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薪酬制度落地究竟難在何處?

2021-02-20 法檢大院

來源人民法院報  作者徐 清 (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檢察院)

法官薪酬制度:民國的實踐與反思

民國法官地位低、收入微薄是民國法治建設中一個頗為無奈的問題。曾擔任民國大理院院長的王寵惠抱怨說,法官工資只是同級行政「薦任職」文官的一半。民國司法總長董康曾感慨,法官考試合格後學習期間僅30餘元,初被任命者也不過百餘元。歷任推事、檢察官、庭長的謝鑄陳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哭窮」,認為收入太少、入不敷出。1925年《東方雜誌》刊出的由各國委員做出的《調查法權委員會報告書》似乎佐證了這些親歷者的話,報告指出,當時中國司法的四大缺陷之一就是司法經費不足、法官薪俸過少,要求中國加以改正。

其實,民國延續了清末的司法改革進程,強調法官的專業背景,推進法官職業化,並從法律上給予法官較高的待遇保障。《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法官在任中不得減俸或轉職,非依法律受刑罰宣告或應免職之懲戒處分,不得解職」。民國第一任司法總長伍廷芳提出「法官高薪制」的設想。1917年7月17日,北洋政府頒布《司法官官等條例》和《司法官官俸條例》,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建立了獨立的司法官薪俸制度。從政治待遇看,除大理院院長為特任外,其餘人員分為五等,一二等為簡任,三四五等為薦任;在法院從事錄供、文牘、編案、會計等事務工作的書記員有「薦任」和「委任」兩種。那麼,特任、簡任、薦任、委任分別對應什麼級別呢?1914年10月北洋政府《文官官品職等職俸令》明確了文官的「級別」:文官自正一品、從一品至正九品、從九品共十八個品級,其中正一品從一品為特任職,正二品至從三品為簡任職,正四品至從六品為薦任職,正七品至從九品為委任職,不在十八級以內的「未入流」官員為聘任職。若與現代官職對應看,除了特任官外,簡任相當於中央或地方的省部級及廳局級大員;薦任相當於現在的縣處級官員;委任則相當於現今的鄉科級官員。一位在初級審判廳剛履任的法官即為「薦任」,從政治上體現了對法官的特殊待遇。

法官的經濟待遇包括基本工資、按月增加的俸祿、按月均分的年功俸祿和撫恤金。基本工資除了特任法官的單列外;簡任法官的薪俸分為五級,其中一等簡任法官享受一至二級薪俸,二等簡任法官則享受三至五級,每級遞增月俸50元。薦任法官薪俸共分十四級,其中三等、四等、五等薦任法官分別享受一至五級、六至十級、十一至十四級薪俸,每級遞增月俸20元。一位剛入額的初等審判廳法官,假設被確認為最低級別的五級薦任法官,對應最低級別的第十四級薪俸,則月薪為100元;履職一年以上可按期晉一級薪俸,即入額第二年月薪為120元;履職五年後,月薪已達200元。法官還享受按月發放年終獎:「司法官受各該官等最高級之俸在5年以上確有勞績者,簡任官得支給600元以內之年功加俸,薦任官得支給400元以內之年功加俸。」這樣的收入在當時是什麼水平?橫向看,當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月薪是600元,任教育部僉事的魯迅月薪300元,任圖書館主任的李大釗月薪120元,任圖書館協理員的毛澤東月薪8元。從購買力看,1元可以買30斤上等大米、8斤豬肉、150個雞蛋、10尺棉布,奢侈消費如安裝電話月費6元。

顯然,從「紙面上的法」看,法官待遇保障不可謂不完善。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如此骨感,法官薪酬制度落地究竟難在何處?

