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醫二院骨科運動損傷手術量年增8% 有疼痛就停止

2020-12-25 浙江新聞

  記者 祝潔煒 通訊員 方序

  運動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帶來健康,也能帶來傷害。對這句話,昨天來浙醫二院骨科複診的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羅以民教授最有體會了,這幾年,他被膝蓋痛、肩膀痛折磨得夠嗆,尤其是最近三個月,肩膀痛得他晚上只能跪著睡覺,而這都是運動惹的禍。

  肩膀痛得晚上只能跪著睡

  從年輕時起,羅以民教授就酷愛運動,他踢過足球、打過拳擊。中學時,他是學校足球隊的副隊長,曾經帶隊參加過省級比賽。足球是一項很激烈的運動,羅教授沒少因此受過傷,「我曾經把腰扭傷過兩次,足足臥床一個月,一年後才好徹底。」

  進入社科院工作後,羅教授一直忙於科研,整日伏案讀書、寫文章,時間長了,頸椎病、脂肪肝……健康問題一大堆。

  他想到了重拾運動,這一回,他選擇了羽毛球,一星期打兩次。一個月之後,他再去複查,生化全套檢查指標個個正常。他水平越打越好,也越打越上癮,一打就是十幾年。

  時間長了,問題也出來了。起初是膝蓋痛,打一針玻璃酸鈉,疼痛稍有緩解,否則就痛得連路都走不了。醫生說,長期的激烈運動造成膝蓋中間的軟骨磨損嚴重,沒有軟骨的緩衝,骨頭與骨頭直接硬碰硬,時間長了,自然就痛了。

  最近三個多月,羅教授的肩膀開始劇痛無比,痛得連睡覺都成了問題。「晚上睡覺不能平躺仰臥,只能趴著睡,一開始,我買了個U型枕,趴在枕頭上睡覺,但趴久了,心臟被壓地受不了,有天晚上只能跪著睡覺。」

  運動損傷手術每年增加8%

  因為肩膀的問題,這三個月來,羅教授一直輾轉於各大醫院的骨科,中醫、西醫看了不少,針灸、推拿也都試過,可疼痛依舊。

  他開始在網絡上搜索治療關節損傷的名醫,他查到,浙醫二院骨科副主任戴雪松主任醫師很擅長肩關節問題的診治,就想來試試。可是,戴雪松的號子實在太難掛,連續兩周,不管是網絡預約、電話預約還是現場掛號,他都沒能掛上號。今年4月初,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在網上找到了戴雪松的電子郵箱,給他發了一份郵件,說了自己的情況。「沒想到,當天晚上11點多,戴醫生就給我回了郵件,答應幫我加個號。當時,我真是激動得熱淚盈眶。」

  經過詳細的檢查,戴雪松說,羅教授患的是肩峰撞擊症候群,這也是因為長期反覆過頂運動引起的運動損傷,常見於羽毛球這些經常需要做手臂上舉動作的運動,高頻率的上舉動作引起肩峰骨贅形成甚至肩袖損傷,引發疼痛。

  不過,羅教授的情況可以暫時不手術,通過藥物治療可以控制病情。在打針、用藥後,他終於能睡上安穩覺了

  浙醫二院骨科中心嚴世貴主任介紹,這幾年,因為運動損傷來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2012年,浙醫二院骨科門診量18萬人次,手術近9000臺,其中關節外科患者26000餘人次,各類運動損傷的手術1800餘臺,每年增長8%。

  浙醫二院院長王建安教授說,作為浙江省骨科發展的搖籃,浙醫二院骨科是衛生部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醫院一直為浙江省的專業運動員、運動隊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如孫楊、吳鵬、羅雪娟等都先後在醫院接受醫療服務和諮詢。

  收到疼痛信號馬上停止

  戴雪松說,有兩類人群最容易出現運動損傷,一類是年輕人,他們運動量大,而且經常做足球、籃球這種很激烈的運動,還有一類是年紀大的人,他們體能差,各項身體機能也下降了,不適當的運動方式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人體的各個關節都可能出現運動損傷,其中,膝關節和肩關節的損傷最為普遍,籃球、足球、登山、遠足等運動容易令關節軟骨磨損,造成關節損傷。籃球、足球等強對抗性運動還易造成各種韌帶損傷和肌肉拉傷。

  「運動是一把雙刃劍,每個人都應該選擇與自己身體狀況相適應的運動,否則就可能出現嚴重的運動損傷。」戴雪松說,在美國,大家在所在社區都有對應的家庭醫生,大家會比較方便地向醫生諮詢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這樣的習慣很好,值得提倡。「就我個人而言,過了35歲,我多選擇有氧運動,或者有網運動,避免足球、籃球這種有肢體直接接觸的運動方式。」在運動之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熱身,將全身的肌肉調動起來,這樣有助於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他提醒,當運動損傷即將發生時,疼痛往往是身體發出的最直接警訊,一旦收到這個信號,一定要暫停運動,千萬不能硬撐,否則很可能加重損傷。

