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裡程碑意義!芯旺揭秘首個自主KungFu內核32位高端MCU

2020-12-14 愛集微APP

以「物聯中國,智慧未來」為主題的ELEXCON 2019深圳國際電子展近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從元件、嵌入式技術到系統解決方案,全面展示5G、人工智慧與IoT、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技術及熱門應用,眾多國產IC及嵌入式「陣營」一同閃耀。歷經六年研發攻關,國產MCU廠商上海芯旺微電子在今年正式步入32位MCU供應商的行列,在此次展會上,芯旺首次揭開了其基於KungFu自主內核架構的32位KF32 MCU的神秘面紗。

首個全自主KungFu內核32位MCU,貿易摩擦局勢下「中國芯」突圍之道

不管是全球半導體市場,還是中國市場,處理器和控制器都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在WSTS統計的201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結構中,處理器佔據了14.3%的市場份額,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細分領域,2018年全球MCU出貨量達到306億顆,銷售額超過186億美元。在中國市場,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最新數據,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達到3120.6億美元,其中處理器和控制器比例最高,達到40.8%。

「不確定性成為當前國際形勢的重要標誌的同時,給集成電路產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芯旺VP丁總表示,「注重基礎技術研究和投入,建立自主、可控、安全的供應鏈,加大產業開放合作,是中美貿易摩擦局勢下中國半導體產業防患於未然的必然選擇。」

因此,在嵌入式處理器這個從市場規模和產業地位都非常重要的領域,芯旺選擇了從晶片設計源頭——自主開發內核架構來開啟這條艱巨的突圍之路。

時勢造英雄。丁總介紹,芯旺進軍32位MCU,正值美國限制對中國的科技技術和晶片產品的出口,半導體國產化進程加快的形勢下。中美貿易摩擦事件對於中國半導體產業來說,敲響了警鐘,同時也是一個轉機。在國產晶片包括MCU在內絕大多數依賴國外核心技術研發,隨時有被卡脖子的風險的背景下,只有在晶片架構、指令集等核心技術等方面實現突破,才能真正實現獨立自主,具備核心競爭力。「因此,基於芯旺KungFu32內核的『首個自主內核32位MCU』的面市對中國MCU產業、『中國芯』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他強調。

據悉,芯旺的32位MCU採用基於專利的KungFu32自主內核,KungFu32基於16位/32位混合指令的高效指令集,採用單周期32X32 MAC單元、單周期16 X 16的雙MAC單元,最多支持8個64位 ACC累加操作、32÷32硬體除法器,支持定點小數MAC操作、32位桶形移位器、DSP運算指令支持音頻/視頻單指令多數據操作,支持DO循環指令,實現自動循環程序,減少指令開銷,提高指令執行效率。芯旺基於自主KungFu內核設計的高集成度的MCU,不存在晶片IP授權問題,也沒有被禁用的風險。

在 「拿來主義」盛行的環境下,開發一款自主內核的MCU有必要嗎?記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想必業內人士都還記得在美國對華為下達禁售令之後,Arm幾乎在第一時間表示停止與華為的「所有有效合同,支持權利以及任何未決的約定」。此外RISC-V基金會為了避免來自地緣政治的影響,也計劃將其總部遷往瑞士,以確保美國以外的大學,政府和公司可以幫助開發其開源技術。

可見,作為晶片設計和製造的基石,如果核心技術IP一旦被卡脖子,對晶片設計企業而言無疑是致命的,更別提後續對電力、金融、國防等重要行業的影響。只有各行業、各企業從建設初期開始就確保自主可控,建設一套軟硬體皆為自主可控的體系架構,才能實現真正的國產自主可控產品。因此MCU領域的自主IP架構自有其必要性,芯旺也成為了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率先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實踐之路。

32位MCU亟需差異化創新,芯旺致力打造產業生態「新一極」

「吃螃蟹」的背後,不只是「中國芯」的需要,更是MCU市場對差異化產品的強烈渴望。隨著32位MCU成為主流,更朝著高性能、高集成度、高穩定性、低功耗等方向發展,需要設計廠商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在內部結構及設計工藝上進行改進以適應市場需求。作為32位MCU市場主流的Arm內核,優勢是生態圈發展完備,缺點是產品同質化嚴重,難以做到差異化,而同質化產品的競爭導致了價格逐漸走低,雖然促進了32位MCU的普及,但也給MCU公司對於未來產品規劃、定義和設計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RISC-V架構則正以其最大的特點「開放」衝擊Arm生態,由於後發技術的關係,能夠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做到相對簡潔和乾淨。但是RISC-V的劣勢也很明顯,由於RISC-V誕生時間太短,相關的編譯器、開發工具和軟體開發環境(IDE)以及其他生態要素還在發展,還必須依靠強有力的商業玩家來長期支持和推進,相比Arm生態還有很大差距。

