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茶葉灣村:扶貧工作隊修通「脫貧路」

2020-12-23 湖南頻道

楊滿成(左一)走訪茶葉灣村貧困戶。

  紅網時刻1月8日訊(零陵分站記者 單建華 通訊員 趙娜)「看到屋,走到哭」的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茶葉灣村面積近80平方公裡,545戶村民有5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隊長楊滿成說,過去,全村青壯年幾乎都外出務工,70個黨員中60歲以上的佔了一大半。村裡山林資源豐富,山路崎嶇陡峭,楠竹和土特產很難變成錢。

  2017年4月,47歲的楊滿成就任伊始,便帶著隊員們挨家挨戶進行深入摸底:因何貧困?窮根在哪裡?一年多來,這裡慢慢發生了變化……

  摸清家底謀出路

  茶葉灣村轄管原省級貧困村小乙壘3、4組和茶葉灣、黃沙嶺、觀音衝。車開到小乙壘就沒有公路了,只得徒步前進。

  蔣炳金住在破舊的木房裡。他告訴楊滿成,這房子晴天漏風、雨天漏水。最困難的是,沒有什麼經濟來源,自己一把年紀了還要進山伐竹。貧困戶趙善明說,他們是守著財富過窮日子,山裡的楠竹都能變成錢,可惜公路不通。想住新房子,但一塊磚運到家門口,運費就要5塊錢。

  從峽谷到山頂,一行人在荊棘密布的叢林穿梭,褲子扯破了、臂膀劃破了,大家沒哼一聲。好在,峽谷深處的美景一掃大家的疲憊。

  站在高高的山頂上環顧四周,茶葉灣村四面是山,中間一條「乙」字型河流貫穿而過。楊滿成說,村民居住分散,水田稀少,大多以楠竹為生;村內山路多,出行路不暢。

  「發現了困難,更看到了希望。」一周後,扶貧工作隊為茶葉灣村確定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生活環境、立足資源發展產業」的脫貧思路。水泥硬化路面建設、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道路水利建設、聯繫引進產業、農村飲水工程……小村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大事。

  「脫貧路」修通了

  因為地勢原因,修路難度大成本高,修路資金從哪來?除了跑交通局,楊滿成還積極問計後盾單位,求政策、爭資金、跑項目,累計籌措配套資金52萬元。因為忙於工作,年邁嶽母腦梗、糖尿病住院5次都抽不出時間探望。

  修路資金有了,有人建議,當然是路越短越好、越近越好。「不能毀了植被,犧牲生態。」楊滿成認為,河流植被眾多,水流清澈,極具旅遊價值,「雖然裡程短,但對河流環境破壞較大。」

  2017年8月,這項民生工程悄然開工。為了儘快修好路,楊滿成撲下身子帶頭幹,每天都要到施工現場必行「打卡」。當年12月,一條2.88公裡村道修到小乙壘三四組。僅用了不到4個月時間,便完成了難度較大的硬化道路。如今,全村硬化道路已達6.88公裡,村民再也不用為雨雪天出行發愁。

  「走路不擔心滑到了,路好走了,幹活掙錢的精氣神都提起來了,謝謝我們的扶貧隊,這麼快就改變村裡的生產生活環境。」村民趙善明高興地說,「修好脫貧路,我們的農產品才能賣個好價錢。黨和政府花了那多錢來修路,我們一定要把這條路養護好。」

  如今,蔣炳金養的土豬土雞供不應求,易地扶貧搬遷也落實了;趙善明搞起了竹木運輸,每根竹子從一兩塊賣到六塊錢左右;村裡致富帶頭人不斷湧現,村級合作社得到快速發展;村集體經濟實現了從零到六萬餘元的突破,茶葉灣村也於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

