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是音樂創作的時代主題 歌曲要講好中國故事

2020-12-14 央廣網

原標題:築夢新時代

「我們一起奮進接力,讓我們一起播種希望耕耘土地。我們自信,我們前行,看中華兒女走向新的天地。」看過電影《厲害了,我的國》的人,對電影主題曲《新的天地》的旋律一定不陌生。隨著影片的熱映,音樂的旋律在越來越多人耳畔縈繞。「燃爆了!唱出了我們的心聲。」有網友這樣評價這首歌。配上電影絢麗壯美的畫面,歌曲無疑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首歌曲也是第五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之一。

中國夢是音樂創作的時代主題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在諸多文藝形式中,音樂在感染力和傳播力方面,無疑具有獨特的優勢。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早在五四運動之際,蔡元培先生就提出:「音樂為一種助文化之利器。」

每個時代都有讓人難忘的旋律和歌聲。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階段,都不乏引領時代潮流的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愛我中華》《春天的故事》等。「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新的時代需要傳唱經過歲月淘洗的經典歌曲,新的時代更呼喚反映時代主題的新歌曲。只有唱出時代主題的音樂,才有可能成為時代之聲。

黨的十八大以來,奮力實現中國夢成為時代的主題。廣大音樂工作者保持群眾立場,自覺主動寫人民生活、唱人間歡樂,把中國夢作為創作主題,把千千萬萬普通人追夢圓夢的思想情感轉化為一個個生動樂段,讓奮進中的人民從音樂中聽到自己的心聲。

從2013年至今,中宣部等開展的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推廣活動,已經走過5年,共遴選推介了130餘首優秀音樂作品。這些歌曲,不僅唱響在各種文藝晚會的舞臺上,唱響在為邊遠山區送歡樂的文藝志願者口中,還成為了人們的手機鈴聲,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廣場舞曲目,深入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中也包括對音樂審美的需要。

在世界音樂寶庫中,不乏溫潤人們心靈的優秀音樂作品。冼星海1939年創作的《二月裡來》,讓聽者仿佛可以嗅到解放區泥土的芳香和新鮮的空氣。印尼的克桑1940年創作的《梭羅河》,表達了他對家鄉和祖國的無限熱愛,在國外的印尼僑民聽聞此歌,常起思鄉之情。

抗戰期間,冼星海提出「必須加強中國作風、中國氣派,成為老百姓的東西」,走音樂民族化之路。他認為借鑑西方作曲技法與發揚民族形式是辯證統一的,「研究世界各國的民族形式是必要的,尤其是他們的樂理及前進的思想,可以幫助我們發揚本國的民族形式」。

近些年,中國的音樂市場發展迅速,引人注目。無論是模仿外來綜藝的《中國好聲音》,還是自主研發的《中國好歌曲》,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音樂的發展。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傳統詩詞經典與現代流行相融合,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音樂研究機構方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先後成立了中國樂派高精尖創新中心、音樂文化高等研究院。為中國樂派音樂的發展注入強大支撐力。

為弘揚時代精神注入活力

音樂只有與人民同在,才能獲得無窮的力量、煥發蓬勃的生機。人民群眾是藝術的欣賞者與評判者,只有將音樂之美與人民滿意相結合,才能創造出新的時代經典。毋庸諱言,受到新媒體迅猛發展的影響,人們的娛樂方式日趨多元化。一部音樂作品要想在傳播上達到人們耳熟能詳的效果,已經不那麼容易。音樂市場要逐步培育,聽眾也需要引導,對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和藝術性較強的音樂作品,人民群眾接受起來也有一個逐步熟悉與喜愛的過程。

多樣的新媒體方式也為主旋律歌曲的傳播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途徑。5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的傳播就受益於此。5年來,130多首歌曲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平臺定時循環播放或點擊播放,讓人們逐漸熟悉起來。通過《光明日報》等紙媒開闢專欄,介紹歌曲背後創作的故事,讓人們對這些歌曲有了更為立體而深入的認識。各地文化館和各種群眾文藝團隊組織多種多樣的文藝活動,讓中國夢歌曲落地生根。5批中國夢歌曲歷時5年持續傳播,為弘揚時代精神不斷注入新活力。

