,不足以支撐高強度效率高的工作。
  • 餐飲機器人「造夢工廠」碧桂園推出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
    千璽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稱,未來所有新研發的單機機器人設備將先在這裡亮相,接受壓力測試。「這裡相當於未來餐飲機器人產品的『造夢工廠』」。大廚的機器人徒弟在提高出品速度和生產效率的同時,機器人也提升了烹飪的標準化水平,解決了傳統菜餚出品不穩定、口味差異大等問題。
  • ...炒鍋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棉花糖機器人……千璽餐飲機器人...
    (直播回顧:科技興水,深圳在行動——直播帶你看水務高新科技主題展)黑科技助力一線抗疫千璽機器人集團自主研發的「馳援湖北抗疫」同款貨櫃煲仔飯機器人、「天降美食」中餐及火鍋雲軌系統、漢堡機器人、五穀豆漿機器人、棉花糖機器人、冰淇淋機器人等多款智能餐飲機器人齊齊亮相高交會。
  • LG首個送餐機器人落地!旗下餐飲機器人大軍又添一員
    Cloi ServeBot已經不是LG推出的第一款餐廳機器人了。去年11月,智東西就曾報導過LG電子與韓國上市餐飲企業CJ Foodville共同研發的Cloi Chefbot的廚藝機器人,它可以在1分鐘製作一碗麵條。智東西一直在持續關注服務機器人產品的落地商用,此前我們曾對國內的餐飲服務機器人進行了落地情況調查。
  • 智慧餐飲領軍者誕生,碧桂園餐飲機器人獲權威認證
    與一般餐廳不同,這是集合中餐、火鍋和快餐一體的餐飲旗艦店,且餐廳所供應的食物均由機器人「廚師」掌勺,而前臺接待、地面配送等服務,也均由機器人完成。爆棚的科技感,讓這家餐飲綜合體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具科技含量的全新餐飲場所。
  • IN視頻|炒鍋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棉花糖機器人……千璽餐飲機器...
    (直播回顧:科技興水,深圳在行動——直播帶你看水務高新科技主題展)黑科技助力一線抗疫千璽機器人集團自主研發的「馳援湖北抗疫」同款貨櫃煲仔飯機器人、「天降美食」中餐及火鍋雲軌系統、漢堡機器人、五穀豆漿機器人、棉花糖機器人、冰淇淋機器人等多款智能餐飲機器人齊齊亮相高交會。
  • 機器人上崗一天被解僱 現代化生產線效率更勝一籌
    通常來說,機器人的使用能夠解放雙手,讓生產更便捷、效率。不過筆者最近卻看到機器人上班第二天就被解僱的新聞。據了解,美國一家快餐連鎖餐廳引入一臺漢堡包肉餅翻面機器人——Flippy。據稱Flippy機器人在工作效率上可達到每小時烤200個肉餅,但從實際運行後餐廳發現每小時只能烤150個肉餅,遠遠低於此前的預期。生產效率對於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客戶往往會將其作為設備選購的關鍵因素。比如最近氣溫開始逐步上升,各大商店的冰淇淋、冰棒銷量明顯提高。
  • 機器人主題餐廳指日可待 餐飲智能化勢在必行
    會上,來自餐飲行業的精英代表們會聚一堂,共謀智能餐飲的發展新藍圖。作為本次活動主辦方,致力於中國食品安全與健康的中安食聯採用智能網際網路思維,將智慧機器人與米食網APP平臺有機融合,打造「機器人主題餐廳」模式,為當前餐飲行業解決安全衛生、用工成本高等痛點與模式創新、服務升級提供了一條智能化的新途徑。回顧中國實體餐飲行業,受到網際網路大潮的衝擊,行業低迷狀態持續至今。
  • 科技助力餐飲, 普渡送餐機器人在餐博會上被眾人圍觀!
