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市將擁有22所高校,在校生人數達到25萬人 | 聚焦

2020-08-17 清遠發布

省職教城俯瞰圖 來源:清遠+

到2021年,省職教城進駐高校達到10所,包括清遠首所本科院校——廣東金融學院清遠校區,在校生規模約12萬人,預計每年為珠三角地區和全省培養輸送約4萬名高技能人才,提供20萬個培訓崗位。

按省教育廳初步規劃,省職教城三期工程將繼續安排12所高校進駐,爭取在2021年下半年動工,2025年底全面完成。未來,省職教城將從原來的33平方公裡擴大到50平方公裡,在校生人數達到25萬人。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

清遠的高職教育實現從無到有

並在近十年實現跨越式發展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清遠校區俯瞰圖。來源:清遠+

▊ 9所高職院校已進駐,未來將繼續引進十多所院校

2002年

由清遠師範學校、清遠市衛生學校、清遠市廣播電視大學、清遠市教師進修學校和清遠市交通學校合併升格而成的清遠職業技術學院成立,這也是清遠市首所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綜合性公辦高等院校。2004年10月,清遠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園首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2008年,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進駐清遠。

2011年6月

經過一年半的協商比較研究,省政府同意在清遠市規劃建設廣東省省級職業技術教育示範基地(簡稱「省級職教基地」),形成以省級職教基地和珠三角地區9 市職教基地為核心、以粵東西北地區地級市職教基地為支撐的職業技術教育基地網絡。

2012年3月

省級職教基地被正式列入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2013年被列為「珠江三角洲地區九年大跨越」重大建設項目,2014年後繼續被列為每年的省級重點建設項目。

2014年

市委市政府又引進建成了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和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並在同年確定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科貿職業學院和廣東財貿職業學院5所高職院校進駐省級職教基地,擬進駐學生6萬人,總用地4000畝,總投資約87億元。

2018年以來

在省、市兩級政府和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國土廳的大力支持下,省級職教基地五校建設工作步入快車道。2019年9月28日,歷時6年籌備、1年半施工建設的省級職教基地首期工程建成啟用,五所高職院校正式開學迎新。至此,省級職教基地已建成的高職院校共有9所。

2018年2月

清遠市政府與廣東金融學院籤訂共建廣東金融學院清遠校區合作協議,清遠首所普通本科高校正式啟動建設,項目選址也位於省級職教基地。該校預計在2021年秋季開學迎接首批新生。

2019年10月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李希到省級職教基地調研,提出了發揮清遠的比較優勢,建設廣東職業教育城的新目標。10月18日,廣東省職業教育城二三期工程啟動,省長馬興瑞指出,建設省職教城,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廣清一體化發展的積極探索,也是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實施我省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要高標準建設廣東職教城,努力打造中國職業教育高地,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今年7月初

省教育廳又組織擬進駐省職教城的6所高校來到清遠,實地現場踏勘省職教城三期工程規劃及用地情況。

按省教育廳初步規劃,省職教城三期工程將安排12所高校進駐,爭取在2021年下半年動工,2025年底全面完成。為此,省政府專門成立了由副省長覃偉中任總指揮的省職教城項目建設總指揮部。未來,省職教城將擴大到50平方公裡,在校生人數達到25萬人。

廣東財貿職業學院俯瞰圖。來源:清遠+

▊ 高校落戶與地方發展分不開,將推動高校服務本地社會

市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總指揮部副總指揮、市省職業教育城指揮部副總指揮黃衛星介紹,目前,全國職業教育正處於高速發展期,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和高職院校大擴招的政策背景下,省職教城作為我省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的重要平臺和增長點,將承擔全省新增12萬個學位的一半任務。

「省有關部門在2010年提出建設省級職教基地後,最初主要是在珠三角九市裡選址,特別是在廣州市內選址。」黃衛星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為珠三角服務的省級職教基地落戶在非珠三角的清遠市,這本身就是省委、省政府對清遠發展的一種肯定。

