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涼涼?房地產信託「控增量停前融」

2020-12-20 騰訊網

中房報記者 苗野 樊永鋒 |北京報導

變局已經滾滾來襲。

「大約有10多家信託公司被約談,核心內容就是要求控制房地產信託項目的融資規模,已有部分信託公司自主調整並縮減三四季度房地產信託融資額度了。」針對近日監管部門收緊房地產信託的消息,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向多家信託公司內部人員求證獲知。

一位被約談的信託公司員工告訴記者,「有信託公司內部開會決定,三季度末的房地產業務規模不能超過二季度末。」

7月11日,有消息稱光大信託發布緊急通知截至11日12點,暫停所有房地產類項目募集(包括直銷和代銷)。12點後已募集的此類項目全部退款。緊接著光大信託闢謠稱,實際情況是,按監管要求,對房地產項目進行餘額管控,優化結構,平滑運作。

據光大信託內部人士向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透露:「光大信託原計劃下周(7月15日後)暫停房地產類項目募集,發了一半的項目已暫停。」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近八成信託公司規模出現下滑,光大信託是為數不多規模增長超過50%的信託公司之一。

房地產信託按下「暫停鍵」再次攪動了房地產金融圈。一家資管公司項目負責人慨嘆說,「房地產信託業務要涼涼」,只能做「432」項目或舊改類,「432」套殼的可能也不行。「連通道業務在內,所有涉及房地產類的業務,規定不能有規模新增,存量地產信託項目退出一單才能新開一單。」

另一位信託人士則稱,2019年房地產信託窗口指導比2018年來得更早一些,如果沒有了房地產平臺,資產荒就真的來了。

━━━━

增速過快,信託公司被約談

新一輪監管始於7月初。針對部分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速過快、增量過大的信託公司,銀保監會開展了系列約談警示,被指導的公司包括中融信託、中航信託、江蘇省國際信託、萬向信託、興業信託、交銀國際信託、光大信託、五礦信託、百瑞信託、國民信託等十幾家。

「這十幾家信託公司是按照今年上半年房地產信託規模增速依次約談的,在此之前,已有信託公司因房地產信託增速過快、增量過大、提供土地前融等原因被單獨約談過,後續房地產信託規模壓縮是必然。要麼直接暫停,要麼控制總量。」前述某信託公司人士稱。

此次指導的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今年房地產信託規模不得超過6月末的規模;已備案項目不影響發行及成立,未備案項目一律暫停;符合「432」的通道類業務也算房地產項目,全部暫停(「432」是指房地產項目四證齊全,項目資本金達到30%,開發商具二級以上資質);房地產公司併購類也算房地產項目,也受窗口指導影響,全部暫停;城市更新類舊改項目暫時不受此次窗口指導影響。

北京某信託公司高級經理認為,此次對信託公司的約談是對「23號文」政策的延續。5月17日晚間,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銀保監發[2019]23號文》(簡稱「23號文」)。這位信託公司高級經理分析稱,「並不是全面暫停地產類信託業務,符合『432』條件且交易結構為貸款模式的業務仍可正常開展。主要約束在前融、拿地配資階段,將提升對房企資金端的考驗。另外房地產信託是信託公司的重要業務方向和收益來源,受限後短期可能影響到經營業績。」

「公司並未全面暫停房地產信託業務,但不合規的、前融的項目確定不做,而且按監管要求三季度末地產信託規模不得超過二季度末,這就很難產生新增業務。」某中型信託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銀保監會「23號文」明確要求,信託公司不得向「四證」不全、開發商或其控股股東資質不達標、資本金未足額到位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直接提供融資,或通過股權投資+股東借款、股權投資+債權認購劣後、應收帳款、特定資產收益權等方式變相提供融資;不得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繳交土地出讓價款提供融資,不得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

