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溺愛當疼愛!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2020-09-15 珍乳網

最近網上3歲小女孩的「吃播」新聞

讓人看了特別揪心

「2歲半50斤」

「3歲已經超過60斤」

「70斤」

「馬上突破100斤」

……

近日,一則「3歲女童被爸媽餵到70斤當吃播」的新聞燃爆全網,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憤怒。「無良父母」「虐待孩子」「把孩子當賺錢工具」「孩子是領養的」……大家對女童父母的討伐聲源源不斷。

在傳統觀念裡,大胖兒子、大胖閨女都是讚美的稱呼。孩子胖嘟嘟的就是福氣,連中國的年畫題材中也有很多白白胖胖的孩子,看起來確實十分可愛。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胖一點是孩子長得好、長得壯、健康的表現,但其實孩子胖不等於健康,孩子養得好是一回事,養得胖卻是另一回事……

美國臨床醫學專家、責任醫師委員會的創始人及主席--尼爾·伯納德說過:要想讓孩子擁有一生的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在他們小的時候,讓他們吃得健康,同時還要幫他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如果兒童從小學習健康飲食,就會保持這種好習慣,長大後就能好好照顧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家庭。

兒童時期的生長發育對日後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如何保證孩子吃得營養、安全、健康,每個家長都關注。那麼,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守護孩子的身體健康呢?建議家長們首先要做到以下四點:

1、不將飲料、零食作為獎勵

很多家長會把飲料、零食等作為孩子考試成績高的獎勵,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是獎勵,反而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當孩子下次再需要獎勵時,不妨換一種更加健康的獎勵方式!


2.用鮮榨果汁代替「含糖飲料」

雖然鮮榨果汁的含糖量也不低,但相比於軟飲料來說,鮮榨果汁相對健康、安全一些。

因此,當孩子非常想喝飲料時,不妨用現榨果蔬汁代替市面上的軟飲料,儘可能地降低「含糖飲料」的副作用。


3、堅持帶孩子鍛鍊身體

除了飲食上要控制之外,日常的鍛鍊也必不可少。

作為家長,應當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建立起按時運動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抵抗力,使身體素質變得更好!


4、均衡飲食、少食多餐,吃肉也要吃蔬菜

孩子的飲食習慣很少是天生的,多半取決於後天。如果告訴孩子某樣食物既營養又美味,而自己每回都躲得遠遠的,反而會讓孩子對它更加反感,從而引起孩子的偏食。因此,父母在設法讓孩子多吃蔬菜的時候,自己也要做好榜樣。

在家裡,家長也應該注意,不要看到孩子喜歡吃什麼就無限量地讓孩子吃,以免把孩子的胃撐大了,這樣會使孩子吃得更多。一般兩頓飯的間隔可以讓孩子吃些水果,免得到了吃飯時,孩子由於飢餓吃得過多。


2至17歲孩童飲食健康指導

今年夏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營養學會共同編制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根據年齡段,給出了不同年齡孩子的飲食健康指導。讓我們一起來看下:

2—5歲學齡前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


這一階段三頓豐富的正餐與兩次適量的加餐是學齡前兒童獲得全面營養的保障。如果需要添加零食,應該少量,且要選擇健康零食。因此,針對2-5歲學齡前兒童的核心推薦包括:


❶ 吃好正餐,適量加餐,少量零食;

❷ 零食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❸ 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❹ 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❺ 零食應新鮮、多樣、易消化、營養衛生;

❻ 安靜進食零食,謹防嗆堵;

❼ 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6—12歲學齡兒童飲食為過渡模式


6-12歲學齡兒童飲食模式逐漸從學齡前期的三頓正餐、兩次加餐向相對固定的一日三餐過渡,正餐食物攝入量有所增加,但由於飲食間隔時間較長,容易產生飢餓感,且由於學齡前飲食習慣的延續,容易產生零食消費需求。因此,針對6-12歲學齡兒童的核心推薦包括:

❶ 正餐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❷ 課間適量加餐,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❸ 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❹ 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不喝含酒精、含咖啡因飲料;

❺ 零食新鮮、營養衛生;

❻ 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13—17歲青少年時期發育階段

13-17歲青少年正經歷著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青春期發育階段。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量大,對食物選擇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更強,容易產生衝動性食物消費,甚至對某些零食產生依賴。因此,針對13-17歲青少年的核心推薦包括:


❶ 吃好三餐,避免零食替代;

❷ 學習營養知識,合理選擇零食,優選水果、奶類 和 堅果;

❸ 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及煙燻油炸零食;

❹ 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不飲酒;

❺ 零食新鮮、營養衛生;

❻ 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飲食健康,孩子才有可能健康

家長不妨對照著指南

好好調整下家裡尤其是孩子的飲食結構

對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說「不」

一起迎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吧!

