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一直以來都是父母們最為關注的問題,面對孩子出牙時間的不確定,經常會有媽媽問:"我家孩子七八個月了,怎麼還沒長牙?"其實,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同,長牙時間也就不同。
但是長牙後,媽媽們又開始了新的擔憂,出牙期的不適讓寶寶痛苦又難耐,不是總是哭鬧,媽媽看到後無奈又心疼。
寶寶長牙有徵兆,幾大症狀要了解
1. 口水多
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會流口水,但出牙的寶寶口水的量會非常多,這是因為第一顆牙齒的長出,會刺激牙齦神經,使得分泌的唾液增多。過多口水流到寶寶的下巴,會使得寶寶下巴疼痛。
2. 咬手指或者咬東西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寶寶總喜歡咬手或者抓著東西往口裡塞,甚至有的寶寶在吃母乳時咬著媽媽的乳房不放,這可能就是寶寶出牙疼痛了。咀嚼東西會讓他們感到舒適,減輕出牙的疼痛感。
3. 煩躁易哭鬧
乳牙開始冒出牙齦時,疼痛感會加劇,這使得寶寶極度不適,就會煩躁不安、容易哭鬧。
4. 吃不好睡不好
長牙的疼痛會讓寶寶想吃東西,但吞咽後又會發現更加痛苦。所以寶寶出現驟然不吃母乳或奶粉的情況,就說明寶寶長牙了。
寶寶睡眠需要舒適的環境,出牙的疼痛感讓寶寶難以入睡,或者在入睡後會突然醒過來。
5. 發熱腹瀉
有些寶寶在出牙時還伴有發熱腹瀉,這是因為寶寶咬了太多不乾淨的東西,細菌進入體內,喉嚨和胃腸道受到感染,引起了發熱和拉肚子的症狀。
寶寶長牙有五個大階段,一般來說,寶寶大概6個月時,會出第一顆牙,但萌芽的徵兆會提前1-2個月出現,父母如果在這個時期處理的好,寶寶長牙期就沒那麼難以度過了。
巧用小妙招,緩解寶寶出牙期不適
1. 按摩冷敷
寶寶出牙疼痛,父母可以適當地給寶寶的牙齦做一些按摩,緩解不適感。
如果按摩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後,可以採用冷敷,讓寶寶嚼一些清涼的東西或者用冰涼的毛巾敷一下寶寶的牙齦,既能緩解牙齦的疼痛感,還能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2. 巧用奶瓶
奶瓶是寶寶最為熟悉的東西,父母可以在奶瓶中注入水,導致奶瓶後放入冰箱,等水結成冰後讓寶寶咬著,冰涼的咀嚼會讓寶寶感到舒適。
3. 轉移注意力
注意寶寶的注意力,可以讓寶寶忽略長牙的不適感,父母可以陪孩子玩一些遊戲,或者讓他咬磨牙棒,這樣不僅可以防止孩子亂咬東西吸入細菌生病,還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
至於磨牙棒或者牙膠對寶寶牙齒好不好?
崔玉濤醫生表示:寶寶進入長牙期後,需要一些安全的外力來緩解牙齦的不適,乾淨的牙膠對孩子不會造成什麼不良影響。
父母選擇磨牙棒或者牙膠時要注意其材質是否安全合格,配件是否牢固不易斷。
這款牙膠單從外表上看,造型可愛,顏色鮮豔,就足夠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放棄咬手手。
而且它的材質上乘,選用了德國瓦克奶嘴矽膠,通過國際GSG認證,不僅安全有保障,還能進行180度高溫消毒,此外,這款牙膠採用一體成型的全矽膠設計,完全不能擔心被寶寶咬斷或者脫落,媽媽清洗也方便。
這款牙膠被眾多寶媽稱讚的是它的獨特設計,柔軟Q彈的舒適度成功保護了寶寶的牙床,不同角度啃咬緩解了寶寶出牙期的不適。
手柄與頭部的完美結合讓媽媽完全不用擔心寶寶握不住的情況。
現在購買還贈送防掉鏈,夾在寶寶衣服上,可防止牙膠掉落到地上而弄髒。
家裡有三個月以上的寶寶,一定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