相關焦點

  • 浙醫二院麻醉科為何成了全院最紅科室?
    我們麻醉科醫師有信心更有實力,讓患者在醫院『全程無痛』,治療時不痛,恢復時更不痛。」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麻醉手術部主任、浙江省臨床麻醉質控中心主任嚴敏教授笑著說。  昨天下午兩點,嚴敏教授還沒吃中飯,「手術室離不開啊,我們得管手術患者的呼吸、心跳和血壓,保護患者的生命。」浙醫二院麻醉手術部現有麻醉醫生90名,護士265名,規培住院醫生130餘名。
  • 錢江世紀城聯合浙醫二院打造國際醫學中心
    浙醫二院國際醫學中心位於蕭山區市心北路590號,由奧克斯集團出資,一期投資8億元人民幣,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正式入駐世紀城。  自2月中旬起,浙醫二院國際醫學中心面向社會開始接受預約門診和手術,經過預約、評估和篩選,開業當天,共有23名患者,在中心接受了醫療服務,涉及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腫瘤外科、骨科等多個學科。
  • 浙醫二院國際醫學中心正式開業!還將有…
    2月27日上午9點30分,浙醫二院國際醫學中心·杭州明州醫院正式開業。這座醫院位於市心北路590號,將為我們帶來優質的醫療服務。自2月中旬起,浙醫二院國際醫學中心面向社會開始接受預約門診和手術,經過預約、評估和篩選,開業當天,共有23名患者,在中心接受了醫療服務,涉及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腫瘤外科、骨科等多個學科。
  • 浙醫二院: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醫服務
    比如,率先開展床位協調、院前準備及日間手術預約一站式管理;首創「三準入、三評估、三隨訪」的日間手術評估管理體系,日間手術量達1.8萬臺,其中相當比例是疑難手術;全院每一個病區、每一個門診樓層均配置標準化的搶救車、除顫儀,醫院每位員工都掌握心肺復甦技術,安全文化深入人心……視品質與安全為生命,浙醫二院努力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醫體驗,更加彰顯了醫者仁心:將院內所有的車位都騰出來讓給患者;急診復甦室角落放著一個恆溫箱
  • 浙醫二院濱江院區24小時急診今起開放·都市快報
    浙醫二院院長王建安說,濱江院區急診中心將採用內外科分診,整體學科共同支撐的全新診療急救模式。  浙醫二院的急診以危重多發傷的綜合救治和各種疑難複雜危重急症的急救為特色,對搶救復甦患者、多發傷、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卒中、中毒等特殊患者,建立快捷有效的專病救治流程。  比如急性心梗患者,從到達急診搶救室、醫生接診、有效識別並呼叫專科團隊、完成檢查化驗到送到介入中心,進行血管開通手術,各環節都有時間限制,醫院要求整個過程不超過90分鐘。
  • 浙醫二院眼科專家教你怎樣愛眼護眼
    ■愛眼日特別報導  今天愛眼日  浙醫二院眼科專家教你怎樣愛眼護眼體重小於4斤的早產兒要做眼底病變篩查  孩子上眼皮耷拉要特別注意  孩子弱視最好在上小學前治療  浙醫二院眼科專家教你怎樣愛眼護眼  體重小於4斤的早產兒要做眼底病變篩查  孩子上眼皮耷拉要特別注意
  • 體重快200斤,杭州大伯髖關節不堪重負,浙江首臺骨科手術機器人為他...
    近200斤體重的常年壓迫下,他的雙髖不堪重負,疼痛不已。 最近,王大伯髖部的疼痛加劇,腫脹感明顯,稍微走幾步就疼得受不了,只好來到浙大二院骨科就診,最後被確診為:雙側股骨頭壞死。其中,左髖關節磨損更嚴重,需要手術置換。
  • 記國家重點臨床專科——浙醫二院心血管科團隊
    很多採訪過浙醫二院院長王建安的記者,都有這種感覺,王建安說話速度實在太快,條理非常清楚,還不怎麼「吃螺螄」,當場根本來不及做筆記,只能事後聽錄音完成採訪記錄;  手術室進進出出的醫生,走路通常都低著頭,步頻高,「嗖」一下就掠過你身邊了;  不過走路快,還不敵路程短。醫生們的家,大多都在離醫院不遠的小區。
  • 浙醫二院濱江院區試運行 獨特看病模式全國首創
    本報記者提前給你打探了浙醫二院濱江院區,發現不管是理念,還是看病流程,它和杭城所有醫院都不一樣。一樣的「浙二」服務不一樣的就診環境浙醫二院濱江院區,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學、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國內著名心血管病學專家,浙江省特級專家、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浙醫二院院長王建安兼任濱江醫院院長,率領浙醫二院管理團隊進行日常經營管理。
  • 山醫大二院骨科成功開展頸椎及胸椎內鏡手術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琳 通訊員 王紅)近日,山醫大二院骨科連續為多例頸椎及胸椎疾病患者成功實施微創內鏡手術。這標誌著該院以「創傷小、恢復快、功能保留好」為特點的脊柱內鏡手術的應用範圍,已由腰部,拓展至技術難度更大、風險更高的頸、胸部,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 濱江醫院(浙醫二院濱江院區)明起對外試運行
