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鯨魚會集體擱淺?是集體自殺還是鯨魚的「交通事故」?

2020-12-16 科學交響樂

紐西蘭黃金海灣一帶曾經接連發生鯨魚集體擱淺事件,上百隻鯨魚躺在沙灘上奄奄一息,保育人員在協助它們重返大海的同時,也加緊腳步研究鯨魚集體擱淺的原因。

豎八地躺著一隻只擱淺的領航鯨,畫面令人心驚。當地民眾表示沒看過這麼大規模的鯨魚集體擱淺事件。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近日,紐西蘭南島西北端的黃金海灣(Golden Bay)頻頻發生鯨魚集體擱淺事件。

當地民眾發現有416隻領航鯨擱淺在沙灘上,許多早已沒了呼吸。然而,正當保育人員在搶救尚存一息的鯨魚時,他們又發現了240隻領航鯨擱淺,沙灘上充滿一隻只離了水的鯨魚孱弱地掙扎。

一名志工提著水桶往擱淺的領航鯨身上澆,儘量保持它的身體溼潤,為它爭取時間等待進一步救援。

確定又有鯨魚擱淺

黃金海灣自然保育部門發言人拉馬森(Andrew Lamason)表示,他們很確定周六發現的擱淺鯨魚是新的一批,因為他們先前已經為擱淺在沙灘上的鯨魚做上記號,周六發現的鯨魚身上並沒有這些記號。

狀態不佳 只能安樂死

拉馬森接著說,有的鯨魚雖然一息尚存,但狀態真的很不好,他們只好為這些鯨魚安樂死。現在,保育人員只能寄望天氣好轉,讓他們可以協助擱淺的鯨魚重返大海。

海灘上橫七圖中紅色地標處就是位於紐西蘭南島西北端的黃金海灣,近日有超過上百隻領航鯨在此處擱淺,引發國際關注。

志願者:沒看過這麼多鯨魚擱淺

當地土生土長的海洋志願者格萊菲絲(Bridie Griffiths)曾參與多次解救擱淺鯨魚的行動,她說要幫助鯨魚重回大海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這次的情況特別不同。

「這次比我看過的規模都還要大,我不記得曾經看過這麼大規模的鯨魚集體擱淺事件。」

紐西蘭拯救鯨魚組織Project Jonah成員瑞格比(Mark Rigby)表示,沒有任何事件可以跟他眼前看到的景象相比,他說:「這是近年來最大的鯨魚集體擱淺事件,兩年前的情人節我們發現了超過200隻鯨魚擱淺。」

研發搬動鯨魚的機器

在黃金海灣長大的沃德(Deb Ward)表示,鯨魚集體擱淺事件也讓他們開始研發搬動鯨魚的機器。她說:「當我年輕時看到鯨魚擱淺的同時,我也看到了得完成某些事的需求,我們想要打造出可以幫助鯨魚快速回到大海的機器。」

紐西蘭的海洋志願者們手牽著手形成人牆,防止領航鯨再次擱淺。

當局阻止夜間行動 志願者安全第一

正當保育人員和志願者如火如荼地想辦法拯救擱淺鯨魚的同時,黃金海灣自然保育部門阻止他們在夜間行動,結果引發了志工們的反彈。

但是,自然保育部門工作人員奧格爾(Mike Ogle)表示,過去曾有民眾在夜間救鯨魚時受了傷,他們不希望憾事重演。

海灘上滿是鯨屍 該如何處理?

此外,自然保育部門發言人拉馬森表示,隨著鯨魚屍體越來越多,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怎麼處理海灘上滿滿的鯨屍。

當局為了避免鯨屍被潮水卷回大海中,打算在鯨屍附近架起護欄,直到找到處理屍體的辦法。

第三大集體擱淺事件

此次事件堪稱紐西蘭有史以來第三大鯨魚集體擱淺事件,第一大發生在1918年,當時有1千隻領航鯨在紐西蘭東南方800多公裡遠的查塔姆群島擱淺。1985年,有大約450隻鯨魚在奧克蘭擱淺。