最關鍵的,在於當時的財政狀況與薪俸制度的要求之間尚有差距。當時法院的司法經費保障主要分為兩種:首都各級法院的經費由司法部直接撥給,地方法院經費由各省財政廳撥給。可司法部既不執掌財政大權,也並非強勢部門,再加上中央財政拮据,導致首都各級法官薪水多次被拖欠。1921至1924年,由於政府「欠薪積年」,大理院一些法官相繼辭職乃至聲言罷工。由各省自行保障的司法經費受制於各地預算和財政狀況,法官待遇冷暖不均。偏遠省份和地區或拖欠數月薪水或減半發放薪水;一些經濟落後的地方甚至只有法定月俸的一個零頭,而「上海特區法院人員,則除最高級俸外,並與巨額津貼」。發達地區的優厚待遇必然吸引法律人才「孔雀東南飛」,導致一些法官「不安於位,群思運動調至東南及蘇、魯、上海」。

最基本的工資都無法保證,法官的增資、撫恤金等經濟待遇自然更難落實。法律雖然規定了法官待遇可每年晉一級,事實上除了法部職員按期晉級外,其他各級法官按二年擇優晉級操作。1926年之後因財政困難,工資晉級成為「虛進」,即名義上晉升一級工資,可實際上仍享受原來的工資待遇,並不真正增資。法律規定的終身恤金、一次恤金、遺族恤金等有關法官退休後的待遇保障規定,真正落到實處的只有遺族恤金一種。即只有在職法官病故的,其家人才能得到若干一次性恤金。至於法官在職滿十年以上,因法定原因而退職者可享受的終身恤金;以及在職滿一年以上、十年以下退職者,退職時可享受的一次恤金均無著落。隨著國家財政左支右絀、捉襟見肘,北洋政府統治後期,遺族恤金也開始拖欠,乃至停發。

最後,各種考核、捐款讓法官薪俸不斷「縮水」。「二次革命」發生後,袁世凱發布大總統令,要求行政各官在國家多難之秋不得輕離職守。司法部也出臺了相應規定,對法官出勤進行嚴厲考核:無論婚喪嫁娶,請假十日即扣俸;每年請假四十日者,扣薪年俸四分之一。1921年司法部還頒布了《考核法官成績條例》,對法官每月收受案件數、結案率、上訴再審情況、辦理重大案件情況等進行考核,並與法官薪金掛鈎。1931年《平等雜誌》第三期介紹了當時北平地方法院的受案情況:民庭及刑庭各法官每月分配一審、二審案件多至30餘件,少至20餘件;民庭及刑庭簡易庭的各法官每月分案多至120餘件,少至80餘件。一些案件「或因案情複雜、人證不齊;或當事人距離太遠,不能依期到案」而難以結案,結案率等考核指標不達標也將被懲治扣發薪俸。此外,政府各種攤派捐款也讓收入進一步「縮水」,如1936年廣東政府為了促進航空建設,要求全體公務員按照工資的若干成捐款。河南法官工資除去種種捐款攤派後,「實際所得,不到六成」。

從民國第一任司法總長伍廷芳提出「法官高薪制」的設想,到建立獨立的法官薪酬制度,民國的探索無疑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然而,一個好制度的出臺並不難,難的是制度的實施。法官薪酬制度從「紙面上的法律」真正變成「行動中的法律」,究竟遭遇哪些障礙、需要哪些配套因素?也許,歷史這面鏡子會給予我們一些啟發和反思。