來源:紅網

作者:趙娜

編輯:康曉喬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1/08/5073002.html

相關焦點

  • 零陵:道路通 百業興
    紅網時刻永州12月21日訊(通訊員 何秋成)「剛嫁到茶葉灣村時,村裡只有一條扁擔寬的『毛毛路』通往鎮上,步行一個來回要花上10個多小時,大部分村民吃水靠挑、生病靠扛,現在好了道路寬敞了,交通很方便啦!」
  • 精準扶貧路·攜手奔小康——河北海事局交出脫貧攻堅滿意答卷
    在他的推動下,G347茂紅路提升改造、扎紅隧道等重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斷頭路及年久失修路改造、農村路網安保設施改善工程實施等「四好農村路」建設深入推進;「兩通」建設和暢返不暢項目建設加快,新建旅遊路17.5公裡、村道安保工程27.2公裡,提升改造鄉道21.4公裡、村組道28.3公裡,項目建設進度居交通運輸部幫扶四縣前列。
  • 助力發展特色產業 扶貧工作隊加快楊嶺鎮脫貧步伐
    扶貧工作隊在入戶走訪的過程中,了解到呂祥的家庭情況後,2017年爭取政策,幫他申請了村裡的公益性崗位,2019年村葡萄基地建成後,為他謀得了一份工作,現如今呂祥的月收入達到3000多元。「現在的生活條件一年比一年好,應該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工作隊的傾力關懷和愛心幫扶。」呂祥對駐村工作隊的真情幫扶感激不已。
  • 脫貧攻堅·國企力量丨華菱集團:黨建引領駐村扶貧 建起脫貧「聚寶...
    在這個收穫的季節,茶園坪村的茶葉長勢喜人;村集體茶葉加工廠剛剛竣工,來採風的、參觀的客人們,沿著平坦的村道一波波地走進這個空氣清新的龍山縣「同心美麗鄉村」。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僅在兩年前,這裡還是龍山縣的深度貧困村,甚至泥路坑窪、水源匱乏、產業貧瘠。
  • 長沙縣黃花鎮黃花村扶貧工作隊幫助建檔立卡戶修建入戶路
    也正因為如此,2015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伊始,羅雙紅一家就成為了建檔立卡戶。近年來,結合羅雙紅夫妻實際情況,扶貧隊幫助羅雙紅一家參加柳吉觀賞魚養殖、小頑國鄉村旅遊項目等產業脫貧項目。在扶貧隊的「撮合」下,羅雙紅的丈夫還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扶貧工作隊也幫我聯繫了鎮上的一些企業,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臨時去做工。」羅雙紅說。夫妻倆有了工作,羅雙紅家日子也逐漸紅火。
  • 窮在深山有近親 親人就是扶貧工作隊
    ■駐縣組在沙水村產業扶貧項目茶葉基地了解幫扶產業發展狀況。■作者:王毅成 中山市駐封開(德慶)縣扶貧工作組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陣雨今天,我向馮欣榮組長申請去一趟沙水村,看看我們固守一方的扶貧戰友。德慶縣高浪鎮沙水村,2016年被核定為省定貧困村,是中山市對口幫扶肇慶市德慶縣16條省定貧困村中底子最為薄弱的一條村。
  • 精準扶貧在三湘丨洞口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故事
    與此同時,工作隊還因地制宜,通過整合資金、技術培訓,發動貧困戶種茶葉、種油茶、種百合,育林、養雞、養羊。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隊在肖家片建立村集體養羊場,買了100頭種羊,年底收入大概6萬元以上。村民們都樂呵呵地說:「我們要發『羊』財了。」
  • 扶貧路上的責任 ——記吳忠市公安局派紅寺堡區朝陽村駐村扶貧工作隊
    「村上來了新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2019年7月,根據吳忠市公安局研究決定,朝陽村第三任駐村工作隊在第一書記田會龍的帶領下來到朝陽村開始駐村開展脫貧攻堅,開啟了他們扶貧攻堅的新曆程。到任的第一天,時任紅寺堡區區委常委、紅寺堡鎮黨委書記王忠強就語重心長對田會龍說:「臨陣換將是大忌,但根據朝陽村扶貧工作情況,我們黨委不得不決定「換將」,朝陽村村大人多,人員複雜,扶貧工作任務重,加之僅剩下4個月的時間就要接受國家和自治區脫貧驗收,希望你們新的駐村工作隊全力以赴。」初上扶貧戰線的駐村工作隊倍感壓力。
  • 隆回山界架梘村:「架」起致富渠 「梘」通小康路
    如今,這一美好的希望,隨著省婦聯駐村幫扶工作隊的進駐,悄然間已逐步實現。2018年3月,省婦聯扶貧工作隊來到架梘村,開始了駐村幫扶工作。「如何扶,如何幫?」面對當時村裡窘迫狀況,省婦聯扶貧工作隊隊長金媛和隊員們陷入了深思。「哪怕不搞產業,也要修路!」
  • 脫貧攻堅·國企力量|省國資委機關:產業扶貧譜寫「逆襲」之路
    編者按: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精準扶貧」首倡之地的湖南,國資國企不負使命,奔赴大山,會摩擦出怎樣的火花,釋放出何種驚豔力量?產業扶貧:雙管齊下激發「造血」十月,在公平村的榨油房中,機器正規律地運作著,大量茶葉經過烘乾、粉碎、蒸粉、制餅、壓榨等工序,搖身變為汩汩茶油。
  • 《最美扶貧幹部》(二十五)——謝先樟:扶貧情灑山嶺間