音樂不僅關乎審美,還關乎價值觀的塑造與角逐。尤其在當今世界,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通過影視、文學、音樂、動漫等文藝作品強勢輸出他們的價值觀,試圖影響其他國家的青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採用先進的音樂表現技法、製作手段,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尤其是被青年一代接受並喜愛的作品,更是每一位音樂工作者不得不認真對待的問題。

音樂學者黃敏學認為,18世紀的歐洲,曾掀起過一場「中國文化熱」,中國音樂也順勢走出國門,被西方作曲家融入創作之中。從表面上看,中國音樂元素似乎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傳播與認同,甚至為西方晚期浪漫主義、印象派乃至現代派音樂風格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鑑。但不容忽視的是,西方音樂家用中國音樂元素傳達的卻是「歐洲夢」「美國夢」的核心價值觀,他們對中國音樂也僅是抱有一種獵奇的心態。在新的時代,中國音樂應從創作內容、數位化轉型、投融資、傳播推廣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實現全方位的轉型,這也是新的時代所賦予音樂中國夢的精神內涵。

歌曲要講好中國故事

講中國故事是時代命題,講好中國故事是時代使命。中國夢歌曲是馬克思主義藝術理論中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播與表達上,中國夢歌曲要注意宏大敘事與具體而微的辯證關係,以接地氣的表達方式,傳達廣大群眾的訴求和理想。如《我的要求不算高》《小夢想大夢想》,以民謠等形式,融入RAP等現代音樂元素,將個人夢想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通俗易懂地揭示出民族復興與個人價值實現息息相關的辯證關係。

如果說首批「中國夢」主題創作歌曲主要著眼於對中國夢的宏觀闡釋,那麼從第二批開始,歌曲逐漸以更為多樣的藝術形式,既展現出社會各階層對中國夢的企盼,也從現實生活各方面抒發了中華兒女在實現中國夢偉大實踐中的壯志豪情。

新的曲式風格,新的表達方式,讓主旋律音樂增添了更多的親和力和互動感。「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萬水千山,最美中國道路。」《不忘初心》讓人們重溫革命先輩用理想信念丈量的偉大遠徵。「你的鮮血告訴我,過去的犧牲,正是為了今天的時代。」《假如今天你還在》讓和平年代的人們對為新中國成立拋灑熱血的烈士心存敬意。《坐上高鐵去北京》以鮮明的搖滾風格,傳達出老百姓對國家富強的自豪,「眺望我的錦繡前程,坐上了高鐵去北京,去圓我的中國夢」。《強軍戰歌》以鏗鏘有力的節奏,彰顯人民軍隊「不懼強敵敢較量,為祖國決勝疆場」的優良傳統。《我夢最美》抒發出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的追夢情懷,「神州圓夢,好夢共追」。《少年中國夢》貼近少年兒童學習生活,更以「少年的夢融進中國夢,中國夢也有我們的力量」,唱出他們為實現中國夢而時刻準備著的遠大志向。

中國夢歌曲順應時代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巧妙融入歌中。《美麗中國》《最美是你》《擔當之歌》《孝和中國》《六尺巷》《中華好家風》《父子》《搭把手》《老百姓的愛》等歌曲,就是對「富強、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和諧、公正」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音樂化闡釋與解讀。《海峽月光曲》則藝術性地表達出對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企盼——「美麗的夢想伴月圓」。

在新時代,中國夢歌曲不僅要讓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還需要加強對海外市場的傳播與輸出,從頂層設計、民族文化品牌等角度展開對中國音樂海外傳播的研究。如今,《時間都去哪兒了》等歌曲不僅在世界華人圈引發很大共鳴,許多外國朋友也被這些歌曲所感染。在美國、法國等國家「生活二十年不知道為何活著」的外籍歌手金小魚,以一曲《感謝你中國》傳達出中國精神對資本主義社會青少年思想觀念與人生價值的重塑,「因為你千萬個小感動,讓我明白了永恆」,正是對中國夢歌曲走向世界的完美詮釋。