在這樣的MCU市場格局下,新進入市場的國產MCU產品很難完成對原有產品的完整替代。就算在產品研發上可以me-too,切入國外MCU廠商成熟生態體系來迅速打開市場,但天花板效應明顯可見。實際上,在MCU基礎核心技術方面,國產廠商鮮有積累和創新,比如超低功耗、器件的可靠性、高精度模擬和存儲技術等。國產替代策略使得國產晶片大量聚集在中低端市場,互相廝殺,難以實現技術上的突破。

芯旺選擇了在Arm和RISC-V架構之外構建產業的第三極。

「使用KungFu架構,相比其他架構更容易實現差異化創新。例如定義產品時能實現其他架構沒有的特色功能,包括外設資源、通信接口等等,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丁總強調,「除了晶片,芯旺也同時提供自主研發的開發工具,包括集成開發環境、C編譯器和仿真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從晶片到工具鏈的全自主。」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是全新的自主架構,但是與主流的Arm架構一樣,均採用C語言編程,「對一個原本使用Arm架構MCU的工程師來說,最快一天,最晚一周就能上手KF32系列,在不同架構MCU之間切換基本不存在挑戰。」他表示,「其實KungFu無關乎設計語言和流程,工程師採用目前行業裡工業級成熟、穩健的設計方法就能使用KungFu MCU。」

目前國內超過十家MCU廠商獲得了Arm架構授權,Arm架構的32位MCU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一半,RISC-V架構MCU也開始有產品面市。丁總強調,如果僅僅是採取跟隨策略或定位「國產替代」,是無法在32位MCU市場實現超越的。緊貼客戶需求,打造出具有差異化創新的產品,才能真正彎道超車,突破國外壟斷。因此長期來看,自建生態系統、深入應用場景、打磨解決方案才是國內MCU公司參與國際競爭的必由之路。

提供差異化的晶片是芯旺打造MCU產業新一極邁出的第一步。KF32系列MCU定位中高端市場,繼承了芯旺一直以來的低功耗特色,在設計過程中又對抗幹擾、耐高溫、數據可靠性、時鐘可靠性、系統可靠性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同時針對不同應用需求在功耗、可靠性、性能方面實現完美平衡,在為用戶帶來更好用的MCU產品的同時,深耕不同細分領域市場,從而做出獨創性與差異化創新。

總結來看,芯旺首個自主內核32位MCU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意義在於:

-擺脫了國外在內核IP上的壟斷,意味著中國企業真正實現從晶片內核設計到工具開發整個生態鏈的全自有IP,而且已經大量出貨經過了市場的驗證;

-國內在自主內核方面取得成功,極大地加強了我國處理器IP話語權。IP產業處於行業最上遊,遠離其它產業,此前並沒有得到產業和國家的重視,在近兩年開始獲得廣泛關注;

-首個自主KungFu內核,是國內晶片設計領域差異化路徑的一個典範,最終將給下遊終端應用市場帶來巨大創新。

低功耗高可靠高性能新標杆,為汽車、工業市場重磅打造的32位MCU

確立走全自主可控這條差異化道路之後,芯旺用實際成績證明了自己的技術實力。該公司工業級通用8位MCU—KF8F系列現已成為通用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下半年,芯旺更針對汽車市場推出了17款車規級MCU,打破了一直以來被國外巨頭壟斷的局面,憑藉以往近十年自主IP研發及項目成功交付經驗,成為推出自主IP內核汽車級MCU晶片的領航者。

坐穩8位MCU市場後,芯旺將目光投向了挑戰更高的32位MCU市場。在這次展會上,芯旺首次展出了基於KungFu32自主架構的32位MCU,包含KF32A、KF32F、KF32L、KF32LS四個系列,分別定位於汽車電子、工業控制、AIoT三大方向。其中車規級KF32A系列主要應用在汽車BCM(車身控制器)/ECU、T-BOX、門窗控制、空調、照明、逆變器、倒車雷達等;高可靠高性能工業級KF32F系列著力應用在電機、伺服、電源、逆變器領域;高可靠低功耗KF32L系列和超低功耗單組電源型KF32LS系列,專注的應用領域主要在AIoT、智能家居、儀表控制、可穿戴設備、語音識別、指紋識別。芯旺首次亮相的32位MCU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交流討論。

