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 化解長達4年的借款合同糾紛

2020-09-17 濟南市天橋區檢察院

近日,經山西省檢察院、長治市檢察院和沁源縣人民法院協調,在山西省檢察院的主導下,沁源縣韓洪鄉某煤礦與沁源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一案終於達成和解。該案的成功調解是檢察機關運用法律智慧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實現了「三個效果」有機統一的成功案例。


定紛止爭 多方努力化幹戈

長治市沁源縣韓洪鄉某煤礦因經營原因於4年前向沁源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借款438萬元。沁源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起訴要求該煤礦償還借款本金438萬元及借款利息1000餘萬元,共計人民幣1500餘萬元。一審法院判決被告沁源縣韓洪鄉某煤礦償還原告沁源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借款本金438萬元,並以438萬元為本金償還利息114餘萬元,兩項共計552餘萬元。然而原被告雙方均不服一審民事判決,遂提起上訴。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該煤礦認為自己權益受到侵害,遂向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請再審,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再審申請。為維護自己合法權益,該煤礦向長治市檢察院提出監督申請。

長治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受理該案後,隨即開展調查。原審訴訟雙方存在借貸438萬元本金未還的事實,但本案申請人韓洪鄉該煤礦有新證據證明曾按月歸還貸款方沁源縣韓洪農村信用合作社438萬元貸款的部分利息。依照法律,長治市檢察院檢察委員會研究決定,向該案二審法院發出檢察建議書並提請省檢察院向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由於該案此前已經過一審、二審、再審等多個訴訟環節,矛盾雙方關係陷入僵局,對話溝通困難。長治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受理該案後,積極啟動案件調解,充分發揮連接省檢察院、法院與當事人的橋梁作用,積極配合省檢察院,主動協調雙方當事人利益訴求,促成本案調解結案。

在檢察機關的努力和原被告雙方的配合下,多方不斷商定和解方案,最終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成功化解了一起長達4年的糾紛。最終被執行人韓洪鄉某煤礦從沁源縣財政局對其關閉煤礦採礦權價款和煤礦補償款505萬元中拿出一半支付申請執行人沁源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剩餘部分由被執行人領取。同時,被執行人承諾剩餘款項在5年內全部履行完畢。


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是關鍵

在案件的辦理過程中,長治市檢察院在抓好抗訴工作的同時,努力做好和解及息訴工作,注重化解矛盾,消除積怨,把最高檢雙贏多贏共贏的理念落實到民事檢察工作中,用高質量的辦案活動贏得了矛盾雙方的尊重和信任,達到案結事了的目的。長治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的幹警們與雙方當事人一起想辦法、找對策,使其真正感受到檢察監督最終是為了幫助解決問題,有效建立了監督者與被監督者良性、互動、積極的工作關係,不僅為案件的成功辦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有效提升了檢察機關的司法公信力。

「想要實現這一既定目標,必須要有足夠的法律智慧和暢通的溝通機制。這起案件的辦理為我們今後案件的辦理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就是要把雙贏多贏共贏的理念貫穿於辦案的全過程,採取人民群眾樂於接受的方式,和平地協商化解法律爭議,在實現化解矛盾的同時又減少了當事人奔波的訴累,節約了司法資源,更好地成為促進社會穩定的助推器,具有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意義。」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依法辦案中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理念決定方向。理念轉變到位,法律監督就會有新思路、新方法、新局面,就能更好地保障法律統一正確實施。近年來,長治市檢察院民事檢察工作始終堅持把「雙贏多贏共贏」的理念貫穿於工作的全過程。從長治市檢察機關今年上半年的辦案數據來看,全市檢察機關針對民事行政執行活動監督的案件,檢察機關發出的檢察建議書佔案件審結數的76.0%,法院採納率達89.47%。

「在新時期檢察工作的創新發展中,民事檢察工作被賦予了更多的職責,也被給予了更高的期待。無論是在保障服務民營企業中,還是在調節化解社會矛盾中,民事檢察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沁源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一案的成功調解恰恰說明了這一點,民事檢察工作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更近,作用更加突顯,人民群眾的要求更嚴格。」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山西檢察、長治檢察