在全球化背景下和網際網路時代,中國夢歌曲是國家形象的代表,是民族精神的載體。中國夢歌曲必須講好中國故事,才能傳之久遠。同時,我們也要發展鞏固音樂本土市場,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音樂作品,走民族化道路,弘揚中華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這也是發揮文藝作品引領風尚、溫潤心靈作用的必由之路。

(本報記者 郭超)

相關焦點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公布
    核心閱讀「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標識,積累了豐富的曲目,迄今為止已經是當代音樂標誌性、導向性、代表性的作品今年20首入選歌曲,更加突出創新,更敏銳地捕捉時代特徵,具有鮮明的主題性、突出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近日公布
  • 緊貼人民的情感去創作——訪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原標題:緊貼人民的情感去創作——訪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春風十萬裡》詞作者石順義「一聲布穀啼,春風十萬裡/枝頭桃花紅,陌上楊柳綠/這方才播種,那邊又開犁/燕子飛來了,銜來滿嘴泥」,歌曲一開始,我從春天說起,為整個歌曲做了一個鋪墊,確立一個音樂形象。接著是「春風十萬裡,十萬好消息/春天是一幅溫馨的畫,綠油油鋪滿人們心底/春天是一個多彩的夢,蓬勃勃灑滿中華大地」,從「春天」主題鋪展開,講我們國家向上向好的形勢。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入圍歌曲《你笑起來真好看》
    人民日報公布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20首聲樂作品名列榜單。自2014年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開展這一主題性歌曲活動以來,「中國夢」的時代旋律迅速流傳,成為現象級音樂文化。「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標識,積累了豐富的曲目,在近些年的專業性文藝表演和群眾性文藝活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迄今為止已經是當代音樂標誌性、導向性、代表性的作品。今年20首入選歌曲,更加突出創新,更敏銳地捕捉時代特徵,在重要的時間節點發聲,用歌曲把時代強音表達出來、傳唱開來。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展播(四):《你笑起來真好看》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展播(四):《你笑起來真好看》 2020-12-07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省音樂教師為新版話劇《雷鋒》創作主題歌曲《永恆》
    新版話劇《雷鋒》由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北京三月春風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和北京國際青年藝術劇團創作排演,沿用了原劇本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和矛盾衝突,在語言表達、呈現形式等方面進行了二次創作,語言更加通俗易懂,呈現形式更加貼近現代生活。該劇突出了「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恆的」這一主題,講述了雷鋒聽黨話、跟黨走,刻苦練兵、努力學習、助人為樂的眾多感人事跡。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創作歌曲——你笑起來真好看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創作歌曲——你笑起來真好看 2020-10-07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時代中國民族管弦樂創作概覽
    進入新時代以來,「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已成為文藝創作共同的時代主題;在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引領下,包括民族管弦樂在內的中國音樂發展已呈現出新的走向,致力於民族管弦樂發展的音樂家們正以高昂的創作熱情不斷推出記錄時代的聲音文本。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展播《你笑起來真好看》背後有個...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在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中,有一首廣為傳唱的「網紅」歌曲《你笑起來真好看》,在抖音上被8000多萬個視頻作為背景音樂。這首歌由江西省宜春音樂人周兵作詞、李凱稠作曲,李昕融與父母李凱稠、樊桐舟合作演唱。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在這首歌背後,有一個溫馨的「音樂三口之家」。
  • 張海迪調研全國助殘日主題歌曲創作
    圖為張海迪在錄音棚指導歌曲錄製5月8日晚,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到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全國助殘日主題歌《一個也不能少》錄音棚,看望演員,並指導歌曲錄製。中國殘聯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努力實現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的目標。殘疾人與全國人民同奔小康既要提高物質生活水平,也要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要重視殘疾人事業的宣傳文化工作,鼓勵文學藝術創作,滿足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乘風破浪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日前,由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主辦的EF Challenge——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東韻西漸 中國故事聽我說」活動落幕。 第六季全球英語挑戰賽總決賽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