    對於家住濱江區的人來說,這絕對是個好消息,明天3月5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濱江院區對外試運行,想要看浙二名醫,不用再過江,在家門口就可以搞定了。  浙醫二院濱江院區又叫杭州市濱江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杭州濱江醫院,是一所市屬非營利性股份制醫療機構,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學、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
  • 哈醫大二院骨科日間手術開診
    這家醫院骨科四病房(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主任呂松岑為雙膝半月板損傷患者,進行了關節鏡下外側半月板修整成型術,從術前檢查到進行手術再到出院,只用了24小時,住院時間縮短,減少了病人陪護及其他生活開支,並享受醫保報銷。
  • 老照片令歐巴馬倍加感動 致信浙醫二院以示感謝
    日前,浙醫二院院長王建安教授收到了一封美國總統歐巴馬親筆籤名的感謝信。這件事得從今年的G20峰會講起,在這次保障任務中,浙醫二院作為醫療應急保障、醫療駐點定點單位,先後接待美、俄、法、日等9個國家共12次實地走訪,多個國家將該院定為首選保障醫院,也被確認為美國的首選定點醫院。峰會期間,浙醫二院承擔主會場的駐點醫療保障,參與了所有環節的保障任務。
  • 出現運動損傷後,是該看骨科還是復健科?
    出現運動損傷後,究竟骨科和復健科有什麼不同呢?運動傷害到底該找骨科還是復健科,還是醫院的運動醫學科求診?堡醫師自學生時期即為超級鐵人三項選手,憑藉多年運動訓練、受傷求醫過程,以及成為復健專科醫師後整合自身看診經歷,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
  • 浙醫二院要搬去蕭山?新院區佔地500畝周邊規劃地鐵等配套
    浙江在線7月31日訊(記者李文芳張留通訊員方序鄭芬芳蔡卡特)7月31日,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浙醫二院)籤訂合作協議,將在蕭山南部新城建立浙醫二院新院區新院區建成後,浙醫二院管理及技術主體力量將遷至新院區。  蕭山浙二要怎樣建新院區?
  • ...學會骨科微創專委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重醫附二院江南院區成功召開
    2019年12月29日,由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委會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承辦的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委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南院區隆重召開,來自重慶市內外的專家學者以及骨科醫護人員200餘名嘉賓出席了會議。
  • 浙醫二院成最大無痛內鏡中心 做腸鏡不痛也不尷尬了
    浙江在線03月29日訊浙江省最大的無痛內鏡中心,今天在浙醫二院掛牌成立,中心總面積達2000平方米。  跟傳統內鏡檢查不同,跟科室「各自為戰」的模式不同,新成立的內鏡中心有一個統一的「上級組織」——麻醉手術科,而且囊括了所有的內鏡檢查,胃鏡、腸鏡、氣管鏡、膀胱鏡、宮腔鏡等,都可以集中在這個地方完成。
  • 浙醫二院開出全科門診·都市快報
    浙醫二院承擔著我省全科醫師(含助理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任務,根據6月8日下發的《浙江省衛生廳關於加強綜合醫院全科醫療科設置的通知》,我省將有更多的二級甲等及以上綜合醫院設置全科醫療科,方便患者就診。
  • 浙醫二院聯手支付寶啟動"未來醫院" 使得看病能更快
    好消息是,如果你是自費病人,那麼通過支付寶到浙醫二院看病,掛號、候診、繳費、取檢查報告,都不必再去排隊了。「只要刷一刷支付寶,就能輕鬆完成這些環節。而且,浙醫二院還把『問路』也搬到了手機上,3D智能導航幫你規劃路線,不用擔心在醫院『迷路』。」浙醫二院院長助理徐翔向錢江晚報記者介紹說。目前該院每天兩個院區有1萬餘門診量,其中25%是自費病人。
  • 浙醫二院添新枝 25億打造專業腫瘤醫院
    2016年12月30>日,浙江大學、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臨安市政府和海亮集團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籤署合作框架協議,浙江大學腫瘤醫院(浙醫二院青山湖院區)項目正式啟動。浙江大學腫瘤醫院(浙醫二院青山湖院區)將建於青山湖科技城內,由臨安市政府提供土地及政策支持,海亮集團出資,浙江大學提供技術、人才保證,建成後交由浙醫二院託管運營。常務副校長任少波代表學校向省有關部門、臨安市和海亮集團表示感謝。他說,浙江大學高度重視醫學學科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