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在朋友圈裡圍觀了一場「惡戰」。
起因是,好友米娜po了一張精修+濾鏡的自拍圖,微信好友紛紛點讚,留言誇她越來越好看。
可總有那麼幾個,拒絕看氣氛的人,評論道:
「P過頭了吧?」
「你也太照騙一點了!」
「難道就我一個人覺得很假嗎?」
關鍵是,這幾個人平常玩得都不是很好,所以話裡的意思不像是調侃,更多的是種惡意。
暴脾氣的米娜,直接在評論區開麥懟人,對方爭不過,畢竟這年頭,誰自拍沒開個濾鏡美顏。
結果對方就來一句:「你們做人都太假惺惺,聽不得真話?」
當時我就很想回:「是,就你一個很真,那你不就好棒棒。」
確實,現實中的米娜有點小胖,沒有照片裡那般精緻,點讚的一伙人也都知道,照片有美顏加持的力量。
大家只是對當下覺得美的事物,說出好看,對他人精心展示的作品給予肯定。
即便有些人覺得這是謊言,也好過用所謂真話中傷他人。
說白了,善意的圓場,適當的讚賞,不隨便直率,是成年人的分寸感。
那種不管不顧他人感受,張嘴就是嘲諷腔,不是活得純粹,而是自私。
假設你非要照片講真實,那你拍照時,自己怎麼不開iPhone前置攝像頭?
其實謊言不是黑,也不是白,它是灰,處於人性模糊地帶,如何處理這個地帶,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就像《沒有人不說謊》書中提到:
「沒有人可以不說謊,說謊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是高智商的表現,沒有謊言就沒有這個交際的世界。」
02
《奇葩說》裡,何炅說:「我討厭說謊的人。」
蔡康永反問:「只要你愛吃的東西,媽媽就會說她不愛吃,其實她在說謊,那你討厭她嗎?」
一向能言善辯的何炅,突然間就說不出話了。
從小到大,父母像這樣的謊言還有很多,卻無法令人討厭起來,因為我們都知道的,父母說謊的理由是愛,怎還敢責怪!
講個讀者的故事吧,他是男生,喜歡的人也是男生,他是社會定義的gay。
當他意識到自己性取向,和其他男生不同時,有過深深的焦慮。
他是父母老來得子,等他成年後,父母都已跨入老年,他不能也不敢和父母出櫃,生怕把傳統保守的倆老氣出病來。
所以到適婚年齡,沒等父母催,他就和社交群裡的女同性戀,約法三章後形婚了。
這種形婚,也叫互助婚姻,彼此只是名義上的夫妻身份,實際更像是同性別的戰友,沒有實質內容,更不會要孩子。
當家族裡的人催促他們要孩子,他會用各種理由推脫,唯一的擔憂,就是父母這邊不好交差。
令他奇怪的是,反倒是爸媽很平靜,甚至幫腔說過「孩子的事,他們自己定就好」。
所以他一直心安理得拖著,直到父親突發中風住院,醫生說父親不行了。
他站在病床邊,看著已經說不出話的父親,哭得像個孩子,他覺得自己沒有盡到孝道,沒能讓父母享受到兒孫之福。
一旁的母親沒有安慰他,只是緩緩道出一個秘密:
「我們都知道的,你和苗苗(名義上的老婆)不是真夫妻。
我當年高齡拼死生下你,就沒想約束你的人生,我們都老了快走了,這輩子,你自己過得好就行。」
聽完他又哭成一個淚人。
這些年,父母不揭穿,是不想讓他在家族中難過,對他們心懷愧疚,畢竟社會對「同性戀」群體的包容度,實在太低。
況且形婚這個選擇,是他自己決定的,既然兒子不想攤牌,做父母的就騙他,裝不知道。
這裡的謊言,是父母給成年孩子,留下的最後體面。
「兒啊,家裡錢夠用,留著自己花就好。」
「都挺好,家裡一切都挺好,別擔心」
「我和你爸身體都很好,別牽掛家裡,好好工作。」
……
一個個父母善意的謊言,做孩子的,真的都聽懂了嗎?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時候,人是很難在「只說真話」的現實中前進,因為真相不全是美好,可能是尷尬難堪,傷心難過,可能會激化矛盾,引起衝突,甚至是鬥爭。
適當適時的謊言,是緩和彼此關係的一種手段。
如果說,「誠實」的標尺是主觀,那「說謊」則需要客觀事實加以辨別。
說謊不全是不好,善意的謊言,也是一種深沉的愛。
03
巴託羅繆在《說謊手冊》裡寫到:
「說謊是上帝賦予人的能力,它使人有別於其他動物。」
想來確實如此,比起動物的橫衝直撞,人類相對聰明許多。
雖然在某些情況下,謊言是一種令人傷身傷心的欺騙。
但實際上,生活的順暢和婚姻的幸福,離不開「自欺欺人」的幻想。
在男人眼裡,女人好像都是不講理的生物,明明說的是實話,為什麼她們還得生氣?
在女人眼裡,戀愛中的完美男人,怎麼走進婚姻後,發現處處都是毛病,越發令人無法忍受?
根本原因,是男女待人處世的思維不同。
男人覺得,實話實說是種誠懇,卻忘了顧慮對方的內心感受。
好比女生費盡心思,做了一桌不太好吃的飯菜,被男人直言不諱批評;
好比女生十月懷胎,身材終究走樣,被男人不留情面地吐槽;
好比女生買了件新衣,試穿上身,被男人心直口快說難看。
女人覺得,嫌棄也是種誠實,褪去熱戀的粉紅光環,面對男人真實一面,自然該說就得說。
於是呢,一直用放大鏡放大男人糟蹋的一面,把對方數落得一無是處,忽略男人原本的美好。
其實吧,無論男女,只要學會運用謊言,萬事OK。
你看,男人用謊言,去哄女人開心,女人用謊言,填補對男人的認知偏差。
類比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只有你欺騙自己,認定伴侶的優秀,給予對方好臉色好態度,對方才會感知並積極反饋,彼此潛移默化改變自己,共同成就美好婚姻。
不得不說,婚姻裡,如果掌握不到說謊的時機,意識到謊言的必要性,那夫妻之間的關係,就真的好不到哪裡去。
所謂愛情,就是一個人相信了,另一個人的所有謊言。
這裡的謊言,當然指的是善意的,唯有如此,才可以彌補彼此間思維方式的不同,增進彼此間的感情。
04
馬可·奧勒留曾說過:「思想決定生活是否幸福。」
美麗的謊言,是對思想的助攻,輔助每個人在社會更好的生存下去,獲取幸福生活。
生活如此,婚姻更是如此。
凡是處於愛護和維護夫妻關係的謊言,沒有欺瞞傷害的謊言,往往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美妙之處。
不過必須強調一點的是,文章不是強迫人要去說謊,而是希望所有人對「謊言」有個中立的辨識。
不能成為一個毫無責任感的騙子,也不要成為用直率負人的薄情者。
孰是孰非,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世界上只有孩子和傻瓜不會說謊。」
祝好哦。
【今日互動】
「善意的謊言」,究竟該不該說?
註: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