一隻領航鯨躺在沙灘上,錯過黃金救援時間的它已經沒了呼吸。

規模大、時間短 集體擱淺不尋常

而這次的鯨魚集體擱淺事件,也引發了各界關注,紛紛想找出事件背後的原因。

紐西蘭獸醫病理學家杭特(Stuart Hunter)說:「我們想要了解為何會有這麼大量的鯨魚,在這麼短的時間集體擱淺和死亡。」

「對領航鯨來說,集體擱淺不是新鮮事,但這次的事件鯨魚數量實在太大,而且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很不尋常。」

和地形有關 堪稱鯨魚墳場

專家研判與地形有關,這群領航鯨擱淺的地方被稱為離別岬(Farewell Spit),就像根彎鉤伸入塔斯曼海(Tasman Sea),過去也曾有鯨魚遊到這裡喪失方向感被困在沙灘上,故該地又有鯨魚墳場之稱。

天生會導航的鯨魚擱淺在沙灘上的原因各式各樣。海洋保育志願者們正在想辦法幫擱淺的領航鯨重返大海。

鯨魚天生會導航

無論如何,造成鯨魚擱淺的原因百百種,科學家們也急著想解開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天生會導航的生物迷失方向。

單獨擱淺原因多

根據加拿大戴爾豪斯大學鯨類科學研究人員的發現,鯨魚單獨擱淺的原因非常多,從基因變異、染上傳染病、被敵人攻擊、年紀大,再到被魚網纏住都有可能,但鯨魚集體擱淺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

有人認為鯨的近岸攝食習性對其擱淺有一定的影響。當魚和烏賊徊遊近岸或產卵生殖時,鯨群也跟蹤而來。由於嘴饞貪吃,戀食忘返,造成退潮後擱淺。

集體擱淺是個謎

隨著近年來鯨魚集體擱淺的次數越來越多,研究人員也加緊腳步想要找出原因。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海洋生物學家貝克(Scott Baker)提到:「鯨魚集體擱淺是個有趣的問題,背後原因很難確定,因為要觀察鯨魚在擱淺前的行為很難。」

美國海軍正在利用聲納搜尋潛水艇。專家推測,讓鯨魚集體擱淺的原因之一與人類使用聲納有關。

目前,專家推測鯨魚集體擱淺可能有以下四大原因:

一、水下聲納影響鯨魚方向感?

不少研究人員和環境學家都指出,人類使用的水下聲納會嚇到鯨魚,讓它們失去方向,往淺水域衝去進而擱淺。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研究,瓜頭鯨和喙鯨最容易受到美國海軍用來偵測潛水艇的中頻聲納波影響,美軍為此也展開調查。

但是,據記載,遠在1783年,曾有18條抹香鯨衝往歐洲易北河口,在那裡等死。次年,在法國奧迪艾尼灣又有32條抹香鯨擱淺。

18世紀,一些航海家在塔斯也發現恐怖的鯨魚墳場,一堆堆的腐屍和白骨散布在海灘上,呈現一片悽慘景象。

可見早在水下聲吶發明之前鯨魚就已經出現了鯨魚集體擱淺事件,所以鯨魚擱淺和人類或許沒有太大關係。

因此,科學家認為鯨魚集體擱淺可能和太陽活動有關。在 1997年,阿根廷馬島海岸約300頭鯨「集體自殺」。

美國學者認為,當時太陽黑子的強烈活動引起了地磁場異常,發生了「地磁暴」,這破壞了正在洄遊的鯨的回聲定位系統,令其犯下「方向性」的錯誤。

二、為了救同伴結果一起擱淺

「鯨魚是社會化的生物,科學家認為它們之所以會集體擱淺,是因為鯨魚會響應同伴發出的求救訊號,一起去解救同伴,結果一起擱淺。」紐西蘭拯救鯨魚組織Project Jonah成員瑞格比說。

然而,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海洋生物學家貝克表示,當人們前往救援時看到擱淺的鯨魚每一隻狀況都不好,所以很難確定究竟一開始是只有一隻鯨魚在呼救,還是有好幾隻鯨魚陷於危險。

