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北京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
2008年08月29日 17: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九日電 題:儲存人類生物資源的寶庫
——探訪北京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
中新社記者 曾利明
排列整齊的不鏽鋼罐、變換各種數據的電腦顯示屏、身著隔離服的監測人員——走進北京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你可以看到過去當作廢物丟棄的臍帶血,已成為寶貴的生物資源被儲存,等待著去挽救白血病、先天性免疫缺陷和癌症患者的生命。
座落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北京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始建於一九九六年,其建築面積超過二萬平方米,在全球一百四十三家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中名列前茅。
在這裡,可把從醫院產房採集的臍帶血經嚴格檢測、分型分離、降溫等工序,最後將臍帶造血幹細胞放人超低溫液氮,同時進行編號,儲存到資料庫。當患者需要作臍血移植時,只要將患者配型輸入電腦資料庫,就可以迅速準確查找到配型。
作為中國內地第一個獲得國家衛生部頒發執業許可證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截肢目前,已提供臍帶血移植六十多份,輔助回輸臍帶血一百七十多份;為五十餘例患者進行非血緣關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植入率達百分之八十四。
其中一例體重九十五公斤的白血病患者至今已無病生存活近八年,是目前世界上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的患者中體重最大的一位。該庫臍帶血的保存質量和移植成功率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被譽為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陸道培出任該庫主任。他說,臍帶血是開啟健康之門的金鑰匙。由於臍帶血中含有豐富的未成熟的造血幹細胞,可用於治療多種血液系統疾病;而自體儲存臍帶血一旦需要使用時,無須配型,細胞活性強,無免疫排斥的危險,移植成活率高,治癒率高,醫療費用低,還能對家庭其他成員有一定的保障。臍帶血已成為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
他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有上百萬患者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四萬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兒童;而每年只有約五百人能夠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治療,無法進行移植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配型合適的造血幹細胞。
研究表明,非血緣關係的人類白細胞抗原完全匹配可能性只有十萬甚至幾十萬分之一,同胞兄弟姐妹間的配型成功率也只有百分之二十五。針對中國獨生子女缺乏同緣供者問題,國家衛生部正採取擴充造血幹細胞庫,推廣臍帶血移植等辦法緩解。
截止去年底,中國內地共有四百七十七名病患接受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移植。共用臍帶血五百餘份,一年以上存活率達百分之八十四左右。而全球已有超過一萬份臍帶血被用於臨床治療,有超過十九萬名新生兒自體保存了臍帶血幹細胞 。
陸道培透露,中國衛生部已批准在北京、上海、廣東、天津、四川、重慶、遼寧、浙江、山東、甘肅十個行政區規劃設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已取得衛生部和省級衛生管理部門部執業資格的臍帶血庫共有四家。
為增加存儲量能力,北京臍帶血庫新建的一萬平方米的新庫已經竣工,存儲量可達三十萬份。(完)
【編輯:魏恆】