「這些高校能來清遠,落地省級職教基地,跟清遠的誠意分不開,也跟清遠的一些優勢有關。」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首先是清遠毗鄰珠三角,區位、交通優勢明顯;其次是清遠土地資源相對豐富;第三是有關部門的服務做得好,多部門積極配合,比如教育部門和科技部門聯手推動高校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換,教育部門和人社部門積極推動「鄉村振興」「南粵技工」「粵菜師傅」「鄉村工匠」等重點工作在高校開展,推動高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推動高校與地方積極對接。

2019年10月12日,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清遠校區迎首批新生。來源:清遠+

其中,與省職教城內的其他高校不同,廣東金融學院是清遠自主引進的項目,市教育局起到了先鋒作用,積極配合、協助市政府對接、談判、協議、籤約等。除了日常的對接,市教育局也格外關注該校未來專業布局,在服務地方、對接產業、教育模式改革、師資培養、教育扶貧等方面都提前做好溝通和規劃,力爭落地建成後最大限度服務地方發展。「我們引進來花了這麼多錢和精力,就是希望高校為清遠做貢獻。」

該名負責人稱,高校落地清遠,教育部門的主要責任是引導高校的專業建設對接地方,引導高校服務本地社會。高校發展跟地方也是緊密相關的,作為部門也會主動推動高校的人才到清遠的產業園區、工業企業就業。「總體來說就是主動作為,提前謀劃,我們希望隨著這批高校的落地,產生最大的效應,比如人口增加、消費力增加、人口整體素質提高,真正推動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

▊ 省職教城作為全國職教改革示範地,將探索職教發展新路子

過去,我國的職業教育面臨「天花板效應」,學歷僅止步於大專層面。省職教城作為全省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搖籃,同時作為全國現代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示範基地,肩負著探索一條「中高職對接、專本銜接」的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路子的責任。

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建築工程技術專業課上,學生導師與學生進行實踐教學。來源:清遠+

談到清遠的職業教育,曾是「以高職為龍頭引領中職發展」。隨著省職教城多所本專科院校的進駐,清遠的職業教育將變成「應用型本科帶頭銜接中高職教育」,更可為現代產業培養包括專業碩士、專業博士在內的創新型高技能人才。

廣東金融學院的落戶,將使省職教城實現高職、本科對接育人,能夠很好地解決職業教育的「天花板效應」,在全國發揮示範作用。除了人才培養,新進駐的院校還將不斷完善、提升清遠中職學校的專業建設,通過向高職院校靠攏,帶動中職發展。據市教育局介紹,目前我市的多所中職學校已經與省職教城內的高職院校開始了專業對接。

省教育廳副廳長那佳在省職教城首期工程建成啟用儀式上表示,建設省職教城,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落實我省「擴容、體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是我省完成高職擴招任務、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重要保障,是加快培養「大國工匠」、落實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抉擇,是服務清遠優質發展、建設新型城市化樣板的重要舉措。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俯瞰圖。來源:清遠+

副市長邵軍也表示,未來省職教城的全面建成,將有力推動清遠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增強清遠集聚人才的能力,促進清遠人力素質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助推清遠「入珠融灣」。市委市政府將進一步完善基地周邊市政配套建設,並提供優質的服務,努力將省職教城打造成為清遠乃至全省的一張亮麗名片。

清遠發布編輯部

來源:清遠+

編輯:路子醬

校對:喵果果

1.對於陸豐出現確診病例,鍾南山作出重要判斷!

2.「咚咚咚!」清遠再次引起新華網關注......

3.小布拍了拍你的口罩,這些場所要戴好!

