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託行業逐步從融資類業務向投資型業務轉型,市場上的股權投資類信託開始放量。
根據普益標準最新發布的數據,今年1月-9月市場上共累計發行695隻股權投資類信託產品,發行數量整體呈現上漲趨勢。股權投資類信託產品的主要投資領域為房地產領域,其次為工商企業領域和金融機構領域,基礎產業領域佔比相對較少。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中,股權投資類信託產品的佔比在逐步增加,9月份新發行的產品佔比達到最高值7.52%,同時產品成立數量也創新高,標誌著投資者對於股權投資類信託正在呈現逐步接受的過程。
房地產類型佔比超八成
股權信託,是指信託公司運用信託資金對項目進行股權投資,以股息、紅利所得以及到期轉讓股權方式作為信託收益的一種資金運用形式。相對貸款類信託,信託公司承擔的風險增大,一般要求制定相應的措施規避風險,包括對項目進行絕對控股、階段性持股等。
2020年以來,信託公司發行的股權投資類信託產品佔比不斷增加。
數據顯示,9月份新發行的集合信託產品中,股權投資類信託佔比達到最高值7.52%,同時產品成立數量也創新高。
從資金投資領域來看,股權投資類信託產品的主要投資領域為房地產領域,其次為工商企業領域和金融機構領域,基礎產業領域佔比相對較少。以九月份的數據為例,股權投資類信託發行量大幅增長,其中,金融機構領域產品相較今年前八個月增長較多,佔比達到8%,投資房地產領域的信託產品佔比超八成,依舊是股權投資類信託產品投資的主要方向。
據了解,信託公司的股權投資業務在具體投向領域各有差異,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在傳統的房地產領域開展真實股權投資業務;二是依託股東產業背景優勢開展股權投資業務,如英大信託主要側重於投資清潔能源行業,平安信託主要投資於與集團業務有協同的大健康、大消費領域;三是符合國家戰略及產業升級方向,有助於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實體產業領域。
部分公司發行數量過百
信託公司對股權投資市場的關注度明顯提升。
據普益標準統計,今年以來,光大信託、民生信託以及中航信託股權投資類信託產品的發行數量均超過100隻,中融信託以89隻發行量位於第四。九月份中航信託更是發行了62隻股權投資類信託,佔當月發行總數的41.06%。
據悉,中融信託、平安信託等主要通過子公司開展股權投資業務,民生信託、中航信託等設立專業股權投資信託業務部門。例如,平安信託的私募股權投資業務下設團隊承擔投資、產品、投管、風控等職能,涵蓋募投管退全流程;民生信託在投資銀行總部事業部下設股權投資部、併購投資部等專業部門開展股權投資業務,負責項目的投資、投後管理及退出。
從資金運用方式看,股權投資收益率在9月略有下降,收益率達到7.86%,但仍排名第一位;證券投資類、權益投資類和貸款類信託收益率在9月均有下滑,分別降至5.95%、7.00%、6.97%;組合投資類產品收益率有小幅回升,達到6.90%。
業界觀察人士表示,科創板在對待三類股東上有了更進一步的放鬆,未來信託計劃投股權可以通過科創板實現更便利的退出,這無疑將大大提高信託公司開展股權投資業務的積極性。預計未來信託公司將圍繞科創板的支持方向,為新興成長企業帶來更多的股權融資。而且信託公司可以採取直接股權投資、債權投資、股債結合(產業基金)等多種業務模式為企業提供融資,滿足企業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融資需求。同時,隨著在私募股權投資領域介入程度的加深,未來信託公司需要進一步深化與專業機構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