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大咖蔡瀾先生,一生品嘗美食無數,但問到他最難以忘懷的美食,老人家卻直截了當說道是最普通的泡麵,還說它是"有史以來人類最偉大的發明"。
乍一看這話似乎有誇張的成分在其中,但回顧方便麵的歷史,你會發現這樣一道普通的方便食品從誕生到風靡全球,期間也是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波折與故事最終才打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創新的方便美食
提到方便麵,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創始人日本人安藤百福。1948年,安藤百福在東京成立了著名食品廠商日清食品的前身——中交總社,開始研製一款小麥速食品的活動。
當時的日本社會,由於戰後嚴重的糧食短缺問題,政府不得不從美國進口大量的小麥粉來製作麵包,並由此推行了著名的"吃麵包運動"。而安藤百福出於對該運動的不滿,決心自己製造一款可以代替小麥麵包的新速食食品,隨後他便與自己的同鄉一起,在自家私宅研製這款新式速食。
1958年8月25日,一款雞肉味的速食麵被成功研製出來,由於口味獨特、樣式新穎,推出後不久就成了當地百姓爭相搶購的食物。價格上也是比較親民,只有35日元一包。而蔡瀾先生第一次吃到的速食麵被叫做"明星拉麵",用玻璃塑料紙包裝,味道也不是特別香,除了麵餅和一包調味粉、一包幹竹筍外別無他物。但即使這樣,"明星拉麵"也讓蔡先生度過了無數個寒冷、寂寞、飢餓的夜晚。
速食麵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後,開始逐漸走向海外市場。1963年速食麵成功打入了韓國市場,憑藉新奇的口感得到了一致好評,不久又研發出了適合韓國民眾口味的速食麵,這一階段,速食麵也被改名為方便麵。1967年又研發出了雞湯口味的"生力麵",但因為味道原因並沒有受到歡迎。最後在更改了口感和味道後,才逐漸打開了亞洲其他地區的市場。
雖然方便麵在亞洲各地興起了一股風潮,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卻碰了釘子:由於美國人沒有燒開水的習慣,且使用餐盤作為食品容器,造成方便麵不受當地人的歡迎。為此日清食品發明了一種以聚苯乙烯為容器的杯麵,在1971年9月正式對外發售,這也造就了另一款方便麵食用方法的誕生。
而我國首次接觸方便麵則要追溯到1964年,那時的北京食品總廠使用鴨油製造手工方便麵,但效果並不令人滿意。直到1970年,上海益民食品廠採用高壓蒸面油炸工藝生產油炸方便麵,這也是我國首次標準化生產方便麵的開端。1986年,著名的華豐"三鮮伊面"被正式製造出來,填補了我國方便麵數量生產的不足。
發展至今,方便麵已經從一種較為罕見的特殊食品轉變為了一款適合民眾大量採購食用的平民化食物。各種方便麵品牌層出不窮,如我們熟知的統一、康師傅、今麥郎,日本的日清,韓國的農心、三養、新加坡KOKA、百勝廚,印尼的營多撈麵(Indomie)、泰國的養養(Yum Yum)都是方便麵的優質品牌。
二、各地的方便麵美食
方便麵除了是可以煮熟或衝泡後食用外,在某些地區也會採用其他的烹調方式來食用方便麵。例如在燒烤攤和一些飯店中,方便麵一般會煮熟後加入青菜、香腸、洋蔥等配料,然後用油炒熟後使用,這就是著名的炒方便麵。
而在銷售麻辣燙、麻辣拌的店鋪中,方便麵也是其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食材,與蔬菜、肉類、丸子一起組成一道美味的食物組合。而在港澳地區,人們一般會在茶餐廳吃到用方便麵製成的撈麵和拌麵,有時還會將方便麵弄碎後,做成披薩、小點心等形狀來食用。
有一些高檔的餐廳,一般會在煮熟的方便麵上面加上鹹牛舌、鴨胸肉、咖喱雞肉等,製成一道類似西餐的中式餐飲;而在韓國,著名的部隊鍋中,方便麵是當中最重要的食材,當其他食材全部食用後,方便麵就作為最後填飽肚子的食物。
而在遙遠的非洲,小小的方便麵卻成為了衡量財富的一大標準。由於售價比較昂貴,因此在部分非洲地區吃上一碗方便絕對是身份的象徵,例如2桶紅燒牛肉麵的價格相當於6斤生牛肉的價格!而進口非洲的糧食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當地人念念不忘的方便麵,可見這款平民美食的受歡迎程度。
1996年,來自印尼的營多撈麵首次進入當地市場,並積極宣稱方便麵是老少鹹宜的健康食品。在多種宣傳攻勢的引導下,當地百姓開始逐漸接受這種來自東方的神秘食物,之後就開始一發而不可收拾。當地的年輕人還以炫耀自己吃過方便麵感到自豪,一些著名的泡麵品牌在當地落地生根後,還有了自己的專屬粉絲俱樂部。
由此可見,一份普通的方便麵能夠如此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最關鍵就是它親民的價格,還有其無以言表的美味誘惑。二者的雙重結合,造就了這款平民美食能夠在世界各處大行其道。
三、方便麵到底健康嗎?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聽到"方便麵是垃圾食品"、"吃方便麵有害健康"等言論,而一份方便麵是否是傳聞說的"毒藥一般的美食",還得需要科學地來論證一下。
根據乾燥方法的不同,方便麵麵餅一般由"油炸"和"非油炸"兩種方法來製作。前者一般是用棕櫚油、芝麻油、豬油或混合油脂來製作,而後者是將麵餅放入熱風乾燥機,用80°左右熱風乾燥30分鐘以上形成,因此在含水量和油脂含量上,後者要比前者健康許多。
而在麵餅使用上,面中一般會添加含有磷的面體改良劑,如果過量食用會對腎臟造成負擔,長時間累積對心血管和骨骼也有一定的影響;在調味粉、調味油包的使用上,裡面富含的鹽分、熱量、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要比一般菜餚和食物要低,因此單一長時間食用確實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在烹飪方便麵時不要使用過多的調味包和油料包,在食用時可以搭配一些新鮮蔬菜、豆類和瘦肉,這樣可以彌補營養攝入不足的問題,實現飲食的均衡。如果在晚上食用時,最好不要食用過多,而且飯後最好喝一點牛奶,防止鹽分過多造成臉部浮腫。
總之我們在食用方便麵時,最好購買非油炸麵餅。食用時不要過於單一,最關鍵的是不要長時間、過量地食用,只要注意以上幾點,那麼方便麵也可以變得健康起來,人們關於方便麵的負面消息也能減少許多。
結語
回顧方便麵的歷史,無論從最開始的坎坷誕生,到一度成為無人問津的角色,到現代的風靡全球,這款美味食物都承載著太多的故事,也讓這款平民食物擁有了大量的狂熱粉絲。
參考資料
1.《印尼文化與傳統食物大全》
2.《日本速食麵歷史》
3.《亞洲麵條美食》
4.《方便麵的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