相關焦點

  • 應然與實然:中國法官薪酬待遇研究
    【中文摘要】作為解決糾紛、維護正義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法官福利保障整體狀況不佳,由此造成法官的被剝奪感逐漸增強,法官的幸福度、滿意度不斷下降,甚至越來越多法官選擇離開法官隊伍。法官只有享受與其任職條件、職業限制和前期投入相匹配的薪酬待遇,才能維護好社會的公平正義。因此,建議通過法官單獨職務序列、經費單獨列支、完善退休制度和其他福利待遇等方法提高法官的福利保障水平。
  • 美國法官輔助人員薪酬的數據觀察
    (1)法官助理的基本薪酬法官助理的基本薪酬水平從屬於美國司法會議設計的The Judiciary Salary Plan (JSP)薪資遞增表。通常而言,法官會在法官助理入職時確定一個JSP的薪酬級別和檔次。不過,級別與檔次的確定並非毫無根據,而主要依據法官助理的學歷水平和工作經歷。
  • 差異化薪酬制度
    」,另一方面是建立與企業領導人分類管理相適應、選任方式相匹配的企業高管人員差異化薪酬分配製度,對行政任命的國有企業高管人員薪酬水平...、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地位,明確薪酬策略,建立與經營業績、風險和責任相匹配的差異化薪酬管理制度,真正實現業績升,薪酬升;業績降,薪酬降...
  • 司改讓法官檢察官更體面 法官助理工資提高近一半
    如何完善職業保障讓法官、檢察官活得更體面,「不為五鬥米折腰」?  試點地區推出系列實實在在的措施,建立法官、檢察官單獨薪酬體系;打破晉升的「天花板」;建立法官助理員額、職級、薪酬和考核制度,接地氣的司法改革讓法官、檢察官們看到了希望。
  • 薪酬管理制度
    薪酬管理制度適用範圍: 1-8職級的所有員工記錄文件: 《面試品評及錄用審批表》《員工電子檔案》《員工試用期評核表》《員工表現評核表》《員工異動記錄表》參考文件: 無>第1章總則第1條 目的1.1為適應公司經營發展需要,吸引並留住各類人才,構建合理的薪酬激勵體系,特制定本制度。
  • 阿米巴經營的落地薪酬績效考核制度.
    阿米巴經營的落地薪酬績效考核制度.變形蟲管理成為稻盛的神話。然而,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如何實現這種遠見卓識是一個難題。。「不要說你不用錢去激勵人,如今的年輕人,捐錢並不容易。。「怎麼做?「激勵」一詞有兩個含義:「激勵」和「鼓勵」。「激發」是指充分調動員工的潛力,做他們以前從未做過或不敢做的事情;「鼓勵」是指認可他所做的工作或取得的成就。
  • 薪酬制度改革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探究
    在醫改中,薪酬制度改革又佔據重要地位,經績效考核能評估公立醫院在社會中的社會作用,通過薪酬制度改革與績效考核,能有效激發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其服務質量,增強公立醫院的服務能力。本文在了解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與績效考核兩者內涵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與績效考核的必要性,為實現公立醫院長期、穩定發展提供借鑑。
  • 交控集團召開子公司(事業部)職業發展薪酬績效制度宣貫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集團職業發展薪酬績效系統改革動員部署會議精神,近日,交控集團組織人事部召開了專題宣貫會,就配套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和具體內容進行了培訓,各子公司(事業部)中層幹部、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和財務人員參加會議。
  • 從獵狗抓兔子看薪酬制度的重要性
    ,如果能制定出一套完全符合企業的薪酬制度,那麼「人」的問題也會隨之解決。猛烈祝賀華之夢第93期薪酬與產值特訓班圓滿結束!一個獵人買來幾條獵狗為其打獵,獵人宣布凡是能夠在打獵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幾根骨頭,捉不到的就沒有飯吃。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後,問題出現了。大兔子非常難捉到,小兔子好捉。
  • 國有企業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的思考
    李克強指出,「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落實企業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者、職業經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試點。深化企業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與市場化選任方式相適應的高層次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者薪酬制度,對市場化選聘的職業經理人實行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可以採取多種方式探索和完善中長期激勵機制。」
  • 加拿大的法院體系與法官制度