    前言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也是安陸市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脫貧的重大戰略部署,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收官戰,在市脫貧攻堅指揮部、市委宣傳部統籌安排下,市融媒體中心推出腳印農家·尋找「安陸最美扶貧幹部」專題採訪活動
  • 申麒祥:用心用情奔走在扶貧路
    又是什麼讓他有信心帶動更多人脫貧?「申隊長告訴我們,等油茶正式掛果產出後,每畝將有2000元左右的盈利,我們相信他!」黎高良滿懷信心。黎高良口中的「申隊長」名叫申麒祥,是邵陽市政協文教衛體文史學習委副主任、市政協駐長排村幫扶工作隊隊長,他也是市政協委員。
  • ...硬化路修到家門口 飛地經濟帶動群眾脫貧 大山腳下的貧困村蛻變路
    「現在,我家住上新房,水泥路也修到了家門口,還新買了一輛拉農資的三輪車呢!」走進安順市紫雲自治縣大營鎮大巖村,去年在駐村幹部和村幹部幫助下住上磚混結構水泥房的貧困戶狄小富和記者談著村莊的點滴變化,臉上揚起了笑容。
  • 用汗水澆開「幸福花」——萬東鎮五和村駐村工作隊扶貧紀實
    駐村工作隊隊員張朝輝回憶道,金文正是個勤勞踏實的人,種菜、種梨樣樣不落人後。然而,這些年他的收入卻沒有明顯增長。「別人可以用車運肥料等農資,他只能靠自己一袋袋背回家。」張朝輝說,長此以往,金文正的種植量上不去,銷量自然也不多了。為了讓金文正擺脫困境,駐村工作隊集思廣益,決定為金文正家修一條路。
  • 黑石渡鎮杜家衝村駐村扶貧工作隊2020年結對幫扶工作總結
    2020年度,黑石渡鎮杜家衝村駐村扶貧工作隊,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關於駐村扶貧工作的各項要求,奮力決戰脫貧攻堅,自覺在扶貧工作第一線,撲下身子,服務群眾,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務。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報告如下:一、工作隊基本情況。
  • 燈火閃亮脫貧路——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行業扶貧紀實
    2013年以來,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行業特點和優勢,行業扶貧惠及1400餘萬農村居民、定點幫扶實現183個行政村、1.96萬戶、6.36萬貧困人口脫貧出列,為湖南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闖出一條富有電網企業特色之路。
  • 中國工商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扶貧路上腳步鏗鏘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導(於靈爽):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中國工商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全面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扶貧工作部署,推進「兩不愁三保障」落地,履行國有大行的社會責任,發揮自身優勢,派出扶貧工作隊和駐村幹部,精準務實開展工作,助力黑龍江省脫貧攻堅。
  • 巖頭坪村:用勤勞的雙手 編織一條幸福路
    駐村工作隊隊員們積極為村裡發展出謀劃策,找資金、爭項目、抓落地,幾年下來,全村所有貧困戶全都脫貧出列。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提升明顯。60歲的脫貧戶李茂傑在1992年的時候出了車禍,腳留下了終身殘疾。但是他從不怨天尤人,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他積極響應村裡種植優質黑米、稻田養魚的號召,今年種了20多畝稻穀,其中優質黑米有11畝,並在田裡養起了稻花魚,以此來增加收入。
  • 郵儲銀行「駐村工作隊」 帶領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在彭德萍的帶領下,駐村工作隊上坡下坎、深入田間地頭,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摸情況,手把手指導村民做產業。2019年,合面村成功甩掉窮「帽子」,291名貧困人口全部如期脫貧,人均年收入達5415元,村貌更是大變樣。如今的合面村不僅修起了村道,建起了產業基地,還通過技能培訓讓村民找到了更多務工機會,村民的腰包鼓了、笑容更多了。
  • 科技點亮扶貧路——中國科大金寨扶貧記
    中國科大駐龍馬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金長江介紹。目前,該基地前期已投入40餘萬元,首期建立70餘畝薇菜種植示範區,未來幾年計劃開展千畝以上的規模種植。扶貧要從輸血轉向造血,產業扶貧是關鍵。在產業扶貧中,中國科大特別重視科技對於扶貧的推動作用。近年來,該校駐龍馬村扶貧工作隊搭建橋梁,多次邀請農業專家為村民免費培訓或提供技術指導,鼓勵貧困戶發展特色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