鯨魚集體擱淺有各式各樣的原因,其中之一是領頭鯨沒有帶好隊,造成同伴誤闖淺水域一起擱淺。

三、領頭鯨沒帶好隊,不太可能是集體自殺

大部分的鯨魚為了增加生存的機率都會集體行動,由其中幾隻鯨魚負責帶隊。如果負責帶隊的鯨魚生病或失去方向感,就可能讓整群鯨魚一起擱淺。

雖然曾經有很多動物因為環境的改變而集體自殺,但是鯨魚作為一種高智商的動物,不太可能出現集體自殺現象,而且鯨魚的生存空間幾乎可以遍及全球五大洋,海洋可以為它們提供充足的食物。

有些人認為有些鯨喜歡群聚,群中常有某個成員充當領導,整個群往往隨其一起遊泳,一起覓食,也一起逃跑。當「頭頭」因病或遇害而上岸擱淺時,整群鯨也就隨之同歸於盡。

四、環境有毒,導致鯨魚病魔纏身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研究,惡劣的天氣、油輪漏油、被稱為「紅潮」有毒藻類等環境因素都是造成鯨魚集體擱淺或大量死亡的原因。

舉例來說,2015年位於南美洲的智利至少有 337頭塞鯨屍體被衝到巴塔哥尼亞高地峽灣附近,初步研判,這些鯨魚身上沒有明顯外傷,專家推測可能是病毒或被稱為「紅潮」的有害藻類增生導致鯨魚死亡。

越來越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病因上。鯨之所以離水上岸,主要是由於病魔纏身,身體虛弱不堪,無力駕馭風浪,隨波逐流被海水推上海岸,或是有意爬上海岸尋求喘息之機。因為在這裡它不必每喘一口氣都要掙扎著浮出水面。