    通過考察,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初步了解了加拿大聯邦法院和省法院的體系及法官制度,並學到了一些值得借鑑的經驗。          一、加拿大法院的組織體系  加拿大是一個實行「三權分立」的聯邦制國家,實行雙重政體體制,即聯邦政府和省政府。與此相適應,加拿大法院分為聯邦法院和省法院兩大系統,各成體系。
  • 醫院薪酬制度如何建立?幾個要點要注意
    人社部發〔2017〕10號《關於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醫療行業人才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責任擔當重,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體現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對確立公立醫院激勵導向和增強公立醫院公益性,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 醫院績效考核與薪酬制度
    在這種大環境下,醫院轉變對醫務人員的激勵方式,加強績效管理考核機制,建立科學系統的績效考評制度,最大限度地體現分配的公平性。2)薪酬激勵:新醫改提出建立與工作業績、崗位職責、實際貢獻密切相關的分配激勵機制,改變傳統偏重經濟指標的傾向,實現以服務治療和崗位工作為主的薪酬制度。同時建立與崗位職責、業績等相關的分配激勵機制,使其勞動價值得到體現。
  • 制定薪酬方案和制度的注意事項
    薪酬制度編制方法薪酬管理制度是企業制定薪酬設計方案後,為保證其持續有效的實施,而形成的各種方法、模式和工具的文書化、規範化、標準化文件的總稱。企業的薪酬管理制度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薪酬制度,指的是與經濟性薪酬和非經濟性薪酬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所有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 承辦法官制度怎樣改進
    ,並將審理案件的責、權、利集中於承辦人的一種非成文的制度。這個不成文的制度,曾經為各級法院緩解審判壓力,落實審判責任,調動法官積極性,正確考核和監督法官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實踐中,也暴露了種種弊端,如不及時改進,有可能影響公正與效率目標的實現。  首先,它不利於合議制的落實。  合議制是我國重要的審判原則和制度,其精神要義是民主集中制,合議制的終極目標是司法獨立。
  • 法官工資如何確定
    也許是吸取了這個教訓,此次上海的方案沒有直接公布實數,而是以43%這樣的比例數字來刺激眼球——將近一半的升幅可謂力度不小了。但這個說法的背後卻可能暗藏玄機。主要原因是中國公職人員薪酬體系的複雜性——工資並不等於每個月的總收入。公務員的薪酬結構中,除了基本工資,還有津貼、獎金等等,基本工資只佔總收入的約三分之一。
  • 中國古代的「法官」懲戒制度
    2020年,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出臺《浙江省法官懲戒暫行辦法》,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其實,早在4000年前,中國古代法律便有了對「法官」的懲戒制度。  肇始於夏周  一般認為,古代對「法官」的懲戒制度首創於夏朝,如《尚書·舜典》記載:「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此處「官刑」就包括懲治枉法裁判的「法官」之刑。夏朝《政典》也規定:「先時殺無赦,不及時殺無赦。」即要求官吏執行公務時必須嚴格遵守法令或制度。
  • 公司為什麼要實行薪酬保密制度?
    我們還把話題拉到公司為什麼要實行薪酬保密制度的話題上來。你可能會問:職場上,公司為什麼要實行薪酬保密制度呢?老王認為:老王建議,對任何企業來說,都要在薪酬制度上做詳細的分類,不要讓因談判能力強而薪酬就高,而是要做到能力強(以前牛、未來可能也牛)的人,薪酬高。你可能會問,薪酬保密制度到底能不能做到保密呢?
  • 上海高院院長:對法官管理不能拿行政級別來套
    另外,上海實行了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就是將法官、審判輔助人員、行政人員按33%、52%、15%的員額比例分開管理,對法官進行單獨的職務序列管理,法官的晉升不再走行政化道路,在法官的位置上有其專業的排序,根據級別實行不同薪酬制度。  京華時報:此次改革中,會不會有法官被擠出隊伍?  崔亞東:改革前,上海法院法官佔總人數的49%。
  • 157名法官助理升任法官 上海法院落實法官遴選制度
    原標題:157名法官助理升任法官 上海法院落實法官遴選制度  昨天上午(12月25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組織百餘名初任法官集體宣誓,這是上海司法體制改革後首批從法官助理中遴選的初任法官。  宣誓結束後,上海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崔亞東表示,今年9月上海率先在全國開展初任法官遴選,對於完善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建立正規化、職業化、專業化、高素質的法官隊伍具有重大意義,也為今後我國新型法官選任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先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