4.@清遠街坊 抵制浪費,堅守「糧」心!接力轉發…

5.新冠疫苗498元一支?千萬別上當!▏提醒

相關焦點

  • 2025年清遠市將擁有22所高校 在校生人數達到25萬人
    到2021年,省職教城進駐高校達到10所,包括清遠首所本科院校——廣東金融學院清遠校區,在校生規模約12萬人,預計每年為珠三角地區和全省培養輸送約4萬名高技能人才,提供20萬個培訓崗位。按省教育廳初步規劃,省職教城三期工程將繼續安排12所高校進駐,爭取在2021年下半年動工,2025年底全面完成。
  • 深圳力爭到2025年高校數量達到20所,全日制在校生人數25萬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31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1983年9月,深圳第一所綜合性大學——深圳大學拔地而起,迎來了第一批210名本科生。30多年過去了,深圳通過自主舉辦、引進國內外名校合作舉辦,加快創辦新高校,一系列高水平大學迅速崛起。
  • 深圳力爭到2025年高校數量達到20所,全日制在校生人數25萬
    1983年9月,深圳第一所綜合性大學——深圳大學拔地而起,迎來了第一批210名本科生。30多年過去了,深圳通過自主舉辦、引進國內外名校合作舉辦,加快創辦新高校,一系列高水平大學迅速崛起。截至2019年底,深圳已有13所普通高校(校區),全日制在校生10.38萬人。
  • 山東這所高校將更名,並建博士點
    此消息透露,山東省教育廳同意濱州醫學院更改校名,支持該校以臨床醫學學科為重點建設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同意山東工商學院改校名為大學,支持增列碩士點,支持該校碩士研究生在校生人數2025年達到2000-2500人規模(因為更名大學需要全日制研究生佔比
  • 2019年全省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共計6248所,在校生人數達755.4萬人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現場看到,首屆廣東民辦教育博覽會以展示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年取得的成果為主要內容,特設了廣東民辦教育40周年成果展。 展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省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共計6248所,在校生人數達755.4萬人,佔全省在校生總數的29.7%,佔全國民辦學校在校生總人數的1/7。
  • 至2025年投入300億,東莞將新建改擴建231所公辦學校
    、普通中小學、幼兒園1771所,在校生161萬人;共有在莞普通高校9所,全日制在校生12.5萬人;有開放大學1所,在校生1萬人。至2025年共投入300億元新建改擴建231所公辦中小學讓孩子在東莞獲得優質教育,是每一位東莞家長的心聲。為加大學位供給,2019年,東莞市政府設立10億元公辦中小學校建設項目補助資金。全年推動新建擴建公辦中小學(幼兒園)85所,其中動工建設48所,建成22所,共提供新增學位2.18萬個。
  • 河南在校生人數最多的3所大學,是「巨無霸」級別,讓人很佩服
    當然鑑於河南考生這麼多,各大高校也是每年都會擴大招生規模,這些高校的在校生人數超越天際,有的學校更是擁有7、8萬在校生,簡直就是巨無霸的級別。今天我就介紹河南省在校生人數最多的3所大學,人數雖多,但令人佩服!
  • 河南在校生人數最多的3所大學,是「巨無霸」級別,讓人很佩服
    當然鑑於河南考生這麼多,各大高校也是每年都會擴大招生規模,這些高校的在校生人數超越天際,有的學校更是擁有7、8萬在校生,簡直就是巨無霸的級別。 今天我就介紹河南省在校生人數最多的3所大學,人數雖多,但令人佩服!
  • 數說深圳40年|13所!深圳高校崛起打造南方高教中心
    來源:讀特●1983年9月,深圳第一所綜合性大學深圳大學迎新。●截至2019年底,深圳已有13所普通高校(校區),全日制在校生10.38萬人。●力爭到2025年高校數量達到20所,全日制在校生人數25萬。
  • 山東教育廳:同意這所高校更名,並建博士點
    此消息透露,山東省教育廳同意濱州醫學院更改校名,支持該校以臨床醫學學科為重點建設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同意山東工商學院改校名為大學,支持增列碩士點,支持該校碩士研究生在校生人數2025年達到2000-2500人規模(因為更名大學需要全日制研究生佔比5%以上,);支持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