相關焦點

  • 上百頭鯨魚在斯裡蘭卡擱淺引關注!為什麼鯨魚一旦在海邊擱淺 就很...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上百頭鯨魚在斯裡蘭卡擱淺引關注!為什麼鯨魚一旦在海邊擱淺 就很難再救回來了? 上百頭鯨魚在斯裡蘭卡擱淺什麼原因造成的? 當地時間11月2日,大約100頭巨頭鯨被衝到斯裡蘭卡科倫坡附近的海灘上,這是當地歷史上最大的鯨魚擱淺事件。
  • 塔斯馬尼亞為何成了鯨魚的「自殺天堂」
    塔島素以有別於大陸的優美風景和宜人氣候聞名,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在當地人的印象裡,塔斯馬尼亞還有個大型海洋動物「自殺天堂」的「美稱」。這是因為,幾乎每年,這裡都會發生大批鯨魚在各處海灘擱淺死亡的事情。沒人知道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生靈選擇了這塊寶地作為生命的最後歸宿。據統計,過去80年間,此地共發生過300餘起鯨魚「集體自殺」事件。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西海岸數百鯨魚集體擱淺,網友熱議:導航失靈...
    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澳大利亞數百鯨魚集體擱淺#】9月21日,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西海岸,當地居民發現270餘頭領航鯨擱淺淺海地帶。視頻中,幾百頭鯨魚緊貼在一起,在淺海處拼命掙扎。當地動保組織及當局計劃展開救援活動,專家估計目前至少有90頭領航鯨死亡。
  • 近百頭鯨擱淺紐西蘭海灘後死亡 鯨魚為什麼會擱淺海灘?
    近百頭鯨擱淺紐西蘭海灘後死亡 鯨魚為什麼會擱淺海灘?】【鯨魚為什麼會擱淺】紐西蘭環保局25日說,近百頭領航鯨日前集體擱淺在該國一處人跡罕至的離島海灘,工作人員發現時,大部分鯨已經死亡,只有26頭奄奄一息。
  • 飛蛾撲火,鯨魚擱淺,動物是有意識毀滅自己嗎?
    基因的複製性使得生物生存的主要目的是繁衍,保證基因的傳續,極端情況下可能見到極個別的動物為了保護自己反而做出毀滅自己的舉動,卻不會有集體的「自我毀滅」。飛蛾主要夜間活動,且利用微弱的光線導航,眼睛只能接收特定角度射來的光,它們的趨光性不是說它們在黑夜喜歡明亮的光源,而是由於強光源的存在使它們不能準確地辨別弱光源,於是它們就朝著光源飛去,而強光源通常又比較熱,蛾子繞著光源飛有時不小心離得太近就唄燒死了;鯨魚擱淺先不說它們的目的是啥,一些擱淺的鯨魚在人類的幫助下,都重返大海了,如果它們一心求死,儘管可以再自己衝到岸上,可被救的鯨魚並沒有這樣的行為,而是較快地向深水處遊去
  • 鯨魚正在返祖!紐西蘭再現領航鯨擱淺事件,一同上岸的還有海豚
    有趣的是,有研究者提出,鯨魚似乎正在重新朝著「返祖」的方向進化,近年來鯨魚擱淺事件頻發,在尋找答案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猜想,鯨魚可能正在「返祖」。 紐西蘭再現領航鯨擱淺事件 近日,在紐西蘭發生了大規模鯨魚擱淺事件,除了上百頭領航鯨之外,一同上岸的還有同為海洋哺乳動物的海豚
  • 一頭「紅色」鯨魚擱淺,湊近才發現,上萬隻生物竟在蠶食鯨魚!
    一頭「紅色」鯨魚擱淺,湊近才發現,上千萬隻生物竟在蠶食鯨魚屍體!由於海浪的衝刷,難免會造成一些動物發生擱淺的行為,尤其是體型比較龐大的海洋生物,當它們擱淺的時候,如果自己不掙脫的話,人們是很難將它們放歸大海了。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擱淺鯨魚總數超過470頭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3日,野生動物保護人員在澳大利亞最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西海岸一個海灘又發現大約200頭擱淺的鯨魚,此前有大約270頭鯨魚被發現擱淺在五公裡外的一個沙洲。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西海岸發生大規模鯨魚擱淺
    約270頭領航鯨日前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西海岸附近擱淺。當地政府部門9月22日表示,大約三分之一的鯨魚已經死亡,救援人員正在積極救援仍存活的鯨魚。9月22日,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西海岸,救援人員在救助擱淺鯨魚。
  • 澳大利亞出現罕見大規模鯨魚擱淺 近400頭已死亡
    目前還不完全清楚鯨魚擱淺的原因。眾所周知,鯨魚容易擱淺。此次擱淺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打破了1996年西澳州320頭鯨魚擱淺的全澳紀錄。塔斯馬尼亞州之前發生的最大的一次鯨魚擱淺事件是在1935年,當時有294頭領航鯨擱淺。最近一次大規模擱淺事件是在2009年,當時有大約200頭領航鯨擱淺。