「對信託公司而言,在前融階段只剩下股權類房地產信託模式是合規的。在『23號文』之後,仍有部分區域的信託公司以不合規方式開展業務。比如通過特定資產收益權模式、股權收益權模式配合房企前期融資拿地。這些都促使了此次監管力度的升級。」一位金融人士稱。

━━━━

監管下沉,追究合規審查責任

房地產信託作為房企融資的重要工具,額度始終不低。此次監管部門收緊房地產信託,無疑是從拿地的源頭給了房企一記重擊。

據用益信託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房地產集合信託產品共發行了3238隻,發行規模達5063.8億元,其中所發產品的平均期限1.53年,平均年收益率為8.34%。銀保監會的數據則顯示,截至5月末,房地產信託資產餘額3.15萬億元,佔全部信託資產餘額14%,較年初增加1665.97億元,同比增長15.15%。

「整體來看,在房地產融資政策持續收緊的大背景下,房地產信託確實回暖明顯。這次監管嚴格程度為近年少有,主要還是控制房地產信託的增速,對房地產信託規模佔比較大的信託公司影響明顯,長期則會倒逼信託公司轉型發展。」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表示。

房地產信託一直是信託業務的「重頭戲」。一面是渴求資金的房企願意以高達15%的融資成本向信託公司借錢,一面是圍繞房地產信託的「強監管」時刻在路上。

以中融信託為例,一天內被開5張罰單,罰款總額210萬元,其中一項因開展房地產信託業務不審慎,罰款人民幣60萬元。從中融信託的信託資產分布情況來看,投向金融機構的資產佔比由40.37%縮減到36.35%,而投向房地產的資產佔比由6.61%增至10.99%。

另一家被約談的萬向信託同樣是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長迅猛的代表。從其2016年~2018年年報可以看出,萬向信託的「信託資產運用與分布」中,投資於房地產業的金額分別為212.73億元、427.64億元和569.28億元,分別佔比13.98%、22.49%和35.32%。最為典型的是,在2018年4月至12月的短短9個月時間內,萬向信託為中梁控股「輸血」12次,融資成本在9.5%~14%之間。

在房地產信託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萬向信託的房地產信託業務風險隱現。因存在房地產項目貸款審批管理不審慎的違法違規事實,浙江銀保監局對萬向信託罰款人民幣30萬元。

普益標準研究員夏雨稱,大型信託公司對房地產信託的要求通常是要滿足「432」,但違約可能性依舊存在。近期房地產信託規模和數量的變化,釋放出行業繼續加大房地產投資的信號,而監管層及時的窗口指導對信託融資做出了一定的調整。未來信託行業對房地產領域的投資有望降速。

監管層不單是對信託公司進行約談,也同樣對地方銀保監局進行了「耳提面命」,要求嚴加管束轄內信託公司,因而有了部分地方銀保監局的跟進窗口指導。

「部分銀保監局對轄區內信託公司的大致要求是,房地產信託業務要事前報告,並將進行逐筆審核。另外只接受符合『432』條件且交易結構為貸款模式的業務報告,對於土地款融資業務不得新增,對於因合規原因被退回事前報告的房地產信託業務,將嚴肅追究合規審查責任。」一位信託人士稱。

華創證券在一份報告中稱,信託融資在房地產領域的重要性在於房地產高槓桿的融資模式和信託在前端融資的關鍵作用。銀保監會出臺的「23號文」,對於信託領域的監管除延續「4號文」之外,補充鎖定前端融資領域,明確限制「通過股權投資+股東借款、股權投資+債權認購劣後、應收帳款、特定資產收益權等方式變相提供融資」,這將直接影響到信託產品的新設發行,同時年內信託到期高峰即將到來,信託淨融資或進一步回落。

(此文刊於中國房地產報7月15日02版 責任編輯 何可信 鄧雨楠)