  • 中國在校生人數最多的5所大學,其中兩所超過7萬人,誰最厲害?
    中國高校大部分都有經過合併,所以在校生人數龐大;國內人數最多的5所大學,其中兩所超過7萬人,可謂巨無霸大學!附:2019年理科各省錄取分數線二、鄭州大學(在校生達到73000餘人)校友會排名全國第46位學校總佔地面積5700
  • 我國人數最多的3所大學,在校生人數超七萬,有兩所都是985院校!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數量增多,目前將近有三千所大學。每所高校的招生數量也比較多,讓更多學生有機會進入大學校園,接受高等素質教育。每所學校會根據辦學規模、專業數量、招生指標等決定具體的招生人數。今天要介紹我國人數最多的三所大學,在校生數量超過7萬,招生規模也很多,高考生值得關注。一、吉林大學這所高校創建於1946年,2000年由吉林省五所高校合併而成,2004年還合併了解放軍軍需大學。如今有6個校區,139個本科專業,招生人數多。截止去年六月,在校生人數高達7.2萬人,就連教師人數也達到6600人。
  • 國內100所重點高校在校生人數排名,吉林大學位居榜首!
    全日制在校生人數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評價指標,小編對國內100所主要重點大學的在校生規模情況進行了統計,排名結果如下:不出大家意料,排在國內高校榜首的是吉林大學。吉林大學自6校合併以來,在校生規模呈指數增長,再加上趕上國內大學擴招,每年吉林大學的招生人數都增長不少。
  • 廣東擁有全國近10%小學生 2019年小學在校生人數達到約1033萬
    關於廣東擁有全國近10%小學生 2019年小學在校生人數達到約1033萬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廣東擁有全國近10%小學生 2019年小學在校生人數達到約1033萬,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廣東小學生,小學在校生人數相關的信息
  • 全日制在校生逾9萬人
    【深圳商報訊】(記者 吳蕾)2015年,深圳高等教育財政投入66.22億元,比2010年增長105%;市屬高校本科、碩士、博士每年生均經費標準分別為2.33萬元、4.66萬元、7萬元,為省內其他高校的兩倍;科研經費投入14.13億元,比2010年增長324.3%。大投入的背後,深圳高等教育成果初具雛形。
  • 誰是我國高校的巨無霸?中國39所985大學在校生和本科生人數一覽
    大學生在校人數也可以反映一所學校的實力和受歡迎程度,尤其是名校的在校生人數。當前,我國有39所985高校,這些大學裡面,誰的在校生人數最多呢?目前根據網上的一組數據顯示,在去年,985高校裡面大學生人數最多的是吉林大學,共有在校生近7萬人,其次是四川大學和山東大學,在校生都超過了6萬人。緊隨著的是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在校生都超過了5萬。
  • 粵民辦學校在校生逾750萬人
    數據顯示,2019年全省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共計6248所,在校生人數達755.4萬,佔全省在校生總數的29.7%,佔全國民辦學校在校生總人數的1/7,規模多年位居全國第一。以高教為例,1999年廣東普通高校47所,本專科在校生18萬人,民辦高校4所,而在校生不足1萬人。短短20年過去,如今全省民辦高校已有50所,在校生達到68萬人。
  • 深圳高中大擴容:到2025年將新增10萬個學位
    公辦普高錄取率達到56%以上,深圳超常規高質量建設高中學校教育作為深圳最大的民生事項,一直備受市民關注。為著力解決公辦普通高中學位供需矛盾突出的問題,深圳市於近日出臺《深圳市高中學校建設方案(2020-2025年)》。
  • 該大學創辦於1912年,目前擁有在校生近5萬人,在古都開封
    該大學創辦於1912年,目前擁有在校生近5萬人,在古都開封在河南省古都開封市有一所高校,該高校創辦於1912年,目前擁有在校生近5萬人,其中研究生就有近1萬人,在河南省省內除了排名第一的&34;高校鄭大外,就數這所高校了,這所高校就是位於河南開封市的
  • 一圖讀懂|到2025年投入300億元!東莞教育紅利釋放
    2019年東莞全市共有中職學校、普通中小學、幼兒園1771所,在校生161萬人;共有在莞普通高校9所,全日制在校生12.5萬人;有開放大學1所,在校生1萬人。2020年至2025年,全市將新建改擴建231所公辦中小學,增加公辦學位34.24萬個,增幅達到66.7%;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00所,增加學位28.32萬個,高中階段學校31所,增加學位5.92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