  • 澳大利亞出現罕見大規模鯨魚擱淺  近400頭已死亡
    此次擱淺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打破了1996年西澳州320頭鯨魚擱淺的全澳紀錄。 塔斯馬尼亞州之前發生的最大的一次鯨魚擱淺事件是在1935年,當時有294頭領航鯨擱淺。最近一次大規模擱淺事件是在2009年,當時有大約200頭領航鯨擱淺。
  • 汕尾馬宮南湖海一鯨魚擱淺死亡
    網友爆料,2018年2月22日上午,在汕尾市馬宮街道南湖海發現一頭鯨魚擱淺在沙灘上,引起眾多到海邊遊玩的市民駐足圍觀,經在場人員檢查確認,鯨魚已經沒有生命體徵。   從網友提供的現場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頭鯨魚身長兩三米,橫躺在沙灘上,已經死亡。
  • 鯨魚死去為什麼會爆炸?爆炸威力堪比煤氣罐?原因其實很簡單
    鯨魚在人們的心中就比較和善一些了,只不過是體積比較龐大。鯨魚會經常冒出海面上來進行換氣,在海邊居住的人會偶爾看到被擱淺的鯨魚。但是即使想去解救它,也是不容易的,因為它的體型是太大了。也正是因為它的體型太過於龐大,一旦鯨魚擱淺就可能被自己的體重給壓死。
  • 江蘇公務員面試真題(考生回憶版):鯨魚擱淺的啟示。挺難的!
    在2019年5月11日的江蘇公務員面試中,有這樣的一道題目:漁民發現鯨魚老是擱淺,漁民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海洋學家說:「是因為沙丁魚,鯨魚會追逐著沙丁魚,所以才會擱淺。」結合這個現象談一談作為公務員,在今後的工作中你會怎麼做。說實話,當我看到這道題目,我感覺這道題目挺難的。因為這道題問的是「怎麼做」,我們很多考生大部分在「怎麼做」的問題上都會感覺很難回答,因為對公務員工作畢竟沒有真正幹過,所認為的怎麼做其實也都是從網上或者身邊感知的,或者通過輔導班培訓得知的。
  • 巨量圖解密8年前江蘇黃海4鯨魚擱淺死亡事件,多疑團至今未解
    8年前的2012年3月16日,4頭抹香鯨擱淺在江蘇鹽城境內的黃海灘涂(北緯34度22分,東經120度10分)。經當地有關部門全力搶救,鯨魚還是在17日全部死亡。據專家認定,擱淺死亡的鯨魚大的體長約有17米長、體重達三四十噸,小的體長也有10米長、近二十噸重,為世界上最大的齒鯨抹香鯨,一母三公,這是自1985年以來,中國海域發生的第二次大規模鯨魚擱淺死亡事件。時至今日,記錄當年相關事件的詳情到底如何?
  • 為什麼鯨魚死後,屍體很快就會發生爆炸?看完漲見識了
    相信小夥伴都聽過「鯨落」吧,世界上每當有一條鯨魚死去,將會用30年的時間沉入深海落葉歸根。近年來鯨魚擱淺事件頻頻發生,據資料顯示這些被衝上沙灘的倒黴鯨魚,屍體會自動發生爆炸連骨頭都不剩,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知道鯨魚的飯量很大,一張口就可以吞下1噸的魚蝦,這些食物消化後,會產生甲烷、氫硫化物以及氨等易燃易爆的氣體。鯨魚死後隨著內部組織和器官的腐敗,身體的蛋白質被分解,細菌迅速擴散至全身,產生更多氣體,如果處理不當鯨魚就會發生爆炸。產生的衝擊力不亞於煤氣罐子爆炸,足夠讓一條龐大的藍鯨粉身碎骨了。
  • 金老師漂流瓶給阿衰遠程布置作業,阿衰為救擱淺鯨魚,犧牲一顆牙
    導語:在《阿衰online》漫畫中,阿衰買方便麵中了免費旅遊大獎,帶著大臉妹一起就去海邊玩去了,沒想到金老師為了不讓他們落下作業,居然用漂流瓶給阿衰他們遠程布置了作業,而阿衰為了拯救擱淺在岸邊的鯨魚,犧牲一顆牙,舍牙救了鯨魚。
  • 看到鯨魚屍體,為什麼一定要趕緊躲開?看完驚出一身冷汗
    但是誰會想得到所有人,認為脾氣溫和的鯨魚其實才是最大的殺手呢?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其實嚴格來說,鯨魚是海洋中最大的殺手,是有特定的環境的,比如鯨魚擱淺。擱淺的鯨魚會在自己死後的一刻爆發出強大的威力,從而會給周圍的人帶去很大的危害。
  • 同為海洋哺乳動物用肺呼吸,為何海獅可以曬太陽,而鯨魚擱淺就變鯨爆?
    我們經常會在網際網路看到一些擱淺的鯨魚,它們龐大的身軀在沙灘上一動不動,如果沒有人類的幫助,它們就會漸漸死亡,然後再過一段時間就會變成一次「鯨爆」。 為什麼鯨魚卻不行?這要從它們的演化說起! 海洋哺乳動物的祖先 其實總結起來就是鯨魚生活在海洋裡的時間太長了,它們已經更適應海洋的環境,而不是陸地!
  • 鯨魚集體死亡!50具鯨魚屍體現冰島海灘,誰才是幕後「兇手」?
    7月18日,在冰島的Longufjorur海灘,有遊客在乘坐直升機遊覽時拍下了驚人的一幕:海灘上都是領航鯨的屍體……後經調查,在該海灘的鯨魚屍體多達50具,死因不明,但專家推測是由於河床和潮汐情況導致的集體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