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響60餘家大型生鮮電商平臺 小小黑皮雞樅菌開啟扶貧增收路

2020-12-20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新昌文圖

10月17日,是我國第6個扶貧日,也是第27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在濮陽市清豐縣馬莊橋鎮,趙家莊村民賈青芬熟練地削剪黑皮雞樅菌菌根兒,她不僅每天可以掙到100元左右的「上班費」,還能通過包棚創業、菌包託管、勞務承包、大棚租賃、基地務工等5種合作模式從基地創業、分紅。近年來,清豐縣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產業,實施「黨建+扶貧+食用菌」工程,產業扶貧成效顯著。全省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推進會15日在濮陽清豐縣舉辦,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會議現場獲悉,2018年全省農業產業扶貧覆蓋帶動貧困群眾156萬人,為確保2020年我省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河南將從5個方面推進農業產業扶貧。

脫貧之路千萬條產業扶貧是根本

和賈青芬一樣,240餘名老鄉每天來趙家食用菌基地「上班」。他們身後是佔地1100畝的609座大棚,這裡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黑皮雞樅菌生產基地。春節時節,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一斤黑皮雞樅菌售價80元,在當下時節,每斤批發價在30元左右。別小看這些黑皮雞樅菌,趙家莊周邊貧困戶靠它脫貧致富。馬莊橋鎮黨委書記師敬川介紹,趙家食用菌基地配套建設了冷庫、烘乾房、菌包加工廠房、食用菌技術培訓學校等,經清豐縣大地密碼電商平臺銷往市場,集菌包加工、技術培訓、烘乾冷藏、種植銷售於一體,年產值8000餘萬元。基地電商大地密碼與「淘寶」「拼多多」等60餘家大型生鮮電商平臺合作,銷售雞樅菌、香菇、紅薯等10餘種農產品,平均每日線上銷售穩定在4000單以上,今年前三季度營業額已突破1900萬元,叫響了「清豐菌菇」品牌。

「我們是『電商+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貧困戶可以勞務承包,每年戶均增收5萬元以上;此外協調貸款400餘萬元,108戶貧困戶租賃大棚,戶均年收入3000元;240名貧困人口到基地務工,月工資1500元以上。」師敬川介紹。據了解,該基地共帶動全鎮貧困戶252戶808人,戶均增收1.5萬元。

清豐縣雙廟鄉西南莊食用菌基地,採取包棚創業、建棚租賃、基地務工和技術培訓四種帶貧模式,年產平菇、毛木耳菌棒1600萬袋,菌種300萬斤,年產值5000萬元,為周邊15個村430戶1600餘名貧困群眾順利脫貧提供產業支撐。

濮陽和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工廠化生產+基地+貧困戶」帶貧模式,年可轉化利用農林秸稈廢棄物6000噸,年產白玉菇和蟹味菇4800噸,年產值6000餘萬元,讓村集體經濟實現了7萬元的年穩定增收,而且幫助周邊80餘人實現了就地創業就業。

河南龍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金針菇工廠化生產為主,日產金針菇等菌菇鮮品45噸,年生產、配送食用菌菌種及加工品12萬噸,年產值9000萬元,吸納12個村的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先後直接託管帶動670餘戶。

政策5方面發力推進全省農業產業扶貧

在全省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推進會上,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申延平介紹,《河南省「十三五」特色產業精準扶貧規劃(2016-2020年)》《河南省農業產業扶貧「1+N」專項行動方案》等一系列規劃方案相繼出臺,貧困地區優勢特色農業加快發展,資源優勢逐漸轉化為產業優勢、產值優勢,貧困群眾實現了穩定增收。2018年,貧困地區人均純收入達11911元,年均增長13%;全省農業產業扶貧覆蓋帶動貧困群眾156萬人。

根據脫貧計劃,2020年要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就需要消除絕對貧困問題,農業產業扶貧在接下來不足15個月的時間裡,進入了「攻堅期」。申延平指出,河南將從以下5個方面紮實推動農業產業扶貧工作。首先是實施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包括持續推進優勢特色農業發展,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其次,目前全省培育帶貧的省級龍頭企業554家,帶動貧困戶44.78萬戶,發展帶貧農民合作社1.4萬家,帶動貧困戶24.47萬戶。最後三項策略分別為:創新完善聯貧帶貧機制、開展農產品產銷銜接、強化農業信息和技術服務支撐。