流程編輯:曹冉京

審讀:戴士潮

中國房地產報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相關焦點

  • 焦點|監管預期保持高壓 2020年房地產類信託面臨「新牆角」
    對此,用益信託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喻智表示,嚴監管之下,信託公司收到眾多罰單,其中房地產信託業務和通道業務在2019年成為監管重點。2020年監管預期依舊保持高壓,房地產類信託預期還會有所下滑,業務轉型難度較大。
  • 房地產信託的含義是什麼?
    房地產信託的含義是什麼?房地產信託具有兩層含義:一、指房地產法律上或契約上的擁有者將該房地產委託給信託公司,由信託公司按照委託者的要求進行管理、處分和收益,信託公司在對該信託房地產進行租售或委託專業物業公司進行物業經營,使投資者獲取溢價或管理收益。
  • 又到歲末,信託收益率上行、房地產信託爆發
    臨近年末,到了信託公司衝規模的重要時點,房地產類信託產品出現集中釋放。11月,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反彈,結束了自下半年以來因監管收緊而持續萎縮的頹勢,其中房地產類信託強勢反彈。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房地產類信託募集規模大幅攀升,募集資金561.53億元,環比增加102.35%。
  • 山西信託風控墊底 曾延期兌付卻仍發10%收益產品
    2015年下半年,在第三方機構給出的信託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排名中,山西信託墊底,僅獲得評分14.5。早在2014年,山西信託就曾爆出有產品延期兌付,投資者收益無從獲得的情況。然而,就在盈利大幅下滑、風控排名墊底的情況下,仍發收益10%房地產信託,令人生疑。
  • 中航信託觸雷區昆明麗陽星城人去樓空 房地產成重災區
    另外在風控措施上,除相關項目土地和在建工程抵押外,雲錫集團承諾連帶受讓本次融資的標的債權。  對此《經濟參考報》記者13日聯繫中航信託,「今日,部分資金已歸集到位,10月17日能正常兌付。」中航信託有關人士表示,目前,天啟340項目的交易對手按照合同約定如期歸集資金。中航信託作為受託人,嚴格遵循受益人最大化原則,積極履行受託人職責,維護投資者權益。
  • 年內信託收益率首次上行 房地產信託爆發
    臨近年末,到了信託公司衝規模的重要時點,房地產類信託產品出現集中釋放。11月,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反彈,結束了自下半年以來因監管收緊而持續萎縮的頹勢,其中房地產類信託強勢反彈。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房地產類信託募集規模大幅攀升,募集資金561.53億元,環比增加102.35%。
  • 三盛集團林榮濱:看好國內房地產增量和存量兩個廣闊市場
    12月13日,全聯房地產商會2020年會在北京盛大召開。本屆年會以「聚焦大循環,助力新消費」為主題,圍繞「內循環」和房地產金融調控探尋房地產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之道。會上,三盛集團董事長兼三盛控股(2183.HK)董事會主席林榮濱就「住房消費,均衡發展」這一議題發表了自己獨到見解。
  • 全年或增4000億 基建信託持續火爆
    中國信託業協會近日發布的三季度數據顯示,基礎產業信託規模持續擴大,三季度末基礎產業信託資產餘額將近1.4萬億元,今年以來新增3700多億元。  三季度資金信託投向基礎產業規模達到1391.8億元,相比二季度末的1191.8億元,環比增長16.76%,同比增長42.4%。今年以來,資金信託投向基礎產業增加3700多億。
  • 11月集合信託「量價齊升」 房地產信託規模暴增102%
    一家大型信託公司廣州財富中心的負責人廖晨(化名)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一些有經驗的投資人會在年底「淘寶」,「比如我們有款90天期限的產品,年中的時候,收益只有4.5%,到了現在則提升至5.5%。100萬的產品,三個月下來,可以多拿2500元。不過由於收益高,所以額度有限,投資者購買都要靠搶。」
  • 香港實施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監管新規
    新華社香港12月4日電(記者張歡)香港證監會4日宣布,修訂後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即日生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明確要推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髮展,隨後香港證監會表示將落實為此類基金提供更強投資靈活性的監管措施。
