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萬盛城區西北方向約6公裡的地方,有一座幅員面積約8平方公裡的小村莊。曾幾何時,由於地理條件受限,沒有致富的產業和路子,村裡經濟發展滯後,村民收入低。2014年,這個村子被列為了國家級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2戶214人。
「和風吹,梨花香,綠水長長,魚兒躍池塘;家風揚,情意長,勤勞善良,人和家業旺……」如今,再提到這個村子,大家的耳畔便會響起《愛在五和》這首歌,腦海中梨花漫山遍野的場景也隨之浮現。
萬東鎮五和村早已不是當年貧窮落後的模樣了,貧困村華麗嬗變的背後離不開駐村工作隊的奮鬥和努力。
五和村通村公路與生產便道交相輝映。來源:萬盛日報
踐行初心辦實事
貧困戶金文正萬萬沒想到,駐村工作隊的到來解決了困擾他大半輩子的難題。
年過五旬的金文正居住在五和村偏僻一隅,附近只有他一戶居住。從家走到村幹道上,還需要經過一條窄窄的土路,三輪車都無法通行。
「這條窄路制約了金文正的產業發展和生活。」駐村工作隊隊員張朝輝回憶道,金文正是個勤勞踏實的人,種菜、種梨樣樣不落人後。然而,這些年他的收入卻沒有明顯增長。
「別人可以用車運肥料等農資,他只能靠自己一袋袋背回家。」張朝輝說,長此以往,金文正的種植量上不去,銷量自然也不多了。
為了讓金文正擺脫困境,駐村工作隊集思廣益,決定為金文正家修一條路。
雖然前期規劃設計了多條路線,但由於會佔用沿途很多村民的農田,這些方案不得不作罷。
暫時的挫敗並沒有讓駐村工作隊放棄,再次進行實地考察後,駐村工作隊發現一條好路線,不僅能夠避開村民的田地,而且距離與金文正原本回家走的路差不多。
新路終於開建了,不到兩個月,一條嶄新的路通至金文正家門口。
在五和村,像金文正一樣受益的貧困戶不在少數。一直以來,五和村駐村工作隊緊緊圍繞為民服務解難題目標,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關心群眾疾苦,積極服務群眾,努力為群眾辦實事。
為了全面詳實了解村情,準確掌握貧困戶的第一手資料,隊員們把田間地頭、院壩門口當作辦公場地,經常與村組黨員、群眾座談交流,和村民們拉家常、擺龍門陣。
2015年來,駐村工作隊堅持每周定期與村支兩委召開扶貧工作例會,研究解決了包括改善貧困戶住房條件、落實醫療教育相關政策等促脫貧、惠民生的實事,並協調有關部門加強道路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村貌發生了顯著變化。
同時,駐村工作隊不忘深入開展走訪調研,針對各戶致貧原因和家庭具體情況,宣傳落實能享受的扶貧政策,做到政策享受充分,防止返貧。
發展產業促增收
駐村初期,面對五和村基礎設施差、集體經濟弱等現狀,駐村工作隊對於如何制定脫貧方案、讓村民致富增收感到迷茫。
「五和梨是村裡的特色產業,但整村發展不能單靠梨子。」很快,駐村工作隊便意識到,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是集體經濟不見起色的重要原因。
從哪方面著手?隊員們有的說應從市場著手,有的說應改變品種,有的說應從文旅融合發展著手……
駐村工作隊員了解脫貧戶養殖情況。攝影:牛燕
為了驗證各自的想法,尋找出最適合五和村產業發展的路子,駐村工作隊決定外出考察。在叢林鎮香薇園、關壩鎮雷鋒埡家庭農場考察後,隊員們的思路擴寬了,再次達成一致意見——探索農業產業與鄉村旅遊的深度融合新路子。
在駐村工作隊的帶動指導和技術支撐下,五和村擁有20餘年種植歷史的黃花梨產業,擺脫了因勞動力流失、產業單一、管理粗放、保鮮期短等多種原因逐步沒落的局面,重新煥發出燦爛光景。更令人欣喜的是,五和村還同時發展櫻桃、葡萄、楊梅等特色經果林,並建成清水魚塘600餘畝、清水魚垂釣基地2個、蔬菜大棚10餘畝。
之後,駐村工作隊決定以舉辦「五和梨花文化旅遊節」為紐帶、建設青山湖國家溼地公園為契機,重點打造萬金公路、聯豐公路兩條經濟帶,建設五和梨園、支子溝、苦竹溝三大版塊以及「五和果」「五和魚」「五和菜」與「鄉村旅遊」四大產業,展現五和村家庭和睦、鄰裡和樂、事業和順、生態和美、鄉村和諧的鄉村振興新風貌。
2019年3月,中央電視臺對五和村作了專題報導,以「小梨花大產業,春賞花夏摘果」為主題的五和梨園亮相在全國人民面前。不僅如此,今年3月,五和村開展的「我有一棵樹·共建脫貧路」梨樹認養活動效果顯著,村集體公司按照每株梨樹38元認領,最終認領梨樹2431株,實現直接收入9.2萬元。
產業發展得比預期好,貧困群眾的口袋也鼓了起來,實實在在的成績讓廣大村民看到了希望。
「早在2018年,我們便開始探索利益聯接機制,讓村集體和貧困戶增加收入。」駐村工作隊隊員張朝輝說。
目前,五和村已與重慶豐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集體資源入股分紅模式,村集體以集體魚塘入股,農戶享受土地流轉收益、村集體享受固定收益;與中俊能源公司合作建設加油站,建立每年10萬元的固定收益+20年返還本金的合作模式;組建好優蔬菜專業合作社,探索「大棚育苗、農戶種植、專業合作社營銷」運行機制,定期為貧困戶免費發放蔬菜苗,帶動全村發展蔬菜種植;籌備建立了苦竹溝果之綠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戶土地入股,發展獼猴桃、柑橘、枇杷等五和果產業,項目投產後每畝地每年預計可獲得2000元收益。
如今的五和村,交通四通八達,天然氣進村入戶,環境煥然一新,產業蓬勃發展。未來,五和村將向著「開放、富裕、文明、法治、美麗、幸福」的目標砥礪前行。
(作者: 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