目前市面上的32位MCU產品,針對不同的應用或者主打高性能、高可靠性,或者主打低功耗,尚無一款能兼顧三方面需求的產品。而KF32系列在保證和提升高可靠性能的同時,進一步實現了在低功耗、高可靠、高性能三方面的極致均衡,補齊了這三者都兼容的短板,樹立了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32位MCU新標杆。據芯旺微電子丁總介紹,KF32系列動態功耗僅有60uA/MHz,在Shutdown模式下功耗僅有0.2uA;在性能方面,高達120M/150DMIPS;在可靠性方面,在先進工藝製程下,ESD可以達到8KV(HBM),EFT可以達到4.2KV,這在32位MCU產品中屬於最高等級。較高的I/O利用率也是新產品的一大亮點,100PIN@97個I/O,48PIN@45個I/O,平均I/O佔用率高達95%。此外KF32系列還擁有高集成度的外設資源,除了常規的功能外設之外,還提供了一些特殊外設,例如LPUART、LPCAN、LPTI MER、LPTouch、CFGL(可編程邏輯門單元)等。

在32位MCU成為主流的今天,承載著汽車、工業、物聯網等應用的大腦控制和連接的百萬億市場,無論是對性能、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極高的汽車、工業市場,還是對功耗、成本敏感的家電、物聯網市場,芯旺的KF32系列都可完美覆蓋,真正滿足行業和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在強敵環伺的中國半導體市場,國產晶片廠商一直依靠成本和服務獲得競爭優勢,尤其是在成本競爭激烈的中低端消費電子MCU領域。「雖然消費電子市場產品起量快,但是行業需求更新也快,同時競爭也更激烈,造成『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的局面。」丁總表示,「公司成立起就定位在中高端的汽車和工業市場,雖然進入周期緩慢,是個上升期長卻很穩固的市場。芯旺堅持在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上加大投入,不斷提高產品的可靠性,滿足行業的多樣化需求,積極應對即將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秉持這樣理念打造出來的KF32系列迅速獲得了市場的正面反饋。在深圳電子展同期舉辦的「硬核中國芯」評選活動中,芯旺憑藉在汽車、工業領域突出的開拓性創新貢獻和優異的成績,從127家IC企業中脫穎而出,一舉摘獲「2019年度最具創新精神IC設計企業獎」和「2019年度最佳國產MCU獎」兩項大獎,這既是芯旺自身過硬的創新研發能力及企業實力的體現,也是行業與客戶對芯旺堅守品質、持續創新精神的高度認可、信任與肯定。

在丁總看來,未來十年,將會是國內晶片的黃金十年,也將會是國內晶片公司競爭最為慘烈的十年。不論芯旺的入局是否能加速國產32位MCU的新一輪洗牌,但可以肯定,國內企業想要真正躋身中高端市場的國際競爭,逐步建立MCU生態體系是必經之路。在漸趨成熟的產業鏈環境、更寬鬆的鼓勵政策、更充足的資本市場支持下,越來越多像芯旺這樣的國產晶片佼佼者有望快速滲透具體細分領域,相信他們也將利用創新實力實現彎道超車,為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貢獻力量。(校對/範蓉)

