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力爭到2025年高校數量達到20所,全日制在校生人數25萬

2020-12-17 騰訊網

1983年9月,深圳第一所綜合性大學——深圳大學拔地而起,迎來了第一批210名本科生。30多年過去了,深圳通過自主舉辦、引進國內外名校合作舉辦,加快創辦新高校,一系列高水平大學迅速崛起。截至2019年底,深圳已有13所普通高校(校區),全日制在校生10.38萬人。

深圳大學是在「一窮二白」的薄弱底子上建設起來的。但是,憑藉敢闖敢試的精神,深大從籌辦到開學僅用了8個月時間,在高等教育界詮釋了「深圳速度」。當時,深圳大學佔地面積僅為1.44平方公裡;2017年,隨著麗湖校區啟用,深圳大學後海、麗湖兩個校區的校園總面積達到了2.82平方公裡……校區面積的擴大,是深大飛速發展的縮影,也是深圳高等教育版圖不斷擴張的寫照。

2012年以來,針對深圳高等教育底子薄、發展時間短,與城市發展定位嚴重不匹配等問題,深圳通過自主舉辦與合作辦學並舉的途徑,加快建設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高等教育體系,實現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其中,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深圳技術大學、清華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等7所院校獲教育部批准成立。

截至2019年底,深圳已有13所普通高校(校區)。目前,深圳高校的全日制在校生人數為10.38萬人。「在家門口上優質大學」不再是奢望,而成了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今年9月開學的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將會是第14所深圳高校。

2016年10月,《關於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這是深圳第一個針對高等教育全面發展制定的文件。《意見》提出到2025年,深圳高校數量翻一番,達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25萬人,深圳將建立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高等教育體系,建設成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延伸閱讀

深圳高校「引優秀學子競折腰」

▲8月29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迎來300多名新生。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陳簡文 攝

8月30日,深圳大學發布了一條視頻,是2020年畢業生對新生所說的悄悄話,備受矚目的「深大盒子」也初露真容。據悉,今年的「深大盒子」已經準備就緒,即將在9月2日通過特快專遞寄給被錄取的新生。至此,深圳高校本科批次的錄取工作告一段落。梳理各學校的錄取情況不難發現,深圳高校今年「持續走高」,提前批次和本科批次的錄取分數線「冠軍」均花落深圳,且年輕大學「後勢喜人」,「引優秀學子競折腰」。

兩批次「冠軍」花落深圳

錄取分數哪家強?廣東高校看深圳。

港中大(深圳)已經連續5年成為廣東省內院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今年該校在廣東省通過高考提前批次錄取的文科學生中,最低分為618分(位次:全省532名),位列省內文科考生的前0.21%,超過一本線82分;錄取的理科學生最低分為663分(位次:全省1633名),位列省內理科考生的前0.44%,超過一本線139分。

而在本科批次裡,哈工大(深圳)以理科投檔線652分繼續保持全省第一。據哈工大(深圳)副校長姚英學表示,2020年,該校計劃在廣東省招生350人,比去年的招生計劃增加了165人。「我們曾經擔心招生計劃的增加可能會導致錄取情況的整體下移,但發現實際錄取情況比預想的要好。於是,我們在廣東省追加了8個招生計劃,實際錄取358人。最高分為675分,最低分為652分,錄取最低排位是3185名。」與該校2019年錄取的最低排位3575名相比,哈工大(深圳)在招生人數翻番的情況下,依然實現了錄取最低位次的提升。

多渠道招生「全面開花」

值得注意的是,以高考錄取分數線來衡量深圳高校的招生質量,其實並不全面,普通高考只是深圳高校錄取的渠道之一。

今年,南方科技大學共錄取本科新生1097人。本科招生面向22個省(區、市),繼續採用基於高考的綜合評價錄取模式(簡稱「631」模式),擇優錄取。在該校今年招錄的新生中,高考成績居省前1000名的優秀考生相比去年大幅增加,南科大成為更多優秀學子首選。南方科技大學在廣東通過本科提前批(非軍檢)和綜合評價兩個批次招生,據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本科批次高分優先投檔線的投檔情況顯示,南科大以理科657分、2370最低排位穩居廣東高校前列。

2020年,港中大(深圳)繼續在粵浙滬魯閩蘇6省市實行雙軌制招生,除了在提前批純憑高考成績填報,還可以通過參加綜合評價測試途徑被錄取。今年,港中大(深圳)的綜合評價測試報考人數仍然非常火爆,共有過萬人報考。經過嚴格的篩選與資格審查,共8000多名優秀考生走進該校在6省市19個城市的35個綜合評價考試考場,最終6省市通過綜合評價測試途徑共錄取874人。接近「十分之一」的錄取比例,可以看出競爭十分激烈,且錄取結果必定是優中選優。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今年也通過綜合評價測試的方式,面向全國14個省市招收6個專業的學生,最終共錄取本科生315人,其中廣東省共錄取115人,佔錄取總數36.5%。