*文章來源:南京營養師聯盟

*聲明:本文為轉載內容,僅為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別把溺愛孩子當成疼愛孩子(⑉°з°)-♡
    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條件的提高,為了保證生活上的品質,很多家庭一般都會選擇只要一個孩子。然而這一個孩子就成了家裡的重點保護對象,生怕磕著了,碰著了,恨不得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裡怕摔了,尤其隔代親,更過分了,不管孩子提出多分的要求,做出多過分的事,在老人眼裡,他還是個孩子應該的。
  • 讓孩子學會自立很重要,你所謂的疼愛,可能都是溺愛
    自立的孩子在生活當中處處都能夠看到意想不到的風景,而且對生活充滿了希望,所以自立的孩子讓父母少操心,而且在生活當中更能夠找到自己的方向,但是想要讓孩子學會自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候你的孩子明明已經非常自立了,但是你的疼愛卻讓孩子充滿了負擔,所以你的疼愛可能對孩子而言就是一種傷害。因為有時候你所謂的疼愛對於孩子就是溺愛,所以希望大家在教育孩子時,不要過分的去溺愛他。
  • 一個私立學校老師的感想:別讓溺愛毀了孩子
    面對的對象是一群個性鮮明,來自各個不同家庭環境下的孩子,經歷了一個放縱的暑假,孩子們的心還處於懶散的狀態,習慣需要一點點培養,七年級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某些學生不僅個人習慣差,更不會主動學習,於是一直在高度緊繃的狀態下工作,一點點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學習這個馬拉松賽跑的過程中不做淘汰者。
  • 這樣的行為不是「愛」孩子,溺愛只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親們把他們的孩子銘刻在基因裡,這是自然生長的法則,也是人類的天性。但是過猶不及,給孩子太多的愛反而會傷害孩子的一生。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愛自己的孩子有什麼錯呢?」愛是沒有錯的,錯在哪裡?月滿則虧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愛情也是如此。要以理性的方式去愛孩子,所謂愛子,就是要有遠見,要有長遠的眼光。
  •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這種禮物會是「毀娃神器」,父母別再給了
    對於趙先生的這種觀點,妻子卻不大認同,她認為家長送給孩子的這種「禮物」,最終會成為「毀娃神器」,為了孩子好還是別再給了。因為無條件、無限度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成了溺愛孩子。一旦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演變成為溺愛,這份過於沉重的「禮物」只會讓孩子形成萬事依賴父母的習慣。
  • 溺愛孩子不僅會害了自己更會毀了孩子,父母要了解的溺愛形式
    這樣的孩子,我是真的迫不及待想給他一巴掌。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養育出了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孩子成這樣,與父母是逃脫不了干係的。中國式的父母只會一味地付出、溺愛,這種溺愛甚至可能會毀了孩子。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溺愛雖然是一種偉大的情感,卻會使子女再到毀滅。」
  • 這個「毒包子」毀了多少娃?過度的溺愛,會給孩子留下永久的傷痛
    這個「毒包子」毀了多少娃?過度的溺愛,會給孩子留下永久的傷痛案例小王是一位餐廳的廚師,也是一位7歲孩子的爸爸,每天早上都會送兒子去上學,經過學校門口的早點鋪總是會給兒子買早點。其實像剛剛那種情況,其實很多家庭都存在,現代社會大多數家庭都是獨身子女,孩子一向是想要什麼就給什麼,二話不說就要滿足。這兩個包子顯然已經成為了&34;,像這樣的毒包子不知道毀了多少個孩子。
  • 不要再這樣「愛」孩子,別讓無知的愛毀了他,父母們學會了嗎?
    撰稿:劉敏| | 審核:靜好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刻在了基因上的不由自主的行為,這是大自然的生長規律也是基因的指令。但凡事過猶不及,愛給得太滿反而會害了孩子一輩子。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兒子老人是拼了命的疼愛。即使生在農村老人兒子卻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漸漸的他養成了蠻橫無理的性格,老人仍然一如既往地寵愛著自己兒子。就這樣在家裡不僅是說一不二,兒子在外面也是喜歡惹是生非的性子。
  • 千萬別再這麼吃,孩子要毀!這份健康飲食指南,太全了!(家長看看)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家庭的希望。兒童時期的生長發育對日後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如何保證孩子吃得營養、安全、健康,每個家長都關注。 今天,我們就帶各位看看如何幫助孩子戒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健康成長!
  • 溺愛孩子=毀了孩子,在這兩個事情上千萬別放鬆