相關焦點

  • 芯旺微電子發布KungFu內核架構32位MCU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日前,在深圳國際電子展上,芯旺微電子推出首款基於KungFu(功夫)內核架構的32位MCU,將高端晶片國產化關注度推向新的高度。據悉,本次芯旺微電子歷經6年研發攻關,共推出KF32F、KF32A、KF32L、KF32LS四個系列多款晶片產品。KungFu內核在32位MCU的成功應用正在加速推動中國KungFu架構產業化發展。雖然現在Arm指令集仍是中國市場最主流的指令集架構,但受環境影響,KungFu架構將越來越受到中國用戶的重視。
  • Arm和RISC-V當道,自主研發KungFu新架構32位MCU意義何在?
    uhIednc其中一家就是上海芯旺微電子,該公司推出了自主品牌的KungFu體系架構的32位單片機。在Arm大行其道以及RISC-V發展迅猛的今天,為什麼興旺微還要自研新的架構以及MCU呢?uhIednc上海芯旺微電子VP丁丁在接受EDN採訪時談到,KungFu內核選擇的是和ARM體系架構類似的策略,它是一套全新的架構,主要專注工業和汽車級單片機領域。uhIednc
  • 中科藍訊或推出自主RISC-V內核32位MCU晶片
    打開APP 中科藍訊或推出自主RISC-V內核32位MCU晶片 中科藍訊 發表於 2020-12-10 11:52:38 作為國內RISC-V架構晶片出貨量最大的IC設計公司,中科藍訊將在2020 RT-Thread 開發者大會上首度面向通用市場發布其自主RISC-V內核32位MCU晶片——藍訊驕龍AB32VG1,原生搭載RT-Thread物聯網作業系統,提供免費的RT-Thread Studio集成開發環境,打造開放、易獲取的、對開發者友好的RISC-V開放生態。
  • 這款基於KungFu架構指令集的國產32位MCU,價值究竟在哪兒?
    不過有這樣一家MCU國產廠商,採用完全自主研發的架構已經長達7年時間:近兩日正在進行的ELEXCON 2019深圳國際電子展上,上海芯旺微電子(ChipON)正著力展示自家的32位MCU新品——在更早的8位MCU產品中,芯旺採用的就是自主IP的KungFu8內核;到今年,KungFu32內核的KF32系列MCU已經開始量產。這其中也包括了面向汽車電子市場的車規級MCU產品。
  • 兆易創新推出GD32V系列RISC-V內核32位通用MCU新品
    2019年8月22日,業界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兆易創新GigaDevice宣布,在行業內率先將開源指令集架構RISC-V引入通用微控制器領域,正式推出全球首個基於RISC-V內核的GD32V系列32位通用MCU產品---GD32VF103系列,提供從晶片到程序代碼庫、開發套件、設計方案等完整工具鏈支持並持續打造
  • 全面揭秘64位ARM A57內核先進技術細節
    打開APP 全面揭秘64位ARM A57內核先進技術細節 電子大兵 發表於 2012-11-06 14:47:52   電子發燒友網訊【 翻譯/David 】:上周三(10月31日),ARM在ARM Tech Con(ARM技術大會)上首次披露了高端64位Cortex A57核心,旨在移動功率電路中提供最大限度的性能
  • 8位或32位,MCU該怎麼選?
    如果需要3個UART、1個LCD控制器、4個時鐘和2個ADC,你可能並不會在8位元MCU上找到所有這些外設。易用性vs.成本和尺寸對於中等規模的系統來說,使用任何一種架構都可以完成工作,需要權衡的是選擇ARM內核帶來的易用性,還是8051設備帶來的成本和物理尺寸優勢。
  • CMSemicon首款RISC-V內核MCU問世 集成模擬外設簡化設計
    打開APP CMSemicon首款RISC-V內核MCU問世 集成模擬外設簡化設計 CMSemicon 發表於 2020-12-09 14:47:03
  • 用了這麼多年的MCU,你知道哪些MCU原廠最牛?
    單片機由以前的1位、4位、8位、16位,發展到現在的32位甚至64位。  8、三星(Samsung)  總部:韓國  三星單片機有KS51和KS57系列4位單片機,KS86和KS88系列8位單片機,KS17系列16位單片機和KS32系列32位單片機。三星單片機為OTP型ISP在片編程功能。在4位機上採用NEC的技術,8位機上引進Zilog公司Z8的技術,在32位機上購買了ARM7內核,還有DEC的技術、東芝的技術等。
  • MCU原廠及其產品和代理分銷商介紹
    在4位機上採用NEC的技術,8位機上引進Zilog公司Z8的技術,在32位機上購買了ARM7內核,還有DEC的技術、東芝的技術等。其單片機裸片的價格相當有競爭力。 5、意法半導體(ST) 除了提供模擬技術、數位訊號處理 (DSP) 以外,TI 在單片機領域也涉入較深,推出一系列的32位單片機,其中Piccolo系列微處理器最具代表性,具體型號如C2000和F28x系列。 MCU產品線