相關焦點

  • 雙贏多贏共贏,為「中國之治」添彩
    在具體辦案過程中,要注重「四大檢察」協同發力,綜合用好各項法律監督措施,取得雙贏多贏共贏的法律監督效果。  多溝通、勤協作,是檢察機關與偵查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時提高案件質效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檢察機關在案件前期就提前介入,從證據收集到起訴的過程中,我們有需要就馬上電話聯繫檢察院,都會直接派人過來,對我們疑難證據收集非常有幫助。」
  • 【法學匯】法律監督新理念:雙贏多贏共贏
    ,各級檢察機關應當按照「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總體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檢察自覺,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積極推動雙贏多贏共贏監督理念的貫徹落實。法律監督理念直接影響到法律監督工作的開展,直接關係到法律監督效果的好壞。關於法律監督理念,近年來有多種表述,諸如雙贏多贏共贏,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等等。雙贏多贏共贏是一個具有目標引領性和效果評價性的理念,也是最高檢新一屆黨組提出的法律監督新理念。    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 北京海澱檢方打造民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記者7月24日從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近年來,通過依法辦案、釋法說理及檢察和解等工作,海澱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將精準監督與和解息訴相結合,2017年以來,共成功化解民事糾紛250餘件。 據悉,工作中,海澱檢方將踐行「楓橋經驗」貫穿辦案全過程,明確了化解案件矛盾糾紛是檢察機關履行民事檢察職能的必然要求,在案件辦理的各個環節加強矛盾化解工作,通過民事檢察工作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或者緩和雙方的對抗。在監督條件不成熟或是促成和解取得效果更佳的情況下,大力提倡檢察和解工作,以實現雙贏多贏共贏作為案件辦理的效果追求。
  • 鎮賚法院:訴前調解顯成效,借款糾紛速化解
    近日,鎮賚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迅速調解了一起涉案金額達50餘萬元的借款合同糾紛案件。案情介紹:因生產流動資金不足,李某、劉某先後向李某某、侯某借款50餘萬元並與其籤訂了借款合同。借款到期後,李某某、侯某多次索要,但因資金問題李某、劉某沒有償還,於是李某某、侯某擬向鎮賚法院起訴,要求李某、劉某償還借款50餘萬元。窗口接待人員在徵得李某某、侯某同意後,將此案導入訴前調解。訴前調解員充分了解了案件具體情況以及雙方爭議的焦點,按照訴前調解流程,說理釋法,求同存異,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 武昌區法院院長將做客長報「周二之約」,幫你有效化解借款合同糾紛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24日訊 10月27日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長江日報報業集團邀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曉華做客「周二之約」直播間,幫你有效化解借款合同糾紛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借款合同糾紛增長迅速。
  • 妥處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為更好地化解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切實維護好轄區金融安全穩定,全面落實「六穩」、「六保」工作任務,全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10月13日下午,羅山法院組織召開優化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審判執行工作座談會。立案庭、民二庭、執行局相關負責同志結合審判執行工作實際,對審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更好化解金融借款合同糾紛進行了簡要發言。
  • 借款租賃起糾紛,律師調解化幹戈
    近日,深州市冀和律師事務所在經過長達兩個月的艱苦調解工作後,成功化解、平息了一起因借貸與租賃欲對薄公堂的糾紛,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籤署了解決借款、租賃、違約、還款、續租等一系列問題的一攬子協議。2016年7月,深州市某新建商廈開業在即,在招商過程中,與深州市某孕嬰用品公司籤訂商廈場地租賃合同,孕嬰公司租賃商廈三樓用於經營兒童樂園,商廈借予孕嬰公司30萬元,用於購買經營需要的設備及器材,雙方籤訂了借款協議。
  • 避免「你輸我贏」 實現互利雙贏
    作為職工的「娘家」,近年來,吉林省總邊探索邊實踐,不斷推動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在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吉林省總不斷完善工作方法,尋找推動勞動關係雙方實現互利共贏的最佳途徑。 試點創新,勞動爭議按下化解快捷鍵 吉林省作為老工業基地,勞動爭議比較多發,用傳統的單一方法很難有效化解。
  • 中級人民法院首例全流程網上司法確認成功化解億元合同糾紛案件
    12月2日,東營中院受理了一起企業間借款合同糾紛案件,被告公司因經營困難,無力償還銀行貸款,自2015年以來,多次向原告公司借款金額高達1.09億多元,原告公司在多次求償未果的情況下向法院提起訴訟。立案法官了解到,該案債權債務關係明確,雙方當事人均在同一工業園區,均希望儘快解決糾紛,且有進一步合作的可能。考慮到被告公司經營困難的實際,為有效降低化解糾紛成本,節約案件辦理時間,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立案法官積極與東營市人民調解中心溝通,收到案件當天即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將該案委派市調解中心調解。
