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 州 新 視 界
搜索
春風拂過青石村,正是樅菌探頭時。
走進連州市龍坪鎮青石村,雨水洗滌過後山野青翠欲滴,滿目清秀。在黑皮雞樅菌種植基地大棚內,一排排整齊的菌棒培育架映入眼帘,工人們正在加緊菌棒種植和春耕生產,部分培育土裡已有少許黑皮雞樅菌破土而出,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
黑皮雞樅菌作為青石村其中的一項扶貧產業,在2019年年產約2.5萬斤,營業收入合計超70萬元,為12個貧困戶以及附近的農戶解決了就近就業並帶來務工總收入超20萬元,年底給入股的貧困戶分紅8.75萬元。也是在去年12月底,這個粵西北邊陲省定貧困村歷經三年的蛻變,成功摘掉了貧困村帽子,67戶14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在2020年吹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號角。
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
在已經做了10年青石村的黨支部書記的王劍看來,村裡的變化是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
王劍介紹,近年來村裡通過人居環境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加上廣州市人民檢察院扶貧工作隊的幫扶,青石村下的14個自然村均已開展美麗鄉村工程建設,目前有6個村通過驗收,預計2020年底將全面完成。現在隨處可見垃圾桶,垃圾實行固定回收,村民們環境衛生意識不斷提高,一起維護村莊的衛生乾淨。「以前村裡晴時一身灰,雨時滿腳泥,雞鴨到處放養,垃圾遍地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水泥路似玉帶延伸、古韻的竹門安靜佇立、後山煙雨形成一幅江南水墨畫……細雨中的青石水白塘村步步皆景。
如今住在村裡的貧困戶王發球對村裡的變化很是滿意。「相比以前空氣都好很多,前些年回到村裡晚上連路燈都沒有,村裡人都沒幾個,現在村子美了,出來散步的村民結伴而行,熱鬧多了。」
變好的不只是村裡的大環境還有王發球自己家的小環境。55歲的王發球因身體殘疾,至今單身也不能幹重活,以前只能在外打工做保安領著幾百元一個月的工資過活,住的是下雨天漏水、旱廁在旁的泥瓦房,腿腳不便的他用水還需去哥哥家井裡打。
如今,在王發球新房子裡添了電飯煲、電風扇等電器,自來水為他減輕了不少生活負擔,以前的泥瓦房變成紅磚白牆,旱廁變成蹲廁,新房雖說不大,但規劃合理,一個人住綽綽有餘。「感謝政府感謝扶貧隊讓我的生活越變越好。」王發球笑著說。
據悉,扶貧工作隊對貧困戶進行危房補貼共計13.8萬元,用於道路硬底化建設、飲水工程、汙水處理工程、水利工程以及路燈亮化工程等基礎建設方面幫扶資金共153.62萬元。
特色產業強造血、拔窮根
水白塘村一步一景,隔壁的蕉衝村卻是熱火朝天的另一番模樣。
青石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萬國付認為產業是實現貧困戶脫貧的重要抓手,是打開致富之門的「金鑰匙」。「在連州已有很多像水晶梨、鷹嘴桃的特色產業,若要實現扶貧由『輸血』到『造血』,就更要立足現有資源,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挖掘一些特色產業。」萬國付說。
為此,萬國付毅然遠赴河南、江蘇等地考察,尋找適合本地開發、無汙染、能帶動貧困戶積極參與、輻射範圍較廣的農業產業。最終將目光鎖定黑皮雞樅菌產業。
「黑皮雞樅菌種植佔地面積少、品種新,因此經濟副價值高,下半年批發價可到40元,產品供不應求。」萬國付介紹,自從黑皮雞樅菌種植基地去年4月投產以來,只種了3畝地,年底毛利達到了80萬。此外,基地帶動周邊村民與貧困戶就業,一年平均下來每個月發的工資在7萬元左右。
低保貧困戶王細古就是在黑皮雞樅菌種植基地領工資的一員。已57歲的王細古由於腿腳不便且妻子患殘疾,多年來一直以打散工維持家庭,收入不穩定導致家裡一度揭不開鍋。萬國付在了解情況後推薦王細古在基地務工。
削菇算得上是王細古在基地主要的活,黑皮雞樅菌種植基地負責人劉傑介紹,削菇是輕活,80歲的老人都能幹。基地豐產時每天能收穫800斤,正常的一天5、60斤不成問題。因此豐產期時,有很多隔壁村民過來削菇,一天下來可到手工資100多元。
「我每個月有2700的工資,在這裡幹活很快樂。」王細古笑著說:「基地離家裡很近,只需5分鐘。近日來,家裡種的120棵蜜柚在扶貧隊請的教授技術指導下柚花開得很好,今年產出預計每棵都有400斤果,年尾可以存一筆錢了。」
在黑皮雞樅菌產業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腰包鼓了起來。如今,萬國付已在進行下一步計劃,「2號黑皮雞樅菌種植的基地已經開始動工,佔地達16畝,設備實行現代化、智能化,預計提供就業崗位60個。現在都有村民預定崗位了。」
此外萬國付在原有與江南市場合作的基礎上,積極搭建電商銷售平臺。「我們已與盒馬鮮生達成合作意向,待黑皮雞樅菌日產達到2000斤時便可發貨。」萬國付說,通過平臺配送,農產品可直達消費者的家中,如此,不但保持了產品的鮮度,更拓展了其知名度。
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產業扶貧,就如同從「物質脫貧」到「精神脫貧」。近年來,該扶貧工作隊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在深化黑皮雞樅菌種植產業項目發展的基礎上,深入打造三紅蜜柚基地、無害化蔬菜基地等項目,與貧困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入股合作社貧困戶105人,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帶動貧困戶在產業鏈上脫貧致富,為連州市脫貧攻堅,打造廣州市人民檢察院幫扶青石村民勤勞致富的示範點和「造血」車間樣本。
據悉,下一步,該扶貧隊還將進一步鞏固脫貧工作成效,堅持脫貧攻堅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緊扣時間節點,分類施策、精準救助,提升特色富民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帶動貧困戶發展壯大脫貧特色產業,確保一戶不落、一個不少,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 THE END -
連州市融媒體中心
通訊員:周璐、李蕾
編輯:陳英鋒
校對:朱志剛、唐芳
審核:吳哲華
必須要讚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