    要培養一名優秀的孩子,需要家長放手,溺愛孩子的父母在養育方式上剝奪了孩子成長機會。無論你對孩子有多麼的疼愛,也必須要有自己的準則,要明確的告訴孩子有些事是不可以做。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班有班規,讓孩子明確知道有些事情是完全不可以做的, 那麼有哪些事情一定要從小就要教給孩子呢?​
  • 3歲女童被餵到70斤當吃播: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毀了孩子一生
    美國臨床醫學專家、責任醫師委員會的創始人及主席--尼爾·伯納德說過:要想讓孩子擁有一生的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在他們小的時候,讓他們吃得健康,同時還要幫他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如果兒童從小學習健康飲食,就會保持這種好習慣,長大後就能好好照顧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家庭。
  • 爺爺這碗「毒拉麵」,可能毀了下一代:越界的「溺愛」有多嚴重
    ,而「愛」分很多種,父母的愛和老人的愛也不一樣,父母對待孩子的行為往往比較理性,老人對於「隔代」總是會無形中表現出溺愛。如此簡簡單單的一碗麵,不僅體現了爺爺的溺愛,也看出來了孫子的不懂感恩及自私,所以一些網友才會稱它為「毒拉麵」。當然,這種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而這種過分的溺愛真的可取嗎?一些專家表示:如果長期寵溺孩子,很可能會毀了孩子一生。
  • 家長在這三件事上縱容孩子,等於毀了孩子
    父母對於孩子的疼愛,出於本能,似乎是一種天經地義。但疼愛,並不是溺愛,而是正確的引導,是能夠助力孩子將來的正確舉動。誠如千百年前,觸龍對趙太后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畢竟,父母沒辦法永遠將孩子護在自己的羽翼下,孩子終究要走上社會,他只有懂得如何適應社會,才能真正活出自我,也才會收穫幸福和快樂。有三件事,看似小事,其實家長必須鼓勵孩子去做的。
  • 這三碗「毒雞湯」不知道毀了多少孩子,哪怕再疼愛孩子也別這樣做
    在一家餐館裡,有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亂跑亂撞,一服務員提醒家長別讓孩子這樣亂跑,以免摔倒或燙傷。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34;人人都想孩子生活幸福,無憂無慮,然而溺愛和縱容,最終會&34;孩子一生。自由永遠是和規則相伴隨的,釋放孩子天性一定要建立在遵守相應規則的前提之下才行。孩子該管教的時候,就管教,千萬別手軟。否則,等他長大了再來管教就難了。
  • 您的溺愛正在毀了孩子
    孩子是父母掌心裡的寶,這世界上很少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這種愛應該是什麼樣的愛呢?我想有一部分父母是掌握不好的。給予孩子的愛,如果沒有拿捏好,就會變成一種幾乎會毀了孩子的愛——溺愛。今天在電梯裡看到一位媽媽給她的應該有十歲左右的兒子擦鞋子上的灰塵,嘴裡還說著:「對不起,媽媽早上忘了給你擦鞋子了。」但男孩看上去完全沒有任何感激之意,只顧在電梯的不鏽鋼門上照鏡子。
  • 12歲孩子不會用筷子,媽媽的理由「信誓旦旦」,老師:孩子毀了
    無奈會懟到:「學校負責教授孩子知識,提供基本生活工具,12歲了還不會用筷子,還埋怨我們,自己思慮下孩子被慣成了什麼模樣,我教書育人10年,這次真是活久見了,你們這樣做,簡直是毀了孩子」。自理能力差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凡事給孩子包辦做好,連吃飯都要夾菜,甚至養成了不會用筷子、只會用勺子的習慣,導致孩子上中學都沒法擁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哭窮教育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哭窮教育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有些爸媽經常會在生活中對孩子哭窮。當孩子提出想買某種東西時,爸媽總是以「太貴了,我們很窮,買不起」這類理由來拒絕孩子的要求。殊不知,你的這種「哭窮」教育很容易培養孩子的貧窮意識,甚至會害了孩子一生!在超市裡遇到一對母女。
  • 父母「溺愛」孩子,毀了孩子又毀了自己!拒絕溺愛,做合格的父母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溺愛不過是對孩子荼毒而已,溺愛會讓孩子忘乎所以,是將孩子進一步扼殺在搖籃中的源頭。所以我們應當了解,溺愛的後果,則是孩子驕橫乖張的起因。
  • 接送孩子是溺愛會毀了孩子,專家這樣說,家長們認可嗎?
    ,會毀了孩子。今天讀到一篇文章,一位自稱育兒專家的人一本正經地批判普遍接送孩子的現象,說家長聚集在校門口影響交通,浪費資源。這位專家還說其他國家比如日本、韓國等家庭,都是孩子自己去上學,書包自己背,對比之下,中國的家長是在溺愛孩子,這樣下去,會毀了孩子。現在的家長為什麼喜歡接送孩子?
  • 應採兒拒絕長輩對孩子溺愛的行為,你不拒絕長輩溺愛,以後會怎樣
    文:樂源導語:說到「溺愛」一詞,總會讓人想到家有長輩,對孩子的溺愛的畫面。你一邊阻止孩子不好的行為習慣,長輩卻在一邊阻止你管孩子的行為,還一邊放縱孩子的行為,說:「沒事沒事的,可以的。」遇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