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梅姐帶著女兒nina來上體驗課。
梅姐是傳統紙媒的高管,她曾經領導自己的事業部摸索出一條路子,強勢扭轉了紙媒虧損的局面,成為集團中為數不多的盈利部門。她的先生在一家知名公關公司任高管。夫妻倆平日裡都很忙,女兒nina的日常起居主要由奶奶照顧。
即便是在出門必帶口罩的「後疫情時代」,梅姐也一絲不落地化了全妝。大紅的口紅顯得人很精神。一身行頭精緻又有品味。梅姐是典型的湖南妹子,爽朗大氣快人快語。
「我知道瑞思英語,不少人給我推薦過呢!之前,沒打算讓她這麼早接觸英語,這不現在不是體驗來了嗎?」她爽朗笑道。
梅姐也是這個「課程體驗活動」的體驗官之一。
出身「書香門第」
梅姐出身「書香門第」,家中祖上做過當地的文官。她的先生則從小在大學裡長大,他的父母都是某大學附中的老師。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nina自幼就受到了很好的薰陶。
「從小在外公的宣紙堆中摸爬滾打長大」梅姐這樣形容nina。
梅姐說,nina從小就有語言天賦,在別的小朋友只會說單詞、短語的年紀,她就已經能夠準確地說出完整的句子。別的小朋友把古詩當順口溜讀,而她卻能體會其中的意境。今年僅5歲的nina已經可以自己讀一些簡單的故事書了。
「我不擔心她的語言學習能力。」梅姐說,「她自己表現出了對文字、對書本的喜愛,我們就給她提供條件。我們只是創造了一個閱讀環境給她,但並不會強迫她學習。」
nina有一個專屬的閱讀角。梅姐在她的房間裡布置了一個溫馨的小角落,那裡有一排松木小書架和一個小帳篷。Nina很喜歡這個地方。
nina的語言天賦在之後的體驗課上得到了印證。雖然,此前nina在幼兒園只學過一些簡單的英語口語,但她在瑞思英語全英文浸入式的課程中卻能很快適應。
老師反饋,nina反應也比較快,根據語境猜測詞義的能力很強。雖然,全英文語境下她有些聽不懂的地方,但她總是能夠比較準確地猜出這些詞語的意思。她的口語也很標準。
「她學得很快。」老師說道,「是個很有天賦的孩子。」
多才多藝的小名媛
小nina今年5歲,在一家省級普惠私立幼兒園上中班。
Nina身材修長,笑容甜美,一直都是幼兒園的「文藝骨幹」。「模特班」和「芭蕾舞班」是她唯二的兩個興趣班。
有一次,舞蹈班來了幾個專業芭蕾舞團的老師來選拔苗子。她們眼光老練,能夠通過摸骨推測孩子將來的身高身材。她們從全班二十多個孩子中,選了三個女孩,這其中就有nina。她們說nina的身體條件很適合跳芭蕾舞。
「我不讓她去。」梅姐擺擺手說道。「當興趣就好,專業的路不好走。」
除了專業學習太辛苦,還稍微有點兒傳統文人不喜歡孩子「拋頭露面」的意思。
儘管如此,nina還是憑藉著父母的「便利」和興趣班的安排頻繁地上電視。
省臺大院是nina很熟悉的一個地方。她經常在這裡彩排、演出,跳不好的時候也會被老師罵,辛苦表演完了以後,則會在老師或者媽媽們的帶領下和小閨蜜們一起去附近的咖啡廳吃一塊甜甜的蛋糕作為犒賞。
梅姐給我們看nina演出時候的定妝照,看上去有模有樣很是專業。
「我很喜歡舞臺。」在一旁的nina很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文人父母的教育觀
在nina上體驗課的時候,梅姐和她先生很詳細地向課程顧問了解了瑞思英語的課程內容。他們很認可這家機構的課程體系,認為它從教學目標到課程設置都比較專業。
當被問到對nina的教育規劃時,這對文人夫婦表示,他們對孩子的教育看法比較傳統。
「會走國內高考的路子。」「上大學之前應該不會出國。」
不過,此次課程體驗還是讓梅姐有所啟發,她說,原本不打算讓孩子走國際教育的路子,所以並不著急讓孩子太早地接觸英語。但看到孩子學得開心,她也有所動搖了。最讓她認可的是,這家機構以英語作為溝通交流工具,學習知識、訓練思維的教學方式。
「就像我們在家教她中文一樣。」她說,「我不會在她這麼小的時候教她語法。我給她念故事書,其實是在分享故事情節、人物和情感。她也能從中知人性明事理,從懵懂到逐漸清晰,她自己會有所感悟。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
而英語作為一種舶來文化的載體,它所承載的思維方式與我們傳統的思維方式不同,恰恰能打開孩子的思路,給她更寬廣的視野。
當被問到,會給nina制定什麼樣的英語學習目標時,梅姐笑道:「希望下次出國旅行的時候,她能自己點喜歡的冰淇淋口味吧。」原定今年暑假去泰國度假的計劃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取消了。下次出行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也許到那時候,小妞已經長成了跨文化交流小達人也不一定。
「平安喜樂在特定環境下,更加彌足珍貴了!」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