  • 房地產行業「後三道紅線」時期的信託融資觀察與研判
    而對於信託公司一直風控條件偏好的頭部優質房企來說,信託募集資金以股權形式進入項目公司(或通過合夥企業進入、通過股東SPV進入等模式),以及認購房地產資產包公司發行的永續債等股權形式,均可以有效降低其負債率、淨負債率、現金短債比,因此股權投資對於信託來說是未來展業的重頭戲,也是將來房地產企業歡迎的合作模式。
  • 外貿信託總經理徐衛暉離職 傳加盟寶能金控
    摘要 【外貿信託總經理徐衛暉離職 傳加盟寶能金控】近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多方獲悉,外貿信託總經理徐衛暉業已離職,傳聞其下一站為寶能金控。
  • 地產信託最嚴監管:穿透核查資金用途
    上海銀保監局要求,9月起,信託機構定期在經營管理情況報告中新增房地產信託業務和通道業務的新增業務規劃、存量業務到期以及整體規模變動等事項。並且要做好房地產信託業務和通道業務規模額度管理,明確新增單筆房地產業務或通道業務對機構未來整體房地產業務或通道業務規模的影響。監管部門還指出,嚴禁新增違反資管新規要求、以監管套利隱匿風險為目的的信託通道業務。
  • 【11月集合信託「量價齊升」 房地產信託規模暴增102%】用益信託的...
    【11月集合信託「量價齊升」 房地產信託規模暴增102%】用益信託的數據顯示,11月份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和成立規模雙雙大漲。據統計,11月共計發行集合信託產品1940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13.32%;發行規模2504.1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38.44%。
  • 貸款、債券、信託融資全面收緊!房地產找錢不容易
    8月初,中國銀保監會曾頒發《關於開展2019年銀行機構房地產業務專項檢查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推進銀行機構貫徹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和監管規定,嚴厲查處各種將資金通過挪用、轉道等方式流入房地產行業的違法違規行為,高度警惕房地產泡沫化、金融化。
  • 695隻股權投資類信託前三季發行!超80%產品投向房地產
    股權投資類信託產品的主要投資領域為房地產領域,其次為工商企業領域和金融機構領域,基礎產業領域佔比相對較少。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中,股權投資類信託產品的佔比在逐步增加,9月份新發行的產品佔比達到最高值7.52%,同時產品成立數量也創新高,標誌著投資者對於股權投資類信託正在呈現逐步接受的過程。
  • 警惕房地產信託兌付風險 10款項目涉及33億元
    樓市遇冷,房地產信託頻頻「踩雷」。近期中航信託一款即將到期的8億元房地產信託因項目停工,面臨兌付風險。儘管中航信託方面表示將如期兌付,但剛性兌付的背後,房地產信託所隱藏的巨大壓力,已逐漸暴露難以掩蓋。
  • 100億「信託大亨」被刑拘!中國600億信託巨頭,徹底崩塌
    儘管,高天國從未在安信信託擔任具體職務,但有業內人士指出,安信信託曾借房地產信託業務快速發展,背後的"操盤手"正是起家於房地產的高天國。 2017年,安信信託以240億元天價受讓上海董家渡"地王"45%股權,一時震驚信託圈、地產圈,而背後操盤的正是高天國。
  • 房地產信託資金投向「四證」不全項目 北京信託「吃」50萬元罰單
    房地產信託資金投向「四證」不全項目 北京信託「吃」50萬元罰單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12月27日,北京銀保監局公示了一則行政處罰信息,北京信託因房地產信託資金違規用於繳納土地出讓價款
  • 疫情下亞太地區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市場險中有進
    這兩個城市相對而言住宅面積小、通勤時間短,加之新科技公司租戶的聚集,對這些市場的房地產信託公司產生利好。2020年,這兩地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表現強於澳大利亞和日本的同行,並且因市場輪動到對經濟敏感的股票而繼續上漲。就2020年上半年各國家和地區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市場變化來看,受影響最大的是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