相關焦點

  • 黑皮雞樅菌成致富「金鑰匙」
    在黑皮雞樅菌種植基地大棚內,一排排整齊的菌棒培育架映入眼帘,工人們正在加緊菌棒種植和春耕生產,部分培育土裡已有少許黑皮雞樅菌破土而出,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 削菇算得上是王細古在基地主要的活,黑皮雞樅菌種植基地負責人劉傑介紹,削菇是輕活,80歲的老人都能幹。基地豐產時每天能收穫800斤,正常的一天5、60斤不成問題。因此豐產期時,有很多隔壁村民過來削菇,一天下來可到手工資100多元。 「我每個月有2700的工資,在這裡幹活很快樂。」王細古笑著說:「基地離家裡很近,只需5分鐘。
  • 德慶扶貧菌菇種植基地種出黑皮雞樅菌 被當地農民譽為黃土地裡的...
    肇慶市德慶鳳村的菌菇種植基地,是由肇慶市婦聯牽頭、探索建立起來的精準扶貧、產業扶貧項目。近日,這個菌菇種植基地又有新品種上市了,上市的菌叫做黑皮雞樅菌。這種菌,被當地農民譽為黃土地裡的「黑金子」。種在大棚裡的黑皮雞樅菌,它長得又黑又短,長相併不起眼,但它吃起來肉質脆嫩,清甜無渣,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硒及真菌多糖等營養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口感非常好,甚至摘下來就可以直接入口。黑皮雞樅菌的生長速度很快,一天要採摘3次。目前這種菌供不應求,批發價都要每斤30元左右。
  •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2020-12-06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春龍:返鄉大學生成功栽培黑皮雞樅菌 年產值達百萬元
    這就是「黑皮雞樅菌」。近日,筆者在劉寨村的東山食用菌有限公司種植基地見到這種珍稀菌類。    走進魚臺縣老砦鎮的劉寨村黑皮雞樅菌種植基地,遠遠看去這兒的大棚與別處大棚沒什麼兩樣,可進去一看,大棚內不光安裝有6個空調,地面上還插有溫度計,時時刻刻監控棚內溫度,由於這種菌類在地溫25到35度才能正常繁育生長。地面上成堆、成片的黑皮雞樅菌破土而出,長勢喜人。
  • 電商扶貧助力喀什地區農牧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新疆新聞在線網4月15日消息(記者任鑫潔、高夢輝,通訊員玉素普江):喀什地區積極構建電商產業發展平臺,完善電商產業服務體系,帶動更多農牧民走上增收致富路。麥合木提·烏熱依木:「去年我在電子商務服務點賣出了500公斤杏幹,增收2000多塊錢。現在我也在學習上網,學會了以後我打算自己開個網店,在網上賣東西。」目前,英吉沙縣共設有14個電子商務服務站,90個電子商務服務點,2019年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4000多萬元,其中網絡零售額1300多萬元,越來越多像麥合木提·烏熱依木一樣的貧困戶依靠電商平臺增加了收入。
  • 秋天常吃這道黑皮雞樅菌,營養價值高,清脆滑嫩,鮮香美味!
    今天在菜市場,看到有賣黑皮雞樅菌的,吃過不少的菌菇,像常見的金針菇,平菇,香菇等等,只有這個黑皮雞樅菌很少在菜市場裡看到有賣,雖然30多塊一斤的價格有點貴,但想到它的美味,還是忍痛買了半斤回來嘗嘗鮮。新鮮的黑皮雞樅菌不僅清香滑嫩,營養價值也高,秋天吃有養血潤燥,健脾胃等效果,對於平時食慾不好,體虛,血糖高的人來說,黑皮雞樅菌是他們很好的美食之一。黑皮雞樅菌可以煮湯,也可以鮮炒,想要簡單的下飯菜,與豬肉搭配就非常的不錯,雞樅菌獨特的清香與豬肉的鮮香融合在一起,讓吃飯都變得有讓人期待起來。
  • 新疆國際電商產業園:新機制帶動增收
    近年來,基地不斷擴大試點範圍,在40餘家電子商務示範縣積極聯動疆內外知名電商平臺和快遞物流企業,打通農產品上行渠道,開展農村電商運營指導,幫助示範縣加強產銷對接,降低成本,助農增收。同時,產業園充分發揮區位、交通和產業集聚優勢,凝聚各方力量探索精準扶貧新路徑,將縣域農業資源優勢與核心區市場優勢充分結合,形成規模效應。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江西60位縣市長同一天淘寶直播...
    江西60位縣市長同一天淘寶直播 為本地農產品助陣3月15日,60位江西縣市長來到淘寶直播間,為當地土特產代言,開啟了當地復工復產的新模式。《通知》要求,進一步強化電商扶貧、產銷對接等舉措落實,開展品牌推介洽談活動、電商實操培訓,加大力度動員和組織電商企業、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公益性農產品示範市場、物流企業等與貧困地區積極對接,切實解決扶貧農畜牧產品滯銷問題,多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
  • 鄂爾多斯:電商扶貧助力農牧民增收奔小康