    2020年11月9-11月11日,「2020深圳餐飲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是港澳大灣區最大規模、最具代表性的餐飲B2B專業展,也是國際餐飲全產業鏈展示和交易的重要平臺。在博覽會上,商用服務機器人全球性標杆企業普渡科技攜其明星機器人產品「歡樂送」亮相,受到眾多餐飲企業代表的熱烈關注。
  • 碧桂園機器人餐廳開業首獲系統集成餐飲機器人證書
    7款餐飲機器人首次亮相14款自主研發設備實現迭代升級千璽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餐廳使用的機器人中,粉面機器人、早餐機器人、咖啡機器人等7款餐飲機器人是首次亮相,能更有效地提高出餐效率。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淳生評價說:「千璽機器人餐廳創新地實現了軟硬體融合、人機融合,較好達成了機器人實際應用過程中的運動精確性、作業平穩性、布局多樣性,在目前餐飲機器人行業中具有重要意義和研究價值。」業內人士指出,傳統中餐菜品因為不同廚師的不同技藝容易出現品質不穩定、口味差異大等問題。
  • 中國餐飲機器人在莫斯科餐廳「歡樂送」
    疫情之下,對無接觸式服務的需求暴漲,俄羅斯許多服務行業對機器人的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莫斯科一家連鎖餐廳裡最近就來了幾名不尋常的「服務員」,他們是來自中國的餐飲機器人。萌系機器人為你上菜為減少接觸,俄羅斯餐廳引進了由中國科技公司研發的餐飲機器人。 該公司俄羅斯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出口俄羅斯的機器人產品是「歡樂送」和「貝拉」系列。「歡樂送」採用方圓結合的線條更適應餐廳和商用環境。
  • 餐飲機器人遍地開花 麥當勞、漢堡王等西式快餐為何按兵不動?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餐飲機器人遍地開花 西式快餐為何按兵不動作者:胡軍華 陳夏怡隨著上遊核心零部件的價格開始下降,尤其是雷射雷達的價格從上萬元降至百元,以及核心算法的逐漸成熟,使得目前機器人大範圍應用於餐飲場景成為可能。
  • 碧桂園餐飲機器人量產 產業在加速布局中
    疫情後,世界對餐飲機器人又特殊的關注。第一財經了解到,國內餐飲機器人銷量增長迅猛已經過萬,進駐餐廳上萬家,其中擎朗智能、普渡科技各自計劃的年度機器人產量達到1.5萬~4萬臺。
  • 餐飲機器人銷量過萬,行業革新到來了嗎?
    餐飲機器人銷量過萬,行業革新到來了嗎? 餐飲機器人看上去前途燦爛 多家餐廳正在引入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餐飲業內人士介紹,「當時盒馬、沃爾瑪等公司跨行業接收了不少餐飲業員工。但由於其他行業,尤其是部分帶有網際網路元素的企業,給予員工的酬勞是明顯高於餐飲業的,於是即便在餐廳重新開業後,大量餐飲從業人員也不太願意回到原來的餐廳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餐飲業用工和留人難。」
  • 2019 年出貨已達五千臺,普渡機器人認為餐飲服務機器人正迎來行業...
    來源:36氪技術迭代、需求增長,當餐飲機器人有望進入爆發性增長期,普渡科技要何去何從?從海底撈、呷哺呷哺、巴奴火鍋到旺順閣、西貝莜麵村,2019年後,不少品牌餐飲公司開始引入機器人送餐。送餐機器人成為餐廳新風景的同時,也成為服務機器人品類商用落地的一個熱點。
  • 普渡科技CEO張濤出席國際餐飲創新峰會,以送餐機器人助力餐飲服務...
    10月24-25日,為期兩天的「品牌升級·組織變革 · GIIS 2019國際餐飲創新峰會」在北京千禧大酒店成功舉辦。活動現場,億歐「2019餐飲產業服務商20強」榜單正式發布,餐飲機器人研發企業普渡科技憑藉著豐碩的餐飲機器人落地成果榮登本屆榜單。
  • 科技抗疫:千璽餐飲機器人首次亮相高交會
    黑科技助力一線抗疫 智慧餐飲迎來新機遇自主研發的「馳援湖北抗疫」同款貨櫃煲仔飯機器人、「天降美食」中餐及火鍋雲軌系統、漢堡機器人、五穀豆漿機器人、棉花糖機器人、冰淇淋機器人等多款智能餐飲機器人齊齊亮相高交會。其中,明星產品貨櫃煲仔飯機器人更是成為抗疫科技展區中的耀眼焦點。
  • 攻堅餐飲「效率戰」,送餐機器人成行業「王牌」
    在這場餐飲行業新一輪成本與效率的「攻堅戰」中,不少餐飲企業亮出了他們的「王牌」——送餐機器人。對不太熟悉現代科技產品的傳統餐飲界人士來說,「機器人」往往會讓人聯想到「高成本、難操作、效率低」等關鍵詞。事實上,現如今的送餐機器人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