  • 新時代記者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他們給出了答案
    此報導通過鮮活、富有細節的表達傳遞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見證了湖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有力行動。湖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新聞當事人》欄目記者劉夢婷子。故事講得好不好,就看踐行「四力」深不深。
  • 「唱響洞頭·放飛夢想」歌曲創作大賽暨中國海峽兩岸合唱節新聞...
    文化是一個地方的根和魂,是實現區域思想融合的最好媒介,音樂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洞頭留下一些音樂精品、提升對百島的文化魅力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唱響洞頭·放飛夢想」歌曲創作大賽暨中國海峽兩岸合唱節新聞發布會。首先,我謹代表大賽組委會,向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新聞界朋友及文藝界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 百年中國藝術歌曲創作述論
    中國作曲家在創作中始終注重汲取本民族的音樂語言,始終立足中國文化,中國藝術歌曲已成為中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我國音樂文化及為中國音樂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無論採用哪種類型的作曲技術,中國作曲家在創作中始終注重汲取本民族的音樂語言,始終立足中國文化,中國藝術歌曲已成為中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我國音樂文化及為中國音樂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的「音樂」思政課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講「音樂」思政課四首歌曲作品蘊含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提出「思政+X」課程體系建設構想,並帶頭走上思政課堂,率先開設「
  • 中國繪本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組圖)
    中國繪本概念的提出,是連環畫和插圖界的再次變革,這個變革和原來傳統意義上的連環畫在藝術特徵上也有很多的區別,比如說我們看沈堯伊先生的《地球的紅腰帶》,首先是文字得琢磨一番,然後還要琢磨繪畫和文字之間的關係,所以讀這一本連環畫要用好長時間。如果要把它變成繪本的形式,首先是開本變大,第二是故事的篇幅變短,我稱之為自由活潑的讀本。
  • 樂評:《中國好歌曲》裡的「中國好搖滾」
    關鍵字:樂評:《中國好歌曲》裡的,「中國好搖滾」>>>點擊進入騰訊視頻觀看《中國好歌曲》最新一期出現在本周「中國好歌曲」舞臺的六名歌手,有一個非常統一的主題,那就是搖滾。即使老錢的布魯斯風格和王曉天的民謠曲風,並不算是標準意義上的搖滾,但在國內樂壇,這兩種音樂形式,歷來也常常被歸類為廣義的搖滾樂範疇。
  • 音樂人珞巖創作歌曲《中國樂章》獻禮建國70周年
    (記者:周奎明)近日,中國紅色音樂人珞巖(藝名江山)為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建國70周年傾情獻禮,創作的歌曲《中國樂章》震撼來襲,網絡發布短短幾日即刷爆朋友圈。中國紅色音樂人珞巖(藝名江山)是個高產的音樂創作人,近年來他創作了近百首的正能量的音樂作品且首首經典、易於傳唱。談起《中國樂章》的創作珞巖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恆久的正氣浩蕩,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強大的精神力量。青史之上,一段段盪氣迴腸的歷史,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書寫著人民們對祖國的忠誠、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真善美的追求。
  •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在這20年中,中國音樂劇人經歷了風風雨雨,然而,在作品呈現上距歐美音樂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的距離,甚至與日本、韓國的音樂劇發展也有不少差距。上周末,借「第二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舉辦之際,「2016亞洲音樂劇發展趨勢論壇」同期進行,中國音樂劇如何發展成為論壇的焦點話題。
  •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   有自我宣傳 卻沒有好故事  中國還沒有一部音樂劇經典之作,這一判斷來自原創音樂劇投入市場後沒有得到很好反饋,更多只能在一地演出兩三場,對其水準的評判更多來自自我宣傳。除了市場運作問題外,講不好故事是一個原因。
  • 奏響恢宏壯闊的時代樂章——《同圓中國夢交響音樂會》今晚播出
    由中宣部主辦的《同圓中國夢交響音樂會》將於今晚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20:06首播,綜藝頻道21:05、音樂頻道21:20跟播。節目以「啟航新時代、同圓中國夢」為主題,將藝術地展示億萬中華兒女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同心奮進、共築中國夢的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