  • 中科藍訊將首度面向通用市場發布其自主RISC-V內核MCU晶片
    打開APP 中科藍訊將首度面向通用市場發布其自主RISC-V內核MCU晶片 中科藍訊 發表於 2020-12-10 12:04:11
  • 國產瀏覽器首個自主內核祛魅:自主研發要看能否緊跟最新標準
    自稱「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的紅芯瀏覽器,遭到廣泛質疑。8月16日,有網友在對紅芯瀏覽器安裝包然解壓後發現,最終得到一個版本號為49.1.2623.213的Chrome文件,這也是谷歌瀏覽器Chrome最後一個支持Windows XP系統的版本。
  • MCU8051的泥石流—>RISCV32的商業啟示
    在國內眾多家MCU企業中,能夠提供32位通用MCU產品的廠商主要包括兆易創新、東軟載波、芯海科技、靈動微電子、北京君正、晟矽微電、貝特萊、復旦微、華大半導體、航順等晶片企業。 MCU市場本身是一個高度碎片化市場,應用場景極其豐富多樣,許多應用甚至於原廠完全搞不清楚。以兆易創新為例,GD32系列擁有320餘款產品型號、22個產品系列、11種不同封裝類型,客戶數量超過1萬家。
  • 不同位數的MCU的用途及國內外主流晶片商
    單片機由以前的1位、4位、8位、16位,發展到現在的32位甚至64位。 該公司有自己架構的單片機,叫PIC,分別有PIC8 PIC16 PIC32 等系列 ,pic單片機也有採用mips的microAptiv內核 ;還有一個系列的產品是傳統8051/80c51產的mcu。公司mips合作,用mips的內核做mcu而跟ARM對抗,所以他們沒有基於ARM架構的MCU。
  • 臺灣學者:「習馬會」強調一中原則 具裡程碑意義
    臺灣學者:「習馬會」強調一中原則 具裡程碑意義 2015-11-07 20:46: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瑞薩電子採用Andes RISC-V 32位CPU內核 開發其首款RISC-V架構ASSP...
    打開APP 瑞薩電子採用Andes RISC-V 32位CPU內核 開發其首款RISC-V架構ASSP產品 瑞薩電子 發表於 2020-10-10 11:20:44
  • 擁抱RISC-V的開發世界 兆易創新推GD32VF103系列RISC-V MCU
    RISC-V內核32位通用MCU新品,現在,直接使用GD32V系列32位通用MCU以創意靈感擁抱RISC-V的開發世界! 2019年8月22日,北京 — 業界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兆易創新GigaDevice(股票代碼603986)宣布,在行業內率先將開源指令集架構RISC-V引入通用微控制器領域,正式推出全球首個基於RISC-V內核的GD32V系列32位通用MCU產品---GD32VF103系列,提供從晶片到程序代碼庫、開發套件、設計方案等完整工具鏈支持並持續打造RISC-V開發生態。
  • 功夫英語10個進步裡程碑
    同時,達到裡程碑時,我們建議您學唱一首英文歌,豐富一下自己的學習生活。您可以進入學員服務平臺,找一首適合自己水平的英文歌曲學唱,並在跟朋友的卡拉ok聚會上,好好表現一下,唱這首英文歌給朋友聽。 第四個裡程碑,您將達到5歲英語母語者小朋友的水平。
  • M7+M4雙核架構MCU,STM32H7將微控制器性能進一步提升
    1+1大於2STM32H7雙核版可以看作是STMCU產品線中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雙核微控制器,採用了Cortex-A7+Cortex-M4的架構進行設計。雙核版的STM32H7採用了三個電源域的設計:D1高性能域——Cortex-M7內核在內部進行GUI、DSP和安全的控制;D2實時控制域——Cortex-M4主要處理實時性的連接和控制,例如外部連接、實時作業系統、馬達驅動以及更多的控制任務;D3大數據採集域——當兩個內核都進行休眠的時候,仍然可以執行外部數據採集的工作,當採集數據量達到一定閾值後便可喚醒另外兩個域進行處理。
  • 雅特力在車用電子領域突破,AT32 MCU大量應用於ADAS環視系統
    比如雅特力AT32F403A與AT32F413系列MCU,已成功打入國內前三大汽車車廠,並順利量產鋪開至全球終端使用者。 汽車電子MCU分為8-bit、16-bit與32-bit MCU等3類,ADAS對MCU的實時性、可靠性、容錯處理能力及接口能力要求較高,目前以32-bit MCU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