    而此刻,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電商扶貧服務中心的包裝車間裡,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工作人員正忙著對麵粉進行打包,一袋袋麵粉排列整齊、整裝待發。這些麵粉都是選用當地貧困戶家的優質小麥作原料,採用傳統研磨工藝加工而成,備受市場青睞。目前,線上平臺平均每天銷售麵粉5000多斤,一個月就能幫助貧困戶增收近45萬元。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46期:Beyond Meat牽手盒馬上架首批...
    據悉,本次活動共吸引7個貧困縣20餘家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以及30餘家網絡店鋪、150餘款特色產品參加其中。「南昌優品」電商直播消費節落幕 觀看人數超4000萬7月4日,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書記吳曉軍,紅谷灘區管委會主任任海斌陸續現身拼多多直播間,向平臺6.28億消費者推介南昌優品。
  • 海看助農惠民行,點燃扶貧新引擎! 山東IPTV聯合百城融媒開啟愛心助...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3月18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開展智慧廣電專項扶貧行動的通知》中明確要求「發揮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優勢,通過直播電商等方式助農強農,更好的服務基層、服務群眾
  • 雞樅菌這樣種,高產穩產
    黑皮雞樅菌是長根菇的一個變種,是珍稀食藥用菌中的一個品種,又名長根菇、長壽菇。黑皮雞樅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其口感獨特、肉質細嫩,富含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食藥兩用、營養豐富、生食熟食皆可,備受人們的青睞,是食藥用菌中的上品。
  • 泰寧推進「農旅+電商+扶貧」新模式 促進農戶增收
    泰寧推進「農旅+電商+扶貧」新模式 促進農戶增收 2019-09-24 15:55: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福州
  • 2019年資源縣電商年貨狂歡節暨電商精準扶貧展銷會新聞發布會舉行
    縣直各相關部門、各鄉鎮負責同志,桂林日報、桂林晚報、桂林電視臺、桂林人民廣播電臺、桂林生活網、桂視網和資源融媒體等市縣10餘家媒體記者參加新聞發布會。2019年資源縣電商年貨狂歡節暨電商精準扶貧展銷會定於12月26日至12月30日在資源縣舉行。
  • 「全民電商」齊發力,秀山電商「雙十二」助農增收
    今年「雙12」電商節,秀山電商產業園和鄉鎮農村電商服務中心、農村合作社以及個體經營戶多主體參與、多平臺發力,以「全民電商」的強大合力,助推本土農產品及加工品上行取得良好的銷售成績。
  • 蒙城許疃電商小鎮助力扶貧增收
    蒙城許疃電商小鎮助力扶貧增收 2019-03-08 16:33:00來源:央廣網
  • 疫情不阻扶貧路 森樂食品為群眾保業增收
    扶貧需要扶根,「輸血」更要「造血」。山東棗莊通過「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模式,引導企業招用更多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為全市貧困勞動力等重點群體提供就業幫扶,努力促進貧困群眾就業增收。通過產業扶貧實現穩定脫貧,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治本之策。
  • 齊河縣潘店鎮辦起新產業:電商平臺叩開助農增收之門
    潘店鎮通過探索「網際網路+農產品」「電商+扶貧」新機制,創建「潘店優選」智聯鄉村電商平臺,打造「線上平臺+線下中心」的電商服務「潘店品牌」,帶動帶活新型創業主體,引領鎮村產業再升級,為特色農產品上行和重大疾病患者、貧困戶、村集體增收提供新路徑,實現「破繭成蝶」的良好效果。
  • 【蔬東坡】精選七大社區生鮮電商平臺,今日下單明日送貨到家!
    值此時刻,蔬東坡社區生鮮電商軟體的合作夥伴挺身而出,快速復工,開啟社區電商業務,對接上遊助農,送菜到家保民生!1.廣東南方優品:產地滯銷,抗疫助農「疫情之下,消費者買不到菜,產地賣不出菜」。廣東生鮮電商平臺南方優品,在春節期間,接到了水果、鮮花等農戶的「滯銷」求助信息。為了農戶豐產不減收,南方優品發出「消費助農」行動倡議。充分調動自身物流供應鏈的優勢,將滯銷的產品帶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社區家庭裡。一方面為銷售困難的農戶帶貨,另一方面也讓宅在家中的社區居民吃到新鮮、安全的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