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3歲小女孩的「吃播」新聞
讓人看了特別揪心
「2歲半50斤」
「3歲已經超過60斤」
「70斤」
「馬上突破100斤」
……
近日,一則「3歲女童被爸媽餵到70斤當吃播」的新聞燃爆全網,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憤怒。「無良父母」「虐待孩子」「把孩子當賺錢工具」「孩子是領養的」……大家對女童父母的討伐聲源源不斷。
在傳統觀念裡,大胖兒子、大胖閨女都是讚美的稱呼。孩子胖嘟嘟的就是福氣,連中國的年畫題材中也有很多白白胖胖的孩子,看起來確實十分可愛。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胖一點是孩子長得好、長得壯、健康的表現,但其實孩子胖不等於健康,孩子養得好是一回事,養得胖卻是另一回事……
美國臨床醫學專家、責任醫師委員會的創始人及主席--尼爾·伯納德說過:要想讓孩子擁有一生的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在他們小的時候,讓他們吃得健康,同時還要幫他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如果兒童從小學習健康飲食,就會保持這種好習慣,長大後就能好好照顧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家庭。
兒童時期的生長發育對日後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如何保證孩子吃得營養、安全、健康,每個家長都關注。那麼,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守護孩子的身體健康呢?建議家長們首先要做到以下四點:
1、不將飲料、零食作為獎勵
很多家長會把飲料、零食等作為孩子考試成績高的獎勵,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是獎勵,反而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當孩子下次再需要獎勵時,不妨換一種更加健康的獎勵方式!
2.用鮮榨果汁代替「含糖飲料」
雖然鮮榨果汁的含糖量也不低,但相比於軟飲料來說,鮮榨果汁相對健康、安全一些。
因此,當孩子非常想喝飲料時,不妨用現榨果蔬汁代替市面上的軟飲料,儘可能地降低「含糖飲料」的副作用。
3、堅持帶孩子鍛鍊身體
除了飲食上要控制之外,日常的鍛鍊也必不可少。
作為家長,應當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建立起按時運動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抵抗力,使身體素質變得更好!
4、均衡飲食、少食多餐,吃肉也要吃蔬菜
孩子的飲食習慣很少是天生的,多半取決於後天。如果告訴孩子某樣食物既營養又美味,而自己每回都躲得遠遠的,反而會讓孩子對它更加反感,從而引起孩子的偏食。因此,父母在設法讓孩子多吃蔬菜的時候,自己也要做好榜樣。
在家裡,家長也應該注意,不要看到孩子喜歡吃什麼就無限量地讓孩子吃,以免把孩子的胃撐大了,這樣會使孩子吃得更多。一般兩頓飯的間隔可以讓孩子吃些水果,免得到了吃飯時,孩子由於飢餓吃得過多。
2至17歲孩童飲食健康指導
今年夏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營養學會共同編制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根據年齡段,給出了不同年齡孩子的飲食健康指導。讓我們一起來看下:
2—5歲學齡前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
這一階段三頓豐富的正餐與兩次適量的加餐是學齡前兒童獲得全面營養的保障。如果需要添加零食,應該少量,且要選擇健康零食。因此,針對2-5歲學齡前兒童的核心推薦包括:
❶ 吃好正餐,適量加餐,少量零食;
❷ 零食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❸ 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❹ 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❺ 零食應新鮮、多樣、易消化、營養衛生;
❻ 安靜進食零食,謹防嗆堵;
❼ 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6—12歲學齡兒童飲食為過渡模式
6-12歲學齡兒童飲食模式逐漸從學齡前期的三頓正餐、兩次加餐向相對固定的一日三餐過渡,正餐食物攝入量有所增加,但由於飲食間隔時間較長,容易產生飢餓感,且由於學齡前飲食習慣的延續,容易產生零食消費需求。因此,針對6-12歲學齡兒童的核心推薦包括:
❶ 正餐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❷ 課間適量加餐,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❸ 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❹ 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不喝含酒精、含咖啡因飲料;
❺ 零食新鮮、營養衛生;
❻ 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13—17歲青少年時期發育階段
13-17歲青少年正經歷著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青春期發育階段。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量大,對食物選擇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更強,容易產生衝動性食物消費,甚至對某些零食產生依賴。因此,針對13-17歲青少年的核心推薦包括:
❶ 吃好三餐,避免零食替代;
❷ 學習營養知識,合理選擇零食,優選水果、奶類 和 堅果;
❸ 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及煙燻油炸零食;
❹ 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不飲酒;
❺ 零食新鮮、營養衛生;
❻ 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飲食健康,孩子才有可能健康
家長不妨對照著指南
好好調整下家裡尤其是孩子的飲食結構
對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說「不」
一起迎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吧!
*文章來源:南京營養師聯盟
*聲明:本文為轉載內容,僅為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