「大哥」穩定 「小弟」崛起

深圳高校的「老大哥」——深圳大學今年的錄取情況依然保持強勢。深大今年錄取的本科新生中,理科平均分超過各地一本線140分(2019年理科平均分超過各地一本線137分);文科平均分超過各地一本線88分(2019年文科平均分超過各地一本線85分)。絕大多數省市的文科最低錄取分排位在各省市考生前1%以內,理科在前2%以內,英語平均分高達136分。理工類52%的專業錄取平均分達到600分或以上,文史類近44%的專業錄取平均分達到580分或以上;31%的理工專業、60%的文史專業錄取平均排位較去年有提升,專業志願總體滿足率高達95%。

而作為第二年獨立招生的「新高校」,深圳技術大學今年在廣東省招生人數翻倍的前提下,理科投檔線依然穩居全省前十。該校今年的理科投檔線553分,高出高分優先投檔線29分,較去年投檔線521分增加了32分。去年錄取分數線高出優先投檔線26分,今年再次提高3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深技大首次招收藝術生,環境設計專業面向廣東省招收美術生70人,最終深技大投檔線508分,列全省第十一位。

相關焦點

  • 深圳力爭到2025年高校數量達到20所,全日制在校生人數25萬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31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1983年9月,深圳第一所綜合性大學——深圳大學拔地而起,迎來了第一批210名本科生。30多年過去了,深圳通過自主舉辦、引進國內外名校合作舉辦,加快創辦新高校,一系列高水平大學迅速崛起。
  • 2025年清遠市將擁有22所高校 在校生人數達到25萬人
    到2021年,省職教城進駐高校達到10所,包括清遠首所本科院校——廣東金融學院清遠校區,在校生規模約12萬人,預計每年為珠三角地區和全省培養輸送約4萬名高技能人才,提供20萬個培訓崗位。按省教育廳初步規劃,省職教城三期工程將繼續安排12所高校進駐,爭取在2021年下半年動工,2025年底全面完成。
  • 數說深圳40年|13所!深圳高校崛起打造南方高教中心
    來源:讀特●1983年9月,深圳第一所綜合性大學深圳大學迎新。●截至2019年底,深圳已有13所普通高校(校區),全日制在校生10.38萬人。●力爭到2025年高校數量達到20所,全日制在校生人數25萬。
  • 2025年我市將擁有22所高校,在校生人數達到25萬人 | 聚焦
    年,省職教城進駐高校達到10所,包括清遠首所本科院校——廣東金融學院清遠校區,在校生規模約12萬人,預計每年為珠三角地區和全省培養輸送約4萬名高技能人才,提供20萬個培訓崗位。按省教育廳初步規劃,省職教城三期工程將繼續安排12所高校進駐,爭取在2021年下半年動工,2025年底全面完成。未來,省職教城將從原來的33平方公裡擴大到50平方公裡,在校生人數達到25萬人。
  • 深圳4所高中園選址確定,未來3年新增6萬學位
    圖源於攝圖網芥末堆1月2日訊,據南方都市報消息,深圳四所高中城選址已定,其中三所將於2022年建成,屆時深圳將新增公辦普高學位6萬個,公辦普高在校生佔比達到53%,學位緊張局面將得到緩解。同時,深圳正在謀劃建設一所高水平師範大學,以支撐深圳基礎教育的發展。
  • 高校搶奪戰打響:深圳已引進24所高校,17所985,北青島南深圳!
    深圳高校引進地圖深圳未來目標《意見》提出深圳市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是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規定未來10年內要發展20所高校,全日制在校生20萬人。深圳計劃引進建設的高校也是大腕雲集,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華盛頓大學等。
  • 深圳出臺高中學校建設方案 到2025年增10萬個公辦普高學位
    3日,深圳召開高中學校建設新聞發布會,發布會透露,《深圳市高中學校建設方案(2020—2025年)》(下稱《方案》)已於近日出臺並將正式發布。《方案》提出深圳將超常規高質量建設高中學校,到2025年,將新增公辦學位近10萬個,公辦普高錄取率達56%以上。
  • 深圳出臺高中學校建設方案:到2025年增10萬個公辦普高學位
    3日,深圳召開高中學校建設新聞發布會,發布會透露,《深圳市高中學校建設方案(2020—2025年)》(下稱《方案》)已於近日出臺並將正式發布。《方案》提出深圳將超常規高質量建設高中學校,到2025年,將新增公辦學位近10萬個,公辦普高錄取率達56%以上。
  • 深圳10區50+所新改擴建學校啟用
    未來5年,龍華區還將新改擴建各類學校55所以上,力爭到2025年將實現優質學位的充足供給。光明:新建3所,改擴建2所未來五年,光明區將新建、改建、擴建28所中小學,新增學位近53580萬個,其中2020年新建3所學校,改擴建2所學校,新增學位11040個。
  • 又一所新高校坐落在深圳!未來深圳高校數量將高達20所左右
    有著這樣高的知名度,深圳每年境內的人口流動規模也是極其的大,在2019年年底時,深圳的常住戶籍人口只有494.78萬,但是它的非戶籍人口卻是其的兩倍,足足達到了849.10萬人。這樣龐大的人口流動量在我國境內的城市是罕見的,所以其境內人流量的巨大變化必定會給深圳帶來了一些壓力影響,現如今深圳的基礎教育就一直處於著短缺的狀態。
  • 高校爭奪戰之深圳:引進17所985+1所211+6所香港高校
