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下午,我們驅車出發去象山,此行沒有具體的目的地,就是想出去走一走,每一次出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自古有言「行千裡路,讀萬卷書」,自從私家車普及後,我們大多數人都變成行萬裡路,讀千卷書,走得越來越遠,而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了。當然有時候,我們不能一味以古人的方法教條地來看待現在的生活狀態,因為那時候要出個門多不方便啊,基本靠步行,坐個馬車也不是每個人坐得起的,現在生活條件完全不一樣了。
前陣子去過寧海雙林村,那是一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我們覺得那個村的環境、民宿和吃飯都挺好的,但是有粉絲留言,說還是象山花牆村好,吃的海鮮更多。花牆村的民宿一定要提前預訂,不然沒有住宿,吃飯也不行。我們於是想自己過去探訪一下,留幾個電話,什麼時候有興趣就可以電話預訂。花牆村在象山茅洋鄉,我們就在那兒下高速。
一進花牆村,傻眼了,馬路邊居然堵車,所有的停車場停滿了車,居然還有大巴車過來,把這兒當旅遊景點?還是這整車的人都來住民宿?也有明顯是已經住在這裡的遊客,穿著休閒的服裝成群結隊地在村子裡逛,而民宿主人們正忙著在小樓旁搭出來的餐廳裡準備著晚餐。
所有的民宿都把自己的電話號碼顯眼地掛在自家門口,我們拍了幾家的照片,下次有興趣來的時候,先打電話預約。既然來了,就去這背山靠海的花牆村走一走吧。
往海邊走的時候,看見一個老伯推著一個小推車,烏狼鯗,鹹鰳魚,蝦皮、蝦幹、海蜒都有,我一邊走一邊猶豫是不是要買點帶回家。
還沒走幾步,聽到一陣喧鬧,一堆中年婦女已經圍住老伯,在討價還價,估計這些海貨不一會兒就能賣完。花牆村人流的聚集,給當地村民也帶來不少實惠。
我們往聽海長廊走去,一路上遊客還是挺多的,夏末秋初,海風吹來極其溫柔、舒服。
年輕人、帶著孩子的小家庭、大媽大伯老年團,各色遊客都有,這裡雖然沒有沙灘,好在灘涂都能下去,能看到不少海生物,孩子們在抓小魚玩。
很喜歡這句話:「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任何抱怨都沒有用,幸福就是靠奮鬥出來的,這是真理。
有個二樓的樓臺,我們走上去,極目遠望,這裡有個海灣叫蟹鉗灣,百姓取的名字總是很形象很樸素。海的對面也有一個村子,房子都刷成彩色的,查了查也是整個村子做民宿的,這裡的村民這些年應該都很富了吧?
另外又看到一攤賣海貨的,我這次挪不動腳步,覺得無論如何都該買點什麼帶回去才行。先稱了一點蝦皮,又在問鰻魚乾、小黃魚乾、開洋的價格,沒想到又擁上來一群人,大家搶著買這些乾貨,我就只能拎著一袋蝦皮走開了,不爭不搶,喜歡的話,下次再來買。
其它的價格都沒記住,只記得這蝦皮是40元一斤,我買了一袋10元錢,回家裝了滿滿一飯盒,蝦皮炒捲心菜,蝦皮紫菜湯,蝦皮煎雞蛋,這些天我們家已經都吃上了。
從花牆村出來,老公說這裡離松蘭山不遠,要麼晚上住松蘭山吧。
我們兩個一路上都在奇怪,路上的車怎麼這麼少?一查地圖發現景區關閉,附近的餐飲店、酒店也都關閉,再查資料才知道松蘭山景區要關兩年,為了2022年的亞運會,到時候帆船比賽會在象山松蘭山舉行,屆時這裡完全是另一副熱鬧的景象了吧?
我們在松蘭山景區門口調頭,兩年以後有機會再來吧,晚上5點多了,我不願意去丹城,那是象山的縣城,我說既然來了象山總該看看海吧,於是我們打算去東旦村,幾年前曾去過那兒,有一個不錯的沙灘,也有吃飯和住宿的地方,關鍵是東旦沙灘不收門票,於是我們打算在東旦村吃一頓晚飯,具體吃了哪些好吃的海鮮,東旦村又有什麼好玩的,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