  • 如何避免借款合同糾紛
    如今圍繞借款合同而產生的糾紛越來越大,這也讓不少出借人與借款人感到頭疼。究竟實踐中該如何避免借款合同糾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同時也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問題。接下來王超律師為您詳細介紹相關信息,歡迎大家的閱讀!  借款合同糾紛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即一般借款合同糾紛、(金融機構)同業拆借合同糾紛、企業之間借貸糾紛以及民間借貸糾紛。
  • 借款合同糾紛具體需要什麼證據,借款合同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借貸雙方書面籤訂借款合同,能夠為日後的債務糾紛,證明債務關係的真實性。若借貸雙方發生糾紛,可以到法院起訴。那麼借款合同糾紛具體需要什麼證據,借款合同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網友諮詢:  借款合同糾紛具體需要什麼證據,借款合同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 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立案條件
    因此接下來將由郝江律師為您介紹關於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立案條件的相關方面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相應的問題。  一、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立案條件  合同糾紛起訴的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條件包括原告與合同糾紛有利害有關係、有明確的被告等。
  • 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裝飾裝修合同糾紛……這些案件即將庭審直播!
    月17日至25日進行庭審直播,案由是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和、裝飾裝修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工傷保險待遇糾紛、買賣合同糾紛和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個人購房抵押借款合同》,2017年4月12日,原告與被告何某、李某籤訂了《個人購房抵押借款合同》,約定:被告何某向原告申請借款人民幣35萬元用於購買住房,借款期限為30年。為保證原告債權的順利實現,被告何某、李某以其名下位於佛山市高明區楊和鎮楊西大道133號XXX房為本案借款提供抵押擔保,擔保的範圍為借款本息(含罰息) 、違約金、律師費、評估費以及原告為實現債權的全部費用。
  • 高效化解12起金融借款糾紛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9月10日,利川市法院毛壩法庭高效審結12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其中,利川市法院受理某銀行起訴的12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後,經調查該批案件涉案標的額為30000元到50000元不等的小額糾紛,均有雙方借款憑證以及逾期貸款催收通知書為證據,權利義務關係清楚,爭議不大。
  • 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嚴重嗎
    ,這樣的話,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嚴重嗎?遇到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該怎麼處理呢?接下來,由王奇兵律師為大家帶來相關信息以供參考。   一、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嚴重嗎  要根據行為性質才能判斷,可能是民事糾紛,也可能涉及刑事責任。  1、民事上:可以形成債權債務的民事法律責任。
  • 借款合同糾紛時長几年
    那麼借款合同糾紛時長几年?接下來蔣冰律師為大家進行解答:一、借款合同糾紛時長几年(《民法總則》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 900萬合同糾紛 法官以「和」化解
    近日,千山法院成功執結了鞍山某銀行與海城市某房屋開發公司借款合同糾紛一案 法官積極研究雙贏的解決方案 接收44套房屋後,申請執行的銀行又向法院提出其接收房屋後續的處理困難,雖以物抵債後續處理問題不屬於法院管轄範圍,但執行幹警本著善意執行理念及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為企業提供優質司法服務的原則,綜合考慮到銀行與被執行人先前的良好合作關係,建設性地提出當事雙方可以就抵債後的房屋開展後續代售合作
  • 江蘇深入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金融審判引導資本「脫虛向實」黨的十九大以來,江蘇各級法院忠實履行金融審判職責,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促發展、防風險、助改革,從維護金融安全、健全金融法治、推動實體經濟發展高度,充分認識金融審判重要性。「江蘇高院多維度健全金融審判機制,深入推進了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很多地方金融審判法庭與當地人民銀行都建立了很好的合作機制,在金融審判專家諮詢制、金融專家陪審制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