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美國的移動通信設備商,以前是有的,而且比較輝煌。不過後來因為各種原因都破產了、或者是被收購了,也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其實現在美國也基本不會有什麼移動通信設備生產企業了,因為這塊的市場和利潤已經不足以再崛起一家企業了。
美國曾經是通信製造業的大國。
說起來通信業,設備生產這塊,其實最開始的時候,美國是最強的。曾經在通信業裡有一個絕對的巨無霸,一家企業可以吊打全世界的運營商以及設備生產企業,那就是AT&T。它既是全球最大的運營商,也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
被稱為通信業裡的聖殿的"貝爾實驗室"就是AT&T的研發機構。如果說科技研發,現在也沒有任何一個企業的研發部門可以和當年的貝爾實驗室相比。
AT&T因為反壟斷法被拆分,除了幾個運營商之外,還分離出來了生產通信設備的朗訊科技。順便說一句,加拿大的北電網絡,原來AT&T子公司也有很大一部分股份,而且還是北電網絡的技術來源。
美國原來可以生產移動通信基站的企業還包括摩託羅拉移動以及高通,你們沒有看錯,原來的高通也是生產基站的。
也就是說,以前的有能力生產移動基站設備的,在美國的企業包括朗訊科技、高通、摩託羅拉移動,外加上一個加拿大的北電網絡也屬於半個美國企業。
美國的這些可以生產基站的企業,都被諾基亞和愛立信給收購了。
高通最初是生產手機和基站的,那個時候整個通信業並不看好CDMA,所以高通不得不自己生產。而後隨著CDMA被通信業接受,高通為了推廣CDMA,打消手機業以及通信業對於CDMA高度壟斷於高通的憂慮,將手機業務整體賣給了日本的京瓷,將基站設備生產打包賣給了歐洲的愛立信。
摩託羅拉因為銥星計劃的影響,以及一些其他的錯誤,最終出售了自己的移動通信設備生產部門,收購方是當時的諾基亞西門子,也就是現在的諾基亞,當時摩託羅拉有GSM/WCDMA/CDMA/LTE/Wimax的研發以及設備生產能力。
北電網絡最終的結局是破產了,它的WCDMA部門在破產前被打包賣給了阿爾卡特,而它的CDMA、LTE部門則在破產時被愛立信收入囊中。
朗訊科技和阿爾卡特合併後被諾基亞收購。
整體來說,整個美國、加拿大的基站生產企業,被歐洲的愛立信以及諾基亞分食。
現在美國計劃通過O-RAN重返基站生產領域。
傳統的通信設備生產這塊,目前全球前四名的企業分別是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以及中興通訊,這四家也是目前全球運營商主要部署的5G基站的生產商。
現在全球的運營商市場,基本上也是被這四家企業瓜分。而且隨著華為和中興的價格戰,讓通信設備製造這塊,利潤也沒有開始的時候那麼高了。市場被佔,而且還沒有暴利,這也使得美國的資金不青睞移動通信設備生產這塊。
而且就相關的技術來說,想要重頭再來其實也需要很長的時間積累。現在三星雖然也開始做5G基站,但是運營商市場份額還很少。日本還有NEC和富士通可以生產5G基站,但是這兩家的設備的性能,距離主流的設備商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目前美國還有一些企業,把目光放在開源白盒基站這塊,也成立了O-RAN聯盟,試圖通過開源、通用晶片來進入基站生產領域,不過就這塊來說,現在的性能和功耗都距離實際商用有比較大的差距。
總而言之,歷史上美國也有一些企業可以生產移動通信設備,不過都因為各種原因,被諾基亞和愛立信收購了,現在也就沒有了。現在移動通信基站利潤也沒有那麼大,市場格局也非常穩定,美國在這個領域也無法再有新的企業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