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微信公眾號聯合全國各大名師,舉行高三地理寒假專業培訓班開始招生了!詳詢後臺客服!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的視頻號
地球上
火山到處可見
泥火山卻很少見
在中國這塊大地上
目前只在新疆和臺灣發現有泥火山
可謂我國的自然瑰寶
這種火山
雖有「火山」之名
卻無「火山」之實
是一種奇特的自然景觀
攝影/Wolfgang Kaehler/c
泥火山不噴火,也沒有火山噴發時呈現的熾熱和高溫。從地質意義上講,泥火山不屬於火山的範疇。
泥火山形成的條件必須有特定的地質背景:除了泥質地層和斷層構造外,還需要具備地下水層和沼氣類氣體形成的條件。泥漿充填在噴出口(泥火山的「火山口」)中形成泥塘,向外溢出形成火山口壁和火山錐。
攝影/沈久泉
泥火山的成因,目前學術界存在爭論,但大體上可分兩大類型。
一種是與沉積作用有關的,即在地下存在著厚層塑性富含有機質的沉積物,蘊藏著大量水和碳氫氣體。它們具有很大壓力,一旦遇到地殼運動出現裂隙,那些處在高壓下的水和氣體就要膨脹上升,帶著周圍的泥土巖屑噴出地表,伴隨著噴氣(包含水蒸氣)、噴泥,有時還要噴火(甲烷等氣體在高溫下自燃)而形成泥火山。這類泥火山多形成在油氣藏發育地區,因此,也曾有人將泥火山稱為「氣油火山」。全球大部分泥火山屬於這種成因,有半數以上的泥火山分布在裏海周邊的油田區。從某種意義上說,泥火山是尋找油氣藏的一個標誌。
另一種泥火山的形成與火山活動有關。由於火山活動會產生大量的水和氣體,因此這類泥火山往往噴溢出的水氣較多,而泥漿很少,這種類型的泥火山一般分布在火山活動帶上。
泥火山噴出的泥漿中含有氣體,主要是沼氣,釋放時會在泥漿的表面形成許多氣泡,點燃(有時也能自燃)這些氣泡會生成火焰,這就是頗為有名的「水火同源」奇觀。
不過,為了保護環境和自然景觀,景區管理部門禁止人們用火,也不允許損壞泥火山的自然形態。於是,大名鼎鼎的「水火同源」奇觀便再難得一見了。
「泥火山」指泥漿和氣體同時噴出地面堆積而成的錐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端部常有凹陷,並由此間斷地噴出泥漿與氣體。在新疆北天山分布著眾多「泥火山」,噴發出的粘稠泥漿溫度比當地氣溫低,略帶油氣味,不時爆裂出幾個氣泡。左圖為新疆北天山「泥火山」分布圖,右圖為「泥火山」景觀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3.新疆北天山「泥火山」眾多的原因是
A.位於板塊交界處 B.冰川侵蝕強烈
C.背斜和斷裂構造發育 D.流水侵蝕強烈
4.獨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質過程為
A.冰川侵蝕——巖層外露——巖層斷裂——泥漿噴出——冰川堆積
B.地殼擠壓——地層凹陷——巖層斷裂——泥漿噴出——流水堆積
C.地殼抬升——巖層斷裂——地層隆起——泥漿噴出——冰川堆積
D.地殼擠壓——地層隆起——巖層斷裂——泥漿噴出——流水堆積
答案:3.C 4.D
泥火山是地下深處高壓泥漿和氣體通過巖石裂隙運移到地表而形成的錐狀堆積體。左圖是泥火山示意圖,右圖是全球泥火山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5.全球泥火山主要分布在
A. 板塊內部活躍地區
B. 板塊內部穩定地區
C. 板塊生長邊界附近
D. 板塊消亡邊界附近
6.在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中,泥火山噴發物質在地球表層可轉化為
A. 噴出巖 B. 侵入巖
C. 沉積巖 D. 變質巖
答案:5.D 6.C
臺灣南部的「月世界」,又名惡地形,指的是一種地表崎嶇的地貌景觀。因地質疏鬆,透水性又低,因此遇雨水就變得十分軟滑,順坡向下流動,植物生長相當困難,地表有如月球般荒涼貧瘠。其中的「泥火山」,噴發出粘稠的泥漿,泥漿溫度比當地氣溫低,靜靜外淌,不時爆裂出幾個氣泡。點燃這些氣泡能生成火焰,出現「水火同源」的奇觀。讀圖回答7-8題。
7.「月世界」地貌景觀的形成原因是
A.變質作用——地殼抬升
B.風力堆積——流水侵蝕
C.板塊張裂——巖漿活動
D.地殼抬升——流水侵蝕
8.泥火山發育的地質構造及其「噴發」的主要能量來源分別是
A.背斜——斷層地球內能
B.向斜——斷層地球內能
C.背斜——斷層太陽輻射
D.向斜——斷層太陽輻射
克拉瑪依市位於準噶爾盆地西緣,這裡的地貌多以戈壁為主。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南部的獨山中分布有絢麗的紅層地貌,由於山中有多座泥火山口,所以又被稱為泥火山。從2019年11月底開始,泥火山上便不斷有新的石油湧出地表,石油湧泉在紅層地貌的懷抱中,或是湧動成泉,或是匯聚成沼,成為了獨特的地質景觀。下左圖為重重紅層地貌包圍的窪地中的一處石油湧泉,右圖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 構成左圖中紅層地貌的巖石類型對應右圖中的( )
A. 甲 B.乙 C.丙 D.丁
10. 合理利用石油湧泉措施是( )
A.利用泥火山資源開發火山泥面膜等產品
B.大規模開採石油資源
C.禁止開發,保護脆弱生態環境
D.保護地質景觀,合理進行旅遊開發
答案:9. D 10. D
END
本微信號試題電子版及答案掃描二維碼加入知識星球或小紅圈即可
海寧中學地理組(知識星球)
海寧中學地理組(小紅圈)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中學地理研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微信:591921299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QQ群:4555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