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家族辦公室投資回報反彈至7% 偏愛股票、股權投資、房地產)
隨著全球股市不斷創下新高,金字塔頂端的億萬富豪們樂享其成。
「由於發達市場的股票市場與私募股權投資回報強勁,全球家族辦公室2016年的平均投資組合表現回報由2015年的0.3%顯著反彈至去年的7%。其中,北美洲家族辦公室表現最為強勁,達到7.7%,其次是亞太區家族辦公室,錄得6.7%回報。」瑞銀財富管理全球家族辦公室亞太區主管Anurag Mahesh在9月12日的記者會表示。
當日,瑞銀與Campden Wealth Research聯合發布的全球家族辦公室2017年報告顯示,亞太區共有31.3%的家族辦公室選擇了保本型策略,而選擇增長型策略的佔比則跌至18.8%。
此次報告訪問了262個家族辦公室負責人及行政人員,這些家族辦公室的管理資產規模平均為9.21億美元。在亞太區,共有42個家族辦公室參與此次研究,其中9家位於香港,11家位於新加坡,他們的資產管理規模約為4.45億美元。
「中國家族辦公室的特徵在於企業家年紀較輕,即所謂 新財富 ,他們傾向追求增長多於保本。我們預期隨著他們繼續提供有吸引力的長期回報,大中華區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將出現偏好股票、私募股權及房地產的模式。」瑞銀財富管理環球家族辦公室大中華區主管Enrico Mattoli表示。
亞洲富豪
Mattoli坦言:「對於亞太區的家族辦公室而言,房地產是他們投資組合的核心資產。同時,我們注意到過去幾年這些家族辦公室一直傾向於商業地產投資,但現在正在逐漸轉向住宅地產項目。」
儘管2016年表現偏軟,但房地產直接投資在亞太區家族辦公室的投資比例普遍偏高,達到20.3%,香港的配置佔比更高達26%。同時,香港家族辦公室對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的配置比例為2.2%,與全球平均的0.8%相比偏高。
從全球來看,家族辦公室大約有16.2%的資產配置於房地產投資,是僅次於發達市場股票、私募股權之後的第三大資產配置類別。有趣的是,這些頂級富豪們在投資房地產時有十分強烈的本土偏好(home bias),本地市場的地產投資佔整體房地產投資近一半。
Mattoli透露,大中華區的家族辦公室對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以及一些發達市場的房地產市場有十分濃厚的興趣,「以英國倫敦為例,在脫歐公投以來,吸引了一大波來自亞太區的房地產投資者。」
根據戴德梁行今年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的海外商業和住宅房地產投資額達到33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53%,再創歷史新高。
上述報告顯示,股票、私募股權、房地產為全球家族辦公室投資組合的三大「法寶」,其中,去年股票的投資回報平均為9.9%,私募股權投資回報則達到12.9%,而房地產投資回報僅為1.4%。
Campden Wealth行政總裁Dominic Samuelson指出,過去三年,私募股權投資持續受到全球頂尖富豪們的追捧。以亞太區家族辦公室為例,私募股權(包括直接創投公司與私募股權、共同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的配置比例略高,達到20.9%,而全球家族辦公室在這一資產類別的平均配置比例為20.3%。相比之下,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私募股權配置偏低,分別為13.7%及19.3%。
亞太區富豪首要看重財富傳承
對於擁有龐大財富的頂尖富豪們而言,設立和運營家族辦公室牽涉各項開支和費用。
根據瑞銀與Campden Wealth Research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家族辦公室平均每年的服務費用支出大約為1060萬美元,其中,運營成本維持在650萬美元,而外部管理費用則升至410萬美元。
與歐美傳統豪門相比,大部分亞洲富豪還是第一代白手起家,因此對於他們而言,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並設立財富傳承計劃已擺上議事日程。
去年,家族辦公室的首要工作是制定財富傳承計劃,69%預期在未來15年進行代際交替。今年,近半數(47.3%)家族辦公室表示已有一定計劃,而29.6%仍在制定計劃。財富傳承計劃方面,亞太區家族辦公室略為落後其他地區,目前只有13%的受訪家族辦公室已有書面計劃,19.4%則完全無計劃。
瑞銀財富管理家族顧問服務亞太區執行董事汪玉琳表示:「亞太區與其他地區相比,較為著重未來世代的培養、培訓和發展,以繼承家族業務。與其他地區相比,亞洲家族的下一代參與家族辦公室的程度較高。他們的參與方式包括參與項目、擔任董事、家族辦公室的管理或執行角色,或參與慈善活動。」
同時,報告顯示,家族管治以及財富傳承方面的支出亦明顯上升,單一家族辦公室的相關支出達到25.3萬美元,而聯合家族辦公室的相應支出則為39.9萬美元。
(編輯:辛靈,如有任何問題或建議請聯繫xinlingfly2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