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滿成(左一)走訪茶葉灣村貧困戶。
紅網時刻1月8日訊(零陵分站記者 單建華 通訊員 趙娜)「看到屋,走到哭」的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茶葉灣村面積近80平方公裡,545戶村民有5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隊長楊滿成說,過去,全村青壯年幾乎都外出務工,70個黨員中60歲以上的佔了一大半。村裡山林資源豐富,山路崎嶇陡峭,楠竹和土特產很難變成錢。
2017年4月,47歲的楊滿成就任伊始,便帶著隊員們挨家挨戶進行深入摸底:因何貧困?窮根在哪裡?一年多來,這裡慢慢發生了變化……
摸清家底謀出路
茶葉灣村轄管原省級貧困村小乙壘3、4組和茶葉灣、黃沙嶺、觀音衝。車開到小乙壘就沒有公路了,只得徒步前進。
蔣炳金住在破舊的木房裡。他告訴楊滿成,這房子晴天漏風、雨天漏水。最困難的是,沒有什麼經濟來源,自己一把年紀了還要進山伐竹。貧困戶趙善明說,他們是守著財富過窮日子,山裡的楠竹都能變成錢,可惜公路不通。想住新房子,但一塊磚運到家門口,運費就要5塊錢。
從峽谷到山頂,一行人在荊棘密布的叢林穿梭,褲子扯破了、臂膀劃破了,大家沒哼一聲。好在,峽谷深處的美景一掃大家的疲憊。
站在高高的山頂上環顧四周,茶葉灣村四面是山,中間一條「乙」字型河流貫穿而過。楊滿成說,村民居住分散,水田稀少,大多以楠竹為生;村內山路多,出行路不暢。
「發現了困難,更看到了希望。」一周後,扶貧工作隊為茶葉灣村確定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生活環境、立足資源發展產業」的脫貧思路。水泥硬化路面建設、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道路水利建設、聯繫引進產業、農村飲水工程……小村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大事。
「脫貧路」修通了
因為地勢原因,修路難度大成本高,修路資金從哪來?除了跑交通局,楊滿成還積極問計後盾單位,求政策、爭資金、跑項目,累計籌措配套資金52萬元。因為忙於工作,年邁嶽母腦梗、糖尿病住院5次都抽不出時間探望。
修路資金有了,有人建議,當然是路越短越好、越近越好。「不能毀了植被,犧牲生態。」楊滿成認為,河流植被眾多,水流清澈,極具旅遊價值,「雖然裡程短,但對河流環境破壞較大。」
2017年8月,這項民生工程悄然開工。為了儘快修好路,楊滿成撲下身子帶頭幹,每天都要到施工現場必行「打卡」。當年12月,一條2.88公裡村道修到小乙壘三四組。僅用了不到4個月時間,便完成了難度較大的硬化道路。如今,全村硬化道路已達6.88公裡,村民再也不用為雨雪天出行發愁。
「走路不擔心滑到了,路好走了,幹活掙錢的精氣神都提起來了,謝謝我們的扶貧隊,這麼快就改變村裡的生產生活環境。」村民趙善明高興地說,「修好脫貧路,我們的農產品才能賣個好價錢。黨和政府花了那多錢來修路,我們一定要把這條路養護好。」
如今,蔣炳金養的土豬土雞供不應求,易地扶貧搬遷也落實了;趙善明搞起了竹木運輸,每根竹子從一兩塊賣到六塊錢左右;村裡致富帶頭人不斷湧現,村級合作社得到快速發展;村集體經濟實現了從零到六萬餘元的突破,茶葉灣村也於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
來源:紅網
作者:趙娜
編輯:康曉喬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1/08/507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