    、專業,希望通過高水平辦好高等教育來推動深圳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建設」,「再過三五年,深圳的高等學校在校生要超過25萬人,成為高等教育強市之一」。   而根據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最近公布的《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關於2018年科技研發資金基礎研究、技術攻關、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股權投資、創業資助和科技應用示範項目的公示》名單顯示,用於支持深圳本地大學、與深圳合作的國內外著名高校及科研機構(含17所外來985,1所211和6所港校)的資助項目數量佔總項目的70%左右,項目類別主要包括基礎研究
  • 河南在校生人數最多的3所大學,是「巨無霸」級別,讓人很佩服
    作為高考的第一大省,考生競爭非常激烈,分數不斷的拉高,今年更是非常慘,考到700分以上的就有100多人,理科702分都上不了清華北大,試問哪個省有這等實力。當然鑑於河南考生這麼多,各大高校也是每年都會擴大招生規模,這些高校的在校生人數超越天際,有的學校更是擁有7、8萬在校生,簡直就是巨無霸的級別。
  • 河南在校生人數最多的3所大學,是「巨無霸」級別,讓人很佩服
    作為高考的第一大省,考生競爭非常激烈,分數不斷的拉高,今年更是非常慘,考到700分以上的就有100多人,理科702分都上不了清華北大,試問哪個省有這等實力。 當然鑑於河南考生這麼多,各大高校也是每年都會擴大招生規模,這些高校的在校生人數超越天際,有的學校更是擁有7、8萬在校生,簡直就是巨無霸的級別。
  • 我國在校生人數最多的5所大學 第一名實至名歸
    關注祥哥,關注高考,了解國內各大高校,知道高校優秀學科,讓你志願填報無憂。上一所理想高校。大學是大多數學生憧憬和追求的教育殿堂,近20年來,由於為了獲得快速的發展和成長,多數高校進行了合併,使得高校人數激增。
  • 深圳高中大擴容:到2025年將新增10萬個學位
    為著力解決公辦普通高中學位供需矛盾突出的問題,深圳市於近日出臺《深圳市高中學校建設方案(2020-2025年)》。方案提出,深圳市將超常規高質量建設高中學校,到2025年,深圳市將新增公辦學位近10萬個,公辦普高錄率達56%以上,同時,深圳市還將加快建設一批優質民辦普通高中、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新型中職學校,推動深圳技術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擴大定向招收本市中職畢業生數量。
  • 力爭到2022年公辦普高錄取率提升至53%
    1 深圳公辦普高建設現狀如何?學位正超常規增加,但錄取率仍有差距深圳市教育局表示,深圳已成立由分管市領導牽頭的工作專班,定期專題研究和推進高中建設,已出臺《深圳市高中學校建設方案(2020—2025年)。「十三五」期間,全市已累計完成新改擴建公辦普高14所,新增普高學位2.9萬個。
  • 來深圳讀大學吧!深圳截至2016年已經擁有高校11所
    從南科大到港中大(深圳),再到2016年開始首次本科招生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深圳孩子在家門口上名校的夢想不再是奢望。經過砥礪奮進的五年,深圳截至2016年已經擁有高校11所,其中全日制高校10所,全日制在校生9.05萬人,專任教師499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佔50.9%,全職院士10名。特別是2016年,高等教育喜報頻傳,一大批高校落戶深圳。
  • 繼北大、清華、中國科學院大學後,上海交大也將設立深圳校區
    這也是繼北大深圳校區、清華大學深圳國際校區、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校區等之後的又一國內頂尖名校將落戶深圳。深圳目標:10年內3至5所高校進入全國前50名深圳市此前正式印發了《關於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描繪了未來10年高等教育的發展藍圖。
  •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選址定了!深圳又一所全日制高校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日前發布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項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關事宜的公示。這意味著位於光明科學城的這所全日制高校,終於定址。由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政府合作,依託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的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是在「雙區」建設背景下規劃的一所獨立設置的全日制高校
  • 我國人數最多的3所大學,在校生人數超七萬,有兩所都是985院校!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數量增多,目前將近有三千所大學。每所高校的招生數量也比較多,讓更多學生有機會進入大學校園,接受高等素質教育。每所學校會根據辦學規模、專業數量、招生指標等決定具體的招生人數。今天要介紹我國人數最多的三所大學,在校生數量超過7萬,招生規模也很多,高考生值得關注。一、吉林大學這所高校創建於1946年,2000年由吉林省五所高校合併而成,2004年還合併了解放軍軍需大學。如今有6個校區,139個本科專業,招生人數多。截止去年六月,在校生人數高達7.2萬人,就連教師人數也達到6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